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区创建江苏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节水型社会在江苏

保护撑起顶顶“ 安全伞” 。
— —
利用完 善 的水资 源调 配工程 体
系 , 现 长 江 、 河 和 太 湖 三 大 水 系 实 淮
的互调互济 。 江苏省切实加大建设力
度 , 后建成江水北调 、 水东引 、 先 江 引 江济太三大跨流域调水工程 , 实施 了
南京外 秦淮河 、 州古运 河 、 州古 扬 徐
, , ●
江苏在 一般人 眼里 是 一个 “ 丰 水” 区, 地 为何 国家 级节水 型社会 建 设试 点 5个 、省级 的节 水型社 会建 设试点 1 , 1个 成为 试点较 多 的省份 之一 ?在逆 向思维 的科学 实践 中探
格政策 , 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 的用水价差 。同时 , 制定 出台中水 和 再生水 价格政策 , 零排 放” 对“ 企业免 征污水处理 费 , 落实节水减排税收政 策, 通过价格杠杆调控用水户采取节
21 0 1年第 1 期 1
江 苏水 利
■圜固墨愚■1, j● ,
节水型社会在 讧
季红飞 潘 杰 程 瀛
节 水型社会建设 , 势在必 行。
五 曲合奏“ 节水乐章” 建 设节水 型社 会是 一场社 会变 革。 江苏省立足省情 , 创新思路 , 改变 了过去过 度依 赖工程 建设扩 大供 给
济社会 的快 速发展 , 特别是工业化 和 城市化 的加快推进 , 水质型缺水 问题 日益突 出。 尤其在经济发达 的太湖地
区, 水资源承载能力 已成为制约经 济
社会发展的瓶颈。0 7年发生的无锡 20 城 市供水危机 , 凸显 了经济发达 的丰
水 地 区水 质 型 缺水 之 痛 。
“ 0年代淘米洗菜 ,O年代 引水 6 7 灌溉 ,0年代鱼 虾受害 ,0年代 垃圾 8 9 成灾” 。江苏农村河道 曾经被这样 形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
位)、节水型小区评估结果的通知
【法规类别】水资源
【发文字号】苏建城[2014]411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日期】2014.08.12
【实施日期】2014.08.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小区评估结果的
通知
(苏建城〔2014〕411号)
各省辖市建设局(建委),无锡市政和园林局,徐州、常州、苏州、南通、宿迁水市务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建城〔2012〕57号)以及原省建委、省计经委、省环保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江苏省节水型小区考核办法(试行)>和<江苏省节水型小区考核标准(试行)>的通知》(苏建城〔2006〕72号
1 / 1。
盐城亭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盐城市亭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文本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目录 (I)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调整目的 (1)二、规划调整指导思想 (1)三、基本原则 (1)四、编制依据 (2)五、规划范围 (5)六、规划期限 (5)第二章工作背景 (6)一、区域概况 (6)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7)三、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9)四、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第三章主要指标安排 (16)一、土地利用战略 (16)二、主要指标安排 (17)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20)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0)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22)第五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27)一、优先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 (27)二、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 (27)三、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 (29)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30)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及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3)一、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 (33)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7)第七章村镇建设控制区及流量指标归还 (40)一、村镇建设控制区布局 (40)二、流量指标归还计划 (40)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 (44)一、严格保护生态用地 (44)二、土地生态环境整治重点 (44)三、完善生态用地管理 (45)四、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46)第九章各镇土地利用调控 (48)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调整 (51)一、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51)二、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调整 (54)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6)一、强化规划实施的责任与管理 (56)二、加强土地规划的法制实施 (57)三、运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58)四、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保证 (58)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59)六、建立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60)附表附表1: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变化情况表附表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3:主要规划指标分解落实表附表4: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划表附表5:亭湖区已批未变更土地情况统计表附图附图1: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附图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20年)附图3: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附图4: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附图5: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目的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国家、江苏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盐城市亭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

《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批前征求公众意见_信息公开_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地区导航 盐城 盐都 亭湖 东台 大丰 响水 滨海 阜宁 建湖 射阳
更多 >
盐城自然资源和规划
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专栏)
站内检索 请输入检索关键字
检索
首 页
《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
为了进一步优化亭湖区镇村布局,明确自然村庄分类和布局,支持农民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引导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整治,提升乡村地区基本公共 件的通知》(苏自然资函〔2019〕144号)的要求,依据《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善技术指南》(试行2019版)及《盐城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完
目前《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成果已编制完成,为提高规划成果质量,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为亭湖区镇村建 迎广大市民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对《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是符合国家中央要求、顺应群众期盼的民生重点工程。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改善居住条件的迫切要求,提升苏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根据 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苏发﹝2018﹞19号),明确重点工作包括强化空间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实施方案、积极引导进城入镇、尊重农民留乡意愿、 同时,要求到2020年,完成苏北地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到2 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3、改善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盐城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 2018年11月1日,盐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改善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办法》,全面启动盐城市农村农民群 第一阶段:到2020年,完成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加快推进“空 第二阶段:到2022年,全市农民群众有改善意愿的老旧房屋建设和“空心村”改造基本到位,小城镇集聚能力和产业支撑力增强,建成一批具有 沿高速、铁路、国省道干线、重要水源地和风景旅游区等附近乡村镇容村貌明显改善。 第三阶段:到2035年,全市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全面改善,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2019年3月,亭湖区委、区政府开展“一镇十村”试点工作,即创建一个示范镇(黄尖镇),十个示范村(各镇创建两个示范村)。通过通过成 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本次规划应积极推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落实江苏省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要求,着重探索出一条符合亭湖区镇村布局优化的实践 4、 规划指导思想 (1)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根据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到2035年进城、入镇、留乡的人口比例和分布。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 (2)加强规划协调和规模管控,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 树立“多规合一”和“存量规划”理念,通过加强县域空间分区管控和引导,调整优化村庄布局,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有效利用 (3)顺应乡村发展规律,优化村庄布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尊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以及乡风民俗,加强留乡农民的村庄布局优化 (4)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条件 加强村庄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引导需要留乡的农民按照不同村庄分类改善居住条件,促进相对集中居住,优先改善低收入农 (5)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彰显乡村特色 准确把握各地乡村的差异性,挖掘本乡本土的历史、地理、文化特色,延续乡村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空间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 5、 发展定位 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即长三角北翼现代农业示范区,沿海经济区乡村旅游度假区,盐城市城乡统筹发展引领区。 规划将亭湖区打造成为环抱盐城市区的生态屏障,“都市近郊的菜篮子+后花园+旅游区”,构建区域生态、旅游、交通城乡网络体系,统筹生 体验带。 二、反馈方式 1、电子邮件地址:350127200@。 2、信函地址:盐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邮政编码:224002,联系人:李楠,联系电话:88165060。 3、意见反馈截止时间:2019年8月30日。 三、盐城市亭湖区镇村布局规划文本下载 四、图片展示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5.11•【字号】苏政办发[2007]56号•【施行日期】2007.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5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有效保障了水资源供给。
但我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控制,切实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见》(苏发〔2006〕10号)精神,现就加快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主题,按照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要求,以协调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为手段,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积极培育和强化社会公众节水意识,建设农业、工业、城市、服务业和生活节水的各类节水载体,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总体目标。
建立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水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与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资源安全供给体系,通过定额管理和经济调节手段转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粗放利用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江苏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江苏省水利厅关于授予40家单位“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的通知-

江苏省水利厅关于授予40家单位“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水利厅关于授予40家单位“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的通知各市经贸委(经委)、水利(务)局:根据省经贸委、水利厅《关于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经有关企业(单位)申报和经贸、水利部门考评验收,省经贸委、水利厅决定授予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40家单位(名单见附件)为“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
对上述40家获得“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单位,省水利厅将给予奖励,各地可按规定进行配套。
并对授牌企业(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优先保证取水,其节约的水量可留作发展的用水指标;节水技改项目在省级节水示范项目中优先考虑,列入节水示范项目后给予适当补助;企业的节水技改项目可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财税字[1999]290号)的有关规定,申请抵减当年新增所得税。
各级经贸、水利部门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当地节水工作实际,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积极动员辖区内企业(单位)参加创建,每年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单位),推动本地区节水工作深入开展。
附件:江苏省节水型企业(单位)名单一、南京市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二、无锡市江苏富菱化工有限公司宜兴国立助剂厂无锡宏达光电有限公司无锡南岛纺织染整有限公司三、徐州市徐州市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解放军95892部队四、常州市常茂生物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常州飞天齿轮有限公司五、苏州市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紫兴纸业有限公司苏州宝化碳黑有限公司苏州胥城大厦有限公司冠云大酒店苏州东吴热电有限公司六、南通市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七、淮安市淮安华尔润化工有限公司洪泽银珠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金凤化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淮阴卷烟厂江苏清江药业有限公司淮安苏食肉品有限公司淮安体育运动学校八、盐城市江苏悦达大圣针织服装公司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大丰市虹达丝绸有限公司江苏省苏丰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长江制药有限公司盐城联益肠衣制品有限公司盐城新金威啤酒原料有限公司响水县花园小区九、扬州市扬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江都市海辰化工有限公司扬州高华化工有限公司扬州瑞月化纤有限公司仪征市伊扬纺织有限公司江苏仪征增强塑料有限公司仪征市海天铝业有限公司十、泰州市泰州裕泰纺织有限公司二○○七年三月十五日——结束——。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亭湖探索

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亭湖探索作者:李东成来源:《群众》2018年第15期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盐城市亭湖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坚持高点定位、对标定向,立足更大格局、放眼更宽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信心,抬高站位、优化思路,明确了“发展高质量、总量上台阶、苏北当前列、全省争先进”的工作追求,提出了实施“五双”战略的具体抓手,加快推动亭湖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
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致力推动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以来的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亭湖区在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形成了一定特色,对此要一以贯之、深入深化。
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坚持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以“商务升级”为重点,深入实施名区、名街、名店、名品“四位一体”的品牌战略,大力引进精品商业、大型超市、国际国内知名餐饮连锁企业,鼓励发展以休闲、娱乐为重点的文化服务业和以提高居民身体素质为重点的体育健身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城市商业品位;坚持以“总部集聚”为重点,主攻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注册经济,强化楼宇产业定位,坚持特色发展,推动存量楼宇“腾笼换凤”,提高楼宇入驻率和回报率,加快打造“亿元楼宇”,构建城市经济增长极;坚持以“全域旅游”为重点,加快建设亭湖湿地经济区,倾力打造大洋湾景区、丹顶鹤风情小镇等精品旅游景区,建设好331省道、234省道乡村生态旅游带,全面打响亭湖旅游品牌。
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上,围绕优化存量、提升增量、突破变量目标,加快环保科技、光电信息、高端装备、新型材料四大新兴产业的集聚。
环保科技产业加快构建装备制造、工程总包、第三方治理服务、市场交易、教育培训等全产业链条,加大产业链关键节点的中坚企业和研发机构招引力度;光电信息产业围绕新能源、新光源、新元件三大领域,加大对有机薄膜太阳能、硅纳米材料等高端项目的招引,培育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建成全省有影响的光电产业基地;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新型轨道交通产业,大力支持新能源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新型材料产业突出围绕非晶材料、安保材料等领域,加快培育核心技术,全力突破龙头项目,推动产业加快集聚。
学校开展节水工作情况总结(5篇)

学校开展节水工作情况总结为增强广大师生的节约意识,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精神,在校园内开展“节水低碳”的要求,我校在____月____日至____日开展了“珍惜生命之源,人人节水护水”节能宣传周活动。
一、统一思想、改变观念、认真组织落实。
我校成立了以丰学师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为组员的节能减排工作小组。
大家统一思想,强化全校师生的节水低碳意识,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积极营造节约型校园。
1、学生使用的水龙头作好节水宣传标识,鼓励教师、学生节约用水。
2、认真组织班主任、各办公室负责人做好自来水在无人时关闭的工作。
将节能减排工作充分落实在每一个细节。
二、认真开展节能减排教育。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充实丰富节水等教育内容,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中,真正落实节能环保进校园、进课堂。
1、利用国旗下讲话教育师生树立节约水资源的思想。
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2、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栏作专题宣传。
3、利用班队课在全校开展了“节约水资源,从自身做起”主题活动。
4、利用网上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对家长们进行节能环保宣传。
5、德育处开展了一次“节水低碳进家庭”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撰写征文活动,像五二班的张菊晴、六一班的张舒琪等同学获得了优秀奖。
三、积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实践活动。
学校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加强社会宣传。
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村街,宣传节能节水、低碳生活理念,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人人节水护水”主题活动。
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我校的“节约能源,从我做起”节能宣传周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孩子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增强了,节能环保的行动也多了。
今后学校将更坚定的走科学发展、节能环保路线,更好的完成节能工作。
学校开展节水工作情况总结(二)为了深入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节水宣传”通知的要求,我校把“节水宣传”工作与节水型学校的创建工作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作保障,高效实施学校的节水宣传教育工作,现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思想意识我校自建校始,便把创建节水型的学校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亭湖区创建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大节水工作力度,全力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创成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统一部署安排,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56号),省水利厅、省发改委《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苏水资〔2014〕21号)以及《关于印发〈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申报和考评细则(试行)〉的通知》(苏节水办〔2015〕1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亭湖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想,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增强节水保障能力为重点,以强化节水全过程管理为手段,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为我区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保障。
二、创建目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水资源管理节水体系、节水制度比较完善,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器具、节水工艺广泛使用,污水处理率和中水利用率大大提高,全社会用水高效合理,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成功创建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三、实施范围亭湖区所辖行政区域。
四、主要任务1、完善制度建设。
严格执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纳污总量“三条红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节水管理制度。
根据本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引导、用水户参与的节水机制,促进节约用水。
建立和完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严格重要水功能区排污总量限制,强化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加强水源保护,保障安全用水。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公共供水管网内的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
建立健全计划用水和节水统计制度。
严格用水定额管理,实施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
2、严格取水许可。
依据水法律法规规定,合理配置水资源,全面实施总量控制下的取水许可制度,按照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与用水定额,依法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对照节水技术标准,采取总量控制指标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取水户的监督管理,做到水权明晰,计划用水,制止水资源浪费。
3、推进节水型农业建设。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节水高效农业建设进程,新建、扩建、改建节水灌溉技术项目,采取国家扶持和建设单位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建成一批农业节水示范项目。
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广抗(耐)旱、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
积极发展非充分灌溉技术,推广水稻“浅、湿、控”和“旱育秧”、在作物需水高峰期对作物叶面喷施抗旱剂等节水灌溉技术。
积极发展集雨节灌,结合灌溉设施建设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加强农业田间渠系配套、“五小水利”工程、农村河塘清淤整治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
因地制宜普及推广管道输水、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等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
推行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农业节水倒逼和激励机制。
4、推进节水型工业建设。
根据我区工业发展和企业用水实际,重点开展以纺织印染、设备制造、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型工业建设。
加大节水技改投入,对新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积极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着力发展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提高重复利用率,创建一批节水型示范企业,推动全区企业节水工作深入开展。
(1)优化高耗水行业空间布局。
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水资源条件,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
在全区范围内,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控新上或扩建高耗水、高污染项目。
推动高耗水行业沿海布局,并向工业园区集中。
(2)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将用水效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加快建设节水型企业,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增长。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工业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的鼓励和淘汰目录。
推动企业通过整体设计、过程控制和深化管理,挖掘节水潜力,提升用水效率,开展水效对标达标改造。
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48立方米以下。
(3)加强工业节水管理。
根据工业行业的用水定额和用水超定额产能的淘汰制度,逐步降低产品用水单耗,倒逼企业提高节水能力。
完善企业节水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管理岗位责任制,健全企业节水管理机构和人员,实施企业内部节水评价,加强节水目标责任管理和考核。
加快智能水表推广使用,鼓励重点监控用水企业建立用水量在线采集、实时监测的管控系统。
5、推进节水型城镇建设。
全面建设节水型城市。
强化规划引领,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城市节水要求,以水定产、以水定城。
(1)推行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改造。
科学制定和实施供水管网改造技术方案,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的监督管理。
对受损失修、材质落后和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到2020年,在城市开展分区计量、漏损节水改造,完成供水管网改造,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2)推动重点高耗水服务业节水。
推进餐饮、宾馆、娱乐等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在安全合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中水和循环用水技术、设备。
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特种用水范围,执行特种用水价格。
(3)实施建筑节水。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民用建筑集中热水系统要采取水循环措施,限期改造不符合无效热水流出时间标准要求的热水系统。
2018年起大型新建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住宅建筑应安装建筑中水设施。
鼓励居民住宅使用建筑中水,将洗衣、洗浴和生活杂用等污染较轻的灰水收集并经适当处理后,循序用于冲厕。
新建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在新建小区中鼓励居民优先选用节水器具。
(4)开展园林绿化、公共设施节水。
城市园林绿化要选用节水耐旱型树木、花草,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加强公园绿地雨水、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建设。
实施城镇节水综合改造,全面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资源化利用。
建设城镇污(雨)水分流排水系统,将再生水用于工农业、景观绿化、洗车、公共设施等用水。
发展市政环境绿化节水技术,推广洗车业用水循环利用节水技术,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
6、创建节水示范。
抓好重点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在基础较好的镇区培养一批农业节水示范园区,不断扩大范围,推动全区农业节水工作;在盐东创建纺织、亭湖经济开发区创建设备制造、食品等规模化企业节水示范工作,以此辐射全区工业节水;积极推进机关单位、学校、社区等节水型载体创建任务,大力提高节水工作的社会面。
五、实施步骤1、组织发动阶段(2017年10月)。
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学习培训,广泛宣传发动,动员各方力量,全面部署创建工作。
2、创建实施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12月)。
区水利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对照示范区创建的基本条件和考评指标,全面推进以“三条红线”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体系和公众自觉节水的行为规范体系等建设,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统计资料,确保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3、自查初审阶段(2018年10月-2019年3月)。
收集整理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创建工作资料,开展创建自评估工作,完善创建指标支撑材料和申报材料,创建申报材料申请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初审,做好相关创建初审工作,对初审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准备好所有向省申报材料。
4、申报验收阶段(2019年4月-12月)。
2019年4月-6月将完整的创建申报材料上报省节约用水办公室审核、技术评估,之后根据审核、评估意见再次进行逐项整改,确保对存在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省水利厅、发改委来我区现场考核验收。
六、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创建节水型社会示范区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环境保护、工农业生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和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实施难度大、任务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为确保创建江苏省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以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发改、经信、水利、住建、农委、国土、环保、教育、交运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亭湖区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我区的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水利局,具体负责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技术指导、资料统计和日常工作。
各镇(街道、经济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节水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建立相关工作机度,明确职责,相互沟通,密切协作,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共同搞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
采取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向社会广泛宣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义,倡导节水的文明生活方式,培育珍惜水、爱护水的思想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营造全社会“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节水文化。
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周”开展大规模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教育活动,让全社会普遍接受、理解和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带头厉行节约用水,发挥表率作用。
3、加强法制和节水管理网络建设。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节水法规,使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加大水资源管理的执法监督力度,强化执法手段。
严格控制取水量和废污水排放量,杜绝在饮用水源区内布置排污口,对新增用水或改变用途用水的要严格进行取用水审批,科学核定取水量和用水计划指标,严格限制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投资项目。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体系,运用经济杠杆节水。
积极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加大节水减排项目实施,为创建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奠定基础。
4、加强科技合作,提高节水科技水平。
与水利科研单位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研究、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提高节水科技水平。
深入开展水资源优化配置、水价、水权水市场、再生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科学支持和技术保障。
对耗水量大的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水量平衡测试,测算合理用水定额,为节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鼓励支持工业、城镇公益性和建筑施工等用水利用中水,切实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与回用率。
5、加大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有计划地建设一批节水重点工程和设施,提高我区节水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