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心得体会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布局,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
在国家经历困难考验的时期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转。
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的大庆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人精神是石油工人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大庆的昨天灿烂辉煌,大庆的今天生机勃勃,大庆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布局,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
在国家经历困难考验的时期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转。
深入、系统地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后,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油田开发初期的艰苦岁月,油田工人风餐露宿“天当被、地当床”,人拉、肩扛、搬运钻机,破冰取水保证开钻,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
想到这些我不由的肃然起敬,老一代石油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状态,战天斗地,勇往直前,攻克了种种无法想象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打下了中国石油发展的坚实基础,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使梦想成为现实,使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宝贵的财富,成为中国石油人的特色文化和传承不息的精神动力。
这一切正是一代代石油人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所换来的。
铁人说过:“干革命,就会遇到困难,有困难就要去斗争,这不是看戏,不是下馆子。
国家缺油就要把油搞出来。
要搞油就会有困难,你不去斗争,要我们共产党员干什么?不就是个死么?我是豁出来了,只要上午拿下油田,下午倒在钻台上也是痛快的!有了困难怎么办?这就像打仗一样,不能退下来。
王进喜的名人事迹故事_王进喜经典事迹

王进喜的名人事迹故事_王进喜经典事迹我们都知道王进喜是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的伟人,除了这个事迹,你还知道哪些王进喜的事迹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王进喜的名人事迹故事_王进喜经典事迹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目录▼▼王进喜的故事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母亲何占信,父亲王金堂。
40岁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个男孩子,心里非常高兴。
按照当地的习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子用的筛子放在秤上一称整好十斤,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十斤娃”。
十斤娃名字听起来非常雄壮,可身材瘦小。
十斤娃长大后,按照王家的家谱往下排,起名王进喜,希望他欢欢喜喜去上学,学到本领后重整家业。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王进喜受尽苦难。
1929年,玉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灾荒。
为了活命,6岁的王进喜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1932年,军阀马步芳要建羊毛厂,王金堂被强迫出劳役。
9岁的王进喜让父亲坐在牛车上,赶车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
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10岁的王进喜和几个穷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没、气候变化无常的妖魔山给地主放牛。
王家有几亩地被区长以借为名长期霸占。
12岁的王进喜不畏强权,前去讨要。
虽然只要回了几丈白土布,却是王进喜与恶势力抗争的一次胜利。
14岁时,为了躲兵役,王进喜淘过金、挖过油。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旧玉门油矿当童工,年龄虽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还经常挨工头的打骂,但他不甘屈辱,奋起反抗。
王进喜常因反抗而受惩罚。
师傅知道后,给他讲骆驼“攒劲”的故事,告诉他要讲究斗争方法,培养“耐力”。
王进喜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炼就了他刚毅坚韧、倔强不屈的性格。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
1950年春,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
“铁人”王进喜1背景

“铁人”语录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 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 天大困难都不怕。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 拿下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 条件也要上!
王进喜
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打 出来的?
当时我国出现了严重的“油荒”,王进喜率钻井 队克服了气候恶劣,设备不齐的重重困难,中苏 关系恶化,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川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情境导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 年代,从人民中间涌现出许多英雄 人物,他们的事迹影响着我们的社 会,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重温创业年代英雄们的感
人事迹。
学习目标
石油工人王进喜
一、“铁人”王进喜
1.背景: 为改变我国石油主要靠进口的情况,1960年,国家 在大庆油田开展大规模的石油大会战。 2.事迹: 1960年3月,王进喜来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他率
拒绝提供原子弹技术资料;国外对中国进行严
密的技术封锁。
(2)我国经济处于困难时期,研究的条件很差。
县委书记焦裕禄
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背景:
1962年,焦裕禄被派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 当时,兰考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降到历 史最低水平。
2.事迹: 焦裕禄为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深入群众,带领 全县人民生产自救;虽身患晚期肝癌,仍工作到生
命最后一息。
3.美誉: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党的好干部”
学生活动:看图讲故事
焦裕禄
焦裕禄发现花生适 合在沙地生长,是兰考 又一宝,十分重视种植 花生。焦裕禄下乡随时 与群众一起劳动,并听 取群众的建议。图为他 在花生地里拔草。
大庆精神的40题

1、大庆精神产生于60年代石油会战,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王进喜是玉门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
3、 2004年10月8日铁人王进喜诞辰80周年之际奠基。
4、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王进喜王铁人为何只活了47岁。
5、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的大庆精神形成于石油会战时期,。
6、松基三井出油是发现大庆油田的基本标志。
为纪念在国庆十周年前夕松基三井首次出油,将油田内的肇州大同镇改为大庆镇,油田正式定名为大庆油田。
7、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毛泽东号召“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三者紧密相连成为当时一个响遍中国大地的口号。
8、大庆精神是大庆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工作作风、道德标准的集中体现。
9、1997年1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作出决定,授予王启民“新时期铁人”称号。
1997年1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10、2007年3月23日- 二次创业”的“新时期五大标兵”,来自基层的“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
11、1963年12月25日新华社报道,中国原油产量已超额完成当年国家计划,品种增加,石油产品可以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
12、“三老四严”是大庆石油职工在会战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
其主要内容是: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13、大庆精神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大庆石油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工作作风、道德准则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石油企业文化的核心。
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4、“铁人”精神是对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的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力量。
5课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1.让学生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那几个自然段写落后的状况,哪几个自然段写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三、自学课文,体会情感
师出示自学提示:
生2:发现了大庆油田。
2、在开发大庆油田的战斗中有一个人物特别值得我们认识是谁呢?
生:王进喜。
师:是的,就是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我们一起了解?学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3.王进喜的决心是什么?遇到那些困难?怎样克服的?
生1:他的决心是“我一定要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
生3:国防空虚······
2、生1:油田少。2:产油少。
3:人们生活生产十分不方便。
3、生1:比喻。2:拟人。
4、生1:落后2:难过3:心酸
4:沉重
你们是否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2、3自然段。指名读文。
四、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中国幅员辽阔,难道就真的没有石油吗?(学生读4自然段)
生1:我国石油资源丰富。
道北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
5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在旧中国,由于石油工业落后,缺少石油,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不甘于此,石油工作者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成了几处大油田,不仅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而且还成为世界石油大国。《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就记叙了从石油工业落后到发现油田、开发建设油田直至成功的过程,歌颂了我国石油战线职工不怕困难、不辞劳苦、艰苦创业,用毕生心血建设伟大祖国的铁人精神。
王进喜的事迹简短范文六篇

王进喜的事迹简短范文六篇王进喜的事迹简短篇1“铁人”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感人的是王进喜不顾一切为我们挖石油,在我们中国石油短暂的局面,他以强烈的责任感,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为祖国找石油的工作之中。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们到大庆参加石油大战会,到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而是询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记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出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面对极端困难和恶劣的环境,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他组织全队职工把钻机化整为零,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奋战3天3夜把井架竖立在荒原上。
打第一口井时为解决供水不足,王进喜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就50多吨,保证按时开钻。
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过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
我看了这一段,王进喜只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祖国有多少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为国出力,不怕牺牲自己的身体,他不怕苦不怕累,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国为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党的阳光下,我们要像王进喜一样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
王进喜的事迹简短篇2“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这是铁人王进喜的话。
王进喜十五岁时当上了石油工人,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
后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又担任贝乌五队队长,带领工人为中国石油做出了大贡献。
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他说“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他乐于助人,勇于奉献,他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我一直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早晨,我会把同学们的椅子从桌子上搬下来,放学时,我会把教室里的灯和窗户关掉,班级里有东西打碎了,我会及时把它打扫干净,轮到我们组做值日时,因为我个子高,力气大,我会挑同伴够不到的活,如擦窗台、擦黑板、拖地等,在家里,我有时间了就会帮洗碗、洗衣服。
7.《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学设计学校:黑龙江省鹤岗市兴安一校姓名:李凤玲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小学语文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教学设计2.课时:一课时3.课前准备:有关石油的图片资料以及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1.读懂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和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豪情壮志。
2.学习课文中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作用。
三、教材分析«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在旧中国,由于石油工业落后,缺少石油,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民不甘于此,石油工作者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成了几处大油田,不仅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而且还成为世界石油大国。
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记叙了从石油工业落后到发现油田、开发建设油田直至成功的过程,歌颂了我国石油战线职工不怕困难、不辞劳苦、艰苦创业,用毕生心血建设伟大祖国的铁人精神。
课文共8个自然段,讲述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但旧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二部分(4--7自然段),写新中国成产后我国发现了大油田,我国石油工作者艰苦奋战,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终获成功。
第三部分(8自然段),写更多的油田相继建成,我国不仅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而且成为世界产油大国。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是如何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的,理解“铁人”精神的含义。
大庆会战优良传统题库

大庆会战优良传统题库大庆会战优良传统题库一、填空题:1、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企业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团结互助、文明礼貌、(勤劳节俭)、开拓创新。
3、培养?四有?职工队伍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核心经营管理理念是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
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6、三超精神是:(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
7、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了新?三基?工作是: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素质。
8、(1960年2月13日)中央正式批准大庆石油会战。
9、大庆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10、大庆?三老四严?中的?三老?是: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11、大庆?三老四严?中的?四严?是: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12、会战时期?五面红旗?: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
13、大庆会战时期讲的?三股气?是指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对一个队伍来讲,就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要有志气。
14、三种意识是:整体意识、推进意识、(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15、五种境界是:讲觉悟、强能力、(有胸怀)、宽眼界、(重自律)。
16、五讲五重:讲大局重事业、(讲责任重落实)、讲发展重实干、讲学习重创新、(讲廉洁重自律)。
17、大庆油田人才理念是发展的企业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发展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无限的空间)。
18、大庆油田科技理念是(资源有限、科技无限)。
19、大庆油田社会理念是(大庆油田为祖国加油)。
20、大庆油田质量理念是用大庆精神保证质量,(用?三老四严?取信用户)。
二、选择题1、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石油的具体体现,其主要内容是(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到这些作为中国人你有何感想?
• 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不是滋味。 • 心酸、沉重。 • 那中国真的就缺少石油资源吗?请看第四
自然段。
自学指导
精读课文,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 (1)什么是“铁人”精神? • (2)文中有几处运用了列数字说明的方 • 法,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自此中国的石油工业迅猛发展:
大港
胜利
辽河
江汉
任丘
中原
塔里木
1904—1949中国原油总产量只 有几百万吨。
• 石油年产量到20世纪70年代末就达到了1 亿吨。
• 2005年,我国的原油产量达 到了1.82亿吨,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啊!
本文除了运用列数字说明的方 法外,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 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表明旧中 国的石油工业落后的惨状和新中国石油工 业的迅猛发展。
• 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形象、直观、精确、有 说服力。
这句话,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在这句话里把石油比作(血液),把缺少石油的
国家比作(贫血病人),甚至于会瘫痪,可见石油 确实很重要。
旧中国的石油工业如何?这里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旧中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落后。用了(列数字) 的说明方法。
由于缺少石油,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 不便?
石油年产量到20世纪 70年代末就达到了 1亿吨。2005年, 我国的原油产量达到
当堂训练
二、选做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宝贵---
威胁---
辽阔---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甸甸---
辽阔---
丰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铁人”是谁?为什么把他叫做“铁人”呢? “铁
人”的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铁人精神?
• 是指心系国家、不怕困难、不知疲劳、日 夜奋战的创业精神。
• 大庆油田的建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 从此,我国的石油基本自给,那些顶在汽
5.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血液 橡胶 威胁 滋味 昔日 汇聚 欺辱 瘫痪 木桶 搅拌 酷暑 威胁 贫血症 沉甸甸
石油有什么用途?
• 缺少了石油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 什么危害?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一个国家缺少石 油,就像是得了贫血症的病人,不但整个 国家的经济会瘫痪,而且国家安全也将受 到严重的威胁。
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 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
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扔到太平洋去!
王进喜带头跳进了 冰冷的泥浆池,用自己 的身体搅拌压井用的泥浆 ,终于制服了井喷。为了开 发油田,王进喜不知疲劳, 日夜奋战,人们都称他
为”铁人“
当堂训练
• 讨论:
“铁人精神”指的是什么?
当堂训练
一、必做题
1、我会填: 石油是种宝贵的( ),用它,人们可以提炼出 ( )、( )、( )等燃料,也可以制造 ( )、( )、( )、( )、( )等五千 多种化工产品。 读文中这句话“可以这样说,石油是工业的血脉,…… 而且国家安全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说一说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运用这种修辞的作用是什 么?
•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 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 天大困难也不怕。
•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 要拿下大油田。北风当电扇, 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 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 一列列长长的油罐车,像一 条条黑色的巨龙,满载着石 油从大庆驶往祖国的四面八 方。这句话是什么修辞?表 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车顶上的煤气包,再也看不见了。
在旧中国,我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落后, 只有西北的玉门等几个地方产石油,总 共只有四十几名技术人员、8台钻浅井 的钻机。据统计,从1904年我国第 一口油井出油,到1949年新中国成 立,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原油的总产量 只有几百万吨。
• 继大庆油田之后,我国又相继建成了大港、胜 利、辽河、江汉、任丘、中原、塔里木等石油 基地和天然气基地。石油年产量到20世纪
• 70年代末就达到了1亿吨。2005年,我国的 原油产量达到了1.82亿吨,这是多么了不起 的变化啊!
由于缺少石油,20世纪60年代初, 我国许多地方的汽车都改用木炭(tà n)、酒精做燃料,就连首都北京街 头来来往往的公共汽车,车顶上都装 有一个和车身一样长的大煤气包。
• 一列列长长的油罐车,像一条条黑色的巨龙, 满载着石油从大庆驶往祖国的四面八方。从此, 我国的石油基本自给,那些顶在汽车顶上的煤 气包,再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