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师礼仪心得(通用3篇)
教师学习礼仪心得体会三篇

教师学习礼仪心得体会三篇教师学习礼仪心得体会三篇明白了很多礼仪道理以及规范的行为表达方式。
对今后自己在行为举止、教师的言谈等方面,感受颇深。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学习教师礼仪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得体会一通过听金教授的讲座之后,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教师的高尚人格它们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更加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
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
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具体说来,教师的礼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仪表。
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
日常工作中,我对自身的着装及修饰等方面还是比较注重的。
首先是发型,我几乎从不披散着,一贯梳成马尾辫,简洁而利落。
其次是衣着,我总会保持得又干净又整齐,衣服上没有较为明显的污渍,隔两三天便会及时更换清洗;另外,服装的式样也能做到朴素大方,协调得体。
二、举止。
它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
它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
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
在我看来,教师注重了自己的着装,但在坐立行方面却做出一些不得体的行为,也是非常难看的。
三、语言。
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
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
教师礼仪学习心得总结(精选4篇)

教师礼仪学习心得总结(精选4篇)教师礼仪学习心得总结篇1透过这次教师礼仪的集中学习,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以前对教师礼仪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都要得体,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敬人律己就行了,但透过对教师礼仪的系统学习,使我懂得了它不仅仅仅是这些外在的东西,它还内含师资、师表、师德、师心四大特点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专业与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世的素养,以下是我透过学习对它的理解和心得体会:师资,即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一名好教师不仅仅透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要规范自我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透过自我的存在,自我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我务必身体力行,不允许学生做的,自我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时也务必做到。
就像滕野先生一样,他对鲁迅的教育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因为他内在的高尚品德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正所谓德高于内,才能溢于外,因此我们要透过自我不断的学习,加强德行提升,把自身的人格魅力展现给学生;师表即要我们要为人之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不仅仅影响教师的形象,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礼貌道德修养等都有着直接地感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在着装言行举止礼节礼貌等方面加强修养,注意约束自我,做到“美其言,慎其行”,起好示范作用。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在党和人民信任的那个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不能够误导子弟,不能传授伪科学,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教育法、教师法,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
师心就是要有爱心,无论是对幼儿园、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我们都要像对待自我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要懂得尊重他们,与他们互动时要使用礼貌语言。
教师礼仪学习心得(精选5篇)

教师礼仪学习心得(精选5篇)教师礼仪学习心得(精选5篇)形象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初展示,良好的仪表形象对一名教师来说,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体现。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教师礼仪学习心得精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师礼仪学习心得【篇1】暑假中,我学习了《教师礼仪》,回想自己在讲台上的仪容,收获颇丰。
小结如下:教师,为人师表,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一言一行又都是学生的楷模。
教师要言传身教,除了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之外,仪表也很重要。
教师为什么在工作岗位上和课堂上要重视仪表呢?一方面是自己的修养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的要求。
我们作为一个教师要重视仪表,就是为了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做到表里如一,使学生容易接受我们。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仪表呢?仪表者,外观也。
一个人的仪表实际上就是站在那儿,坐在那儿,走在那儿,给人的整体的外形的感受。
教师仪表不仅有必要规范,而且必须规范。
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得体与否,既表示着学校管理得是否严格,也体现着自身的修养,又展现了你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与否。
有了规范的仪表,教育时,学生才能更好地、更主动地、更积极地接受知识。
教师要做到仪表规范,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教师仪表规范的基本要求教师仪表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干净、整洁、文雅、美观对教师而言,仪表的规范,首先要干净。
身上要无异味、无异物。
例如和学生近距离接触时,不能吃刺激气味的东西,比如喝酒,吸烟,学生如果捂着鼻子的话呢,显得不尊重你,如果不捂鼻子呢,又被你熏到。
其次就要整洁,要整整齐齐。
比如该扣的扣子要扣上,扣子系错了不行。
穿西装的话,站起来是要系上的,当然坐下来后应该解开,要不然,坐着还系上衣服变形不好看。
整齐不整齐实际上是对自己,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问题。
再次要文雅。
显得有教养,有艺术的品味。
比如你化妆,不会化就不要化或者学会化。
在工作场合浓妆艳抹就不得体。
我们是传播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必须要文雅。
教师礼仪学习心得体会(15篇)

教师礼仪学习心得体会(15篇)教师礼仪学习心得体会1寒冬时节,我们全体教师不畏严寒,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教师礼仪规范》。
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礼仪有了新的认识,现浅谈如下:首先,我觉得教师的着装“简洁”非常重要。
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教师的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不能让学生接受异常,不能让家长议论纷纷,不能让社会上的人对你“刮目相看”。
“简洁”,可以理解成“简单,洁净”但不是保守,落后。
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要过分张扬。
教师的着装一定要符合身份,这也从一个侧面上体现出教师是否能够做到自律,自尊,更重要的是教师时刻要注意为人师表。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
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再次,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语言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如今社会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师主要面对的是学生、家长、党和国家,不同对象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出发点去思考问题,自然就会对教师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对自己形象的要求也要从多方入手。
在学生眼里,知识丰富、平易近人的老师是最好的;在家长眼里,书教的好,对待孩子有慈母心的老师是最好的;党和国家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培育出全面发展的或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
教师礼仪之心得体会最新6篇【完整版】

教师礼仪之心得体会最新6篇【完整版】教师礼仪之心得体会篇1幼儿园开设了礼仪教育课程,首先礼仪应从老师自身培养起;幼儿园多次组织老师开展礼仪培训,也让我从中受益颇深。
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美称,这次通过观看宋芳老师的礼仪讲座,她详细的分析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礼仪问题,并作出了正确的指导,使我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了老师礼仪。
讲座中专家从社会学,人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和高度引领着我们学习老师礼仪,她在现代老师怎样塑造良好的老师形象。
提醒老师要注意些什么,如:与家长交谈时怎样站怎样坐,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与语态去接待家长比较合适;与同事交谈时用什么样的言语比较合适等非常的注重细节,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专家系统的讲述了老师服饰的搭配应注意不能乱、不能短、不能露、不能紧,打电话应注意时间,压缩内容,以及一些礼貌用语的使用等,并且举实例说明,讲解的非常细致。
与人交往中一个小细节,一个小动作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质与涵养,而我们一天中面对孩子的时间是最多的,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们来说,无非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显得格外的重要,所以更应该注意公众形象,语言文明,举止大方,为他人做出榜样。
在以后的工作于生活中也将学有所用,提高自己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于孩子一起成长,做孩子、家长敬爱的老师。
我们的国家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
老师仪表是老师整体风范之一,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
老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
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师德师心得体会教师礼仪3篇

师德师心得体会教师礼仪3篇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师德师心得体会教师礼仪,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师德师心得体会教师礼仪通过这次教师礼仪的集中学习,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以前对教师礼仪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教师礼仪就是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都要得体,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敬人律己就行了,但通过对教师礼仪的系统学习,使我懂得了它不仅仅是这些外在的东西,它还含有师资、师表、师德、师心四大特点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专业与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世的素养,以下是我通过学习对它的理解和心得体会:师资,即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一名好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
就像滕野先生一样,他对鲁迅的教育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因为他内在的高尚品德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正所谓德高于内,才能溢于外,因此我们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加强德行修炼,把自身的人格魅力展现给学生;师表即要我们要为人之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不仅影响教师的形象,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养等都有着直接地感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在着装言行举止礼节礼貌等方面加强修养,注意约束自己,做到“美其言,慎其行”,起好示范作用。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在党和人民信任的那个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不能够误导子弟,不能传授伪科学,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教育法、教师法,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3篇)

教师礼仪心得体会教师礼仪是教师们在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不仅涉及到教师自身的形象和修养,更关系到教师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作为一名教师,多年来我一直秉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师礼仪方面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是我对教师礼仪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希望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注重仪容仪表,保持良好形象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具有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形象,我们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仪容仪表,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
首先,注重仪容,即外貌整洁、体态端庄,穿着得体。
我们应该每天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清洁的面容和头发。
同时,穿着需要整洁大方,衣着应该得体,并符合学校的要求。
其次,我们还要注重仪表,即举止得体、谦虚和谐,表情自然而亲和。
在日常教学和学校活动中,我们要端正身姿,不随意松弛或者动作过大。
同时,我们的表情要配合我们的言行,既要亲切、和蔼,又要充满自信和魅力。
通过注重仪容仪表,我们可以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和家长对我们产生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二、言行得体,注重礼仪规范言行是教师礼仪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直接关系到教师形象和职业素质。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首先,我们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用词的准确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语言要清晰、准确、有力,要避免使用方言和粗口。
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交流,尊重他人并避免冲突。
其次,我们要注重自己的动作和举止。
我们在与学生和家长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要展示出自信和亲和力。
同时,我们还要遵守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规范,比如队伍整齐、有秩序地排队,礼貌地与他人打招呼等。
通过言行得体,我们可以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为学生传递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关心学生,体贴呵护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热情。
首先,我们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兴趣,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育措施。
教师仪容仪表心得体会(9篇)

教师仪容仪表心得体会(9篇)教师仪容仪表心得体会(精选9篇)教师仪容仪表心得体会篇1在海南省建设战略上升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时刻,我校被光荣的评为文明礼仪师范学校,值此光荣之际,我校全体师生及教职工在校领导的强烈号召之下,开展了文明礼仪的认真学习。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触颇多。
在地球仪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夏威夷与我们的海南岛处于同一纬度上,日照、湿度等等自然地理条件基本相仿,因而两片土地上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几乎完全相同。
但是,不同的是,一个是世界知名的国际旅游岛,而另外一个,却仅仅是一个只有国人知道的旅游岛,在近期才被提上了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上。
二者的差距有很多,除了发展的差距,硬件的差距,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差距。
在硬件上的不足或者说是建设上的缺陷,我们有着国家强大的经济力量做后盾,可以逐渐弥补。
但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却需要生活在这片岛屿上的每一位居民都为之做出贡献,否则,即使这块岛屿上的每一个建筑,每一个景点建设的多么的豪华,多么的漂亮,都不能很好的吸引更多的观光游客,就不能更好的发挥旅游岛的功能。
人文素质的提高包括很多方面,而礼仪就是其中的一项。
在学校组织了学习礼仪的课程观看以及各种演讲比赛之后,我更加觉得,礼仪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
待人接物,与人交往,工作的进展等等各个方面都要与人打交道,这个过程就要展现我们应有的礼仪有哪些,看我们是否能够完善的将自己的素质,或者说代表我们国际旅游岛的素质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来。
另外,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行业,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行业,而身教大于言传,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的以教育为导向,认真的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到最好,就是对于教育事业的不小贡献。
不需要多想,不需要考虑别人做么做,我们只要反思,自己在以往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我们是否有按照礼仪的完全要求去做呢了?是否能够很理直气壮的说一句我做到了?没有几个人敢于这样说,虽然如此,我们不需要感到尴尬或者羞愧,从现在开始,我们就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从身边每一次与他人的邂逅做起,贯彻礼仪的全部,遵守文明的章程,文明礼仪,从我做起!那么,我们就为海南旅游岛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国家下一代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迈开自己的步伐,检查自己的踪迹,在教学育人的岗位上,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平凡的事情,做出应做的事情,等待着收到我们期许的效果!教师仪容仪表心得体会篇2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因此作为教师更要注意仪表举止礼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通用3篇)学习教师礼仪心得(通用3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学习教师礼仪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1 我学习了《教师礼仪、师德素养》,回想自己在讲台上的仪容,收获颇丰。
辛岩老师总结了这样一句十分经典:“细节之处见分晓,点滴之处见乾坤”。
教师,为人师表,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一言一行又都是学生的楷模。
教师要言传身教,除了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之外,仪表也很重要。
教师仪表不仅有必要规范,而且必须规范。
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得体与否,既表示着学校管理得是否严格,也体现着自身的修养,又展现了你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与否。
有了规范的仪表,教育时,学生才能更好地、更主动地、更积极地接受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我们日常挂在口头上的“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一、教师仪表规范的基本要求教师仪表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干净、整洁、文雅、美观。
对教师而言,仪表的规范,首先要干净。
身上要无异味、无异物。
例如和学生近距离接触时,不能吃刺激气味的东西,比如喝酒,吸烟,学生如果捂着鼻子的话呢,显得不尊重你,如果不捂鼻子呢,又被你熏到。
其次就要整洁,要整整齐齐。
比如该扣的扣子要扣上,扣子系错了不行。
穿西装的话,站起来是要系上的,当然坐下来后应该解开,要不然,坐着还系上衣服变形不好看。
整齐不整齐实际上是对自己,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问题。
再次要文雅。
显得有教养,有艺术的品味。
比如你化妆,不会化就不要化或者学会化。
在工作场合浓妆艳抹就不得体。
我们是传播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必须要文雅。
最后要讲美观,要好看、赏心悦目,要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
常规的审美标准就是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教师不能够太奢华,不能够太夸张。
二、教师的表情教师在课堂上,是用声音或者用语言来传播知识的,除此以外,表情以及动作也给学生传递着一种信息。
所以,教师要有亲和,让学生容易接受老师,喜欢老师。
一个有个人魅力的教师,他的表情要注意几点:1、要自然放松。
自然其实是一种自信,是一种见多识广的自信。
这样才能显示出你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一个处变不惊、临阵不慌,泰然自若的人。
换而言之,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和学生,和家长,和外人接触的时候,表情不要太夸张,你过分的夸张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
当然,我们也还要避免另外一个极端,不能没有表情,没有表情深不可测,也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
2、互动。
作为教师要和交往的对象,尤其是学生互动,学生高兴,你不要不高兴,学生不高兴,你不要高兴。
比如学生摔了个跤,学生不开心,你在边上窃笑,不合适。
但如果学生要高兴时,你在这儿怅然若失,非常遗憾的状态,也不好。
所以表情除了自然以外,也要互动。
3、表情要友善。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一个真正具有爱心,关心学生的教师,表情是友善的。
不能高高在上,不能冷若冰霜,不能够对别人漠然视之。
亲和效应非常强调和蔼可亲,当然这个友善不是你装出来的,它实际上来自一种对学生的真正的爱,真正的关心,真正的平等相待,视若家人。
三、教师的举止作为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强调要注意自己的举止,礼仪上规定这几种:1、举止动作要标准,要正确。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懂得尊重他人人格的人,是不可能对学生指指点点,指手画脚的。
如果单以食指指着别人就有排斥、挖苦、讽刺、数落之嫌,必要的话要指物。
指人的话,应该是手指并拢,掌心向上,“这位同学请你发言”。
2、提倡举止动作少而精。
课堂教学中,指示、辅导、实习等,可以辅之形体动作,但是不提倡太多。
动作多了,手舞足蹈,指手画脚,让人眼花缭乱,也不好看,所以动作提倡要少而精。
3、教师在使用举止动作、肢体语言的时候要检点,不好看的举止动作不做。
一个教师如果当着学生面抠鼻孔、腿脚哆嗦、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好看吗?所以举止动作要求检点,为人师表,举止检点实际上是一种示范效应,容易给学生一个楷模,容易对学生形成一种榜样。
古人云:“正仪容,齐颜容,修辞令。
”细节展示形象,形象体现教养。
教师的形象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代表着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形象。
让我们从重视教师的仪表礼仪开始,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做学生的楷模。
姚俊松老师讲“把外加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当做喜欢的事情,把喜欢的事情认真做彻底,从此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和储备。
”我忽然顿悟,原来一直困惑自己的是没有把外加的事情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会徒增烦恼。
今后,我将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努力了也就无怨无悔了!他又说:“仁慈包容,彰显师者的智慧,别和孩子一般见识,孩子毕竟是孩子,要有包容和大度,更要有引导的智慧和耐力。
”张红丽老师说:“犯错是学生的权利,不能对孩子着急,不能耽误孩子的发展。
”所以,在教学中要允许孩子犯错误,要尊重孩子的主体的地位,坚持以生为本。
总有一种方法比发怒更有效,那就是耐心和孩子沟通,要相信孩子会因自己的话语而改变。
面对这困难班级、困难学生,教师要降低对他们的期望值,要采取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原则,由集体影响个人,再有个人影响集体。
只有这真正的抛却浮躁,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来自教育的震撼,才能切身体会到教育工作的美妙和变化!只有切身的投入教育,才能成就自己,也能成就别人。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师德素养上不断打磨自己,改变自己,那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路虽远,行将至,事虽难,做必成!只有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才能拥有一份无悔的教育情!学习教师礼仪心得2 教师的外在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
特别是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们,小学生正是学习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礼仪、学礼貌的阶段,对于他们而言眼前的一切和未来的一切都是空白的,而教师的言行就是他们道路上的指明灯。
所以教师在教学生怎样做人时,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好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所以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如此才能够培养出人才,教师的礼仪很重要。
我马上以学校的要求来检查自己以往工作上的礼仪这个环节的业务能力水平。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与学生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有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
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
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
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
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课堂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知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
一定要注意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通过反省我重点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言谈规范1、表达要准确:学校按国家规定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趣味性。
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规律和要求,表达要准确,不可含糊其辞,意思不清。
不可庸俗化,怪难化,低质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过大一是缺乏启发性,二是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
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让学生听清,会损害教学效果。
3、语气要恰当:说话语气一般都应柔和、带有启发性、充满信任感、语美感和期待性,且不可尖声怪气、粗声暴气、噪声恶气、生硬恐怖、令人心烦讨厌。
4、节奏要合理:说话不仅要有节奏美感,注意体现抑扬顿挫,还要使节奏合理自然,不然不但不具有美感,反而会伤害语言美,甚至会闹出笑话。
5、说话要标准:任何时候,任何处所,任何情况下都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6、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住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话,给学生以干脆、简洁、利落之感。
7、讲话要生动:讲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气氛需要,适时、适当、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插入一些风趣、幽默之语,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但语言不能粗俗,不得讽刺、挖苦学生。
8、用语要高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时恰当灵活使用有关文明用语。
教师的礼仪不仅体现在表面的着装上,更应该在教师的素质、学术、造诣上有所体现。
“学高为师,行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
学习教师礼仪心得3 时间过得真快,一个学期的课程就要结束了,我很幸运选修了这门课,因为通过这门课我明白了原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生活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太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象都没有多加注意。
我们的国家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
孔子曰:“礼,敬也。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亦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由此可见我们国家自古以来重视礼仪教育。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教师承载着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责任,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