《中国现代人物画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画——人物:教案概述

中国画——人物:教案概述

中国画——人物:教案概述。

一、教学内容人物画分为肖像艺术和造型艺术两部分,其中肖像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准确地表现某个特定人物的形象和气质特征,而造型艺术则更注重绘画技法、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

1.肖像艺术在肖像艺术方面,学生应该学会对各种面部表情、姿态等进行分类和分析,掌握描绘面部特征、根据服饰、肢体语言等描绘人物气质等技能。

同时,学生还应对各种世界性美术流派有一定的了解,比如:黄鹤楼、龙门石窟、敦煌画、唐卡等。

知道了这些就可对不同流派的绘画运用,明确其表达的应用场景。

例如清朝篆刻家和画家吴门派所属的无锡人齐白石的新中国第一枚人民干部章(1960),在章表面精美的雕刻花纹上,刻有他的青年肖像,极大方便了对应章,成为社会模仿典范,被广泛收藏。

2.造型艺术在造型艺术方面,学生应学会通过画笔和颜料表现人物形态结构、衣物零碎、线条和气质等方面。

同时,还应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颜色、纹理、阴影和光线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氛围。

常见的表现方式包括通过色彩运用衬托人物形象的鲜明感,捕捉光影来表现人物气质和动态,创新构图为人物提供生命力等。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需要在保证学生吸取基本技巧的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应充分利用堂下实践和实训的机会,加强练习检查,通过多角度、多手段详细讲解,在学生基本掌握一定技能的情况下,发挥独特创意和个人风格,并批判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成果表现,又有利于学生在个性创意方面的拓展。

三、教学目标在中学中国画人物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以下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绘画技能,体验和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绘画文化传统。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掌握不同风格和表现手法的绘画特色,识别和了解不同世界性美术流派和风格。

3.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体验和掌握多种不同的创作方式和技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现代人物画 01

中国现代人物画 01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欣赏,同学们也许积累了一些审美 经验,也看得出同学们从先前不会欣赏到能自己 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当然。 这不是说就一节课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就可以提高 多少,但至少体现了一个过程,这就是审美的过 程。
中国现代人物画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方法设计(1、教法设计 四、教学时间安排 五、教学过程设计 2、学法设计)
中国现代人物画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方法设计
四、 教学时间安排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参考: 本课程主要选自人教版高中 一年级教科书。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 赏,初步了解我国20世纪上半叶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 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作品的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 民族自豪感,学习我国著名画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为 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审美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欣赏图片
谢谢大家
四、 教学时间安排
本堂课所用时间为40分钟,在教学中,首先,为了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通过维持课堂秩序,所用时间为1分钟,在导入新 课中,用5分钟对中国现代人物画作一个总体的介绍使他们快 速的进入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在教学本课主要内容中,由于 时间关系,所以用30分钟讲授新课,最后通过4分钟的作业布 置及课堂总结来结束本节课程。
五、 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通过维持课堂秩序 2、导入新课:从欣赏一组同一时期的作品导入,引出今天的课题。 3、讲授本课:
(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明白其 内涵。 (2)、中国现代美术从传统——现代的转变?讲述它的因素、形成 现代美术的特色。 (3)、欣赏方法,(看一些作品)。 (4)欣赏幻灯片,与学生互动交流讲高中学生对生活中的人物有所了解,但 观赏类的人物画及中国现代人物画艺术的发 展、制作工艺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却不 多。因此如何在一个课时中多元化地向学生 展示中国现代人物画知识,让学生感受人物 画风韵,是我考虑较多的问题。

高中美术教案:《现代人物画》教案例文

高中美术教案:《现代人物画》教案例文

高中美术教案:《现代人物画》教案例文High school art teaching plan: example of teaching plan of mod ern figure painting高中美术教案:《现代人物画》教案例文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20世纪上半叶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学习我国著名画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画的赏析,使学生得到审美教育,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学习画家们刻苦钻研,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难点:要运用“讲述”、“引导”、“启发”、“提问”等方式,介绍不同画种的欣赏方法。

要引导学生讨论并独立欣赏,但要掌握内容的难易程度。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录象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导入新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海、广州等辟为通商口岸,商贾云集,经济繁兴,许多画家亦聚集于此,卖画为生,形成了商业气较重、雅俗共赏的“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

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革命口号,蔡元培在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府--国力艺术院(今xxx学院),从此画家兼美术教育家(即“学院派”或“教授派”)成为画坛的主流。

面对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一些有革新精神的画家,坚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增加学养,不断推进绘画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人称“齐黄潘傅”。

初中美术中国画人物教案

初中美术中国画人物教案

初中美术中国画人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画人物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学习中国画人物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画人物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中国画人物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1. 中国画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表情的表现。

2. 中国画人物的构图和墨色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PPT和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中国画人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二、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中国画人物的基本特点,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教师讲解中国画人物的表现手法,如神态、动作和表情的表现。

三、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中国画人物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技巧的应用。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如主题、构图、人物神态等。

2. 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3. 教师给出拓展任务,如深入了解中国画人物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和欣赏中国画人物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人物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通过示范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中国画人物的基本技巧,并运用到创作实践中。

在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能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画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现代人物画赏析教学设计

现代人物画赏析教学设计

现代人物画赏析教学设计
陈华
【设计意图】大多美术教师由于注重专业技巧,喜欢上绘画课,而不善上美术欣赏课,笔者听过好多欣赏课,他们往往把欣赏课,以一言堂或满堂灌的形式,上成了文史课,久而久至,抹杀了学生主动探究艺术作品的兴趣,也就达不到艺术欣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的。

本课设计企图通过活动的形式,力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通过听故事、模拟典型人物动态的表演、自主探究作品、填写艺术风格对照表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达成教学目标。

也算是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探索,欢迎大家提出建议。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人物画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鉴别;从而锻炼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素描作品《血衣》的艺术特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古代人物画的时代风尚
2、创设情景——听土改时期故事,看土改时期作品。

(多媒体呈现王式廓《血衣》)
3、教学活动围绕王式廓《血衣》展开:
活动一、探究作品,寻找典型形象。

活动二、模拟典型人物动态表演,
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刻画这些人物?
教师概括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内涵。

活动三、古今比较,探究现代人物画的特色(多媒体呈现唐代作品和现代作品)
教师启发,学生探究完成以下表格(发放表格)
4、品读教材范画,巩固本课重点。

5、课堂小结:
围绕重点作品,教师概括现代人物画经过发展演变,最终走向中西融合的民族画风的历程。

点明艺术作品的时代风尚。

【课后作业】把今天赏析的作品,讲给家人听听。

中国人物画教案范文

中国人物画教案范文

中国人物画教案范文标题:中国人物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构图和表现方法;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图片资料;2.不同类型的国画纸;3.毛笔、颜料、水杯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20分钟)通过示范或幻灯片展示中国人物画的经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与学生讨论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2.知识讲解(30分钟)介绍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和流派,如南北画的区别,四大家族等。

具体讲解人物画的构图和表现方法,如“立旗杆”、“写除非”等概念。

3.实践操作(50分钟)分发不同类型的国画纸,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绘画。

教师可以示范一些基本的画笔技巧和动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创意。

4.作品展示和评价(20分钟)每位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和思考过程。

全班同学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互相学习和交流。

5.总结反思(10分钟)学生反思自己的绘画过程和体验,回答以下问题:-你对中国人物画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在绘画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挑战?-下次如何改进自己的绘画技巧?四、教学评估:1.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绘画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意度。

2.学生讨论: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五、拓展延伸:1.邀请中国人物画家前来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2.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或画廊,欣赏中国人物画的经典作品;3.通过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国画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设计和绘制自己的人物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不仅提高了绘画技能,还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性也较高。

但教师可以进一步提供更多的绘画技巧和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中国现代人物画教案

中国现代人物画教案

中国现代人物画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通过对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20世纪上半叶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能力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涵。

3、思想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习我国著名画家关系社会、关系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

审美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相结合三、学生情况分析欣赏是一种能力,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

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

而这些对于一个高一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

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将要欣赏的是现代绘画,既然说现代,也就意味着它不再传统,那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描绘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中国画《愚公移山》,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你是如何来欣赏这幅画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是怎样的面貌?(提问学生或一起分析当时社会状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历史,感受现实,让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片断。

(课件展示、影视资料),我想,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当时中国社会贫穷、落后,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个历史事实。

(引出)而中国现代美术也正处在发展变化阶段,那么如何发展?怎样变化?即从传统——现代的转变?(以下讲述法)因素:1、社会的文化环,2、人的观念,3、美术的功能,4、内容与形式等;使中国现代美术经历了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的冲撞和融合,形成现代美术的特色:(1)中国画的改革,(2)油画的民族化问题。

(阐述)1、中国画的改革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画面意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然而,随着人的思想的变化,观念的转变,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了新的认识,所以进行了改革,而改革之后的中国画是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即不再传统),《愚公移山》这幅中国画,我想同学们现在应该不难看出这幅画的内涵。

中国现代绘画教案

中国现代绘画教案

中国现代绘画教案第一篇:中国现代绘画教案课题: 中国现代绘画课时:1课时课型:绘画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教材分析: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的美术。

20世纪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特点,奠定了该时期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作为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绘画,其变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画发生激烈的蜕变;二是西方油画和版画的引进并迅猛发展。

教学目标: 1.教学目的:A.知识:中国现代绘画脉络,绘画传统。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绘画传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2.重难点: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脉络,传统,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

3.教学方法:讲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电脑课件学具准备:美术教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3分钟)利用多媒体教学放映一些不同的画让同学们欣赏,并且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引入新课:(5分钟)播放作品:记写雁荡山花(中国画)潘天寿,群马图(中国画)徐悲鸿,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峨眉洗象池(中国画)黄宾虹,春雨江南(中国画)李可染,齐白石像(油画)吴作人,比较两种不同的画。

三:讲授新课:(30分钟)1.传统型中国画:统型中国画是在努力继承中国画艺术传统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巧等方面有所发展的中国画。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齐白石、黄宾虹和潘天寿。

农民出身的齐白石通过长时期的艰苦努力,熔古代文人画与民间艺术、诗、书、印、画等修养与一炉,创造了大量的富有革新精神的大写意花鸟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以山水画著称与世的黄宾虹,他的山水画善于用墨,虽然画的黑,却是黑中有变化,只要细看,便见笔笔分明,层次丰富,所谓“黑、密、厚、重,然虚实有致”,正是他山水画的主要特点,也是他对中国画传统笔墨技巧发展的重要贡献。

比齐白石、黄宾虹稍晚的潘天寿,广采历代绘画名家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人物画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中国现代人物画的时间界定为20世纪上半叶,指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这期间,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恰恰在这段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现代美术也处在发展阶段,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中国画的改革和油画的民族问题。

在30至40年代,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所以,在这节课中,结合中国画的变革和油画的民族化,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对中国现代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初步了解我国20世纪上半叶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能力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涵。

3、思想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学习我国著名画家关系社会、关系人民、为人生而艺术,勇于探索的精神。

审美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相结合
四、学生情况分析
欣赏是一种能力,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

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

而这些对于一个高一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

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