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图联)

合集下载

上海图书馆借书流程

上海图书馆借书流程

上海图书馆借书流程上海图书馆是上海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和先进的借阅服务系统。

借书是读者们常常需要使用的服务之一,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上海图书馆的借书流程。

首先,读者需要办理上海图书馆的借书证。

办理借书证需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一张一寸彩色照片,前往上海图书馆办理窗口进行申请。

工作人员会核对身份证件信息,并填写相关表格,然后拍照制作借书证。

办理完借书证后,读者可以在图书馆的自助借还书机上进行借书操作。

其次,读者可以通过上海图书馆的官方网站或手机APP进行图书查询。

在查询到需要借阅的图书后,可以记录下书名、索书号等信息,方便在图书馆内快速找到所需图书。

接着,读者前往上海图书馆所在地,找到相应的图书馆借书区域。

在借书区域内,可以根据查询到的索书号快速找到所需图书,然后将借书证和所需借阅的图书一起前往自助借还书机。

然后,读者在自助借还书机上按照提示操作,将借书证放置于机器上,扫描图书上的条形码,确认借阅信息无误后,选择借书操作并输入借书证密码。

机器会自动将借阅信息记录在借书证上,并将图书从系统中借出。

最后,读者在规定的借书期限内,可以在上海图书馆内续借图书或归还图书。

如果超过借书期限未归还图书,将会产生逾期费用。

归还图书时,只需将图书放置于自助借还书机上,扫描借书证,确认归还信息无误后,将图书放入机器内,系统会自动将图书归还并记录在借书证上。

上海图书馆借书流程简单方便,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可以快速完成借阅和归还操作。

希望读者们在借书时能够遵守图书馆的规定,爱护图书资源,共同营造良好的借阅环境。

我国最大的图书馆

我国最大的图书馆

我国最大的图书馆我国有10大最大的图书馆,来了解看看。

第一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1059.8万册,1910年建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五大藏书过千万册的图书馆之一。

1988年建成的这座新型的、现代化的新馆,坐落在北京图书馆原址以西的西郊紫竹院北侧。

这是我国、也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图书馆之一。

第二名:上海图书馆藏书700万册,1952年建馆。

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建于1952年7月,原位于南京西路325号。

截至2007年底(以下数据均以此为期限),馆藏拥有图书、报刊和科技资料5400万册(件)及15万余张老唱片等非书资料。

其中馆藏历史文献370万册,距今1400年的《维摩诘经》是上图最早的藏品。

拥有“盛宣怀档案”17.8万件。

家谱342姓氏计1.8万余种,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图书馆。

第三名:南京图书馆藏书683万册,1907年建馆。

南京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是江苏省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南京图书馆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现收藏各种文献1100万余册(件),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位居全国第三。

第四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书440万册,1951年建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又名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图书馆,科学院和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的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工作者向往的智慧驿站、科学殿堂。

馆藏总量达520万件。

是集文献信息服务、情报研究服务、科学文化传播服务和图书馆学情报学高级人才培养功能于一身的研究型国家科学图书馆。

拥有一支在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学历层次等方面均为一流的人才队伍。

中心现有在岗职工210余名,引进“百人计划”、“文献情报系统优秀人才”各1名;有博士10名,硕士27名。

[4] 第五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370万册,1899年建馆。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

图书馆文学特藏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图书馆文学特藏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图书馆文学特藏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刘隽来源:《新世纪图书馆》2022年第08期摘要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上海儿童文学有着悠久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论文以“上海儿童文学基地”项目为例,介绍建设背景、实践、经验与启示等,旨在总结和探索公共图书馆儿童文学特藏建设新范式,打造儿童阅读服务新体验,凸显图书馆专业效能。

关键词特藏;儿童文学;图书馆分类号 G253DOI 10.16810/ki.1672-514X.2022.08.003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pecial Collection in Public Library:A Case Study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ShanghaiLiu JunAbstract Saving the human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oldest function of the library, Shanghai children’s literature has a long and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Tak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ummarize and explore the new paradig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pecial collection,create a new experience of children’s reading service and 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 efficiency of public library.Keywords Special collection. Chi ldren’s literature. Public library.0 引言文學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地域性。

智慧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传递业务的发展与阻碍——以上海图书馆为例

智慧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献传递业务的发展与阻碍——以上海图书馆为例
泛运用、电子资源的引进等,图书馆的工作大部分都
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因此对文献传递馆员的要
求越来越高。
一般来说,需要从以下 4 个方面提高文献传递馆
员的能力:提高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系统操作能力;提
高电子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检索能力;提高跟踪国内外
文献,提供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的能力;提高快
速熟悉新资源、新系统的适应能力。
知识的研究趋势;还可进行趋势对比,帮助用户快速
掌握学术热点和走势,从相关人物、相关期刊、相关机
构、相关主题词等多维度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揭示,
使信息资源的效用得到最大化利用。
5 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工作者应当成为信息的
管理者、信息的研究者和知识的推动者。 研究型公共
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是“ 知识导航” ,能够为所有的读
在传统技术环境下,文献传递往往是出借可返还
的原件,一般很少发生版权问题。 而在数字图书馆技
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印刷型文献的数字化扫描、电子
文献的修改复制与传播都变得十分容易,电子文献的
版权保护受到挑战。 文献传递主要是通过影印或扫描
的方式制作复制件或直接从全文数据库中获得电子原
文,再利用邮寄、传真或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传递方式
史。 1998 年上海图书馆加入国际联机计算机图书馆
中心(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OCLC) 馆际
互借服务系统。 上海图书馆于 2003 年成立文献提供
中心,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国内外图
书馆、企业、个人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从而真正实现
资源共享、无障碍提供文献服务。 文献提供中心自成
策略。
关键词:文献传递;上海图书馆;智慧化;知识服务

关于上海图书馆借阅规则

关于上海图书馆借阅规则
3、申领e书码前,您可以先看看上图电子图书远程借阅服务有哪些书。
本馆文献提供中心文献提供部每周一至五上午8时半至下午5时,接受国内外图书馆和本馆读者向本馆发出的文献提供请求(电话64451409、64458565、64455555-4112
传真:021-64451409
、E-mail:ill@)。其他读者如有相关请求,可与属地图书馆联系,以属地图书馆名义与本馆开展馆际互借业务。
阅览底楼网络学习室周一至周日:9:00-20:30
国定假日:9:00-16:00 2001或2002
一楼综合阅览室周一至周日:9:00-16:30
国定假日:9:00-15:30 3102
本馆实行24小时可还书制度,图书馆闭馆时间内,可以还书到本馆底楼还书处。
6、图书过期为何要罚款?有哪些规定?
答:持有外借功能读者卡的读者每次可借4册书刊,借期28天,可在未过期的情况下,续借一次;如逾期,每册每天收取0.5元逾期费。这是为了保证公共资源的正常流通,提高图书的使用率,维护大多数读者的利益(收取的逾期费全部上缴市财政)。
国定假日:9:00-16:00 1210
三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周一至周日:8:30-20:30
国定假日:9:00-16:00 4302
三楼中文科技期刊阅览室周一至周日:8:30-20:30
8、我还没有办理读者证,请问可以借用他人的吗?
答:没有本馆读者证的读者如需进入阅览室是不可以借用他人读者证的,只有凭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办理了读者证,才能够成为上海图书馆的注册读者。办理读者证的有关信息可到上海图书馆一楼的办证处或总咨询台了解;也可电话咨询(64455555*2000;64455555*5000);当然在上海图书馆主页上也有详细信息。欢迎您早日成为我们的读者。

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预制读者卡的管理与利用为例

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预制读者卡的管理与利用为例

1引言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对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多个行业造成巨大影响。

上海图书馆打破了“365天天天开门”的口号,2020年1月24日起上海图书馆开始闭馆,2020年3月13日开始部分恢复开放。

为防控疫情,目前上海图书馆及上海地区很多区级图书馆仍旧采取读者预约入馆、限流等方式开展读者服务。

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之下,来馆读者数量减少、活跃程度降低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状。

在当下,面对疫情之下的财政收缩,图书馆的工作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上海图书馆办证处是办理读者卡的专门管理部门,掌握所有到馆读者的信息。

本文通过2020年3月-12月与2019年同期办证量进行统计、比对,可知上海图书馆2020年3月-12月的新办读者卡27857张,2019年同期新办读者卡是105323张。

2020年的新办读者卡比2019年同期下降73.6%。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也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要求,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习惯和常态,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执守简朴,控成本、讲绩效、提效能,保障党政机关高效运转。

对于当下图书馆而言,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厉行节约,适时调整服务政策,推出适宜的服务新措施,提升服务效能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一卡通”读者卡的现状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在2000年起实行“一卡通”服务,在历经了20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经形成了以市、区、街道(乡镇)成员馆构成的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了“一卡通”100%的全覆盖。

这一成就促使着办证服务不断地升级与完善,从而为读者提供普遍均等、高效便捷的公共图书馆服务。

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累计读者证达528.5万张,其中当年新办的各类读者证28万张,上海市市民持证率达21%。

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一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建于1952年7月,原址位于南京西路325号,后搬迁至淮海中路1555号。

1996年12月20日,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跻身于世界十大图书馆之列。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一个综合性情报研究和文献服务单位,成立于1958年11月,原位于淮海中路1634号。

1995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

合并后的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简称:馆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

上海图书馆新馆1993年奠基动工,1996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其占地面积为3.1公顷,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

多维台阶式块体顶部造型如同自然生长的台阶,象征着文化的积淀和人类向知识高峰的不断攀登。

馆内拥有设施完善的阅览室、个人研究室、展览厅、学术活动室以及报告厅、多功能厅和音乐欣赏室等。

采用现代化文献采访、编目、流通、书目查询等功能的计算机集成管理和服务系统。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助推读者的阅读,相继推出外借数字移动阅读器、手机书馆、电子阅报栏、网上委托借书、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及“我的图书馆”(一卡通行证)读者免费阅读等现代化数字服务新举措。

馆藏丰富,门类齐全。

拥有图书、报刊和科技资料近5200万册(件)及15万余张老唱片等非书资料。

馆所为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所在地,馆藏历史文献370万册,距今1400年的《维摩诘经》是上图最早的藏品。

拥有家谱342姓氏计1.8万余种,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图书馆。

馆所实行免费办证,坚持“360行,行行可以办证、365天,天天对外开放”。

探索现代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形式,形成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系统、上海公共情报服务平台、“上图讲座”、“上图专递”、“上海之窗”、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上海年华、馆藏文献精品年展等10多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现代服务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国内大型的综合性情报研究和文献服务单位之一,长期在科技、产业、文化领域开展信息咨询研究服务,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上海市科委首批确定的四大软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同时拥有丰富的信息文献资源,5 300多万册(件)中外文图书资料,100多个国内外权威数据库。

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是其下属专门从事情报研究工作的业务部门,在国内外科技创新、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国际大都市等领域具有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和研判机制,为政府和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提供包括战略咨询、科技查新、专利服务、竞争情报、科技评估、科技翻译在内的一流服务,曾获得过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项上海决策咨询成果奖。

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拥有60多名专职情报研究人员,其中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超过50%,有15名正高研究员,硕、博士学位的人员超过50%,专业背景理工科占80%,平均研究经验超过8年。

战略信息部战略信息部秉持“情报信息服务科学决策”的理念,重点围绕国际大都市、文化两大核心研究方向,以“上图专递”系列内参产品和承担政府研究项目为载体,向上海高层决策机构、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优质的决策情报服务,曾多次获得上海主要领导批示,“上图专递”品牌形象在上海高层领导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联系人:钟婷地 址:上海市永福路265号8803室邮编:200031电 话:(021)64455555-8915 传真:86-21-64452502 E-mail:tzhong@战略研究部战略研究部主要承担跟踪国际科技创新最新动态,剖析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研究科技产业政策规划等方面的战略咨询,很多研究成果被政府应用在科研攻关立项、政策规划制定等,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决策咨询成果奖等几十项奖项,深受政府信赖赞誉,是上海市科委首批认定的“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软科学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