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借书流程

上海图书馆借书流程上海图书馆是上海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和先进的借阅服务系统。
借书是读者们常常需要使用的服务之一,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上海图书馆的借书流程。
首先,读者需要办理上海图书馆的借书证。
办理借书证需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一张一寸彩色照片,前往上海图书馆办理窗口进行申请。
工作人员会核对身份证件信息,并填写相关表格,然后拍照制作借书证。
办理完借书证后,读者可以在图书馆的自助借还书机上进行借书操作。
其次,读者可以通过上海图书馆的官方网站或手机APP进行图书查询。
在查询到需要借阅的图书后,可以记录下书名、索书号等信息,方便在图书馆内快速找到所需图书。
接着,读者前往上海图书馆所在地,找到相应的图书馆借书区域。
在借书区域内,可以根据查询到的索书号快速找到所需图书,然后将借书证和所需借阅的图书一起前往自助借还书机。
然后,读者在自助借还书机上按照提示操作,将借书证放置于机器上,扫描图书上的条形码,确认借阅信息无误后,选择借书操作并输入借书证密码。
机器会自动将借阅信息记录在借书证上,并将图书从系统中借出。
最后,读者在规定的借书期限内,可以在上海图书馆内续借图书或归还图书。
如果超过借书期限未归还图书,将会产生逾期费用。
归还图书时,只需将图书放置于自助借还书机上,扫描借书证,确认归还信息无误后,将图书放入机器内,系统会自动将图书归还并记录在借书证上。
上海图书馆借书流程简单方便,通过自助借还书机可以快速完成借阅和归还操作。
希望读者们在借书时能够遵守图书馆的规定,爱护图书资源,共同营造良好的借阅环境。
长江三角洲的图书馆有哪些?

长江三角洲的图书馆有哪些?一、上海图书馆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是中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上海图书馆于1952年建立,自那时起,它一直是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该图书馆藏书丰富,拥有馆藏文献1600余万册,其中包括书籍、报纸、期刊和文献数据库等。
馆内设有多个阅览室和研究区域,为读者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此外,上海图书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讲座,为读者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二、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
建立于1907年,南京图书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目前,南京图书馆的馆藏超过2000万册,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
这里拥有一流的设施和设备,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南京图书馆还开展了许多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座谈会等,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娱乐体验。
三、杭州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市的主要公共图书馆。
该图书馆成立于1950年,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图书馆。
馆内馆藏丰富,拥有各类图书、期刊、报纸和电子资源。
杭州图书馆注重读者服务,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学习设施。
此外,图书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书展、演讲和研讨会,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四、苏州图书馆苏州图书馆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一座重要图书馆。
建于1912年,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之一。
馆内馆藏丰富,拥有各类图书、期刊、报纸和古籍珍藏。
苏州图书馆还设有多个阅览室和学习区域,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图书馆还关注文化传承和交流,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和讲座,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苏州的历史和文化。
五、无锡图书馆无锡图书馆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一所重要图书馆。
成立于1934年,是江苏省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无锡图书馆馆藏丰富,拥有各类书籍和资源,为读者提供广泛的学习和研究领域。
此外,图书馆还引入了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多媒体学习设施和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学习体验。
图书馆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戏剧演出等,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
上海浦东图书馆:知识殿堂的宝库

上海浦东图书馆:知识殿堂的宝库上海浦东图书馆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知识殿堂,这个宝库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珍品和知识宝藏,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沉浸式阅读的理想场所。
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的上海浦东图书馆占地面积达到 3.4万平方米,建筑设计风格独特,外观宛如打开的书本,象征着打开智慧之门。
图书馆内部设施先进,采用了最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使得借阅和归还图书变得更加简便和高效。
馆内设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青少年阅读区、电子阅览区、多媒体学习区等,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藏书丰富多样,拥有海量的中外文献,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
据统计,馆内的图书馆藏量已经超过300万册。
这些图书覆盖了各个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等,几乎涵盖了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
此外,图书馆还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图书馆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互借和资源分享,进一步丰富了馆内的藏书。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上海浦东图书馆还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
例如,每年都会举办"书香上海"系列活动,包括作家签售、书法展、阅读推广等。
同时,图书馆还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家、艺术家来馆举办讲座,为读者提供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机会。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读者的知识储备,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除了丰富的图书资源和文化活动,上海浦东图书馆还注重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阅读体验。
馆内设有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区,读者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阅读最新的电子图书、报纸和期刊。
图书馆还配备有各种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读者可以在这里欣赏高清电影、音乐会、讲座和展览,使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多样。
此外,上海浦东图书馆还非常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
馆内设有特别的青少年阅读区,提供了大量的儿童和少年读物,布置温馨宜人,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图书馆还定期举办儿童读书活动和亲子阅读讲座,吸引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一次去上海图书馆流程

第一次去上海图书馆流程嘿,小伙伴们,是不是对上海图书馆这座知识的宝库充满好奇?别急,今天我就带你一起开启这场书海航行的冒险之旅,让你第一次去上海图书馆就能游刃有余,像个老司机一样!第一步:武装大脑,准备出发在踏上征途之前,你得先做好攻略,比如图书馆的地址、开放时间、需要带的证件等。
这就像是在大脑里装上一个GPS,确保你不迷路,也不迷瞪。
第二步:整装待发,装备齐全穿上你最舒适的鞋子,背上你的书包,带上身份证(或者读者证),准备好纸笔(记录灵感用),就像是要去探险一样,装备齐全才能出发!第三步:踏上征途,开启探险到了图书馆门口,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就像是要去征服一座知识的高峰。
别忘了,抬头挺胸,自信满满,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观光的!第四步:安检入门,通关打卡在门口,你会遇到安检,这可是你的第一关。
把包包放在传送带上,自己走过安检门,就像机场安检一样,仪式感满满。
通关成功,打卡入门!第五步:办证取证,获得“通行证”如果你还没有读者证,那就得先办理。
填写表格,拍照留念,一通操作猛如虎,最后拿到读者证,这就是你的“通行证”,有了它,书海任你游!第六步:地图导航,寻找“宝藏”拿上图书馆的地图,开始你的寻宝之旅。
找到你感兴趣的书籍分类,穿梭在书架间,就像是在探险一样,每本书都是未知的宝藏。
第七步:静心阅读,知识“充电”找到心仪的书籍,找个安静的角落,开始你的知识充电之旅。
这时候,你就是个知识的海绵,不停地吸收着书中的精华。
第八步:记录灵感,留下足迹阅读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灵感,别忘了记录下来。
这可是你在知识海洋中留下的足迹,说不定将来能成为你的“知识宝藏”。
第九步:归还书籍,圆满结束阅读完毕,记得把书籍归还原位,这是对图书馆最基本的尊重。
然后,你可以带着满满的收获,满意地结束这次书海航行。
怎么样,这第一次去上海图书馆的攻略是不是既幽默又实用?快去试试,开启你的知识探险之旅吧!。
上海图书馆调研ppt

03
读者调研
读者类型与结构
市民日常阅读
以上海市民为主,涵盖各个年龄段和职业背景。
学生群体
以上海各大高校学生为主,是图书馆重要的服 务对象。
研究人员
以上海地区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为主,对专业文献需求较 高。
读者使用图书馆的频率与方式
日常访问
大部分读者每周都会到图 书馆阅读或借阅书籍,使 用频率较高。
通过调研,可以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期望,发现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之处,提出改进和优化的方案,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调研结果可以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资源建设和服务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调研范围与限制
1
本次调研以上海图书馆为主要研究对象,涵盖了 图书馆的各个方面,包括资源建设、服务提供、 读者满意度等方面。
加强与其他图书馆、学术机构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
赢。
创新战略
03
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读者多样化的
需求。
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与效益的建议
加强读者服务
提高读者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增强读者 满意度。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海图书馆调研
目录
• 调研背景 • 上海图书馆概况 • 读者调研 • 图书调研 • 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调研背景
图书馆的历史与现状
上海图书馆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 馆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 上海图书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为读者 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优质的服务。
上海图书馆一卡通外借 地址

潍坊街道图书馆 地址:南泉路269号405 开放时间:周一~周日8:45-16:45 电话:51330432
东明路街道图书馆 地址:永泰路1129弄96号 开放时间:周一~周日9:00-17:00 电话:50831310
金杨新村街道图书馆 地址:云山路1080弄2号 开放时间:周一13:00-17:00
周二~周日9:00-17:00 电话:58710121
高桥镇图书馆 地址:张杨北路5428弄25号 开放时间:周一~周五8:30-16:30
周六13:30-16:30 电话:50410206
高桥镇(季景)图书馆* 地址:季景路265弄35号 开放时间:周一~周五8:30-16:30 电话:58627198
浦东新区
浦东图书馆。
地址:前程路88号。
开放时间:周一13:00-20:00
周二~周日9:00-20:00
电话:38829588。
浦东新区新川沙图书馆
地址:川黄路157号。
开放时间:周一 12:00-20:00 周二~周日9:00-20:00
六灶图书馆。 地址:周祝公路2376号。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8:30-16:30。 电话:58162211。
新场镇图书馆。 地址:新场镇新环东路276号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8:30-16:30 电话:58171239*203
宣桥镇图书馆。 地址:三灶北街7号 开放时间: 周一~周日8:30-17:00 电话:58033619。
地址:新闸路1708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三、周五~周日 8:30-21:30 周四13:00-21:30。
电话:62530932*112。
曹家渡街道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一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建于1952年7月,原址位于南京西路325号,后搬迁至淮海中路1555号。
1996年12月20日,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跻身于世界十大图书馆之列。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一个综合性情报研究和文献服务单位,成立于1958年11月,原位于淮海中路1634号。
1995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
合并后的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简称:馆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
上海图书馆新馆1993年奠基动工,1996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其占地面积为3.1公顷,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
多维台阶式块体顶部造型如同自然生长的台阶,象征着文化的积淀和人类向知识高峰的不断攀登。
馆内拥有设施完善的阅览室、个人研究室、展览厅、学术活动室以及报告厅、多功能厅和音乐欣赏室等。
采用现代化文献采访、编目、流通、书目查询等功能的计算机集成管理和服务系统。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助推读者的阅读,相继推出外借数字移动阅读器、手机书馆、电子阅报栏、网上委托借书、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及“我的图书馆”(一卡通行证)读者免费阅读等现代化数字服务新举措。
馆藏丰富,门类齐全。
拥有图书、报刊和科技资料近5200万册(件)及15万余张老唱片等非书资料。
馆所为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所在地,馆藏历史文献370万册,距今1400年的《维摩诘经》是上图最早的藏品。
拥有家谱342姓氏计1.8万余种,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图书馆。
馆所实行免费办证,坚持“360行,行行可以办证、365天,天天对外开放”。
探索现代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形式,形成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系统、上海公共情报服务平台、“上图讲座”、“上图专递”、“上海之窗”、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上海年华、馆藏文献精品年展等10多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现代服务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上海市图书馆

上海市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是上海市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也是国家首批公共数字文化中心和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点。
位于上海宝山区,占地面积约为9.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图书借阅、文化活动和知识传播服务,是上海市民阅读的重要场所和文化交流中心。
下面将重点介绍上海市图书馆的建筑特色、藏书特色以及文化活动等方面。
一、建筑特色上海市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以“开放、友善、共享”为理念,以现代风格融合传统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
整个图书馆分为两座建筑物,分别是主馆和儿童馆,两馆之间由一座玻璃天桥相连。
主馆的外观设计简约大方,整体呈“L”字型,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室内室外相互透明,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
馆内主要采用了大面积的开放式空间,方便读者自由阅读和交流。
馆内设有阅览区、自助借还区、电子阅览区、多媒体阅览区等功能区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儿童馆则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图书馆,在设计上更加活泼有趣。
儿童馆外墙采用了鲜艳的颜色,并结合卡通形象进行装饰,吸引了众多孩子的目光。
馆内设有儿童阅读区、绘画区、游戏区等多个区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儿童图书和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藏书特色上海市图书馆收藏丰富多样的图书资源,以满足读者的各种阅读需求。
馆内收录了国内外精品图书如小说、文学、历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相关图书。
同时,上海市图书馆注重数字化建设,拥有庞大的电子图书资源和数据库,读者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区进行在线阅读和查询。
此外,上海市图书馆还设有特色馆藏,如中国文学研究馆藏、上海特藏等。
这些特色馆藏汇集了大量研究性图书和文献,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上海特藏收藏了一系列与上海相关的珍贵文献、地图、照片等,反映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三、文化活动上海市图书馆致力于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图书馆一上海图书馆是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建于1952年7月,原址位于南京西路325号,后搬迁至淮海中路1555号。
1996年12月20日,上海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公共图书馆,跻身于世界十大图书馆之列。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一个综合性情报研究和文献服务单位,成立于1958年11月,原位于淮海中路1634号。
1995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省(市)级图书情报联合体。
合并后的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简称:馆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
上海图书馆新馆1993年奠基动工,1996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其占地面积为3.1公顷,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
多维台阶式块体顶部造型如同自然生长的台阶,象征着文化的积淀和人类向知识高峰的不断攀登。
馆内拥有设施完善的阅览室、个人研究室、展览厅、学术活动室以及报告厅、多功能厅和音乐欣赏室等。
采用现代化文献采访、编目、流通、书目查询等功能的计算机集成管理和服务系统。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助推读者的阅读,相继推出外借数字移动阅读器、手机书馆、电子阅报栏、网上委托借书、e卡通--上图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以及"我的图书馆"(一卡通行证)读者免费阅读等现代化数字服务新举措。
馆藏丰富,门类齐全。
拥有图书、报刊和科技资料近5200万册(件)及15万余张老唱片等非书资料。
馆所为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所在地,馆藏历史文献370万册,距今1400年的《维摩诘经》是上图最早的藏品。
拥有家谱342姓氏计1.8万余种,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最多的图书馆。
馆所实行免费办证,坚持"360行,行行可以办证、365天,天天对外开放"。
探索现代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形式,形成了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系统、上海公共情报服务平台、"上图讲座"、"上图专递"、"上海之窗"、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上海年华、馆藏文献精品年展等10多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现代服务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上海图书馆以"积淀文化、致力于卓越的知识服务"作为组织使命,以"精致服务、至诚合作、引领学习、激扬智慧"作为核心价值观,向着"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目标迈进。
二上海图书馆拥有设施完善的阅览室、研究室、展览厅、报告厅、学术会议室以及音乐欣赏室和影视观摩室,为读者提供了宽敞、舒适的学习环境。
全年接待到馆读者190万人次,流通图书约180万余册。
馆藏文献达到5095万册(件),以历史文献最具特色,包括古籍170万册(件),碑帖拓片15万件,名人手札约10万件。
古籍中包括善本2.5万余种,17万册,其中宋元刻本300余种,唐、五代以前写经224余种。
在专类收藏方面,有1949年以前编纂的历代地方志约5400种、家谱1.8万余种(342个姓氏),朱卷(包括会试卷、乡试卷及贡卷)8000余种。
在这些珍贵的馆藏中,有国家一级文物700种,二级文物1300种。
最早的藏品《维摩诘经》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中国名人手稿馆还收藏了清末以来的文化名人信函、日记、题词、图片、珍稀文献等5万多件,其中巴金等文化名人的手稿正被逐步数字化。
1、中文报纸:1508种,现报1235种(一楼4108中文报纸阅览室)。
2、中文期刊:19915种,现刊8574种(二楼3202中文社会科学期刊阅览室和三楼3302中文科技期刊阅览室)。
3、中文图书:2420050册(二楼4202中文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和三楼4302中文科技图书阅览室)。
4、中文古籍线装书:共约1700000余册。
其中善本25000种170000册,属国家一、二级藏品2256种13526册。
另有5400余种90000余册地方志,8000余种10000余册清代朱卷等。
(二楼1210古籍阅览室)。
5、碑帖:共约150000件,其中善本2182种3142册,列入国家等级藏品的宋拓本44种。
另发现善本近百种。
6、中国家谱:共约12000余种近100000册。
其涉及22个省市、329个姓氏。
(二楼1213家谱阅览室)7、旧平装图书:已编目的有140000种330000册,其中全国孤本28000余种,尚待编目的有510000册。
(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8、近现代报纸:共有1850种,1949年10月前出版的各种报纸3543种,其中上海地区的外文报纸92种。
(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9、近现代杂志:已编目的1868;1949年10月前出版的各类杂志共约18733种350000册(书目数据19530条)。
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文学类期刊如《瀛环琐记》等、画报类刊物如《瀛环画报》等、社会科学类期刊如《东方杂志》等均收藏齐全。
(一楼1110近代文献阅览室)10、旧外文图书:共有1949年12月底前出版的外文图书500000余册。
文种涉及拉丁、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法、德等10多种。
另有颇具特色的旧日文图书80000余册。
11、地图:共约近万种14000余幅。
其中不乏孤本与珍品,如1855年英租界土地规划图,1864年、1865年上海英美公共租界图,明末南怀仁亲定的"坤舆全图"等。
12、上海地方文献:有1985年后出版的上海主题的文献共8454册,上海历史图片21429张。
(一楼1102上海地方文献阅览室)13、外文报纸:377种,现报77种。
(四楼外文报纸阅览室)14、外文期刊:19564种,现刊6131种。
(四楼外文期刊阅览室)15、外文图书:561165册(2000年底)。
(四楼外文图书及会议录阅览室)16、数字文献:光盘数据库65种;网络数据库11种。
(四楼3402室)17、盲文资料:盲人版中文图书41种,107册;盒式录音带157种。
(一楼综合阅览室)18、专利文献:收藏有美、法、英、日、瑞、俄、中、欧洲、世界专利及台湾地区专利29014546件(2000年底)(三楼1315专利检索工具阅览室)。
19、技术标准资料:收藏有德、法、英、俄、日、澳、美及部分机构、协会、行业的标准、国际电子协会标准、国际标准、中国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等313314件(2000年底)(三楼1315专利检索工具阅览室)20、科技报告:收藏有美国的PB报告、AD报告、NASA报告、DE报告1884570件(2000年底)。
(三楼1315专利标准科技报告阅览室)21、产品样本资料:收藏有产品样本资料11540盒(册)。
(四楼外观设计样本阅览室)22、音像资料:收藏有音像资料196814盒(张)(2000年底)。
(三楼1315第二视听室)23、全国中文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书本:(月刊,分哲社版、科技版),数据收录自中国国内公开发行的8000。
多种期刊(含部分港澳台期刊)、200多种报纸,月更新约36000条文章篇名。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5600000条(2001年底),年更新约500000条。
《国内专业会议篇名数据库》约350000条(2001年底),年新增报道400 个,30000条。
三新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进行文献采访、编目、流通、书目查询等现代化管理。
读者可通过计算机iP ac查询系统,查询馆藏文献资料,检索上海及海外的文献信息资源。
电脑控制的自走小车送书系统使读者在20分钟左右便可获得所需的图书资料。
上海图书馆是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馆所在地,现拥有37家区(县)公共分馆、高校分馆、专业分馆,街道乡镇基层服务点正不断向社区延伸,与上海的高校、科研机构、区县和企业集团的图书馆、情报机构联手,积极开展上海地区文献资料协调采购工作。
上海图书馆与全球在线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以及中国国内外65家图书馆和信息机构建立了馆际互借协作关系,实现了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
由境内外资深馆员组成的"知识导航站",利用网络平台,为读者提供各类参考咨询服务。
信息咨询、科技查新、战略信息研究部门,为社会大众、企事业单位、决策机关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图书文献和信息咨询服务。
上海图书馆在全球六大洲22个国家和地区的30家图书馆开设了"上海之窗"。
作为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中国图书推广计划"子项目之一,目前已向境外图书馆赠书达1万多册,成为上海对外交流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对外宣传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上海图书馆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系列"上图讲座"和文化艺术类展览,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满足社会的文化信息需求。
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成效,上海图典、上海文典、古籍善本、点曲台、科技会议录、中国报刊、西文期刊目次、民国图书、科技百花园、图书馆杂志等资源库,可供世界各地的读者在网上访问阅览。
四办证对象为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护照等)的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士。
满14周岁没有身份证者,请带好印有身份证号码的户口簿。
1.读者证内各功能有效期为一年,到期请及时验证。
同时也可根据个人所需,增添新的读者证功能。
2.外地和外籍读者需填写上海住址及电话,办参考外借功能需同时出示本市长期居住证。
3.满14周岁还没有身份证者,只能办理普通阅览和普通外借两种功能。
4.每项功能之间不补差额,选择时请慎重考虑。
5.各分馆也可办理含普通外借功能的读者证。
6.阅览功能办出后不能退还;外借功能只能退还押金。
7.读者证限本人使用,冒用、借用工作人员有权收回。
8.每位读者只能申办一张读者证。
9.妥善保管,读者证因保存不当,造成不能使用时,需重新制卡,收工本费10元。
以下是读者须知。
1. 读者可凭本人有效的参考阅览和临时参考阅览功能的上海图书馆读者证、离休证、残疾证、老年优待证到古籍出纳台验证,换取铜牌后,将铜牌交阅览室工作人员,便可进入阅览室。
2. 读者在本阅览室可利用的文献资源包括:开架文献与工具书,普通古籍,善本古籍,古籍类数字化资源等。
已有影印件或已经数字化的文献一般不再提供原件阅览。
善本一般不提供原件阅览。
如确有特殊需要阅读原件,需说明原因并出示有效证明,经批准后方可借阅。
3. 检索古籍文献可利用卡片目录、电子目录或书本目录,并通过书名、著者、分类等多种途径检索。
借阅古籍请填写《历史文献阅览单》,每次至多四种。
4. 本室书籍仅供室内阅览,读者如需复制古籍包括数字化资源,请与工作人员联系,详细填写《委托复制单》,按规定缴纳复制费用。
5. 当天未能看完的古籍可以向工作人员提出保留申请,保留期限一般不超过3天。
6. 阅览古籍时请把古籍放在专用架上阅览,勿将手臂、身体压在古籍上;抄录资料时,请用铅笔,勿用水笔、圆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