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习题第7章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3篇 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7章 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索洛增长模型(Solow growth model )答:索洛增长模型是表明储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及其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增长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型。
它的基本假定有:(1)社会储蓄函数为S sY =,式中,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2)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例增长;(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其主要思想是:人均投资用于资本扩展化和资本深化,当人均投资大于资本扩展化时,人均产出就会增长;当人均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时,经济达到稳定状态,人均产出不再增长,但总产出会继续增长,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
2.稳定状态(steady state )答: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是指长期中经济增长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水平,人均资本存量维持不变,即()0k sf k k δ∆=-=。
这个维持不变的人均资本存量k *称之为稳定状态人均资本存量。
在稳定状态下,不论经济初始位于哪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总是会收敛于该人均资本水平k *。
在稳定状态,由于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所以人均产出也保持不变,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为零。
3.资本的黄金律水平(golden rule level of capital )答: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在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时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第七章)

第7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单选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不包括()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经济增长D 政府预算收支平衡2.财政政策()A.涉及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B.包括创造工作岗位计划C.包括最低工资立法D.包括失业保险计划3.财政政策是()A.政府管制价格的手段B.周期性变化的预算C.为使政府收支平衡的手段D.利用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等政策来实现国民收入的预期水平4.()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A.累进税率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C.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D.农业支持方案5.内在稳定器的功能()A.旨在减少周期性的波动B.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推迟经济的衰退6.根据凯恩斯功能财政的思想,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是()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B.尽量增加政府税收C.实现充分就业D.合理安排政府支出,使之效益最大7.权衡性财政政策为()A.经济萧条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和税收B.经济过热时应削减政府开支和税收C.经济过热时应增加政府开支削减税收D.经济萧条时应减少政府开支增加税收8.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减少政府支出B 降低所得税率C 提高所得税率D 增加货币发行量9.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 增加财政支出C 增加货币发行量D 减少税收10.若实行削减个人所得税率和增加国防开支的政策,在短期内将导致()A.总供给减少,物价上涨B.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C.总需求减少从而减少国民收入D.因政策相互矛盾而使结果不确定11.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A、0B、1C、10D、无限大12.如果法定准备金为20%,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就是()A、1B、2C、4D、513.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A 20000B 80000C 15000D 6000014.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 法定准备率B 公开市场业务C 再贴现率D 道义劝告15.下列哪种工具属于紧缩货币政策工具?()A 提高贴现率;B 增加货币供给;C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D 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K(t ) A( t )L( t
L( t
)
L(
t
) )
A ( t ) A( t )
sK y( t ) ( n g )k( t )
结合(7.3),可得:
k( t ) sK k( t ) h( t ) ( n g )k( t )
(7.4)
第三节 人力资本积累模型
考察 k 曲0线的形状,即单位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水平
起来用于物质资本积累的那一部分占总产出的比例,人力
储蓄率表示产出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比例。
L( t ) nL( t ), 即 L( t ) L( 0 )ent
A (
t
)
gA(
t
),
即 A( t ) A( 0 )e gt
K
(
t
)
sKY
(
t
)
H
(
t
)
sHY
(
t
)
(7.2)
第三节 人力资本积累模型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新经济
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奠基人舒尔茨(Schultz)教授早在 50年之前就指出,“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 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提高和知识的增进”
知识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替代关系是,知识资本可以提高 物质资本的利用效率,发现物质资本的替代品。可以说,工 业经济时代的主题是物质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而知识经 济时代的主题是“人”,是让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得到发挥, 让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在新经济条件下,广泛而深入地 挖掘人力资本,无疑是新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经济的总产出、物质总资本和人力总资本都与有 效劳动以同样的增长率 n+g 保持稳定增长。
人均产出、人均物质资本和人均人力资本都与知 识以同样的增长率 g 保持稳定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7章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7章经济增长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第7章经济增长Ⅰ: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一、判断题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无论经济开始时处在什么位置,最终它都将调整至稳态。
()【答案】T【解析】假定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低于稳态,那么其投资水平大于折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存量将一直上升到稳定状态为止。
当经济的初始资本水平高于稳态,那么投资小于折旧,资本的磨损快于更替,资本存量将一直减少到稳态水平为止。
2.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人均资本或者每个效率工人的资本不增不减的稳态资本存量。
()【答案】F【解析】资本存量黄金律是指使得消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水平。
3.在不考虑人口和技术变动的索洛模型中,稳态即意味着yk。
()【答案】T【解析】稳态下,kikyk0,因此yk。
4.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虽然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答案】T【解析】高储蓄率具有水平效应,即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因为储蓄率不具有增长效应,即不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
5.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二阶导数是严格正的。
()【答案】F【解析】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边际报酬递减,则新古典生产函数的二阶导数必然小于零。
6.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达到新的稳定。
()【答案】F【解析】假定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则fk0,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即实际投资始终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大于持平投资,人均资本存量将不断增大,经济没有稳定状态。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第七单元经济周期理论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1.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种类; 2.经济周期的原因;3.卡尔多经济周期模型; 4.乘数-加速数模型一、单项选择1.经济周期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是()。
a.繁荣和萧条; b.繁荣和衰退; c.萧条和复苏; d.繁荣和复苏。
2.下列对经济周期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b.复苏,繁荣,萧条,衰退;c.复苏,萧条,衰退,繁荣; d.复苏,衰退,萧条,繁荣。
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4.下列哪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b.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c.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
5.下列哪种说法没有表达加速原理()。
a.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将导致投资支出的变化;b.消费支出的变化会引起投资支出更大的变化;c.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d.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
6.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a.投资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品的生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本品,因而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c.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消费支出的持续增加;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地减少。
7.经验统计资料表明,在经济周期里,波动最大的一般是()。
a.资本品的生产; b.农产品的生产; c.日用消费品的生产; d.a和c。
8.所谓资本形成是指()。
a.净投资; b.总投资; c.更新投资; d.存货的投资。
9.假定某经济连续两年的国民收入都是1200亿美元,在资本-产量比率等于2的条件下,净投资等于()。
a.1200亿美元; b.2400亿美元; c.2000亿美元; d.0。
10.已知某经济某一年的国民收入是1000亿美元,净投资为零;第二年国民收入增至1200亿美元。
经济基础知识 章节练习题库 第7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
A.正数B.变量C.负数D.常数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假设。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常数。
2.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又称国民总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又称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仅具有价值形态D.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不同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国民总收入。
3.青年时期把收人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消费而储蓄很小,中年时期收入大于消费,进入老年时期,基本没有收入,消费大于收入。
描述此现象的消费理论是由()提出的。
A.凯恩斯B.莫迪利安尼C.弗里德曼D.科斯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是莫迪利安尼。
4.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A.I=S+(T-G)+(M-X)B.I=S+T-G+MC.I=S+(T-G)+(X-M)D.I=S+(M-X)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I=S+(T-G)+(M-X)。
5.(2015年)可用于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是()。
A.支出法B.收入法C.生产法D.综合法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6.由价格总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变化并进而与投资、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宏观习题第7章

7 经济增长7.1 判断题7.11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要取得经济增长,则要么要素投入数量有所增长,要么要素使用效率有所增加。
()7.12 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该国的总储蓄率。
()7.13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
()7.14 人口增长率与长期人均生活水平的高低没有关系。
()7.15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处于黄金率资本存量,则人均消费将处于最高水平。
()7.16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处于黄金率资本存量,则总资本存量处于最高水平。
()7.17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使稳态资本存量降低。
()7.18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使稳态人均资本存量降低。
()7.19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降低长期人均消费水平。
()7.110 政府推动某项产业政策能够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
()7.111 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外生的,但其它增长模型则未必如此。
()7.112当某国发生正向供给冲击并且该冲击的作用是永久性的,黄金率资本存量将增加。
()7.113 当某国发生正向供给冲击后,黄金率资本存量将增加。
()7.114长期生活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储蓄率。
()7.115 在长期而言,生产率的提高是改善人们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7.116 政府加强教育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7.119从理论上讲,政府加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增够促进经济增长。
()7.120 如果考虑纯经济利益以外的其它因素,制定产业政策有其合理性。
()答案7.11 T;7.12 F;7.13 T;7.14 F;7.15 T;7.16 F;7.17 F;7.18 T;7.19 F;7.110 F;7.111 T;7.112 T;7.113 F;7.114 F;7.115 T;7.116 T;7.118 T;7.119 T7.2 选择题7.21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A. 失业率的下降;B.先进技术的使用;C.通货膨胀率的降低;D.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7.22 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供给增长的是()A. 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B.实行劳动专业化;C.规模经济; D. IT技术的大规模使用。
西方经济学第18章(宏观第7章)

西方经济学第18章(宏观第7章)一.问答题1.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
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家庭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答:当然不能。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暂时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而导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结构和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说,青年和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2)政府政策的影响。
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佣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经济增长7.1 判断题7.11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要取得经济增长,则要么要素投入数量有所增长,要么要素使用效率有所增加。
()7.12 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该国的总储蓄率。
()7.13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
()7.14 人口增长率与长期人均生活水平的高低没有关系。
()7.15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处于黄金率资本存量,则人均消费将处于最高水平。
()7.16 如果一个经济体系处于黄金率资本存量,则总资本存量处于最高水平。
()7.17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使稳态资本存量降低。
()7.18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使稳态人均资本存量降低。
()7.19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降低长期人均消费水平。
()7.110 政府推动某项产业政策能够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
()7.111 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外生的,但其它增长模型则未必如此。
()7.112当某国发生正向供给冲击并且该冲击的作用是永久性的,黄金率资本存量将增加。
()7.113 当某国发生正向供给冲击后,黄金率资本存量将增加。
()7.114长期生活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储蓄率。
()7.115 在长期而言,生产率的提高是改善人们生活的决定性因素。
()7.116 政府加强教育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7.119从理论上讲,政府加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增够促进经济增长。
()7.120 如果考虑纯经济利益以外的其它因素,制定产业政策有其合理性。
()答案7.11 T;7.12 F;7.13 T;7.14 F;7.15 T;7.16 F;7.17 F;7.18 T;7.19 F;7.110 F;7.111 T;7.112 T;7.113 F;7.114 F;7.115 T;7.116 T;7.118 T;7.119 T7.2 选择题7.21 经济增长的标志是()A. 失业率的下降;B.先进技术的使用;C.通货膨胀率的降低;D.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7.22 下列各项中,属于要素供给增长的是()A. 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B.实行劳动专业化;C.规模经济; D. IT技术的大规模使用。
7.23 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的源泉是()A. 经济体系总储蓄率的高低;B. 劳动力的数量和熟练程度;C. 土地、机器、设备、基础设施等的数量和质量;D. 技术进步的速率。
7.24 下列哪一各项属于技术进步的因素?()A. 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B.实行劳动专业化;C.规模经济; D. IT技术的大规模使用。
7.25 下面各项除了()外都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因素。
A.人口增长率;B. 资本折旧率;C. 技术进步速率;D. 储蓄率。
7.26 当一个经济体系达到稳定状态时,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均资本占有保持稳定。
B.人均消费水平保持稳定。
C.资本存量不再增加。
D.只有A和B对。
7.27 下面哪一项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率?()A. 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B.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C. 基础研究领域投入的增加;D. 外国先进技术的引进。
7.28 根据索洛模型,某国人口增长率的增加,从长远来看可能会()A. 增加该国的实际利率;B. 增加该国人民的生活水平;C. 增加该国的储蓄率;D. 促进该国技术进步。
7.29 根据索洛模型,经过一个长的时期后某国的实际利率由所降低,那么可以推测:()。
A. 该国的长期通货膨胀率有所降低;B. 该国长期货币供应量有所降低。
C.如果该国的折旧率保持稳定的化,则该国的人口增长率必然有所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210 下面哪一项不会直接影响长期生活水平?()A.储蓄率;B. 人口增长率;C. 折旧率;D. 资本存量水平。
7.211 某经济体系的稳定状态增长率有所降低,可能是因为()A.通货膨胀率上升;B. 人口增加速率加快;C. 储蓄率降低;D. 技术进步速度降低。
7.212 某经济体系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人口增长速度为年率1%,而名义利率一直保持年率6%,通货膨胀率为年率3%。
则该经济体系的折旧率是:()A. 1% ;B. 2% ;C. 3% ;D. 4%。
7.213 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则从长期来看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资本存量保持不变。
B.人均消费水平保持不变。
C.储蓄率保持不变。
D.人均产出保持不变。
7.214 以下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技术进步将提高人民的长期生活水平。
B.人口增长率的降低将提高人民的长期生活水平。
C.当经济运行到达稳定状态后,经济体系才达到均衡状态。
D.当经济运行到达稳定状态后,资本存量仍将不断增长。
7.215 因为某国人民逐渐受到了一种新型文化习惯的影响,突然之间变得非常节俭。
从长期来看,以下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人均生活水平将增加;B. 人均资本占有将增加;C. 人均产出将增加;D. 总资本存量将增加。
7.216 以下哪一种行为属于“干中学”?()。
A. 张三使用电脑为公司制作财务报表。
因为每天工作的原因,他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B. 张三使用电脑为公司制作财务报表。
公司决定派他在职学习了半年。
C. 某公司专门生产冰箱。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公司也开始生产空调了。
D. 以上说法都对。
7.217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的经济增长是无法持久的,主要是因为:()。
A.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行为。
B.东亚国家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C.东亚国家人民的教育程度不高。
D.东亚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中属于技术进步的成分太低。
7.218 如果总量生产函数不再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那么索洛模型中稳定状态将()。
A. 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最终还是能够达到新的稳态。
B. 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仍然保持原状态。
C. 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是否能达到新的稳态并不能确定。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219 在达到一个稳定状态的经济中,()A. 没有资本品的生产。
B. 净投资不可能是0。
C. 净投资超过总投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220 在索洛模型中,不属于外生变量的是:A. 技术进步速率;B. 储蓄率;C. 人口增长率;D.资本劳动比率。
答案7.21 D;7.22 A ;7.23 D;7.24 D;7.25 B;7.26 A ;7.27 B ;7.28 A ;7.29 C ;7.210 D7.211D;7.212B;7.213A;7.214C;7.215A;7.216A;7.217D;7.218C;7.219 B;7.220 D7.3 计算题7.31 某个经济体系的人均生产函数为:5.03t k y =。
表示人均产出而 t k 表示资本—劳动比。
假设折旧率为10%,人口增长率5%,储蓄为:t t Y S 3.0=(1)计算稳态资本—劳动比、人均产出、人均消费。
(2)当储蓄率变为0.4后,重复(1)。
(3)当人口增长率变为8%后,重复(1)。
(4)将人均生产函数变为5.04t k y =,重复(1)。
解:(1)由nk k sf =)(,将 s =0.3、n =5%代入后得到:k k t %533.05.0=⨯求解得到 k = 324。
(2)由nk k sf =)(,将 s =0.4、n =5%代入后得到:k k t %534.05.0=⨯求解得到 k = 576。
(3)由nk k sf =)(,将 s =0.3、n =8%代入后得到:k k t %833.05.0=⨯求解得到k = 126.56。
(4)由nk k sf =)(,将 s =0.3、n =5%代入后得到:k k t %543.05.0=⨯求解得到k = 324。
求解得到k = 576。
7.32 假设生产函数为:25.02)(k k k f y -==,储蓄率为0.3 ,人口增长率为3%。
(1)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存量。
(2)黄金律人均资本存量。
解:(1)由nk k sf =)(,将 s =0.3、n =3%代入后得到: k k k 03.0)5.02*3.02=-求解得到 k = 3.8。
(2)由n k f =)(',有:%32=-k ,97.1=k7.33 假设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为4%,劳动增长率为2%,实际产出增长率为 5%。
根据统计资料可以知道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是30%,劳动是70%。
某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使用下表描述:(1)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2)假设某项减少预算赤子的政策使投资增加,资本的增长率上升1%,产出增长率如何? (3)假设实施某项减税政策使得劳动供给增长1%,实际产出增长率如何?解:(1)全要素增长率=5% - 30%⨯4% - 70%⨯2% = 2.4% (2)若资本的增长率提高1%,则 k’ = 4% + 1% = 5%产出增长率 = 2.4% + 30%⨯5% + 70%⨯2% = 5.3% 实际产出增长率将上升0.3%(3)若劳动的增长率提高1%,则 l’ = 2% + 1% = 3% 产出增长率 = 2.4% + 30%⨯4% + 70%⨯3% = 5.7%实际产出增长率将上升0.7%7.34 已知资本增长率为2%,劳动增长率为0.8%。
产出增长率为3.1%。
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是25%。
请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解:由题意,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25.0=α。
根据经济增长恒等式可以得到:%1.1%8.0)25.01(%225.0=⨯-+⨯因此技术进步增长率为:%2%1.1%1.3=-7.35 假定国民收入中资本份额为40%。
劳动份额为60% 。
资本供给增加了 6%, 劳动供给下降了2%,对产出的影响如何? 解:根据经济增长恒等式,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2%6%40=⨯。
即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使经济增长2.4%。
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1)%2(%60-=-⨯。
即劳动投入的减少可以使经济增长率下降2.4%。
由此,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假定之下,对于经济增长总的影响是增加1.2%。
7.36 某经济体系具有以下生产函数: k y =(1)解出 y 作为 s , n , d 的函数时的稳定状态值。
(2)某个发达国家的储蓄率为28%,人口增长率为1%。
另一个不发达国家储蓄率为10%,人口增长率为4%。
计算两国各自稳态时的y 值。
假设两国的 d 都是4%。
解:(1) 由t t K d n sY )(+=可以得到:k d n k s )(+=;2⎪⎭⎫ ⎝⎛+=d n s k ;dn s y +=(2)发达国家的人均稳态产出:8.5%4%1%28=+=+=发发发发d n s y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稳态产出:25.1%4%4%10=+=+=不不不不d n s y7.37 在美国,资本在GDP 中的份额为30%;产出平均增长率为每年3%,折旧率为每年4%,人口增长率为每年2%,资本-产出比率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