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点(七年级生物下册)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内、生物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在七年级的生物下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的基础知识,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应用。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一、细胞和生命的起源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细胞包括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和内质网等。
2.生命的起源:原核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要早于真核生命。
古地球上的原始环境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二、物质的运输与代谢1.物质的运输:体内物质通过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器官进行运输。
常见的物质运输方式有扩散、渗透、运动、转运等。
2.代谢:是指有机体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进行反应转化的过程。
代谢包括两个部分:合成、分解。
常见的有机体代谢过程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发酵和分解作用等。
三、继承与变异1.基因:是生物中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一条染色体上会有多个基因,基因一般包括基因型和表型两种形式。
2.遗传:是指生物遗传信息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
常见遗传方式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种。
3.变异:是指基因在繁殖中出现的突变和重组现象。
变异可以带来种类的繁多和物种的多样性。
四、生物间的关系1.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存和相互合作的关系。
常见有共生现象的物种有蚂蚁和蜜蜂、草与牛羊等。
2.食物链:反映了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
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种生物构成。
3.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灾害、人为干扰等一系列因素。
五、健康常识1.心血管健康: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学会控制体重和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2.口腔健康: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并避免烟和酒等有损口腔健康的物质。
3.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垃圾分类等都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环保意识。
以上是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的概述,也是我们在学习生物时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好每个知识点,同时也能将生物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生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
人教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下册

人教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下册生物是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初中生物知识点则是学生们初步了解生命科学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下册则是初中生物学习的重要教材,本文将为读者整理和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下册中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学生们首先要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包括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其中细胞核的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
此外,还要学习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以及有性和无性生殖的区别等内容。
第二章:组织器官组织器官则是细胞组成的高级结构,它们共同协作以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学生们要学会区分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如骨骼肌、肝脏、心脏和肺等。
同时,还要了解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与相互配合的原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学习生物的重要内容。
学生们首先要了解遗传基因的传递原理,同时,还需要了解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基因突变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等内容。
第四章: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则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学生们需要了解不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们要学会识别不同的生态环境因素,如气候、水域、土地类型等等,同时,还要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捕食与共生等生态原理。
第五章:人类与生物技术人类与生物技术则是生物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它们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未来。
学生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同时还要了解生物科技发展的潜在危险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等内容。
总之,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而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下册则是初步了解生物学的基础。
学习这些知识点需要科学的方法和耐心,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1. 多细胞生物的特点和组织器官的分化- 多细胞生物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间通过细胞间质或间隙质相互连接。
- 组织是由相同类型的细胞特异化而成的,例如,动物的充血组织、植物的维管组织等。
-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结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功能。
- 多细胞生物的特点包括分工合作、细胞联系、分化特异和遗传信息。
2. 生物的营养需求和各类营养物质- 生物的营养需求包括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和水分。
- 有机物质是生物体能源来源,例如,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
- 无机物质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例如,水、无机盐和矿物质。
- 水分在生物体内参与各种化学反应,维持生物体的温度和水分平衡。
-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构成物质,参与细胞分裂、酶反应和免疫系统等。
3. 生物免疫系统和人类免疫系统- 生物免疫系统包括无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 无特异性免疫是生物体通常具有的免疫能力,如皮肤屏障和巨噬细胞等。
- 特异性免疫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人类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
- 先天免疫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免疫能力,能够迅速对抗病原体入侵。
- 后天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或患病后产生的,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对抗特定病原体。
4.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基因传递遗传信息。
- 基因是构成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
- 遗传信息是通过DNA(脱氧核糖核酸)编码的。
- 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而发生的逐渐改变。
- 进化的机制包括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
-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能够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5. 动物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能够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组织。
- 淋巴系统是一种筛选、吸收和输送组织液的系统,具有免疫功能。
- 动物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
七下生物复习要点(1-4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4章)总复习知识要点班级,姓名。
一、人的由来1、19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2、黑猩猩、3睾丸:产生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4、男性生殖系统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56的器官。
78、青春期的身体变化:(1(2(39、遗精、月经的概念。
10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11121供能物质)非供能物质)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
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34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脂肪:贮存在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
5、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
(1(2)铁:贫血(3(4)磷:厌食、贫血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1)维生素A:夜盲症(猪肝里面含量较多。
)(2)维生素B:脚气病(3)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4)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鱼肝油里面含量较多。
)位于消化道外7:(位于消化道内8910111213、食物消化过程叙述。
(从口腔到肛门,包括物理和化学过程。
)14、探究问题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讨论和完善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1516、合理营养:(1)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
(2)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17、食品安全1、呼吸系统的组成:(1)(2)(3) 2、计算胸围差:尽力吸气—尽力呼气=胸围差3、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二氧化碳是在组织细胞中产生的)4、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5、会厌软骨与喉口的配合。
(为什么不能大声说笑P43)6、呼吸时膈肌、肋骨、胸廓、肺的变化:(1)吸气: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气压变小(2)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收缩—肺收缩—气压变大7、空气质量与健康:常见的大气污染: ○1工业生产的排放 ○2车辆、船舶尾气 ○3秸秆焚烧 ○4地面扬尘8、哮喘、肺炎、尘肺的定义及症状910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的组成作用,但是在血管内出现血小板凝集现象会形成血栓。
2024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
2. 根的结构与功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贮存养分。
3. 茎的结构与功能:支持植物、传送物质、贮存养分。
4. 叶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排水、贮存养分。
5. 植物的生长方式:直立生长和匍匐生长。
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1. 光合作用: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2. 呼吸作用:植物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3. 水分的吸收与输送:通过根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茎传送到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
4. 蒸腾作用:叶子中的水分在受热后蒸发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排出,起到降温和输送物质的作用。
5.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水生植物具有浮叶和气根,沙漠植物具有节水机制,寄生植物无根或退化根。
6.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包括花的传粉和授粉、结实和种子的传播。
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的主要器官:头、躯干和四肢。
2. 头部器官和功能:感觉器官(眼、耳、鼻和舌)、咀嚼器官(口和牙齿)。
3. 躯干器官和功能:呼吸器官(肺、鳃和皮肤)、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血液)。
4. 四肢器官和功能:支撑和运动。
5. 动物的骨骼:内骨骼和外骨骼。
6. 消化系统:口、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完成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1. 生长:生物体体积、质量的增大,主要靠营养的摄取和利用。
2. 发育:生物体经历由幼体到成体的变化过程。
3. 发育方式:卵生(卵生动物从卵中孵化出来)和胎生(胎生动物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获得营养)。
五、生物多样性1. 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丰富程度。
2. 多样性的意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资源、促进物种进化和人类经济发展。
3. 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防止生物灭绝。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概况总结

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概况总结初一下册的生物知识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细胞与生命、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植物的养分和水分运输、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及人体的营养和运动等内容。
下面我将对每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细胞与生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 细胞的功能:营养吸收、氧气呼吸、排泄、分泌、运动、生长、繁殖。
3.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 动植物细胞的差异: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叶绿体,但有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二、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系统。
2. 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光照、温度、水分、气候等。
3. 物质的循环: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
4. 生物资源的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植物的养分和水分运输1. 养分的来源:土壤中的矿物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2. 植物的根系结构:根尖、根毛、侧根等。
3. 水分的吸收:根毛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
4. 植物的水分运输:根、茎和叶三者共同进行水分和营养的运输。
四、植物的生长和变化1. 植物生长过程: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
2. 植物生长的因素:水分、光照、温度、营养物质等。
3. 植物的生长方式: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4. 植物的变化方式:增高、变粗、变长和分支。
五、人体的营养与运动1. 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2. 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3. 消化系统的功能:摄取、消化、吸收和排泄。
4. 骨骼肌肉系统:骨骼、肌肉、关节等组成的系统。
初一下册的生物知识点主要是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植物的养分和水分运输、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及人体的营养和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涉及广泛,内容繁多。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也是相当重要的,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提高生物成绩,还可以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知做出更为深入的了解。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吧。
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探究和保护大自然的应有之义。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七年级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多样性的定义,认识不同生物间的相同和差异性以及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维持的重要性。
二、生物的分类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生物分类,为什么需要分类,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了解分类后还需要了解生物的五大分类,分别是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单细胞生物界。
并掌握各个物种的特征和分类知识。
三、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生长的结构是涉及生物学和植物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学生需要掌握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能够了解这些部位的功能和结构特征是相当重要的。
四、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不同动物外形的特征,分别介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六大类,更能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以及不同动物的食物链关系和行为习性。
五、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系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构成、细胞膜、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作用,能够更好地认识细胞内部结构和功能。
六、消化与循环系统了解人类消化与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状况,掌握科学生活方式。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体内物质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原理,以及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
七、传染病和防控传染病是生物学和健康科学领域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学习传染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能了解分类大致原则。
结语:以上就是最新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对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学好生物的基础,更是在未来实践和生活中面临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石。
人教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人教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生物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研究的是生物体及其生命活动,探究生命的本质及其演化规律,是我们了解自然和生命、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的重要学科。
在初中生物教育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是学习生物知识的重中之重。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人教生物七年级下册的生物知识点。
第一章生命离不开物质基础生物体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的,而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四种大类。
其中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质,是生物体的首要能源;脂质不仅是生物体重要的储能物质,同时也是细胞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则是生物体中构成细胞和组织的最主要成分之一,承担着多种生物学功能;核酸则是组成生命物质的基础,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分子。
第二章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其中真核细胞还可进一步分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及其分子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作用,完成各种生物学功能。
第三章生物的营养方式生物有多种不同的营养方式,包括自养、异养、寄生和捕食等。
自养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行合成有机物质,获取养分的方式;异养是指动物通过摄食、吸食、滤食、化食等手段从外部摄取有机物质;寄生则是指生物在寄主体内寄生并从中摄取自己所需的养分;捕食则是指动物通过吃其他动植物获得营养。
第四章遗传基础遗传学是关注遗传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也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单位,它们携带着生物个体遗传信息的基础,控制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殖种群的演化。
基因遗传方式主要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常常表现于形态和性状的显著变化。
遗传物质DNA则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遗传复制和遗传变异作用维持着生物个体的遗传稳定性。
第五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环境及其变化规律、交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55、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
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类的进化过程:树上生活类人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早期人类东非人现代人类直立行走56、生殖是指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57、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男性生殖系统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60、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女性生殖系统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外生殖器:即外阴61、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6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分娩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63、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64、青春期发育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性发育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65、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66、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67、计划生育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
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
68、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2%。
而耕地却只占世界人均1/3. 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69、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各种食物(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六类营养物质,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供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1、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2)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3)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4)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5)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6)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补肝脏、胡萝卜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补粗粮;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补新鲜蔬菜水果。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补肝脏、鱼肝油(缺VA—夜盲症,缺VB1—神经炎、脚气病,缺VC—坏血病,缺VD—佝偻病。
)70、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功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71、肝脏在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
胃位于左上ꅹ部,是消化道最膨大部分。
大肠1.5米,起始端叫盲肠,上连着阑尾,在腹腔右下部。
小肠盘曲于腹腔里,有5—6米长,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的结构特点:小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4)有各种消化液。
72、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分为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和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两种。
7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填表)74、吸收是指把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
其中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维生素进入到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被吸收,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被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75、关注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2)食品安全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76、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书P43)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1)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的作用。
肺:由左肺和右肺组成。
气体交换的场所(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多、(肺泡数量多)、缠绕、(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3)功能:气体交换的场所3)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6---18次。
人体内较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部是盆腔)。
77、1)肺活量是指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它是反应肺的通气的指标,值越大越好,体检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成年人约2500--4000ml。
2)呼吸频率:每分时间内呼吸的次数。
成年人平静状态下呼频率约16—18次/分。
其值并非越大越好。
3)煤气中毒(CO中毒)、溺水死亡分别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肺的通气环节的障碍。
4)呼吸的意义:吸入氧将体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
78、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右径增大;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
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形成压力差吸气和呼气(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4) 体内气体的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二氧化碳(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氧气氧气(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79、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3)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 植树造林。
80、血液是流动的结缔组织。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3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
比较见下表:(1)血浆:形态--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 .红细胞: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特性---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铁 的蛋白质,呈 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主要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成圆球状。
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特性----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3)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81、比较动脉血与动脉、静脉血与静脉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去的血管。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
动脉血与动脉、静脉血与静脉之间无任何关系。
动脉与静脉是器官,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它们的区别在于输送血液的方向不同;动脉血静脉血是结缔组织,它们的区别在于含氧的多少不同。
82、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83、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1)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2)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3)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腔:左心室、右心室;接受血液流回心脏的腔:右心房、右心房。
4)瓣膜:房室瓣:它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它只能向心室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动脉瓣:它在心室与动肪之间,它只能向动脉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5)心脏的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