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是温暖的

合集下载

南宋官窑青瓷与宋代极简美学

南宋官窑青瓷与宋代极简美学

南宋官窑青瓷与宋代极简美学作者:金国荣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07期摘要:在两宋时期,中国陶瓷艺术达到了顶峰时期,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黄金阶段”。

宋代陶瓷极具东方神韵,典雅含蓄、质朴内敛等这些审美特征与当时美学的思想密不可分。

而对于美学来说,宋瓷是中国美学的巅峰,宋代的极简美学领先世界一千年,宋代是最早的极简。

宋朝是一个文明时代的高峰。

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是唐三彩,它在唐代非常盛行,颜色主要以黄、绿为主,是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但是宋朝敢在这些花花绿绿的珍品中提出朴素风格,并且成为一种文化,使得陶瓷艺术在这期间达到顶峰。

宋瓷具有收敛、温厚、含蓄的特征,更加强调内心的感受。

其中,宋瓷以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最为出名,而在这当中南宋官窑青瓷是最具风格。

关键词:南宋官窑青瓷;宋瓷极简美学;单色釉;釉色之美宋代——我国陶瓷史上的巅峰时代。

南宋官窑延续了北宋官窑的单色釉工艺,而在制作工艺上更加精益求精,多次施釉工艺使薄胎厚釉的南宋官窑更有一种类冰似玉的效果。

南宋官窑瓷器的胎土中黑褐色占大多数。

所谓“紫口铁足”是由于黑胎上釉后,造成口棱部釉薄而显现了胎色,这就是“紫口”。

至于“铁足”则是指圈足部分的黑铁色了,南宋官窑的釉极厚,不仅指釉质厚实,还指釉层较厚。

南宋官窑之所以大气、简约、纯朴。

釉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所以就有“原釉薄胎”的说法,这点也成为鉴定官窑青瓷的重要依据。

一、南宋官窑青瓷1.1 南宋官窑青瓷的历史宋代瓷器非常受瓷器爱好者的重视,一般由他们收藏然后研究。

其中,宋代瓷器中的官窑瓷器受到了好多相关爱好者的喜爱。

官窑是北宋皇帝在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专设的瓷窑,在那个时候,官窑是专门为皇帝及皇室所用,用来烧制高级生活用瓷,生产专用瓷器官窑,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官方的要求来生产,并且直接为宋代的宫廷所使用。

后来,宋皇室南迁后定都于临安,根据宫廷需要以及宫廷生活礼仪越发讲究,祭拜和一些摆设用品的需求也渐渐增多。

治愈人心,宋瓷的局部之美(纹饰篇)

治愈人心,宋瓷的局部之美(纹饰篇)

治愈人心,宋瓷的局部之美(纹饰篇)每一个热爱宋瓷的人心中,一定珍藏有关于宋瓷里最美的局部。

那个动人的局部,可能源自某一件宋瓷的造型、纹饰、或者釉色。

在忙碌、焦虑的时刻,偶尔会想起它来。

常常感受到治愈人心的力量。

上次推出《治愈人心,宋瓷的局部之美——造型篇》后,不少朋友说宋瓷的确有治愈的作用。

这次小编精挑细选了一部分以纹饰制胜的宋瓷,我们就不采用答题的形式啦,小编决定应大家的要求,推出一个高清壁纸版本。

希望每个人能够从清晨醒来,打开手机屏幕的一刻开始,拥有一整天的好心情!1北宋磁州窑白地黑搔落龙纹梅瓶重要文化财白鹤美术馆2金代磁州窑瓷枕玫茵堂3北宋定窑白釉刻划萱草纹盏2016年香港佳士得30周年4南宋影青刻花瓣纹碗玫茵堂5北宋耀州窑刻芙蓉纹盘2018年纽约佳士得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三)6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蓉塘戏鹭纹嘟嚕瓶2018年香港佳士得“浮生闲趣”专场7北宋越窑刻花莲花纹盖盒《99宋磁》8南宋吉州窑木叶天目盏重要文化财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9南宋吉州窑蓝斑剪纸贴花盏美国芝加哥博物馆10南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梅花梅瓶美国圣路易斯博物馆11南宋吉州窑梅花鹿纹梅瓶2019年伦敦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瑞秀楼珍藏12北宋定窑柿釉金彩蝶牡丹纹碗重要文化财产东京国立博物馆13北宋登封窑白釉剔花牡丹纹枕大肉庄藏14北宋河南窑口绞胎瓷碗玫茵堂15辽乾瓦窑白地绿彩草花纹瓶出光美术馆宋瓷的纹饰之美,有时具象、有时抽象;有的细致微观、有飘逸传神。

然而这一切并不完全得益于匠人高超的绘画技艺,更有文人们思想的注入,并参与设计。

宋人擅于突破材质、技法的界限,不把陶瓷纹饰仅仅视为平面创作,除了刻花、印花、彩绘、贴塑等丰富的工艺,为宋瓷的美感增添了变幻的层次;借鉴和模仿其他材质的工艺与质感,也为宋瓷赋予了多元的色彩。

互动:你最喜欢的是几号壁纸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它的理由哦!如果你已被宋瓷的颜值迷倒就赶紧下载 ROSE APP 吧在这里,你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宋瓷的内涵~。

19-20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阶段综合测评2

19-20苏教版语文选修现代散文选读阶段综合测评2

阶段综合测评(二)(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内蒙古的一个农村插队的付晓晓发现了周边古代遗址上散落的瓷器碎片。

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付晓晓感叹,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年代,宋瓷以温婉含蓄的釉色、________的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追捧。

“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以釉色制胜,(),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其色在瓷画中可做天空、海洋;定窑瓷色白质薄,土色如玉,色泽淡雅,纹饰秀美,在瓷画中用来做花瓣和衬景;龙泉窑其瓷片在瓷画中用作绿色的青山、草原,仿佛________的人造美玉。

”付晓晓________地对各类瓷器的妙处________。

“耀州窑的刻花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其瓷片可在贴画中做树叶、草原;宋元时期的景德镇窑生产的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釉层透明度高,光泽度强,其瓷片可做天空、河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

B.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

C.他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D.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的方式,最终鉴定这些瓷片为古代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瓷片。

[解析]本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为宾语残缺,在“去多地古代窑址考察”后面加上“的方式”;第二处为多层定语语序不当,把“古代”挪到后一个“瓷片”前面。

[答案] B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绚烂奇妙B.绚烂奇妙,色彩七分天成,三分人力C.色彩三分天成,七分人力,绚烂奇妙D.绚烂奇妙,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解析]依据后面“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一句,其施事对象应该是“色彩”,所以“色彩七分天成,三分人力”或“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应该在其前面,因此排除A、C两项;“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符合语言常规,排除B项。

赞美瓷器的优美句子简短

赞美瓷器的优美句子简短

赞美瓷器的优美句子简短
1.瓷器极具温暖而美丽的质感,令人流连忘返。

2.瓷器变幻莫测,多变多姿,甩开孤立,足以囊括众多。

3.瓷器惊艳无比,高贵而端庄。

4.瓷器如同钻石般闪烁夺目,迷人千古。

5.闪烁的高贵感,使得瓷器将完美壁画出晶莹剔透的优雅。

6.瓷器可以锦簇如霞,可以弥漫迷离,使人叹为观止。

7.瓷器如花环满桌,惊艳千古,让人赞叹不已。

8.瓷器具有耐腐变色,韧性极佳的特性,令人羡慕。

9.瓷器设计精致,装饰精美,古典而端庄,令人沉醉。

10.瓷器优雅耀眼,那光芒四射,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

简述两宋瓷器

简述两宋瓷器

简述两宋瓷器
两宋瓷器是中国宋代发展起来的特殊艺术形式,在东亚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它最初出现在宋代时期,在宋朝的发展下,迅速发展成为最著名的现代瓷器。

宋瓷器在宋代时期是最重要的艺术品之一,此时宋瓷器制作的水平相当高,被誉为“宋元两朝瓷器的胜利者“,也是中国四大瓷器之一。

宋瓷器主要特征是釉质细腻,体重轻,釉色浅淡,具有独特的光泽,且具有高贵典雅的外观。

他们采用令人惊叹的制作技术,尤其是他们独有的“釉下彩”工艺,大大提高了宋瓷器的艺术价值。

宋瓷器以其精致的形态和人性化的装饰,在当时的文化圈中十分受欢迎。

宋陶工人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美的花纹、花织、颜料、釉色等视觉灵感,深受宋朝贵族和文人爱好者们的喜爱。

此外,宋瓷器还特别注重细节,具有极其精细的绘画工艺,多用金箔和金饰等装饰,使宋瓷器更为精致优雅,受到世人的赞叹。

宋瓷器还有一种特殊的科技特性,称为“大气流”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使宋瓷器整体纹饰更加平滑,同时可以达到抗滑移的效果,从而提高宋瓷器的抗冲击力和抗热性。

宋瓷器是宋代人制作出来的一种珍贵的艺术品,以其细腻的质地、精美的纹饰、精致的金饰和高雅的装饰,在东亚乃至世界上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并被认为是宋朝特有的艺术形式。

宋瓷器是中国盛行宋朝特有文化时期最突出的象征,它代表着宋朝时代的文明和艺术精神,是古人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宋瓷,就是用来美的

宋瓷,就是用来美的

宋瓷,就是用来美的近年来,对鼎鼎大名的钧窑,出现了一些“身世之争”。

不管是出身上的“宋金元明”,还是类型上的“官钧民钧”,都是专家,各有所凭。

马未都先生则用了“汝停钧代”进行解释,意思是汝窑停烧以后,钧窑开始代替它,最好的金代单色钧窑,跟汝窑非常接近。

最初的钧窑以民用盘碗居多,没有红色,没有色斑。

直到明朝初年,在《大明会典》中才有了对钧瓷相关的描述。

这当然也是一家之言。

真相呢?历史没有绝对的真相,只有逻辑性的推测。

与其费尽心思,不如赏心悦目。

宋瓷,就是用来美的。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相处的一种理想而极致的状态。

中国的先哲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整体,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

《道德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与自然最佳关系,就是“天人合一”。

历史上,能够体现这种“化境”的时期,莫过于宋代。

宋朝是中国古代“以文治国”的代表。

以文人士大夫为首的统治者,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甚至不惜通过“丧权辱国”的极端方式,努力摆脱现实压力,寻求一种轻松惬意舒爽的理想生活。

换句话说,只要能够换来和平,割地赔款也无所谓。

那么,是耶非耶?“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对人类社会摧残最大的,无疑是战争。

这个看似君臣蒙难、风雨飘摇的朝代,从北到南,竟然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其间,社会和谐,经济富足,文化发展,通过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就可窥见一斑。

有宋一朝,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荣辱”可以评断的。

更为重要的是,古代美学,竟以宋代为最高。

回望两宋,“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从人文到物象,无一不高、无一不精、无一不美。

宋人的身影,时而在马远笔下的一丛修竹中,流连忘返;时而在苏东坡的赤壁之上,谈笑古今。

今天我们能够有幸触摸的宋代名窑瓷,甚至还留有宋人的余温。

如果把宋瓷拟人化,那么用“闷骚”就很合适,封闭、内省、淡雅又不乏炫目。

宋瓷的故事

宋瓷的故事

宋瓷的故事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宋瓷的那些事儿!你说这宋瓷啊,那可真是老祖宗留给咱的宝贝!就好像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想象一下,在那悠悠的宋朝,工匠们用心地摆弄着泥土,就像妈妈给咱包饺子似的,一点点地把那泥土变成了精美的瓷器。

那手艺,啧啧,真是绝了!宋瓷的种类那叫一个多啊!有青花瓷,那蓝色就像天空一样纯净;还有白瓷,白白净净的,就像冬天的第一场雪。

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魅力,让人看了就挪不开眼。

咱就说那汝窑的瓷器吧,那釉色温润得就像婴儿的肌肤,滑溜溜的。

每次看到汝窑的瓷器,我都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感受一下那种细腻。

这要是摆在咱家里,那得多有面子啊!还有那钧窑,色彩斑斓得像彩虹一样。

红的、蓝的、紫的,交织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弄出来的,得是大师级别的工匠才能有这样的手艺。

你说这宋瓷咋就这么厉害呢?那是因为宋朝的人对生活有追求啊!他们可不满足于普普通通的东西,他们要的是精致,是完美。

这宋瓷就是他们对生活热爱的体现。

你再看看现在,虽然科技发达了,但是咱有时候还真就比不上老祖宗的智慧。

宋瓷那独特的韵味,那精湛的工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模仿出来的。

咱可得好好珍惜这些宝贝啊!别让它们就这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要是有人不懂得欣赏宋瓷,那可真是太可惜了!这就好比你有一颗夜明珠,却不知道它的价值,那不是暴殄天物嘛!宋瓷不仅仅是一件物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见证了宋朝的兴衰,也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咱得把这份宝贵的遗产传下去,让子子孙孙都能看到老祖宗的厉害!所以啊,大家都要多多了解宋瓷,感受它的魅力。

别整天就知道玩手机、打游戏,多去博物馆逛逛,看看那些精美的宋瓷,你就会知道我们的老祖宗有多了不起!这宋瓷的故事啊,说也说不完,咱就慢慢品,好好感受吧!。

关于宋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宋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宋的研究报告作文
诗酒趁年华,宋风拂心弦。

苏轼啊,那个豪放不羁的大才子,他的诗词简直就像是江南的
烟雨,轻轻洒在心田。

每次读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就觉得像是被春风拂面,温暖又惬意。

李清照的词呢,就像
那深秋的落叶,带着几分哀愁,几分婉约。

那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读起来让人心醉神迷。

宋瓷之美,细腻如画。

说起宋瓷,那可真是一绝啊!那些瓷瓶、瓷碗,每一个都像是
从画里走出来的。

你看那青花的淡雅,白瓷的纯净,简直是艺术品
中的艺术品。

有时候,我就在想,古人是怎么做出这么精美的瓷器
的呢?
科技之光,闪耀宋代。

你知道吗?宋代可是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些改变世界的发明都诞生在那个时候。

想象一下,如
果当时没有这些发明,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宋代的科学家们可真是厉害,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繁华盛世,宋代经济。

宋代的经济啊,可真是繁荣昌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瓷是温暖的
(杨浦模拟卷)
行走江南,在惊叹江南园林造园布局的同时,又常常被那些细致、讲究、掩映的内部陈设所折服。

为了点缀风景,增加园景园趣,造园家、园林的主人,因地制宜地在厅馆内部布置了一些家具、古玩、字画、盆景、瓷器等陈设。

这一类陈设,犹如京剧中的折子戏,音乐中的独奏,文学中的微型小说,形式自如,气氛典雅,以某种独特、不着痕迹的风格,充实着空间,创造着景观。

宋瓷,便是其中的点睛之作。

她,以其优雅委婉的造型、特有的釉面润化和深深的人文情怀,伴着简约、流畅的明清家具,一起温暖着园第主人曾经辉煌和孤独的岁月!
不艳、不显、淡雅、简洁的宋瓷,温润而不耀眼。

点滴的堆塑、随意的划纹、细巧的剔花,也总疏淡得像王维的山水,朗朗几笔,简洁得体,不仅彰显着江南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园第主人的内心独白。

钱钟书先生这样说过,唐代诗人将激情、豪迈、缠绵发挥到至极,才有了宋代的宁静、隐秀、淡雅意趣,宋诗走的是与唐诗完全不同的路。

其实,与华贵艳丽、绚烂浪漫的唐三彩相比,温柔内秀的宋代瓶、罐、碗、盆问世,由华丽张扬走向静默内敛,也许还与宋时理学的盛行有关。

“一花一世界,一物一洞天”。

宋瓷之所以形成一种概念,是因为她承载了太多的文化信息,留下了太多的旧时光阴。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宋代其实是一个如梦如幻的王朝。

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于大宋强盛的商业浪潮中,宋代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一幅恢宏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宋代工商经济繁荣的象征。

后期的南宋人,虽然偏安一方,也没有“路有冻死骨”的贫穷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观绝望,有的却是“西湖歌舞几时休”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醉生梦死般的乐观繁华。

由于物质的繁荣,也必然导致国家上层统治者对艺术与审美的追求。

再者,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朝武人跋扈、藩镇作乱的教训,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大力推行文制主义,特别爱惜人才,优待官员。

致使宋朝涌现出大批敢于直谏的官员,如寇准、范仲淹、包拯、苏轼等伟大的名字。

中国历史上,只有宋代,才能出现像包拯和仁宗皇帝在朝堂上当面争吵,连唾液都飞溅到宋仁宗皇帝脸上的事,宋仁宗即使再生气也没把包拯怎么样,包拯照样勇于直谏、照样升职做官。

宋仁宗对疑难案例都是从轻发落,即使是卢多逊和丁谓图谋皇位,这样的重大犯罪也只是流放了事,可见宋代皇帝的开明与民主。

整个社会尊重知识份子,文化人地位空前提高。

于是,以“郁郁乎文哉”著称的宋朝,构成了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

这些,都为宋瓷的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在物质与人文的双重条件下,自然的还原和诗意的追求,成为宋王朝士大夫们的审美趋向。

共同追求一种自然、平淡、韵味之美。

就连被金人俘虏的宋徽宗,在“决”笔词中,还在用拟人化的手法,赞美杏花之“清雅舒淡”之美。

赵佶,这位依世袭制度而即位的北宋皇帝,他的书画名家地位远胜他的皇权,他在位二十五年,最大的功绩在于把雅与俗、巧与拙这种艺术上的双重性实现了完美无缺的对流。

于是,才有了宋词的豪放和婉约,才有了长短之句的跌宕与起伏!这些,正为宋瓷的时尚流行提供了绝佳的人文环境。

“此中有真味,俗辨已忘言”。

这种典雅的审美情趣、艺术格调与文人情怀,自然随着时光反映到工艺美术中来。

老子早有“大象无形”、“大音若希”、“大辩若讷”、“大巧若拙”的体悟;写《文心雕龙》的刘勰,也曾把“隐秀”视作艺术品的标准。

翻一翻宋人的别集,他们讲得最多的是雅淡、简约等趣味,梅尧臣称“唯造平淡雅”,苏东坡称“精能之至,反造疏淡”,欧阳
修称“古淡有真味”。

理论上有老子之法可依,物质上有经济的空前繁华,现实中又有皇上老子喜欢、文人士子的推崇,朝野合力,时尚有了流行的依据。

于是,简约、内敛、淡雅,内秀的宋瓷,便成为文房清玩的标准;成为宋时精神的象征;更成为某种彻悟的物化。

她的高度,即使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无法启及……
在内敛、淡雅的江南园林中,欣赏那些同样流畅、简约的明清家具,便不由地回味其形与技,范式与风格,都那么自然地承传着宋瓷的艺术趣味。

与亮丽耀眼的明清粉彩、青花、珐琅等瓷器相比,宋瓷少的是一份华贵,一份涂脂抹粉后的耀眼,多的是一种隐约的秀色,不施粉黛的清丽。

凝聚在宋瓷上的细密冰片,隐约间闪烁着丝绸的光泽,能感觉到她“温润如玉”般的质感——这是“宋人”转身离开的瞬间,留给我们的微笑!
今天,宋时的风云已渐行渐远,面对日日忙碌、终日奔波,有几件宋瓷为伴,会增添一份不趋时、不张扬的感染。

“古淡有真味”,温润淡雅的宋瓷,就像纯棉之于女人,日日相伴,让人感觉到那份内心的温暖与贴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