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仪器改造”与“一器多用”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复习专题:各类仪器在实验中的创新应用

高中化学复习专题:各类仪器在实验中的创新应用

专题讲座各类仪器在实验中的创新应用高考试题中常出现仪器的创新应用,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②同一用途的多种装置;③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一、变换思维角度——广口瓶的“一材多用”要注意在广口瓶的不同用途中,导气管的长短不同.1.A装置可作集气瓶和洗气瓶.例如,利用A装置收集或干燥以下三种气体:①Cl2②NH3③NOⅠ.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②.Ⅱ.若集气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①.Ⅲ.若集气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③,此时气体由b口进入.Ⅳ.若集气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气体干燥,可用此装置干燥的气体是①③,这时气体由a口进入.2.A装置用于监控气体流速.例如:给病人输氧气时,可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从a端通入氧气,b端接入呼吸罩,则可从广口瓶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监控所通氧气的速率(如下图).3.B装置用于测量气体的体积.长导管与另一弯管连接伸入量筒底部,广口瓶中盛满水,气体“短进长出”,将广口瓶中的水排到量筒中来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4.安全防倒吸装置.(1)C装置中长导管与另一导管连接伸入溶液中,气体“短进长出”.(2)D装置中,两短导管间加一长直玻璃管,气体从两短导管其中一个进,另一个出.二、球形干燥管——“多变的角色”A装置可作干燥、吸收及检验装置.(1)干燥管内盛无水硫酸铜时,可用于水的检验.(2)可用于有毒气体的尾气吸收,如内盛碱石灰时可吸收HCl、Cl2、SO2等.(3)可用于定量测定气体的质量.定量测定时,有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对测定的影响,所以吸收气体的装置后还要另接一个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或二氧化碳等对定量测定产生干扰.B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C装置为简易启普发生器,可用于H2、CO2的制取,也可用于铜与硝酸的反应.三、“多器一用”1.测量气体体积.2.冷凝装置.3.气体干燥装置.4.气体控制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四、其他装置的创新及应用1.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由于水流的作用,使装置a、b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故使过滤速率加快. 2.蒸馏装置的创新.图1图2①图1,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提高了反应物的转化率.②图2,由于Br2的沸点低,且有毒性和强腐蚀性,因此设计了用冰冷却回收液溴的C装置,并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吸收,热水浴可以使液体受热均匀且易于控制温度.装置中使用了双温度计,其中温度计a用于测量水温,温度计b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3.洗气装置的创新——双耳球吸收法.由于双耳球上端球形容器的容积较大,能有效地防止倒吸.故该装置既能除去气体中的气态杂质,又能防止倒吸.【例】(2016·沈阳质量检测)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已知:AlN+NaOH+H2O===NaAlO2+NH3↑.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AlN的纯度(夹持仪器已略去).(1)如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实验药品,打开K1、K2,通一段时间氮气后,称量C装置的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然后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装置反应后的质量.反应结束后通人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2]用如图装置测定m g样品中Al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X液体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A.CCl4B.H2OC.NH4Cl溶液 D.解析:(1)由题中装置图知,浓硫酸用于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氨气,故球形干燥管是用于防倒吸的.(2)装置组装好后,首先应检查装置气密性;再根据前后实验操作,可知通完N2后应先关闭K1;根据定量型实验的特点,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氨气完全被吸收减少实验误差,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氮气使氨气全部被C装置吸收.(3)浓硫酸是用于吸收反应生成的氨气,因此为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应在C装置后再安装一个干燥装置.(4)所选用的液体应为不能溶解氨气的液体,故选择A、D.答案:(1)防止发生倒吸(2)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K1把装置中生成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中(3)在C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干燥装置(4)AD1.如图所示装置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它除用于洗气外,还有其他用途:(1)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往往在氧气钢瓶与病人呼吸面具之间安装盛有水的该装置,用于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以便调节供氧速率,此时氧气应从________(填标号)管口导入.(2)实验室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完Cl2后,将多余的Cl2通入NaOH溶液之前,为防止NaOH溶液倒流入反应器,应先将Cl2从该装置________(填标号)管口导进,从________(填标号)管口导出.(3)如果用此装置收集NO时,应采取的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__(选取正确的编号).A.直接将气体由a管口进B.直接将气体由b管口进C.将广口瓶盛满水,气体由a管口进D.将广口瓶盛满水,气体由b管口进解析:(1)为了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以便调节供氧速率,则进气管应是长导管,即a管为进气管;(2)为防止吸收多余的Cl2时NaOH溶液倒流入反应器,则将Cl2从装置短管导进,即由b进,a出;(3)若用此装置收集NO,由于NO与氧气反应,则需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利用排液体法收集.故应将广口瓶盛满水,NO 气体由短管口b 进入.答案:(1)a (2)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b a (3)D 2.普通漏斗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之一.我们对它的用途并不陌生.(1)请举两例说明普通漏斗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是否探讨过在化学实验中创新地使用普通漏斗?请参与到下面的讨论中:图1 图2①图1是某同学实验室制备H 2并检验H 2具有可燃性装置的一部分,请说出他这样做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某同学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时,找不到分液漏斗.他灵机一动,先在试管中将混合液充分振荡后静置,然后再用普通漏斗与其他常见实验仪器和用品组装成一个简易分液器进行分液(图2),解了燃眉之急.试分析该设计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普通漏斗常用作过滤器,有时也组成防倒吸装置,用于吸收易溶于水的气体.答案:(1)向细口容器中加液体;组成过滤装置;组成防倒吸装置(任选两例,合理即可)(2)①防止不纯氢气点燃时发生爆炸②两层液体的完全分离较难控制;苯、I 2均会导致橡胶老化【…、¥.】【…、¥.】。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仪器的组合与创新应用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仪器的组合与创新应用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仪器的组合与创新应用受条件限制为完成特定的实验目的,在掌握实验仪器常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实验原理对仪器进行组合“一器多用”“多器同用”甚至革新显得十分重要。

有关试题在综合实验装置判断题中十分常见,解答这类试题时,除了要知道所给仪器或装置的特点,还必须清楚实验的目的、发生反应的原理、生成物的性质、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验中有无杂质干扰、如何排除等。

应用实例总结如下:一、一器多用1.漏斗的多种用途(1)组成过滤器进行过滤(如图1)(2)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如图2)(3)倒置使用,防止倒吸(如图3)2.用途多变的广口瓶回答下列问题:(1)收集气体(如图A),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应从________口进气;若瓶中装满饱和食盐水,从________口进气,收集Cl2;也可用A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则广口瓶中盛放________,应从________口进气。

答案b a饱和食盐水 b(2)装置E可用于贮存少量气体,若E中收集了少量H2,排出H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打开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3)图中可用于测量气体体积的是________(填装置字母,下同),用作安全瓶的是_________,接在气体连续制备的实验装置中间,用于控制气流平稳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D B(4)用于监控气体流速(如图F),广口瓶中盛有液体,从________端通入气体,根据液体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监控通入气体的流速。

答案 a3.干燥管的“一材多用”装置图解读尾气吸收装置①可用于一般尾气的吸收,如内盛碱石灰,可吸收HCl、Cl2、SO2等(如图a);②可用于防倒吸装置,如极易溶于水的HCl、NH3等(如图b)气体检验装置如干燥管内盛无水CuSO4时,可用于水蒸气的检验(如图c)辅助测定气体,防止外界因素干扰;定量测定气体时,有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对测定产生的影响,所以在测定装置后,需接一个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对定量测定产生干扰(如图d)简易的气体发生装置类似启普发生器原理,通过调节活塞,进而使产生的气体调控液面高度而决定反应是否继续(如图e)过滤装置可用于水的净化等较简单的过滤(如图f)二、多器同用1.气体干燥装置干燥气体可用洗气瓶(如图①,盛放液体干燥剂)、球形干燥管(如图②,盛放固体干燥剂)、U 形管(如图③,盛放固体干燥剂)。

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0.3化学实验仪器的连接与创新使用(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

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0.3化学实验仪器的连接与创新使用(教学案)Word版含解析

有关化学实验仪器的连接与创新使用是近几年来高考化学实验的重要命题角度,该类试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题目所涉及的仪器及装置一般都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其考查形式一般是根据实验目的或具体实验情景,一是选择需要的实验仪器,并对仪器进行改进和创新,如“一器多用”,“多器一用”等;二是对所给实验仪器或装置进行连接组装;三是对实验仪器或装置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解题关键是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了解仪器的结构和用途,根据实验步骤选择、改进和连接实验装置。

有关该方面的考查在选择题和综合实验题中都有所涉及。

一、实验仪器的“一器多用”1.球形干燥管的创新使用:(1)A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

(2)B装置为简易的过滤器,可净化天然水。

如果去掉上边两层,可用于活性炭对液体中色素的吸附实验。

(3)C装置为一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可用于H2、CO2的制取,也可用于铜与硝酸的反应。

2.集气瓶的创新使用:集气瓶除用于收集气体外(如图D)、还可用作测量气体体积(如图E)、洗气瓶(如图F)等。

二、实验仪器的“多器一用”1.常见的防倒吸装置2.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制气装置3.可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4.可作为冷凝或冷却的装置5.可作为气体干燥或除杂的装置考点一、实验仪器的“一器多用”【例1】根据如图所示仪器(若有必要,装置可多次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

若要除去Cl2中混有的水蒸气和HCl气体,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制多功能化学实验器

自制多功能化学实验器

支 管 上 的 气 球 慢 慢 鼓 起 来 ,干 燥 的 紫 色 石 蕊 试 纸 不 变
创 新 探 索 、分 享 教 研 的 交 流 平 台 。 中 W核 心 期 刊 (遴 选 )数 据 库 (万 方 数 据 )、中 W期刊全
色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变色的顺序由下到上.
文 数 据 库 (中 国 知 网 # 文 收 录 。 主 要 栏 目 :教 学 论 坛 、教 学 研 究 、实 验 研 究 、教 师 发 展 、经 验 交 流 、教 学 研 究 、中卨考
能 力 ,进一步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合作精神、实验 能 力 、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
实 验 不 仅 具 有 趣 味 性 ,更 注 重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思
考 、分 析 、实 验 改 进 ,有 利 于 突 破 教 学 难 点 、提升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思考、突破的能力.
通 过 二 氧 化 碳 对 人 体 健 康 和 环 境 的 影 响 ,特 别 是 温室效应,以及二氧化碳用于气体肥料、灭 火 、碳酸饮 料 、人工降雨、制 冷 剂 等 用 途 ,提 升 辩 证 思 想 、环保意 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2 研究制作“自制多功能化学实验器”的过程 带着这个问题,进 行 深 人 的 探 究 ,注射器不仅可
以代替分液漏斗,还 可 以 把 注 射 器 的 活 塞 取 下 ,用剪 刀切掉短管用胶填满,做试 管 用 ,内装大理石,壁上打 个 孔 ,塞 上 橡 皮 塞 ,插 人 一 个 注 射 器 ,内 装 稀 盐 酸 ,做
(收稿曰期:2021 -01 -22)
令制多功能化学卖验器
张有建
( 桦 川 县 江 川 农 场 学 校 黑 龙 江 桦 川 154302)
摘 要 :利 用 身 边 的 废 弃 物 代 替 仪 器 ,做 成 一 个 实 验 装 置 ,完 成 常 见 的 二 氧 化 碳 气 体 的 制 取 、性 质 的 检 验 和 气 体 的 验证.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仪器的组合与创新使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仪器的组合与创新使用

第63讲仪器的组合与创新使用[复习目标] 1.了解同一仪器在不同组合中的用途及不同仪器组合的同一用途。

2.了解仪器的创新使用。

考点一一器多用与多器一用1.用途多变的广口瓶回答下列问题:(1)收集气体:可选用装置________(填装置字母,下同),若用排空气法收集CO2,则应从________口进气;若收集氢气,则应从________口进气;若瓶中装满饱和食盐水,从________口进气,可收集Cl2。

答案A b a a(2)洗气除杂或干燥:可选装置________,比如除去Cl2中的少量HCl,则广口瓶中盛放________,应从________口进气。

答案F饱和食盐水 a(3)装置E可用于贮存少量气体,若E中收集了少量H2,排出H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打开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4)图中可用于测量气体体积的是________,用作安全瓶的是________或A,若用A作安全瓶,则应从________口进气;接在气体连续制备的实验装置中间,用于控制气流平稳的装置是________。

答案C D a B(5)用于监控气体流速(如图F),广口瓶中盛有液体,从________端通入气体,根据液体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来监控通入气体的流速。

答案 a2.多用途的球形干燥管位置不同,作用不同(1)在整套实验装置的中间横放——干燥、吸收及检验装置①干燥管内装有固体干燥剂,可用于干燥气体。

无机实验中常用的固体干燥剂有碱石灰、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

②干燥管内盛有无水硫酸铜(填写试剂名称)时,可用于水蒸气的检验。

③可用于定量测定气体的质量。

(2)在整套实验装置的最后横放——“左吸右挡”:既可以吸收多余的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又可以阻挡外界空气中的干扰气体(如CO2、水蒸气等)进入装置中。

3.实验仪器的“多器一用”(1)可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2)可用于冷凝或冷却的装置(3)可用于气体干燥或除杂的装置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瓶中盛有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C.瓶中装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答案 D解析 A 项,NH 3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 3;B 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2时,应从A 口进气;C 项,NO 2与H 2O 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 项,H 2难溶于水,从B 口通入H 2,能将瓶中的水压入量筒中,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H 2的体积。

化学实验: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

化学实验: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
化学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
讲师:寇承志
●考纲解读
知道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考情分析
考点整合
高考试题中常出现仪器的创新应用,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要注意其用法的区别; ②同一用途的多种装置,要注意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装置; ③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要注意每种用法的区别与注意事项。
1.变换思维角度——例如:广口瓶的“一材多用”
Ⅰ.若瓶子是干燥的,由 a口进气可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如Cl2。 Ⅱ.若瓶子是干燥的,由b口进气可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如NH3。 Ⅲ.若集气瓶充满水,就是排水法收集气体,如NO,此时气体由b口进入。 Ⅳ.若集气瓶内装入某种液体,气体由a口进入,b口导出,可用于气体的
2.球形干燥管——多变的角色 (1)干燥管的常规用途是可
作干燥、吸收及检验装置
例如:①干燥管内盛无水硫酸铜时,可用于水的检验。 ②可用于有毒气体的尾气吸收,如内盛碱石灰,可吸收HCl、Cl2、SO2等。 ③可用于定量测定气体的质量。定量测定时,有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成
(2)球形干燥管的创新用途 ①尾气吸收装置,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装置A。
④简易的启普发生器, 装置D。例如H2、CO2的制取,也可用于铜与硝 酸的反应。
3.“多材一用” (1)测量气体体积。
(2)作为冷凝装置。
(3)气体干燥装置。 4.常用仪器的创新使用
真题体验
1.广口瓶被称为气体实验的“万能瓶”,是因为它可以配合玻璃管和其他简 单仪器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下列各图中能用作防倒吸安全瓶的是 ( )
②简易的过滤器,可净化天然水。如果去掉上边两层,可用于活性炭对 液体中色素的吸附实验,装置B。
③微型反应器,装置C。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是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的方 向,该装置既可节约药品,又可防止污染。铜在该装置中燃烧时,Cl2封闭在 干燥管内,实验后剩余的Cl2也能用水吸收,并观察CuCl2溶液的颜色。

【推荐】专题10+“一器多用”(教案)-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

【推荐】专题10+“一器多用”(教案)-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全突破

器材的创新使用1.“一器多用”(1)干燥管除用于干燥气体外,还可以用于防倒吸装置(如图①)、组装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如图②)。

(2)集气瓶除用于收集气体(如图③、图④)外,还可用于贮存气体(如图⑤)、测量气体体积(如图⑥)、作洗气瓶(如图⑦)等。

2.“多器一用”(1)测量气体体积(2)冷凝装置(3)气体干燥装置(4)气体控制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例1如图装置,其中试剂b 为浓硫酸,则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例2 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气体的是【答案】B【解析】A. 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使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A错误;B. 浓硫酸和Na2SO3反应生成SO2气体,用浓硫酸吸收混有的水蒸气,SO2密度大于空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故B正确;C. NO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水洗气,故C错误;D.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且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气体时应使用饱和食盐水,故D错误。

例3实验室中某此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骨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答案】B例4查阅资料得酸性大小:H2CO3>苯酚>HCO3-。

若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进行探究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中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B.打开分液漏斗旋塞,①产生无色气泡,③出现白色浑浊C.苯酚有弱酸性,是由于苯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羟基的活性D.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 +H2O→+Na2CO3【答案】D例5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D.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答案】B【解析】A项,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而题目中的装置制取气体无需加热,所以无法制取氯气,故A项错误;B项,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醋酸和碳酸钙反应: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该反应无需加热就可以发生,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有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生成,所以试管中溶液变浑浊,故B项正确;C项,实验室制备NH3,可用浓氨水和CaO固体反应,化学方程为:NH3∙H2O+CaO=Ca(OH)2+NH3↑,浓氨水易挥发,CaO固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升高,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以气体的形式逸例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表中各仪器中对应的试剂,制取干燥纯净的气体,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解析】A项、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制得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但浓硫酸和氨气反应,应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所以不能实现目的,A错误;B项、加热条件下,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但不能制得干燥的Cl2,B错误;C项、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可以制干燥的O2,C正确;D 项、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不能收集到CO2,D错误。

初中化学实验中“一器多用”方法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中“一器多用”方法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中“一器多用”方法初探作者:田永祥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年第01期在实验室里,日常使用的仪器除了本身的“功能”作用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其特有的结构优势,结合相关实验的特点,进行仪器的再利用.比如,可以扩展仪器的功能,开发、创新教材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化学实验中发现,针管在化学实验中有许多作用.原因是针管的各种规格都有、封闭性好,操作简便、节省试剂、污染少,针筒本身透明、有刻度,便于观察.它和U型管结合,可以探究很多产生压强差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成为实验探究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探究实验的兴趣.例如,在探究“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氧化钙溶于水放热、吸热现象”时,取四个相同的如图装置,在三角烧瓶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氧化钙,在U型管中放入等量的红墨水,用针管吸入等量的水,并将水注入三角烧瓶中,振荡溶解后,打开止水夹,发现第一个和第四个装置中,U型管右侧红墨水上升,溢出管外,说明氢氧化钠、氧化钙在与水接触后放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第二个U型管无变化,说明氯化钠溶于水时不放热,也不吸热;第三个装置中,U型管左侧红墨水上升,说明硝酸铵溶于水后放热,使装置内压强变小.又如,如图,请设计让右侧红墨水上升的实验,并写出四种不同的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学生设计出利用此装置,用固体和液体作用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以及氧化钙与水放热的反应.2H2O2MnO22H2O+O2↑分解反应Zn+2HClZnCl2+H2↑置换反应CaCO3+2HClCa Cl2+H2O+CO2↑复分解反应CaO+H2OCa(OH)2化合反应实验验证后,学生又设计出可以用针管抽取三角烧瓶内的气体,吹出肥皂泡,让泡泡飘在空气中,看氢气气泡上升,氧气气泡和二氧化碳气泡下降的现象,比较出三种气体的密度大小;还可以抽取气体,靠近酒精灯火焰推动活塞,发现氧气能让酒精灯燃烧更旺,氢气能被点燃,二氧化碳能让酒精灯熄灭.体验氧气的助燃性、氢气的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同时,可以感知氢气球能升空但不能做探空气球的原因,实现了一次实验进行多方位探究的目的.该装置还可以检验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并可以检验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方法是:取两个相同的如图装置,三角烧瓶分别装满氯化氢气体和氨气,U型管内装的是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先在U型管与三角烧瓶相连的胶皮管上夹上止水夹,用针管吸取等量的少量的水,推水入三角烧瓶,振荡后打开止水夹,发现两个装置U型管内的液体都倒流入三角烧瓶中,但是装氯化氢气体的三角烧瓶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气体溶于水后呈酸性;装氨气的三角烧瓶中溶液呈蓝色,说明气体溶于水后呈碱性.再如,在研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氢氧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有沉淀产生,而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现象不明显,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反应时没有感性的认识,较难掌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检验生成物和生成物状态变化引起压强变化两方面思考,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一部分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在溶液里滴加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另一部分学生利用此装置设计对比实验:取两个相同的如图装置,三角烧瓶中都充满二氧化碳,U型管中装水,在针管中分别吸等量的水和浓氢氧化钠溶液10mL,充分振荡后打开止水夹,针管中吸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中U型管内的水倒流入三角烧瓶中,而针管中吸水装置中U型管内左侧的液面上升,但并未倒吸入三角烧瓶中,明显的现象对比,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思考、探究设计出来的精彩方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能力.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开发.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生明确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了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提高每个实验的智力价值,使实验过程充满启发性、思考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