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论坛】高调私有化国企,意欲何为?
国企改革的方向不是私有化

我 们 要 深 刻 认 识 到 , 混 合 所 有 制
经济毕 竞是 个新 事物 ,我 们在 风 险把 控 上还 有一 个探 索的过 程。如何 科 学 发展 混合 所有 制 经济并 防止 出现 新 的 国有 资产 流 失,警惕 有人借 机掀 起新
成 败 也 在 细 则 。 要 吸 取 过 去 国企 改 革
革 的 方向理 解为是 削弱 国企 ,更不 能 把私有化作 为国企 改革 的 目标 。
马克思 、恩格 斯在 著名 的 《 共 产
的 经 验 和 教 训 ,不 能 再 把 国 企 改 革 变 成 谋 取 暴 利 的 机 会 。 这 些 话 为 进 一 步
都应 该积 极行 动起 来监 督发展 混合 所
有 制 经 济 的 整 个 过 程 , 绝 对 不 能 让 借
是 支 撑 中 国 经 济 腾 飞 的 主 要 力 量 ,也 是 坚 持 、 加 强 和 改 善 党 的 领 导 的 最 重
要 保 障
国企 改革 之 际大肆 侵吞 国有 资产 的 问 题再 次发 生,决不 允许 再 次造成 国有 资 产的 大流 失 ,我们 在 这 方面是 有沉 重教 训 的。 习近平在 十八 届 中央 纪委
我 们 一 定 要 牢 记 ,加 强 和 完 善 国
企 改革是 其通 过 自我 完善 ,在凤 凰 涅
檠 中浴 火 重 生 , 不是 抱 残 守缺 、 不 思 进 取 、不 思 改 革 ,并 且 要 确 实担 当起
人 借 机 宣 扬 发 展 混 合 所 有 制 经 济 就 是
要 大 力推 进 私 有 化 ,要 让 更 多私 企、 外 企控股 国企 ,让 更 多国企 退 出竞争 性领 域 等等论 调 ,在 社会 上造 成 了一
关于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些观点

关于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一些观点作者:常龙常靖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18期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国企私有化的理论来源,然后对中国现在国企私有化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对其理由进行批判,最后提出国企不能私有化的观点。
国有企业需要改革,但是不应该向着私有化的方向,而是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和相应的监督,形成民主权。
关键词:国企私有化官僚主义国进民退国际垄断资本民主权在我国近些年来,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被大家所熟知。
其中争论最大的就是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问题。
到底国企要不要私有化,我谈一些我的想法。
在中国,早期的国企改革并没有明确的提出私有化,只是为了财政而进行的。
国企私有化的基础来自于官僚资本主义。
从历史方面看,现在的很多教科书都把人类历史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并认为,不论哪些国家,都要经历着五个阶段。
然而,“欧洲历史上封建领主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度并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初级集权官僚制为中介的。
虽然其集权官僚制并不成熟,甚至没有完成,但却证明这一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在历史演化中的一般性”,在这一点上,中国同样是存在集权官僚制社会时期的,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集权官僚制社会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期,自秦汉建立以来,一直到清朝灭亡,中国一直都是集权官僚制社会。
也就是说,集权官僚制社会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与欧洲那个不成熟的和短暂的集权官僚制在文化上有着巨大的区别。
因此,当欧洲的资本主义文化和政治体制吸纳了其不成熟的集权官僚制走向成熟的时候,中国依然是集权官僚制在大行其道。
从而使得集权官僚制的统治文化深入中国国民的思想中。
另外,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学术界,主要是几位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研究的人,从历史角度的研究,也基本沿用西方人的观点,特别是苏联教科书的观点,来描述中国的历史演化,而未明确中国集权官僚制社会存在的特殊性以及在现在的残存,从而没有对官僚主义进行系统的批判,使得这种集权主义思想遗留了下来,而权力的集中容易使得国家的公共权利变成了某些集团的个人权利。
私有化对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私有化对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分析近年来,私有化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逐渐认识到,私有化对国有企业的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私有化对国有企业效率的影响。
首先,私有化能够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国有企业在过去往往受到政府行政干预的限制,决策效率低下。
而私有化后,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内外部关系,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
私有化的企业通常更加注重市场的需求和效益,能够更快捷地做出决策,并且更注重风险管理。
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意味着更高的产出和利润,也能够吸引更多资本的投入,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其次,私有化有助于优化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
国有企业在过去常常伴随着官僚主义、人员过多等问题,导致决策流程繁琐,效率低下。
而私有化后,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组织结构,精简人员,并通过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优化的组织结构能够使企业更加高效地运作,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三,私有化可以引入市场化竞争,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国有企业常常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压力,创新动力不足。
而私有化后,企业需要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不得不不断推陈出新,提升技术水平,以求生存和发展。
技术创新的推动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率,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私有化也存在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私有化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造成财富的极大集中,进一步加大贫富差距。
其次,私有化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例如职工安置、社会保障等。
因此,在进行私有化过程中,政府应该重视相关问题的解决,并且加强监管,以保护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总结起来,私有化对国有企业的效率具有积极影响。
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优化组织结构,促进技术创新等。
然而,私有化也需要政府加强监管,解决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私有化改革,才能实现国有企业效率的最大化。
国企改革:私有化是必然归宿?

国企改革:私有化是必然归宿?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2年第7期不久前,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2030:建设一个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把国企改革的讨论引向高潮。
而世行行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的报告发布会遭遇所谓独立学者杜建国“踢馆”,也显示出对于国企改革,当下中国存在着异议乃至对立的状况。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张维迎表示,国有企业已成为未来中国成长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
他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在经济领域上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二是土地的私有化;三是金融的自由化。
此番言论与世界银行的报告一样激起争论。
“私有化”是否是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是否会带来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中国国企改革究竟路在何方?国企的存在防止了金融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从改革开放到现在,95%的国有企业已经民营化。
我们所说的必须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个主体不是指数量,而是起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数量上,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左右,但是它创造的国民收入占GDP总量的36%-38%。
如果没有国有企业,可能会出现西方国家那样的经济危机。
一些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必须是国有,如果掌握在私人手里,会影响生产安全,会不断地出现不安定的因素,比如煤矿生产。
中国为什么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就是因为我们的金融机构掌握在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原有的金融结构是私有化的,私有化的金融机构,必然容易产生经济危机。
改革需要开放准入和竞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陶然:国企现在主要存在于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其中有的行业,比如金融、医疗、教育部门,甚至包括电信部门,本身就不是自然垄断部门,比较容易进行私有化,但这个过程一定要把握好,关键要看私有化给了谁,是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对于一些自然垄断部门,比如电网、铁路以及一些城市基础设施,是否一定要私有化,以及如果私有化后如何进行管制,还需要仔细考虑再采取行动。
国企私产化舛途之厚黑联想

想, 最终却 使 自己身陷 囹 圄, 叹可悲 可
之极 。
一
乔 洪 黑 而不 厚
茅 台 的乔洪 在 白酒 界 的资 历要 比
个执 掌 国企数 十年 的 国企 老板
为何会折戟私产化 战场?王效金折 戟的 王效金浅 , 但是乔洪 由于有着 国酒茅 台
本质实际是在 国有企业私产化进程 中 , 老总这一 国家干部的特殊身份 , 因此 乔
维普资讯
许可。 而与王隔壁的安徽蚌埠另一 国有 命 之 树 常青 。 可 以断言 , 只要有 国企这个名词存 公 司 安 徽 水 利 ,却 曾 通 过 顺 利 实 施
王效金就不会是最后一 个倒下 的国 M O而使得 原法人 代表获得 了对公 司 在 , B 企老 板 。但 是若 没有 王效 金们猛 撞南 的实际控制权。 可能正是鉴于安徽水利 中国 国企之产权改革 速度和深度 都 M O顺利通 过 ,才使得 王效金后 来 已 墙 , B 将放缓 。这就好 比某个危险路段 , 只有 不顾 政 府 感 受 坚韧 地 来 计 划 着 他 的 那么交 警 M O计划 。但 是王效金 远没有安 徽水 多辆汽车通过 时都发生意外 , B 才会树立警示牌 , 公路 部门也才会着 手 利那 位实际控制人那么幸运 , 这样一位 声 名显赫 的 国企 老总 由于对 国有 企业 改善这一路段 的安全性 。 资产的“ 觊觎 ” 对国有企 业私产化 的歪 ,
维普资讯
・
万象
国企私产化舛途 之厚黑联想
◎ 刘胜
最近发生的几件事值得关注。一是 国企 老板 没有推 己及人 地站 在 国资 的 以致使 私有化呈马拉 中国老八大名酒之一的安徽古井贡掌 门 角度来设计方案 , 人王效金被双规 ,二是 国酒茅台的有着 松状态 ,最终导致 国企老板们下课 、 下
国企私有化教训心得体会

国企私有化教训心得体会国企私有化教训心得体会近年来,中国国企私有化逐渐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
国企私有化旨在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但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教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国企私有化的教训和体会,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政策和决策能够有所启示。
首先,国企私有化需要慎重考虑。
私有化是一项复杂的改革举措,需要权衡各方利益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些国企私有化并不是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出于政治考虑或利益集团的需求。
这种私有化往往缺乏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考量,导致了许多企业的衰败和资源浪费。
其次,国企私有化应该注重市场机制的引进。
在私有化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竞争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然而,在一些私有化案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导致了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国企私有化时,应当充分考虑市场机制的引入,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第三,国企私有化需要确保员工的利益。
在私有化过程中,员工是最直接受影响的群体之一。
许多国企私有化导致了大量的企业裁员和社会安全问题。
私有化不应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稳定和员工利益的重要性。
在国企私有化中,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员工的利益,比如提供优厚的退休制度和重新就业机会等,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四,国企私有化需要确保资产流转的公平合法。
国企私有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大量的资产配置和划转。
在这个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保证资产流转的公平合法。
一些国企私有化案例中存在贪污腐败、权力寻租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国有资产的财产权和公共利益。
因此,在国企私有化中,应加强监督和审计,保证私有化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五,国企私有化需要制定长期规划和战略。
私有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战略。
一些国企私有化过程中,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和战略,导致了企业经营不善、发展乏力的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认识误区

浅析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认识误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是指将原本由国家所有和控制的企业,逐渐转变为由私人或市场控制的企业。
这种改革举措在全球范围内都曾有不同程度的实施。
但在推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
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常见误区进行浅析。
第一个误区是将国有企业私有化看作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实际上,国有企业私有化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但它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在一些情况下,对国有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市场化,可以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但并不意味着必须将其私有化。
国有企业在一些领域内,如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继续保持国家的控制是必要的。
第二个误区是将国有企业私有化与经济效益等同起来。
私有化本身并不能直接改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受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
私有化只是一种改革手段,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会,从而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新力,但并不保证一定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时候,不能仅仅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社会公共利益、劳动者权益等。
第三个误区是将国有企业私有化等同于寻求私人资本的投资。
私有化的目的是为了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会,而不仅仅是为了寻求私人资本的投资。
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并非仅仅是将企业的所有权从国家转移到私人,而更重要的是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入具有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专业能力的私人资本,而不仅仅是寻求资本的投入。
第四个误区是将国有企业私有化等同于解决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和亏损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经营问题和亏损并不是私有化的唯一原因,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如产权不清晰、经营理念陈旧、人员组织结构僵化等。
私有化改革只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手段,而并不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浅析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认识误区

浅析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认识误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在对于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进行思考时,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一、将私有化改革作为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唯一路径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私有化改革被视为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唯一路径,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全面性。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体系的核心部分,其改革应该是多种形式的,包括混合所有制、联合重组等多种发展模式,而不应仅仅依赖私有化改革,在实践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改革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的优化和发展。
二、私有化改革必然导致外资垄断对于私有化改革的争议点之一,是其是否会导致外资对中国企业的控制。
在实践上,改革不从内部进行,外部竞争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占主导地位。
而外资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是私有化会带来的结果,而且是全球化趋势所决定的趋势,同时,全球化及产业链分工的深入发展,外资在中国投资也从过去的资源性投资转向现在的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投资,对中国内部企业的帮助也越来越大,因此,可以看出,私有化并不必然导致外资的垄断,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掌控。
三、企业私有化改革简单粗暴,必然导致资源和财富的外流私有化改革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改革方式,但实际上,私有化改革是需要制度保障、市场引导、政策支持等综合手段的改革路径,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扮演好调节者的角色,使市场在均衡的基础上发挥其调节作用,有效预防资源和财富的外流问题。
在私有化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员工可能会面临失业风险,这也是一些人对此进行批评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在私有化改革的实践中,许多企业对于员工的处置要求是按照法规和劳动合同约定,保障员工的权利和利益,同时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寻求新的发展方法,尽可能回避或降低为员工带来的失业风险。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是中国经济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应尽量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多角度、多层次同时开展改革,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和政策,以实现更加全面、细致、高效、顺畅的改革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论坛】高调私有化国企,意欲何为?【中华论坛】高调私有化国企,意欲何为?2012-08-17 1:40【中华论坛】扒掉张文魁私有化国企理论的底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张文魁像“倒粪”一样重复了一遍极右精英逗士重复了几十年的污蔑国企的谎言,他说:2030年国企私有化,国企没效率,国家照顾国企打压私企。
极右精英都是真有点黔驴技穷了—他们为官僚资本家和美国人侵吞国企而污蔑国企的谎言根本无法解释通,可他们还是不停的重复。
张文魁没有任何证据和国合乎逻辑的推理来证明他的说法,只是重复谎言,这也说明他们主子重用的精英不过是饭桶,也说明中国教育很失败。
下面我们看看徐文魁扒掉自己的底裤都展示了什么样的荒唐逻辑。
国家照顾国企还是所谓的民企?官员管理的企业是国企,国企不属于官员,属于官员或者他老婆子女办的企业叫民企,你说官员会照顾谁的企业?如果像张文魁说的那样“国家照顾私企,打压私企才造成国企效益好”,那官方应该拼命的说国企好,反对私企,张文魁这样的官方精英也会大肆骂所谓民营起可,可是为什么现在张文魁这样的官方精蝇却大肆鼓吹所谓的民企、买国企,官方的政策也是国企私有化呢?张文魁和官方都大肆鼓吹国企私有化,说明官方打压国企。
徐文魁也说“上世纪国企私有化......”,这不正好揭露了官方根本是在打压国企吗?张文魁自己打自己的脸,拔掉自己的底裤一点也不觉得丢脸?如果政府照顾国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啥勾结佐利克研究私有化国企?国企私有化才能让官员拥有国企,这样官员才能世代继承;而不搞国企私有化,官员利益不能最大化;既然搞国企不能让官员利益最大化,他们能照顾国企吗?(大官就声嘶力竭的要私有化国企)如果国企受政府照顾能利益最大化,私企被打压不能利益最大化,那么私企老板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他应该喜欢变成国企才对,请问极右势力,为什么私企老板不愿意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国企利益最大化呢?极右势力能解释通上面这些问题吗?2009年,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份额已经只有27%,但是却占了全部应交增值税的37%、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69%以及二者之和的48%。
同年,私营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份额为28%,超过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私营企业应交增值税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交纳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二者之和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
同年,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份额为29%,应交增值税仅占23%,交纳主营业务税金仅占13%,二者之和仅占20%。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年鉴)这就是说27%的国企缴税占全国的一半,这等于国企养着外企和中国私企。
请问极右势力,如果政府照顾国企打压私企,为什么要让国企多交税,私企少缴税?让国企多交税,说明政府打压国企。
(当年政府还通过拨改贷搞垮国企,下面有详细的论述)官方对待国企和私企的态度:温州的违法私企出事,官方媒体和官方养的精蝇一致高呼“救温州就是救中国,救温州就是救市场”;私企老板高利贷玩砸了,官方媒体和专家竟然说“只有靠将其合法化来解决”;巡视温州的领导人便要求银行要“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逼迫国营银行给私企贷款;当年故意让国企破产;私有化国企使下岗职工陷入绝境他们不去救援、富士康13跳、很多人被温州非法集资骗得倾家荡产时候,他不去救援工人和那些被骗的人。
723铁路事故死亡39人南方系炒作得大有炸平地球之事,而前一天发生的722私有公路事故死亡40人南方系一个字不提,世界“最大民主国家”印度铁路一年死亡25705人,南方系更是一声不吭,其炒作723事故的根本目地就是抹黑国有企业,为国企私有化造舆论。
国务院的专家吴敬琏等人大骂国企,央视、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官方媒体大骂国企垄断;血汗工厂、农民工自杀、农民工被迫杀民企高管、有毒食品、超时劳动等有关私企的丑闻他们绝对不炒作。
国企和私企到底谁效率低?极右势力到处忽悠说“国企效率低”,这是真的吗?社会的多数人是普通打工者,谁能让多数打工者过得好就说明谁的效率高,国企比多数私企血汗工厂使打工者过得好,所以国企是最有效率的。
极右势力们鼓吹的血汗工厂使多数打工者生活很差,那么这些打工者被逼急了就会起来造反,这是对社会的破坏,这根本没有效率。
有人会反驳说,国企少,就业的人少,不利于就业。
国企既然好,当然应该把血汗工厂都变成国企,而不是相反;这就像当年美国奴隶制种植园比正常工厂就业的人多,美国是废除奴隶制,不是搞垮正常工厂。
如果说不让搞血汗工厂是反对就业,那当年美国推翻奴隶制成了反就业?中国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只有11-13%,发达国家平均60-65%(新华网),这说明大资本家掠夺了多数普通打工者;很多私企血汗工厂靠政府不让罢工压低工资和福利、政府不严格执行劳动法压低工资福利、政府削弱工会压低工资和福利(比如工人人数多处于不利地位,政府不让工会组织工人集体谈判工资,而是让工人自由竞争,就等于利用买方劳动力市场压低工资)、黑社会、偷税漏税、超时劳动等手段非法取得利润,这等于私企掠夺社会;资本家的私企通过贿赂,低价得到国家资源,这等于抢劫了多数人的资源,这等于抢劫了社会;国家给私企出口退税,就等于拿大家的钱补贴私企,这也是掠夺社会。
以上这些就是私企从社会上掠夺的财富,这也是私企应该付出的成本,把这些私企从社会上掠夺的财富都算进成本,私企是亏损的,所以从社会的角度看,私企效率很低。
如果不把这些掠夺的社会财富算作私企的成本,那么私企表面上是盈利的,但社会是亏损的,这说明私企模式和社会是对立的。
(这里说的私企是血汗工厂,不包括那些靠技术升级生存的企业。
但相对来说私企里血汗工厂是多数,极右鼓吹的私企也主要是那些血汗工厂)鼓励企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降低成本才算公平竞争,绝对不能鼓励企业靠牺牲工人正常福利、降低工资、超时劳动、不让罢工等违法手段来降低成本;如果把违法降低成本的血汗工厂宣扬为“效率高”就等于鼓励血汗工厂,打压合法的国企,这是恢复奴隶制;把非法降低成本的企业说成“高效率”,那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给任何工资效率最高,这就等于鼓励建立奥斯维辛。
所以极右势力宣扬“私企效率高”就是在打压合法企业,鼓励发展奥斯维辛式的奴隶制经济。
对比一下,到底是私企对多数人有利,还是国企对多数人有利:国企我们可以让后代拥有全民企业份额,而大老板的企业只有他的后代拥有继承权利。
我们可以多建立全民企业,让子女高福利的就业;而私企就不可能。
私营企业利润给老板个人,绝对不能全民分享;而国营企业就算有腐败,还是拿出一些利润用到全民身上,并且以后国企可以通过民主监督的办法让全民分享利润。
私企血汗工厂与生俱来的为老板个人服务、虐待员工、偷税漏税、造假等缺点永远无法用民主的来办法解决;而国营企业可以通过民主监督解决腐败等问题,使国营企业永远为多数人服务。
多数私企福利待遇极低、偷税漏税、超时劳动、造假;全民企业对工人好,纳税多。
现在全民企业就算被少数人控制了,我们还是可以给全民企业提意见,以后我们可以通过民主监督管理国企;而私企我们绝对不能给他提意见,我们永远不能依据宪法民主监督管理私企(大资本家的企业如果要卖,工人绝对不能反对;而国营企业通钢要私有化,通钢工人可以依据法律反对)。
私企的员工给老板打工,不能对老板民主,必须听老板的,这样职工就失去民主;而国企职工以后可以对国企领导民主,这就实现了民主。
国企可以忍受赔钱,靠国家投资发展高技术的工业基础;而私企老板不愿意忍受前期的赔钱发展高技术,那就只能造成血汗工厂遍地。
通过上面的对比让我们看到,私企对社会不利,国企对社会有利,所以国企私有化不利于社会。
总之,张文魁说“国企没效率”纯属一派胡言!站在社会的角度看国企是最有效率的。
张文魁作为大官僚和美国资本家的跟班认为国企私有化变成私企能让他主子自己的效率高。
美国人佐利克说“2030年中国应该私有化国企”,张文魁也要这样,他对美国主子就那么忠实?请问张文魁,你们美国主子说要做的事情就能做到?你们美国主子以前要占领越南和北朝鲜都失败了,你就对他们那么有信心?中国人民能怕你美国主子?人是自私的,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没养张文魁,他所谓的私有化不可能为普通老百姓。
张文魁的民营企业代表谁的利益?官方整天说“要为民营服务,要引入民营”,这个民营到底是啥东西,他们引入民营是为谁服务的呢?比如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大部分普通百姓没钱投资,为了让全国公民都能分享大油田,只有政府把多数普通百姓的钱组织起来投资油田,然后在多数普通百姓民主监督下管理油田,多数普通百姓才能分享利润,这就是全民企业,只有全民企业这种模式才能让全民分享利润。
现在说“政府不能与民争利”,不让政府投资油田了,那只有少数中外大资本家、腐败官僚和他们的亲属有能力投资这个油田,那么这些中外大资本家、腐败官僚和他们的亲属的企业就是官方说的民营企业。
所以官方领导引入的民营资本就是要引入中美大资本家,腐败官僚和他们亲属侵吞国企,不让国企投资,只让民营就等于全国多数没钱的百姓不能投资,只有中美资本家和腐败官员亲属的私企能投资。
没钱的普通百姓只有靠国企才可能分享利润,不让国企进入竞争领域就等于只让少数资本家独占利润!全民企业属于全民,而那些老板的“民企”属于他自己;全民企业就算有腐败,但很多利润也用到了全民身上,以后我们可以靠民主监督分享利润,而那些“民企”利润都给大资本家自己;全民企业我们可以让后代拥有权力,而大老板的企业只有他的后代拥有继承权利;我们可以多建立全民企业,让子女去高福利的就业,而那些人的私企就不可能;私企基本没福利、待遇低、超时劳动,对员工很刻薄,全民企业对员工好。
我们现在可以给全民企业提意见,要求他改变,并且以后可以靠更加民主监督解决问题;而那些大老板的企业,我们绝对不能提意见。
对比起来,全民企业为更多的人服务,所以全民企业才是真正的人民企业,那些所谓的民企应该叫私总之,张文魁他们的民营不代表人民,也就是不代表多数人,因为少数人也算民,所以他们的民营就代表少数美国大资本家和中国官僚资本家。
张文魁能力很差,但很忠于主人,上面非要私有化国企,他声嘶力竭的嚎叫,虽然不合逻辑,但也应该领赏了,毕竟为了少数人的利益鼓吹私有化拔掉底裤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