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 (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1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美国记者
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感悟伟人
“他卓有成效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着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
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
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
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
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
存入一分钱……”
周恩来去世时,连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也破例为他将半旗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问题探究: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 “异”分别指什么?
①摆脱殖民统治
同
②实现民族独立
③发展壮大自己
①社会制度不同
异
②建设道路不同
③意识形态不同
“他并不打算改变 任何一个坚持反共 立场的领导人的态 度,但他改变了会 议的航向。”
中印纷争该如何解决?
和平共处的原则
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走向世界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内容
首次确认 影响
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 周恩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结合图片,你能用哪些词 语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 基本特征呢?
《南京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签订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 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感悟伟人
“他卓有成效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着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
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
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
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
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
存入一分钱……”
周恩来去世时,连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也破例为他将半旗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问题探究: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 “异”分别指什么?
①摆脱殖民统治
同
②实现民族独立
③发展壮大自己
①社会制度不同
异
②建设道路不同
③意识形态不同
“他并不打算改变 任何一个坚持反共 立场的领导人的态 度,但他改变了会 议的航向。”
中印纷争该如何解决?
和平共处的原则
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走向世界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内容
首次确认 影响
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 周恩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结合图片,你能用哪些词 语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 基本特征呢?
《南京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签订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 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1张)

训。
2、中国的政权性质:社会主 义国家。
讨论:中国为什么要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万隆会议:___1_9_5_5_____年在___印__度__尼__西__亚___的万隆召开, 是第一次没有___殖__民__主__义__国__家_____参加的_____亚__非______会议。
和国国如,及并系两 平际之果也世且的国 与关间这应界感和总 安系,些该其到平理 全中而原适他在共重 的,且则用国他处申 坚他适不这家们五指 固们用仅些的和项导 基将于适原关亚原两 础形一用则系洲则国 。成般各。中以,关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 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
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_互__利__,__和__平__共__处__。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___深__远__影__响_____,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
所接受,成为处理___国__与__国__之__间_____关系的___基__本__准__则____。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 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 交国书后合影。
(2)周恩来提出“____求__同__存__异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______亚__非__各__国_________的团结与合作。
2、中国的政权性质:社会主 义国家。
讨论:中国为什么要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万隆会议:___1_9_5_5_____年在___印__度__尼__西__亚___的万隆召开, 是第一次没有___殖__民__主__义__国__家_____参加的_____亚__非______会议。
和国国如,及并系两 平际之果也世且的国 与关间这应界感和总 安系,些该其到平理 全中而原适他在共重 的,且则用国他处申 坚他适不这家们五指 固们用仅些的和项导 基将于适原关亚原两 础形一用则系洲则国 。成般各。中以,关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 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
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_互__利__,__和__平__共__处__。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___深__远__影__响_____,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
所接受,成为处理___国__与__国__之__间_____关系的___基__本__准__则____。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 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 交国书后合影。
(2)周恩来提出“____求__同__存__异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______亚__非__各__国_________的团结与合作。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47张)

【中国积极主动走向世界】
中国
积极 主动
世界
打破美国封锁
【第二篇章】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影响世界
【自主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背景 具体内容 正式确认 历史影响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互互相相尊尊重重领主土权主和权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平等等互互惠利、 和平共处
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
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
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
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A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6、1953年底,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 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是 ( )
如何理解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 之间的内在联 系?
互相尊 重主权 和领土 完整
核心和 基础
互不侵 犯、互 不干涉 内政
平等 互利、 和平 共处
保证
目标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为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 泛认同?
1. 尊重 和平
平等
2.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尊重、 平等、和平的核心理念,这些理 念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 在那个充满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的时代里,以尊重、平等、和 平为核心理念的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犹如一股春风,温暖了世界 各国的心灵,因此能够赢得各国 的支持和认同。
练兵营
1.一个美国记者在评论周恩来在万隆 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 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 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 向。”这次会议是(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33张PPT)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2.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
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中苏建交
中国首任驻苏大使王稼祥递交国书仪式 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递交国书仪式
1949年——
苏联、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匈 牙利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人民共 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德意 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社 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同
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存 社会制度不同 异 建设道路不同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同”和“异” 分别指什么?“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什么情 况下提出的?有何作用?
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 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 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 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 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相关链接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954年访问 1954年访问
1954年4月参加 印度
缅甸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给我 们什么启示?
原因: 新中国成立,国家获得独立;
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会议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2.外交环境 (1)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
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 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中苏建交
中国首任驻苏大使王稼祥递交国书仪式 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递交国书仪式
1949年——
苏联、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匈 牙利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人民共 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德意 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社 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同
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存 社会制度不同 异 建设道路不同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同”和“异” 分别指什么?“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什么情 况下提出的?有何作用?
材料一:“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 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 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 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 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相关链接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954年访问 1954年访问
1954年4月参加 印度
缅甸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给我 们什么启示?
原因: 新中国成立,国家获得独立;
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会议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2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以下历史事件符合/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哪一项内容?
×
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
×美军空袭叙利亚
互不侵犯
×
美国对台军售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国内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82页
1.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第83页
共同的历史经历
同 共同的发展诉求
共同的和平愿望
追求和平 共同发展
不同的意识形态
异
不同的社会制度
团结合作
尊重差异
万隆会议:
第83页
会后:打开外交新局面 —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菲律宾代表: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锡兰代表:台湾应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思考: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
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 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 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 异的。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讲话
第83页
万隆会议: 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建国初的外交成就(有利局势):
外交成就②:与17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第81页
作用: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建国初的外交成就(不利局势):
第81页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 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 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 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 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 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
以下历史事件符合/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哪一项内容?
×
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
×美军空袭叙利亚
互不侵犯
×
美国对台军售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国内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82页
1.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第83页
共同的历史经历
同 共同的发展诉求
共同的和平愿望
追求和平 共同发展
不同的意识形态
异
不同的社会制度
团结合作
尊重差异
万隆会议:
第83页
会后:打开外交新局面 —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菲律宾代表: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锡兰代表:台湾应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思考: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觉得应该如何应对?
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 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 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 异的。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讲话
第83页
万隆会议: 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建国初的外交成就(有利局势):
外交成就②:与17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第81页
作用: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建国初的外交成就(不利局势):
第81页
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 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 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 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 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 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目标
处理之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0年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 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国家之 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三、以“求同存异”的智慧影响世界
丹麦
缅甸 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瑞士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
苏 社会主义阵营
美 资本主义阵营
等一些
对新中国采取
,实行
政
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
。
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走向世界
(1)背景 ①中、印、缅三国在历史上存在领土纠纷, ②中国的强大引起缅甸与印度的担忧。
(2)首次提出: 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
同 异 求 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存
——美国记者
何为“同”
何为“异”
① 共同的经历:曾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② 共同任务: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宗教信仰、建设道路不同。
③ 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民族独立。
“万隆精神”
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
亚非人民团结一 致, 维护世界和 平,增 进各国人民之间友
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
(2)过程:充满危机
会中—矛盾与分歧:充满“火药味”的万隆会议 “‘共产主义’是一种‘颠覆性的宗教’”。—伊朗代表团团长贾马利
巴基斯坦
菲律宾
土耳其
伊朗
泰国
“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31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 印度代表团
首次提出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正式形成
影响
材对中料国一::和和平平共共处处五五项项原原则则的的提提出出,,是是我新国中独国立外自交主政和策平外从交突政出策强的调完意整识体形现态,的标“志一着边新
倒中国”外,交转政向策较的多成地熟考,虑为国开家创利我益国而外开交始新走局向面务奠实定的了一基个础,相成当为重我要国的处标理志国。际关系的基本
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以苏联、美国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对峙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义阵营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将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安全,阻止中 国统一。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不承认、经济上的封锁 禁运、军事上的包围威胁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形成
周恩来在接 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
1953年 首次提出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 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 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1954年 正式确立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
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保证
目标
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走向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求同存异——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 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
思考:中国跟亚非国家有过什么相同遭遇?要面 临哪些共同问题?
“同” “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共24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回顾历史 走进历史 品味历史
回顾历史
印象历史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
走进历史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 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 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 之建立外交关系。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周恩来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 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探究:“求同存异”的同指的是什么?异又是指什么呢?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部环境
交
周恩来
外交新局面
品味历史
故事欣赏
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 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 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 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 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 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 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回顾历史 走进历史 品味历史
回顾历史
印象历史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
签
走进历史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 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 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 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 之建立外交关系。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周恩来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 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探究:“求同存异”的同指的是什么?异又是指什么呢?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部环境
交
周恩来
外交新局面
品味历史
故事欣赏
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 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 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 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 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 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 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这段话,你能说出“求同存异”的 “同”和“异”各指什么吗?
同——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 殖民主义,谋求发展等。
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 路不同。
独立自主和求同存异会给中国 带来怎样的局面?你能举出一 些例子说明吗?
民族独立 和平共处
外交政策
五项原则
巨大成就
求同存异
国际地位提高
• 建国初,国际主要力量对中国的 不同态度,反映出什么样的国际 矛盾?
• 新中国成立所面临的外交环 境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 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 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 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惠、和平共处的原则,作为处理两 国关系的原则。
1955 印度尼西亚 的万隆召开 , (1)万隆会议: ___________ 年在 ______________ 殖民主义国家 亚非 是第一次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 参加的 _____________ 会议。 求同存异 (2)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亚非各国 满成功, 加强了中国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团结与合作。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 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 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 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 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1953 印度 2.提出:__________ 年周恩来接见__________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 3.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利,和平共处 _______________。 深远影响 4.影响: 在国际上产生了 ______________ ,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 国与国之间 基本准则 。 所接受,成为处理________________ 关系的_____________
问题:
来参加会议的有哪些国家?
这次会议的性质怎样? 这些国家是为了什么目的来参加万 隆会议的? 参加会议的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怎样?
共同探究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总理是怎
么说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 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周恩来发言的精髓
----------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1、屈辱痛苦的经历得出的 深刻教训。 2、中国的政权性质:社会主 义国家。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讨论:中国为什么要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国 际 关 系 中 , 他 们 将 形 成
国 之 间 , 而 且 适 用 于 一 般
如 果 这 些 原 则 不 仅 适 用 各
, 也 应 该 适 用 这 些 原 则 。
及 世 界 其 他 国 家 的 关 系 中
并 且 感 到 在 他 们 和 亚 洲 以
系 的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
两 国 总 理 重 申 指 导 两 国 关
本政府为代表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的唯一政府。凡愿 遵守平等、互利及互 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 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 外交交系。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独立自主的和平 (1)新中 Nhomakorabea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交政策。 苏联 十几 (2)建国第一年同__________ 等___________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周恩来:“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 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 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 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 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理 联 合 声 中 明 印 两 国 总
和 平 与 安 全 的 坚 固 基 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