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知识复习题
国学知识试题库3篇

国学知识试题库国学知识试题库精选3篇(一)国学知识试题库一、经典文化知识1. 《论语》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言论和言论录?2. 《易经》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3. “中庸之道”出自哪位思想家的著作?4. “天人合一”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5. “性善论”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二、古代文人知识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是哪位文人的作品?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哪位文人的名句?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是哪位文人的作品?4.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是哪位文人的诗句?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哪位文人的作品?三、传统艺术知识1. 中国传统四艺分别是?2. 京剧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戏曲?3. 刺绣是哪个省份的传统手工艺?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5. 国画的四君子指的是?四、历史人物知识1. 古代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2. 《史记》是哪位历史学家的著作?3. “策马趋前,骑射由容”形容的是哪位古代将领?4. “东汉开国皇帝”是指哪位历史人物?5. 古代的圣贤孔子是哪个时期的人物?五、古代科技知识1. 古代称为“天街”的是什么?2. 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指南针b. 造纸术c. 火药d. 天平3. 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起点是哪个城市?4.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哪位古代科学家?5. 古代中国所使用的日晷是利用什么原理来测定时间的?六、古代地理知识1. 中国的四大名山是哪四座山?2. 洞庭湖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3. 我国唯一的咸水湖是?4. 黄河的发源地在哪个省份?5. 长江是中国的第几大河流?七、中国传统节日知识1. 春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2. 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3. 中秋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4. 元宵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5. 清明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八、古代文化遗产知识1. 长城是我国哪个皇帝修建的?2. 故宫位于我国的哪个城市?3. 兵马俑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4.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中的哪一座山?5. 九寨沟位于我国的哪个省份?以上是一些关于国学知识的试题,答案可以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验证。
国学知识200题(附答案与解析)

国学知识200题(附答案与解析)国学知识200题(标蓝字为解析)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月亮B、姻缘*“婵娟”的意思常用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屠苏,酒名。
古代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进屠苏酒、胶牙饧”3.“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表示扬善隐恶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
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诗经》D. 《礼记》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庄子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以下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哪一篇的内容?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是《孟子》中的名句,意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7. 《左传》是《________》的注解,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8.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9. “________”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10. “________”是《易经》中的重要概念,代表变化无常。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
12. 阐述《道德经》中“道”的概念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启示。
13. 描述《春秋》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教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15. 分析《易经》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五、附加题(10分)16. 请列举并简述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哪四部经典,并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参考答案:1. A2. A3. D4. D5. A6.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7. 春秋8. 关雎9. 禹贡10. 变11. 《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个人修养是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的基础。
修身即个人道德修养,齐家指家庭和睦,治国是治理国家,平天下则是实现世界和平。
国学试题答案

国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提倡的道德理念?A. 仁爱B. 礼义C. 法治D. 中庸答案:C. 法治2. 下列哪位古代文学家与其代表作对应错误?A. 杜甫——《春望》B.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C. 李白——《将进酒》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五经”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诗经》B. 《尚书》C. 《周易》D. 《左传》答案:D. 《左传》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孟子》?A. 指日可待B. 一暴十寒C. 老马识途D. 望洋兴叹答案:B. 一暴十寒5. “诗仙”是指哪位古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陶渊明答案:B. 李白二、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开头的三个字是“__________”。
答案:人之初2.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名句,接下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__________。
答案:孙武4. 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__________”这一篇章,讲述了屈原的生平和爱国情怀。
答案:屈原贾生列传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无题》。
答案:李商隐三、简答题1. 请简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理念。
答:《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和认识,达到真知灼见的境地。
这一过程强调了实践与认知相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去研究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其内在规律,进而达到知识的提升和道德的修养。
2. 阐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答:“无为而治”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政治理念之一,由老子提出。
国学经典考试复习题

国学经典考试复习题一、判断题。
1.《论语》是“四书”之一。
(v )2.乐从内心发出,礼在外貌上表现。
(v)3.大乐必繁,大礼必复。
(x)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v)5.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
(v)6.“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反映了孟子的教育思想。
(v)7.《名夷访谈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
(x)8.强调师生相处应当自然和谐,要求学生不要对教师心存畏惧,并要求教师能带头“责善”的教育家是孔子。
(x)二、单项选择题。
9.小疑则小(C )A.智B聪C悟D愚10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B)A重要B严格C以……为重D重视11.总结提炼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学说的古代教育家是(B)A朱熹B王阳明C韩非子D黄宗羲12.“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A《大学》B《易经》C《论语》D《礼记》13.先王设置专门的官吏施行乐教的原因是(C)A设置一个官僚机构安插冗员B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C善民心,易风俗D提升国家形象14.王阳明的“心即理”是指(D)A内心的想法就是客观现实B内心和外在相统一的境界C客观现实受主观的制约D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15.先王治乐的原因是(A)A提供治理人民的方法B教人民欣赏音乐C给人民带来快乐D丰富人民的业余生活16.“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
萌芽再长,便又加水。
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
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池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
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D)A可接受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7.“少年智则国智”后应接哪一句(C)A少年强则国强B少年胜则国胜C少年富则国富D少年雄则国雄1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D)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19.梁启超的籍贯是(B)A广西B广东C浙江D福建20.在学与思的认知上,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相近的是(A)A王夫之B梁启超C顾炎武D黄宗羲21.“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出自(D)A《大学》B《易经》C《论语》D《礼记》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2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C)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24.“乐”的起因是(A)A是由人心中产生的B是由不同声音相互应和产生的C是事物影响的结果D是由古圣先贤著作的25.声音之道与政治相通,所以,乱世的音乐显得(B)A安详B怨恨C愤懑D欢快26.“学而优则仕”概括了(A)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C 〕A、《孟子》B、《易经》C、《论语》D、《中庸》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A、“大元”B、“解元”C、“进士”D、“榜眼”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照5、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以下不属于“六艺”的是:〔 D 〕A、射B、御C、礼D、武6、“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7、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以下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A、岳麓书院B、嵩阳书院C、集贤书院D、白鹿洞书院8、友谊的深浅,由以下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意最为深重?〔 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9、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以下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A、自叙帖B、自言帖C、中秋帖D、黄州寒食帖10、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11、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
”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A、李商隐B、李贺C、李白D、李煜12、“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A、周B、元C、商D、夏13、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A、永济B、桑落C、汾阳D、绵竹14、“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C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15、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A、三只脚B、两只脚C、四只脚D、五只脚16、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以下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D 〕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17、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以下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国学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

国学知识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单选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是《诗经》中的篇章?A. 《关雎》B. 《逍遥游》C. 《滕王阁序》D. 《将进酒》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古籍?A. 《论语》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二、多选题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E. 《尚书》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五经”?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周易》E. 《春秋》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6. 《左传》是《春秋》的注解之一,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答案:正确7. “道可道,非常道”是《道德经》中的名句,其作者是老子。
()答案:正确8.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其意在鼓励人们不断自我提升。
()答案:错误(出自《易经》是正确的,但原文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四、填空题9. 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答案:论语10. “__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总称,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答案:诗经五、简答题11. 简述《易经》的基本思想。
答案:《易经》的基本思想是阐述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强调阴阳变化和五行相生相克,提倡顺应自然规律,通过变易来达到和谐。
12. 什么是“仁”?并简述孔子对“仁”的理解。
答案: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包括爱人、宽容、尊重等。
孔子认为仁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主张以爱人为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仁的理想。
六、论述题13. 论述《孟子》中关于“性善论”的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但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发展和完善。
国学复习题带答案版

国学复习题带答案版一、填空题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_________的言论。
答案:孔子2.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_________。
答案:《水浒传》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的_________卦。
答案:乾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郑风》的_________。
答案:《子衿》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月亮二、选择题1. 下列哪位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杜甫D. 苏轼答案:C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D3.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诗人的《将进酒》?A. 王之涣B. 王勃C. 李白D. 高适答案:C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采薇》答案:A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三、简答题1. 简述《左传》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案:《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
它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五霸的事迹,对后世史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述《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哲学思想。
答案:《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
书中主要阐述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它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强调顺应自然,主张内心的清静和简约的生活。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答案: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他性格多情而又超脱,既热爱生活,又对世俗的虚伪和腐朽深感厌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知识复习题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月亮
B、姻缘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3.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4.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5.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A、乌
B、巫
C、肖
D、萧
7、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A、李贺
B、李商隐
*大李杜为李白和杜甫
8、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诗后(唐)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布局谋篇也煞费苦心。
这首名为《题诗后》,就是写在这首诗后面的:《送无可上人》贾岛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zhǔ尾同离寺,蛩qióng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A、杜甫 B 、李白
1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A、人口数量 B 、政治地位
1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12、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A、王维
B、王勃
13、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A、《弟子规》 B 、《三字经》 C、《千字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千字文,即由一千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南朝梁武帝时期(502 —549 年),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千字文》。
文中1000字本来不得有所重复,但周兴嗣在编纂文章时,却重复了一个“洁”字(洁、絜为同义异体字)。
因此,此篇《千字文》实际只运用了999字。
继周兴嗣版千字文之后,还相继出现了《续千字文》、《叙古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的千字文。
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共305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15、“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B)
A、王勃
B、张九龄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6、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
A、晚春
B、仲夏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
指暮春时节。
17、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
A、白居易
B、李白
西湖白堤,位于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俗称“白沙堤”,长约一公里,相传白居易为此写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1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
A、李商隐
B、骆宾王
《登乐游原》作者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
A、元好问
B、柳永 C 、晏殊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辞》一词中。
摸鱼儿·雁丘辞【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
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
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
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2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 、李广
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
A、《长歌行》 B 、《短歌行》
长歌行
诗人:汉无名氏朝代: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2、“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2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B)
A、李白
B、杜甫
唐·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带有总结性质。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B)
A、辛弃疾
B、李清照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25、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A)
A、道是无晴还有晴二
B、也无风雨也无晴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6、“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B)
A、岳飞
B、辛弃疾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A、黄山
B、泰山
2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
A、陆游;
B、岳飞;
C、辛弃疾;
D、李清照。
2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
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亲。
31、很多诗人喜爱数字入诗,清代诗人王士祯独爱“一”字,其《题秋江独钓图》诗用了十个“一”: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四、有趣的唐宋诗词之最
1、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
6、最远的邻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最倒霉的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