栟茶规划文本初稿-12.10
如东县洋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如东县洋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洋口镇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 (4)第一节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 (4)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5)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与问题 (5)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 (7)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7)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7)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9)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9)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1)第五章主要用地安排 (13)第一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13)第二节城镇村用地规模安排 (14)第三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16)第四节构建生态良好的用地格局 (17)第五节土地整治 (17)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 (19)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19)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管制规则 (22)第七章村土地利用调控 (25)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6)第九章附则 (28)附表 (29)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改善镇域土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如东县洋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二条规划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坚持从洋口镇实情出发,统筹安排田、水、路、林、村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重点安排耕地、村镇建设用地及其它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区,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洋口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7.《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8.《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9.《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0.《江苏省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1.《江苏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12.《南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3.《如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14.《南通市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5.《如东县洋口镇总体规划》;16.《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17.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
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

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目录第1 章规划编制背景与城市绿化发展分析 (1)1.1规划编制背景 (1)1.1.1编制工作背景 (1)1.1.2新形势的要求 (1)1.1.3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1)1.2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1)1.3 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 (2)1.3.1 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2)1.3.2 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 (3)1.3.3 城市绿地的美化功能 (3)1.4 国内外城市绿化目前发展情况 (3)1.4.1 国外城市绿化目前发展情况 (3)1.4.2 国内城市绿地目前发展情况 (4)1.5 国内外城市绿化未来发展趋势 (4)1.5.1 生态化趋势 (4)1.5.2 区域一体化趋势 (4)1.5.3 与景观建设相结合 (4)1.5.4 与慢行系统相结合 (4)1.5.5 与防灾体系相结合 (5)第2 章概况及现状分析 (5)2.1 城市概况 (5)2.1.1 自然地理条件 (5)2.1.2 社会经济条件 (5)2.1.3 环境质量现状 (6)2.1.4 城市建设概况 (6)2.2 城市绿地现状 (7)2.2.1 公园绿地 (7)2.2.2 生产绿地 (7)2.2.3 防护绿地 (7)2.2.4附属绿地 (7)2.2.5 其他绿地 (8)2.3建设园林城市的必要性、优势与制约因素 (8)2.3.1 建设园林城市的必要性 (8)2.3.2 建设园林城市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8)第3 章规划总则 (9)3.1 规划编制的意义 (9)3.2 规划依据 (9)3.2.1 法律法规依据 (9)3.2.2 相关规划依据 (9)3.3 规划范围 (9)3.3.1 市域 (10)3.3.2 中心城区 (10)3.4 规划期限 (10)3.5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0)3.5.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 (10)3.5.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 (10)3.5.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 (10)3.6 规划策略 (10)3.6.1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10)3.6.2维护和恢复乐清河道的形态 (11)3.6.3实现雨水的可持续管理 (11)3.6.4建立无机动车绿色通道 (11)3.6.5形成具有乐清特色的文化廊道 (11)3.6.6利用农业景观、绿带溶解城市 (11)第4 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11)4.1 规划目标 (11)4.1.1 2020 年目标 (11)4.1.2 2030 年目标 (12)4.2 规划指标 (12)4.2.1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12)4.2.2 浙江省园林城市标准 (12)4.2.3 规划指标的确定 (13)第5章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3)5.1 目的与意义 (13)5.2 总体结构 (13)5.3 分项规划内容 (14)5.4 区域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14)5.5 湿地系统保护规划 (14)5.5.1湿地体系 (14)5.5.2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 (14)5.6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保护规划 (14)5.6.1 风景名胜区 (14)5.6.2 森林公园 (15)5.7 市域绿道规划 (15)5.7.1 市域绿道规划结构 (15)5.7.2 市域绿道网规划 (16)第6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与布局 (17)6.1市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17)6.2 市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17)第七章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17)7.1 公园绿地(G1)规划 (18)7.1.1综合公园规划 (19)7.1.2 社区公园规划 (20)7.1.3 专类公园规划 (20)7.1.4带状公园绿地规划 (21)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7.1.5 街旁绿地规划 (22)7.1.6 服务半径 (22)7.2生产绿地(G2)规划 (23)7.3防护绿地(G3)规划 (23)7.3.1规划依据 (23)7.3.2规划原则 (23)7.3.3 规划目标 (23)7.3.4 规划内容 (23)7.4附属绿地(G4)规划 (24)7.4.1单位附属绿地 (24)7.4.2居住区绿地 (24)7.4.3道路附属绿地 (24)7.5 其他绿地(G5)规划 (26)7.5.1 规划原则 (26)7.5.2 规划内容和指标 (26)第八章绿道规划 (27)8.1绿道意义与作用 (27)8.2 规划目标与原则 (27)8.2.1 规划目标 (27)8.2.2 规划原则 (27)8.3 规划布局与特色 (27)8.3.1 规划布局 (27)8.3.2 规划特色 (27)8.4 建设指引 (28)第九章城市绿线规划 (28)9.1绿线定义 (28)9.2绿线控制原则 (29)9.2.1权威性和严肃性 (29)9.2.2 可操作性 (29)9.2.3 特色性 (29)9.2.4 系统性 (29)9.3 乐清绿地布局与结构 (29)9.3.1 总体布局与结构 (29)9.3.2 公园绿地(G1)绿线划定 (29)9.3.3 生产绿地(G2)绿线划定 (31)9.3.4 防护绿地(G3)绿线划定 (31)9.3.5 附属绿地(G4)绿线划定 (31)9.3.6 其他绿地(G5)绿线划定 (31)第十章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32)10.1 防灾避灾绿地的作用 (32)10.1.1 城市绿地主要防御的灾害类型 (32)10.1.2 城市绿地在防灾避灾中的作用 (32)10.2 防灾避灾绿地规划 (32)10.2.1 防灾避灾据点规划 (32)10.2.1.1 一级避灾点 (32)10.2.1.2 二级避灾点 (32)10.2.2 避灾通道规划 (33)10.2.3 城市救灾通道规划 (33)第十一章树种规划 (33)11.1规划要求 (33)11.2规划原则 (33)11.2.1符合地带森林植被区自然规律 (33)11.2.2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长期考验的外来树种 (33)11.2.3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 (34)11.2.4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34)11.2.5树种选择具备艺术性 (34)11.3植被类型 (34)11.4树种规划 (34)11.4.1 基调树种 (35)11.4.2 骨干树种 (35)11.5市树市花 (37)第十二章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37)12.1生物多样性概述 (37)12.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保护与建设的目标 (37)12.3规划原则 (38)12.4 规划依据 (38)12.4.1乐清市的自然立地条件 (38)12.4.2 地带植被条件 (38)12.5规划内容 (39)12.5.1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 (39)12.5.2植物基因多样性规划 (39)12.5.3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 (39)12.5.4景观多样性规划 (39)12.5.5编制乐清市园林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39)12.6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 (39)12.7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对策 (40)12.7.1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环境 (40)12.7.2合理利用与保护并重的资源利用政策 (40)12.7.3建立植物多样性就地和迁地保护措施 (40)第十三章古树名木保护 (40)13.1古树名木概念 (40)13.2 乐清市古树名木现状 (40)13.3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41)13.4保护措施 (41)13.4.1古树名木保护范围 (41)13.4.2保护措施 (41)第十四章分期建设规划 (41)14.1分期建议 (41)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14.2近期绿地建设目标和指标 (42)14.3近期建设项目 (42)14.3.1继续推进乐清市综合性公园的建设 (42)14.3.2逐步推进社区级公园建设 (42)14.3.3加快建设风景名胜公园 (42)14.3.4结合河道综合整治,同步建设两侧绿化 (42)14.3.5结合道路整治,同步建设两侧绿化 (42)14.3.6继续实施“绿荫工程”,增种、补种乔木 (42)14.3.7继续推进市区生态风景绿地建设 (42)14.3.8启动市域范围内的生态恢复工程 (42)第十五章实施绿化规划的具体措施 (44)15.1法规性措施 (44)15.2行政性措施 (44)15.3技术性措施 (44)15.4经济性措施 (44)15.5宣传性措施 (44)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2013-2030) 1第1 章 规划编制背景与城市绿化发展分析1.1规划编制背景1.1.1编制工作背景受乐清市市政园林局的委托,浙江林学院园林设计院于2006年10月年编制完成了上一版《乐清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南通市港闸区如皋市如东县及所辖部分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南通市港闸区如皋市如东县及所辖部分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12.14•【字号】苏政复〔2018〕141号•【施行日期】2018.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南通市港闸区如皋市如东县及所辖部分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8〕141号南通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港闸区秦灶街道等5个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请示》(通政请〔2018〕96号)、《关于请求批准如皋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的请示》(通政请〔2018〕98号)、《关于请求批准如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的请示》(通政请〔2018〕8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港闸区及所辖秦灶街道、唐闸镇街道、天生港街道、陈桥街道、幸福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
在港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将21.9997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限制建设区,40.9441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有条件建设区;将15.1245公顷限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将40.9441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
规划修改后,港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允许建设区规模减少6.8752公顷,限制建设区规模增加6.8752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规模保持不变。
原则同意如皋市及所辖如城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长江镇、白蒲镇、江安镇、搬经镇、磨头镇、东陈镇、石庄镇、丁堰镇、九华镇、下原镇、吴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
在如皋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将1906.4941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限制建设区,109.9051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有条件建设区;将1086.158公顷限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971.3632公顷限制建设区调入有条件建设区;将282.9348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798.3335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入限制建设区。
2013年鉴彩页文

2013年,该镇围绕”打造四张名片,建设五彩栟茶”发展战略和镇人大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凝心聚力,主动工作,全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一是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2013年,该镇确立了建设“如东县西北片区盐韵休闲古镇、南通市域北部综合性门户、江苏沿海地区新型示范小城市”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打造四张名片、建设五彩栟茶”的发展思路。
通过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该镇的发展道路,以此凝聚了人心,引领了发展。
二是重点工作位次前移。
2013年,该镇夺得了综合优胜杯银杯、综合保障杯银杯、城建杯银杯、开放杯铜杯、新农杯铜杯和服务业铜杯三银三铜的较好成绩,整体目标考核量、质均创历史之最。
申报成功: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中国特色镇旅游新干线试点镇、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卫生镇、南通市中心镇及中心镇中的试点镇。
坚定了发展信心,提振了全镇上下的精气神。
三是狠抓项目促进投入。
从2012至2013年,该镇重点实施了37个项目,总投资30亿6366万元。
城镇建设投入超9亿元。
修编了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古城保护规划;征地742亩,涉及445户,迁坟421座,总拆迁面积5.6万平方米,总拆迁186户;累计实施6个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推动实施镇区道路及外环路连接线工程;完成栟茶火车站站前路、站前广场建设;实施了五灶港河、岔栟河景观石驳工程。
工业经济投入10亿7800万元。
开工建设了中旺包装、金牛新能源、中水电一期工程、如石退城进区、巧科饲料、玉美食品、鑫宇机械等7个重大项目,地方可用财力从2011年的4781万增长到2013年的9214万,实现了两年翻番。
社会民生2亿8720万元。
初步建成政府主体、多元投资、专业管理、省内一流的阳光福利中心医养结合体项目;启动实施栟茶小学异地迁建工程、寿圣寺原址复建工程、引江供水连接线及管网改造工程;完成公立幼儿园回购、水厂回购任务。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丰县、沛县、睢宁县、新沂市、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丰县、沛县、睢宁县、新沂市、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13•【字号】苏政复〔2023〕42号•【施行日期】2023.11.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丰县、沛县、睢宁县、新沂市、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苏政复〔2023〕42号徐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丰县、沛县、睢宁县、新沂市、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徐政报〔2023〕74、75、76、77、7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沛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睢宁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新沂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你市要指导各地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着力将丰县建成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新兴工贸城市、淮海经济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富有汉文化底蕴的生态文旅之城,将沛县建成区域综合能源基地、古沛汉风滨湖生态文旅之城、环微山湖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将睢宁县建成淮海经济区空港枢纽、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先行区、徐州东南部现代产业城市,将新沂市建成淮海经济区现代工业城市、苏鲁接壤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大运河畔商贸旅游城市,将邳州市建成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大运河畔生态宜居幸福城、历史底蕴深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如东城市规划

江苏 宜兴
9 805.82 18.60% 123.5476 359.7 274.7 40.02%
浙江 诸暨
14 621.52 11.60% 106.96 335.45 63.04 165.35 35.10%
一、城市总体概况 —— 城市简介
如东县位于黄海之滨,长江口以 北,总面积为1872平方公里。 如东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之一, 先后跻身江苏省小康县、全国百家明 星县、全国科技和邮电百强县、全国 首家绿色能源创建县、国家生态示范 区、江苏省文明城市等行列。如东被 评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县 (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八 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第87 名)。如东还是闻名遐迩的“三 乡”——“海鲜之乡”、“教育之乡” 和“文化体育之乡”。
如东县属于南通市管 辖,县辖14个镇,244个村, 4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 1048358人(2010年末)。 县城所在地掘港镇,总人口 207694人。县城常住人口约
马塘 镇
曹埠 镇
新店 镇
掘港 镇
大豫 镇
11万。
一、城市总体概况 —— 行政区划
镇别 掘港镇 大豫镇 长沙镇 苴镇 面积 人口 村(居)民 (平方公里) (万人) 委员会(个) 263.14 195.47 95.00 85.50 20.77 10.48 3.87 3.80 51 20 11 10 镇别 岔河镇 新店镇 双甸镇 袁庄镇 面积 (平方公里) 141.63 80.69 112.33 99.19 人口 (万人) 8.31 3.82 7.3217 5.90 村(居)民 委员会(个) 27 12 17 11
07浦城总规文本2012.0725

目录目录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1)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2)第四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第五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9)第六章住房建设与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10)第七章公共设施布局规划 (12)第八章工业与仓储用地布局规划 (14)第九章综合交通规划 (15)第十章绿地系统规划 (17)第十一章空间景观规划与总体城市设计 (18)第十二章电力通信工程规划 (19)第十三章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19)第十四章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20)第十五章综合防灾规划 (22)第十六章空间管制与土地使用强度管制规划 (24)第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29)第十八章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32)附表:33第二部分图件1、区位图2、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图3、县域综合分析图4、县域城镇体系结构图5、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6、县域经济区划与产业布局7、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图 8、中心城区现状图9、用地潜力评价图 10、中心城区控制范围示意图11、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图 12、中心城区功能结构规划图13、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图 14、中心城区道路功能规划图15、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16、中心城区空间景观规划图17、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规划图 18、中心城区教育设施规划图19、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图 20、中心城区工业物流设施规划图21、中心城区电力通信规划图 22、中心城区给水工程规划图23、中心城区雨水工程规划图 24、中心城区污水工程规划图25、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图 26、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图27、中心城区五线控制规划图 28、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29、远景用地布局规划图浦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文本第一部分文本浦城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文本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编制原因为适应浦城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南平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实施意见》和《浦城县城镇体系规划(2008~2030年)》,指导浦城县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事业,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编制本规划。
如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如东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如东县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规划背景 (4)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4)第二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5)第三章规划目标 (7)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7)第二节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7)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 (9)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9)第二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1)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3)第一节耕地保护与占补平衡 (13)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13)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 (15)第一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15)第二节城镇村用地空间布局调控 (16)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16)第四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18)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20)第一节生态用地规模与布局 (20)第二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1)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23)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23)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24)第九章中心城区与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27)第一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27)第二节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28)第十章土地整治安排 (30)第一节土地整理与复垦 (30)第二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1)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2)第十二章附则 (34)第一章前言第一条区域概况如东县位于北纬32°12′~32°36′,东经120°42′~121°22′,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南通市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是南黄海边上的一颗明珠。
东面和北面濒临南黄海,西部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安县毗连,南部与通州区为邻。
2005年,全县辖14个镇,总面积279198.9公顷,人口107.7万;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4亿元,同比增长1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545.0元,同比增长15.5%;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20.2:48.1:31.7,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论证意见2009年4月3日,如东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在县城中天黄海大酒店聚英厅主持召开了《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年)》成果论证会,如东县人大、县政府分管领导,县发改委、建设、国土、交通、环保、水务、消防、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分管负责同志,栟茶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等出席了会议。
与会领导和部门在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方案汇报的基础上,认真审阅了文本和图件,经充分讨论研究形成如下评审论证意见:一、《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年)》指导思想明确、思路较为清晰、基础资料较为齐全,成果内容基本达到国家关于《镇规划标准》的编制要求。
二、《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年)》注意了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对上轮总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规划编制依据较为充分。
三、《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年)》确定的城乡发展目标、城镇性质、方向,镇区用地布局结构基本合理。
四、为使《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年)》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现提出以下修改意见和建议:1、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农民集居建设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内容,合理确定农民集居点的数量,并将镇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内容规划至每个农居点。
2、注重与正在修编的新一轮如东县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衔接,合理确定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
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镇区用地布局,明确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思路和时序,合理划定建设用地范围,完善镇区交通组织、合理布局各项公共设施用地。
4、充分考虑栟茶历史古镇、文化名镇的特点,挖掘当地历史文脉,增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内容。
5、加强与交通、土地、环保、消防等相关专业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6、按《镇规划标准》要求,进一步校核数据、提炼文字、规范图件和文本,确保规划成果的质量。
如东县建设局二○○九年四月十三日《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专家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一、《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成果论证会情况说明2009年4月3日,如东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在县城中天黄海大酒店聚英厅主持召开了《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成果论证会。
论证专家组认为该规划达到了国家和省对镇总体规划成果编制要求。
专家组认为,该规划指导思想明确、思路较为清晰、基础资料较为齐全,成果内容基本达到国家关于《镇规划标准》的编制要求;规划注意了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对上轮总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规划编制依据较为充分;规划确定的城乡发展目标、城镇性质、方向,镇区用地布局结构基本合理。
(《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年)》成果论证意见详见附件)。
二、专家意见采纳会情况说明1、结合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农民集居建设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完善镇村布局规划内容,合理确定农民集居点的数量,并将镇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内容规划至每个农居点。
意见采纳情况:采纳总体规划完善了镇村而已规划内容,合理确定了农民集居点的数量,完善了镇域基础设施规划和公共设施配套规划,详见规划文本第三章镇域规划。
2、注重与正在修编的新一轮如东县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的衔接,合理确定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
意见采纳情况:采纳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镇人口4.0万人,用地规模4.8平方公里基本符合拼茶镇未来20多年的发展需要,规划将注重与新一轮如东县总体规划相衔接。
3、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镇区用地布局,明确老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思路和时序,合理划定建设用地范围,完善镇区交通组织、合理布局各项公共设施用地。
意见采纳情况:采纳总体规划明确了旧镇区四至范围及面积,详见规划文本第42条,完善了镇区功能分区和镇区交通组织。
4、充分考虑栟茶历史古镇、文化名镇的特点,挖掘当地历史文脉,增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内容。
意见采纳情况:采纳总体规划文本增加了第十一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明确了栟茶镇历史文化保护目标和保护框架。
5、加强与交通、土地、环保、消防等相关专业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意见采纳情况:采纳总体规划与如东县交通、土地、环保、消防等相关专业进行了衔接,完善了镇区综合防灾规划,完善了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镇域空间管制规划与栟茶镇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并结合通洋公路(225),完善镇区道路网系统,减少对过境交通的干扰,并为海洋铁路站场预留了建设用地。
6、按《镇规划标准》要求,进一步校核数据、提炼文字、规范图件和文本,确保规划成果的质量。
意见采纳情况:采纳规划按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图件和规划文本,成果表达基本达到了《镇规划标准》的要求。
项目名称: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委托单位:如东县栟茶镇人民政府设计单位: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院长:顾平高级规划师总规划师:邱阳民高级规划师项目负责人:邱阳民高级规划师项目成员:徐荣新高级规划师戎玉高级工程师莫志闻工程师许勇规划师代虹规划师孙伟助理规划师目录第一部分规划文本 (6)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城镇发展目标 (1)第三章镇域规划 (2)第四章镇区规划范围 (5)第五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5)第六章镇区总体布局 (5)第七章镇区建设用地规划 (6)第八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7)第九章绿地系统与景观空间规划 (7)第十章工程设施规划 (8)第十一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0)第十二章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11)第十三章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12)第十四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13)第十五章镇区远景发展设想 (14)第十六章总体规划实施措施 (14)第十七章附则 (14)第二部分技术规定 (15)第一章总则 (14)第二章城镇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14)第三章城镇建设用地控制 (14)第四章城镇道路控制 (15)第五章市政设施及绿地控制 (15)第六章镇域用地及农村居民点控制 (16)第七章附则 (16)第三部分规划说明 (17)第一章规划总论 (17)一、上一轮镇区总体规划的评价和回顾 (17)二、与上位规划的协调及相关规划的衔接 (17)三、规划依据和指导思想 (17)四、规划期限和范围 (18)五、本轮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 (18)第二章城镇发展背景 (18)一、国内外发展趋势 (18)二、区域发展背景 (19)三、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会议精神 (19)第三章现状分析 (19)一、镇域现状 (19)二、镇区现状 (21)第四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22)一、栟茶镇发展条件分析 (22)二、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23 第五章镇域规划 (25)一、镇域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 (25)二、镇村布局规划 (25)三、镇村空间结构规划 (26)四、镇村职能结构规划 (26)五、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26)六、镇域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26)七、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26)八、镇域交通规划 (26)九、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26)第六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27)一、规划期限 (27)二、城镇性质 (27)三、镇区发展规模 (27)四、用地发展方向 (27)五、建设用地范围 (27)六、镇区发展目标 (27)第七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28)一、规划原则 (28)二、镇区职能 (28)三、用地总体布局 (28)四、各类用地布局规划 (28)第八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29)第九章绿地系统与景观空间规划 (30)一、绿地系统规划 (30)二、空间景观规划 (30)第十章工程设施规划 (31)一、给水工程 (31)二、污水工程 (31)三、雨水工程 (32)四、供电工程 (32)五、电信工程 (33)六、广播电视工程 (33)七、燃气工程 (33)八、环卫工程 (34)第十一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34)一、历史文化概况 (34)二、规划原则 (34)三、规划目标 (34)四、保护框架规划 (34)五、保护框架的结构 (35)六、保护改造措施与方式 (35)第十二章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35)一、防洪工程 (35)二、抗震工程 (36)三、消防工程 (37)四、人防工程 (38)第十三章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38)一、环境保护目标及功能区划分 (38)二、环境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38)三、环境保护对策 (39)第十四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39)第十五章镇区远景发展设想 (40)第十六章总体规划实施措施 (41)第四部分图件01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区域位置图02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镇域现状图03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镇域规划图04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镇域空间管制规划图05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06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07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功能结构分析图08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镇区道路系统分析图09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镇区景观系统分析图10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给水工程规划图11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污水工程规划图12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雨水工程规划图13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电力工程规划图14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通信工程规划图15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综合防灾规划图16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图17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远景发展规划图第一部分规划文本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2008—2030)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如东县栟茶镇总体规划是栟茶镇镇域及镇区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栟茶镇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建设行为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