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湖南省益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湖南省益阳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2017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一、(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沁.(xīn)园春百舸(gě)峥嵘..(zhēngróng)B、瞋.(chēn) 以遗.(wěi)陛.(bì)下C、颓圮.(qǐ)方遒.(qiú) 岁月稠.(.cóu)D、青荇.(xìng) 浪遏.(.è) 濡.(rú)缕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玉决苍茫激扬B、寥廊食邑彳亍寂寞C、荡漾仓淬胆怯耀眼D、火钵熏黑戮力漂泊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两次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略微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怖:惧怕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往来...B、行李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沛公居山东..时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晋军函陵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D、道芷阳间行6、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及词语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一落笔,诗人便将自己置于长天秋水的大背景之中,当然也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意境中。

“独立”“湘江”“橘子洲”三词,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属于写实兼写虚手法。

B.“看”这一动作,其对象包括“万山”“层林”“漫江”“百舸”——这是近观和远眺;还包括长天的鹰、水底的鱼——这是仰视和俯瞰。

“红遍”“尽染”“碧透”,则展示出物象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

C.“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不仅是对上述各物象的总结,也是将物象提升为意象的一个概括。

“万类”中,无论是静态物,还是动态物,诗人均赋予它们灵性,一个“竞自由”,便使“万类”鲜活起来。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四川省成都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2017101701146

四川省成都市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2017101701146

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72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

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

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

“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

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

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

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

山西省大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山西省大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大同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阶段考试(10月)语文一、基础知识(15分)1. 下列加点词读音不全对的一项是().(3分)A.百舸.争流(gě)颓圮.(pǐ)青荇.(xìng)B.浮藻.(zǎo)忸怩.(ní)隽.永(juàn)C.挥斥方遒.(qiú)彳.亍(chì)刊载.(zǎi)D.缟.素(hāo)火钵.(bō)谰.言(lán)2.下列加点字词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镌.刻未雨愁.缪惆.怅诤.友B.啁.啾为虎作怅.彷徨.麦漕.C.追溯.泥.古不化斑斓.靛.蓝D.团箕.偃.苗助长杂糅.舌苔.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目前的就业市场和通胀情况令美联储,就业市场日渐强势意味着应该尽早加息,但通胀走低又意味着应等待更长时间加息。

②敬畏权力,不是叫党员干部在工作上畏首畏尾、,而是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时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③依法治国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推进落实依法治国方面,要坚决,不能,要有信心,不能三心二意。

A.瞻前顾后举棋不定优柔寡断B.举棋不定瞻前顾后优柔寡断C.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举棋不定D.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瞻前顾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在2015美国好莱坞国际电影节上,全球30个国家和近300部影片参与了19个奖项的角逐,华语片《剩男圣女嗨起来》摘取最佳外语片。

B.故宫博物院将探索研究性保护修复的方法与多学科合作修复,希望能够率先实现科学修复,为国内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做出表率。

C.中央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加大各类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制定预案,加强预警及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D.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澳洲美食进口关税将普遍降低,这是国内消费者的福音,乳制品将在4年内免关税进入中国,得到最直接的实惠。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昆虫与其他其他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中小学资料】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上学期十月份月考高一语文试题一、本大题12小题,共57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

(19分)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我徂.尔徂:往,到B.士也罔极.极:很,非常C.躬.自悼矣躬:自身D.言笑晏晏..晏晏:欢乐、和悦的样子2.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作为婚期。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墙壁,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在品德上三心二意。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桑之.落矣总角之.宴B.其.黄而陨静女其.姝C.静言.思之言.笑晏晏D.言既.遂矣既.来之,则安之4.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这首题为“氓”的诗,中心人物是谁?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

(5分)(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5–8题。

(19分)孔雀东南飞(节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戗害帐蓬慰藉.(jiâ)一曝.(pù)十寒B. 编缉缟素经传.(zhuàn)咬文嚼.(jiáo)字C. 馈赠斑斓要挟.(xiã)暴虎冯.(píng)河D. 揣测窈窕符箓.(lù)锲.(qì)而不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字形字音辨析能力。

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字形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形似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题干要求选出“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A项,“戗害”应为“戕害”,“帐蓬”应为“帐篷”。

B项,“编缉”应为“编辑”。

D项,“锲(qì)而不舍”应读“qiâ”。

故选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B. 北京春季人才市场的“外国企业人才招聘会”,首日便出现“爆棚”,但由于招聘用人的门槛过高,应届毕业生只能望洋兴叹....。

C. 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D. 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终究要自食其果,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内蒙古包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10月11日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

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2017级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苏恒审题人:王贞鹏一、诗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当前,中国诗歌进入了缺乏创新激情的贫乏状态,摆脱不了平庸的纠缠,那些曾经让读者心动不已的追寻民族独特体验和表达人类普遍情感的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精品似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中国诗歌正难以避免地进入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

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

诗人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也不是对自我生活趣味的低吟浅唱式的回味,而是要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具体生活中,挖掘隐藏在日常生活表象下的精神潜流。

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原点,诗人绝不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才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里去,而是要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作为出发点,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底层。

如同秘鲁作家马里奥·略萨所说,作家的责任就是“要用想象力穿透生活”,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去“结构生活现实”。

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态是复杂多样而又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现实生活状况的把握绝不是在诗歌中表现琐碎的生活细节,而是要在涌动的生活潮流中追寻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走向,探求一个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来的内在情绪。

好诗歌是对超越国界的人类精神的合理张扬和对跨越时空的人类永恒价值的诗意追问,是从诗人的精神底层逐渐升华出来的人性思索。

文学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里的精神产物,理所当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打上了无法替代的特定民族的烙印。

然而,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超越国界和跨越时空,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人类共同追寻的普遍精神的表达。

因此,好诗歌就不能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一个时代的民族现实生活状况的展现上,而是要以此为出发点,善于发现隐藏在自己民族精神底层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共同价值,诸如对真的肯定,对善的弘扬,对美的向往,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超越,对个人自由的肯定,对人格尊严的尊重等等。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考试高一语文试题(2017.10)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 分)一、(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槁暴.(pù) 锲.而不舍(qiè)浮燥蓊蓊郁郁B.蛟.龙(jiǎo) 谄.媚(chǎn)斑驳弥望C.耘耔.(zǐ)跬.步(kuǐ) 霎那没精打采D.盘桓(huán)袅娜.(nuó)东皋熹微2.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B.失其所与,不知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夫晋,何厌之有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万物之得时D 越国以鄙.远蜀之鄙.有二僧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A.不拘于.时,学于余青取之于.蓝B.吾尝跂而.望矣蟹六跪而.二螯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D.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5.对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组()①吾从而师.之②是故圣.益圣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④小.学而大遗⑤夜.缒而出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越国以鄙.远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 ①③\②⑥\④⑤\⑦⑧B①⑧\②④\③⑦\⑤⑥C ①⑧\②⑥\③④\⑤⑦D ①⑦\②④\③⑧\⑤⑥6. 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⑦家叔以余家贫,遂见用于小邑⑧胡为乎遑遑欲何之A.①⑥/ ②③/④⑦/ ⑤⑧B.①④ / ②⑧/ ③⑤/ ⑥⑦C.①④/②③/⑤⑧/ ⑥⑦D.①⑥/③⑤//④⑦/ ②⑧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六中2020届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高一语文试题一、文言基础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购买B.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钱币,钱财C. 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D. 奉卮酒为寿.寿:祝寿【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题中A项,购:用……悬赏征求;B项,币:礼物;D项,寿:敬酒。

故选C。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则置.车骑置:放置B. 荆轲废.废:残废C. 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D.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主谓之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题中A项,置:放弃;B项,废:倒下;D项,之:动词,到。

故选C。

3.下列选项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②共其乏困③何厌之有④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⑤失其所与,不知⑥成五采⑦秦王必说见臣⑧日以尽矣⑨要项伯⑩今日往而不反者A. 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⑨⑩C. 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D. ①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

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

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

题中①“已”通“矣”,②“共”通“供”,③“厌”通“饜”,⑤“知”通“智”,⑥“采”通“彩”,⑦“说”通“悦”见,⑧“以”通“已”,⑨“要”通“邀”,⑩“反”通“返”。

故选C。

4.下列选项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②图穷而匕首见③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④卒起不意⑤秦王还柱而走⑥距关,毋内诸侯⑦常以身翼蔽沛公⑧不敢倍德⑨不可不蚤⑩令将军与臣有郤A.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 ①②④⑤⑥⑦⑧⑨⑩C. 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D. 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

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

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

题中①“不”通“否”,②“见”通“现”,③“振”通“震”,④“卒”通“猝”,⑤“还”通“旋”,⑥“距”通“拒”,⑧“倍”通“背”,⑨“蚤”通“早”,⑩“郤”通“隙”。

故选C。

5.下列选项中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②行李之往来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⑥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⑦左右乃曰⑧常痛于骨髓A. ①③④⑤⑥⑦⑧B. ①②③⑤⑥⑦⑧C. ①②③④⑤⑥⑦D. ①②③④⑤⑦⑧【答案】D【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

题中①“穷困”,古义:不得志;今义:贫穷。

②“行李”,古义,来往的官吏;今义:外出携带的物品。

③“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宴会的主人。

④“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妻子。

⑤“长者”,古义:德高望重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⑥“左右”,古义:手下;今义:方位名词。

⑧“骨髓”,古义,内心深处;今义:椎骨里的液状物。

故选D。

6.下列选项中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①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②沛公居山东时③约为婚姻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⑤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⑥而听细说⑦所以遣将守关者⑧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A. ②③④⑤⑥⑦⑧B. ①②④⑤⑥⑦⑧C. ①②③④⑥⑦⑧D. ①②③④⑤⑥⑧【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核的重点是双音节古今异义,双音节古今异义的词语大致有几种情况,一般的是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组,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还有词义的转移词义范围的变化等。

题中①“一言”,古义:一个建议;今义:一句话。

②“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③“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法律认可的夫妻关系。

④“非常”,古义:意外事故;今义:副词,表程度;⑥“细说”,古义:小人;今义:仔细说。

⑦“所以”,古义:表原因;今义:表结果。

⑧“河南”,古义:河南以北;今义:河南省。

故选C。

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得兄.事之②日夜..望将军至③箕.踞以骂曰④沛公欲王.关中⑤籍.吏民⑥范增数目.项王。

⑦此亡秦之续.耳⑧此其志不在小.⑨其人居远.⑩君安与项伯有故.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题中①②③名词作状语,像兄弟一样、整日整夜、像簸箕;④⑤⑥名词动用,称王、登记、用眼睛看;⑦动词作名词,继任者;⑧⑨⑩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远处、交情。

故选C。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函.封之③素善.留侯张良④秋毫不敢有所近.⑤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⑥使使以闻.大王⑦阙.秦以利.晋⑧太子迟.之⑨群臣怪.之⑩越国以鄙.远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题中①②名词作状语,像翅膀、用匣子;③④形容词作名词,交好、亲近;⑤⑥⑦使动用法,使之称王、使……听到、使……受损、使……获益;⑧⑨⑩意动用法,认为迟、认为奇怪、当做边境。

故选C。

9.下列选项中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③以其无礼于晋。

④长于臣。

⑤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金千斤,邑万家⑨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⑩夫晋,何厌之有?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题中①②判断句,③④介宾短语后置句,⑤⑥被动句,⑦⑧定语后置句,⑨⑩宾语前置句。

故选C。

10.下列选项中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与非常也。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④欲与俱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大王来何操? ⑦不然,籍何以至此?⑧常痛于骨髓⑨燕王拜送于庭⑩得复见将军于此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

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

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

题中①②③判断句,④⑤省略句,⑥⑦宾语前置句,⑧⑨⑩状语后置句。

故选C。

11.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史书从体例上大致可以分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通史、断代史,《左转》属于编年体,《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记》属于纪传体,其中“二十四史”指从《史记》到《清史》一共二十四部正史。

B.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名族自称为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人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古代兄弟排行伯、仲、季、叔,分别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如孔子,字仲尼。

C. 中国古代纪年的方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如《曹刿论战》:“十年春”即鲁庄公十年;年号纪年法,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中“庆历”为北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干支纪年法,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戊戌变法”;年号干支兼用法,如《扬州慢》“淳熙丙申”。

D. 词,始于汉,定型于唐、五代,盛于宋,别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由词牌、题目和正文构成,主要风格有以苏轼、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辛弃疾、岳飞为代表的豪放派。

【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题中D项,应为“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

故选D。

二、语言基础运用题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班主任为了不影响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把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看管,一心扑在工作上,宵.衣旰食...,兢兢业业。

②每次参加车展,都会看到各大经营商使出浑身解数,不必说秀色可餐....的车模,单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