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二节

合集下载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一、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二、实验器材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铁架台、导管、双孔橡皮塞、广口瓶、烧杯、普通漏斗、大注射器、蒸馏烧瓶三、实验改进要点:改进一:将圆底烧瓶换为蒸馏烧瓶,这样气体从支管进入收集装置,然后在双孔塞上的其中一个导管上连接注射器向烧瓶中多次鼓入空气,这样既可以防止倒吸还能将装置内残留的氯气排除。

改进二:在烧瓶和洗气瓶之间加安全瓶或者也可以用一个倒扣的小漏斗组成防倒吸装置。

改进三:可以将注射器与装置尾端的橡胶管相连,抽出装置内多余的氯气。

改进四:利用输液用完的注射袋来收集氯气等。

引导学生从环保、安全的角度来对实验进行创新,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

四、实验原理氧化剂氧化氯离子制取氯气五、实验教学及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分析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

初步建立化学事实和理论模型之间进行关联和合理匹配的化学素养。

(2)通过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案探究,初步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案和实验的认识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1(3)通过氯气吸收的方案设计活动,感受化学的价值,初步形成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2.评价目标(1)通过对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探究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氯气方案设计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设计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3)通过对氯气绿色处理方案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

六、实验教学内容1.分析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

2.设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2.1《氯气》ppt讲练.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2.1《氯气》ppt讲练.pptx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的HClO使有色布条褪色。
4.氯气与碱液的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在常温下,Cl2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模式为: Cl2+碱―→次氯酸盐+金属氯化物+水 但在加热的条件下,Cl2与碱反应的产物有所变化,如: 3Cl2+6KOH==△===KClO3+5KCl+3H2O
D.AlCl3
解析: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 价氯化物,如Cl2与Fe反应只能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Mg、 Fe、Al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MgCl2、FeCl2、 AlCl3,而Cu与盐酸不反应。
答案:BD
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的多样性
(1)新制氯水中,所含的分子有:Cl2、H2O、 HClO;离子有:H+、Cl-、ClO-、OH-(少量)。
四、化学性质 氯原子很容易________一个电子而形成氯离子,表现为典型 的________性。 1.和金属单质反应 2Na+Cl2=点==燃==________ 2Fe+3Cl2=点==燃==________ Cu+Cl2=点==燃==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目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目录(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二、气体摩尔体积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三、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
二、正确选用金属材料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一、二氧化硅和硅酸
二、硅酸盐
三、硅单质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二、氯离子(Cl-)的检验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一、氨
二、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氯气的制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共37张PPT)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氯气的制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共37张PPT)

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 )
பைடு நூலகம்
A.Cl-、SO24-
B.Cl-、NO- 3
C.Cl-、CO23-
D.Cl-、OH-
解析:选 C 根据题给现象,生成的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
硝酸,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存在 CO23-和
Cl-。
4.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KCl、K2CO3、KNO3 中的一 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 元素——氯
第二课时 氯气的制法 氯离子(Cl-)的检验
1.了解实验室制取 Cl2 的原理和实验装置。 2.掌握 Cl-的检验方法。
[晨背重点语句]
2.氯气制备的流程
发生装置 ⇒ 净化装置 ⇒ 收集装置 1.实验室制备 Cl2 的反
应原理
⇒ 尾气吸收装置
2.氯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 Cl2,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 [特别提醒] 实验室制取 Cl2 用的是浓盐酸而不是稀盐 酸,因为 MnO2 与稀盐酸不反应。
1.某实验室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有毒,要吸收这些尾
12 _沉__淀__不_溶__解_____ 14 _无__明_显__变__化____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② 15 _N_a_C__l+__A__g_N_O__3=__=_=_A_g_C__l↓__+__N__a_N_O__3 ____; ③ 16 _N__a_2C__O_3_+__2_A_g_N__O_3_=_=_=_A__g_2C__O_3_↓__+__2_N_a_N__O_3__, 17 _A__g_2C__O_3_+__2_H_N__O_3_=_=_=_C__O_2_↑__+__H_2_O_+ __2_A__g_N_O__3_; ④ 18 __C_l_2_+__H_2_O______H__C_l_+__H_C__lO_, 19 ___H_C__l+__A__g_N_O__3=_=_=__A_g_C_l_↓__+__H__N_O__3 __。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测试含答案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第1册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一、单选题1.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A.R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B.R一定是第ⅣA族元素C.R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D.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2.A、B、C、D、E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原子序数,E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B>C>EB.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比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D.由C、D、E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半径数据如下: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L、M的单质分别与水反应时,M的单质反应更剧烈B.M与T形成的化合物是两性氧化物C.Q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TD.L与R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4.钾(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A.因为K的活泼性强,所以钾应该保存在煤油B.K在空气加热反应的产物是K2OC.K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但产物都有氢气D.K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气5.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与Q在同一周期B.L单质与稀盐酸反应不如Q剧烈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6.如下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A.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B.HClO4、H2SO4、H3PO4、H2SiO3的酸性依次减弱(相同条件下)C.Na+、Mg2+、Al3+的氧化性依次减弱D.CsOH、KOH、LiOH的碱性依次减弱7.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K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与空气的接触②碱金属常温下呈固态,取用时可直接用手拿③碱金属中还原性最弱的是锂④碱金属阳离子中氧化性最强的是Li+⑤碱金属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⑥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低A.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8.运用同主族性质递变规律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B.砹化氢比溴化氢稳定C.硫酸锶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盐酸D.碲化氢是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9.有X na -和Y mb+两种简单离子(X、Y均为短周期元素,m、n均不大于2),已知X n-比Y m+多两个电子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只能是第三周期元素B.a b n m-++等于10或13C.b不大于5D.Y不可能是金属元素10.下列实验图示能完成实验描述的是()A.A B.B C.C D.D11.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整体设计从容说课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本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设计意图是:1.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Cl-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尤其是了解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2.氯是富集在海水中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

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大家都非常熟悉,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学习时,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较好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3.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知识的重要用途,是本节编排的一个特色。

重点知识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实用性。

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是工业上制盐酸的重要方法,氯气与水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因此,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与现实联系不多,实际用途不大,而且,尾气氯气的毒性比较大,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及一种恐惧感,不利于学生以后对实验的学习及掌握。

因此,在新教材中就删去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这样,就使学生的注意力顺着教材的顺序,自然而然地转移到用途上来,体现了编者的意图。

教材中把有关“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放到“科学史话”中作了介绍,而且是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写反应方程式,既化解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另外,教材在内容上也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2.有三种金属元素 A、B、C,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A 可以从 C 的盐溶
液中置换出 C。则这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B )
A.A>B>C
B.B>A>C
C.B>C>A
D.C>B>A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解析:根据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方法及题意可知,由于 B 的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强,所以元素 B 的金属性比 A 的强; 由于 A 可以从 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C,所以 A 的金属性比 C 的强。
碱性强弱 _____N_a_O__H____>___M__g_(_O__H_)_2__>___A__l_(O__H_)_2___
结论
金属性:_N__a_>_M__g_>_A__l _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4.Si、P、S、Cl 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Si、P、S、Cl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题组训练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下列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C )
A.N
B.O
C.Na
D.Cl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2.下图表示 1~18 号元素原子结构或性质随电荷数递增的变化。该图中
纵坐标表示( B )
金属性逐渐 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新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理解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

2.了解元素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理解元素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位、构、性”关系应用的思维模型。

一、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及性质规律1.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由上向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2.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区和非金属区(1)金属性强的在周期表的左下方,最强的是Cs(放射性元素除外),非金属性强的在周期表的右上方(稀有气体除外),最强的是F。

(2)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故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

3.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同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相同(O、F除外)。

(2)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3)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H最低价为-1,O、F除外)。

(1)金属元素只表现金属性,非金属元素只表现非金属性()(2)氟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且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4)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最高正价一定是+2价()(5)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1)×(2)×(3)×(4)×(5)×1.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NaOH。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HF。

2.X元素能形成H2X和XO2两种化合物,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13 B.14 C.15 D.16答案 D解析根据H2X可知,X为-2价,X元素在第ⅥA族,上述四种元素属于第ⅥA族的是16号元素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ClO+ NaOH = NaClO + H2O
Cl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 漂白液 次氯酸钠
有效成 分:NaClO
氯气的化学性质
有效分 :Ca(ClO)2 2 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漂白粉、漂粉精
氯气跟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规律吗?
不要说成是:有氯化铜生成。 (这是反应的结果)
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原子和氯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 氯离子比氯原子多一个电子。 B. C.氯气有毒,氯离子也有毒。 D.氯气和氯离子都呈黄绿色。
课堂练习
3.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A.氯气是能够与金属反应,不能与非金属 反应 B.氯气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 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 集氯气 D.氯气、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 同,都属于纯净物
(3)Cl2(HCl):饱和食盐水 (4)氯气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氯气有毒:尾 气处理(NaOH)
科学视野:卤素
1、卤素:卤族元素的简称-成盐元素 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砹(At); 对应的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 氧化性:F2>Cl2>Br2>I2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金属被直接氧化为最高价态(I2例外) (2)与H2的反应: X2+ H2=2HX(反应条件变难)
2Ag+ + CO32- = Ag2CO3↓ Ag 2CO3 + 2HNO3 == 2AgNO3 + H2 O +CO2↑ 自来水有ClAg+ + Cl- = AgCl↓
稀盐酸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消失, 同时有气泡生成
NaCl 溶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Na2CO3 溶液
自来水 蒸馏水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H2+Cl2
点燃 (或光照)
2HCl (工业制盐酸)
Cl2作氧化剂
H2作还原剂
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 成的盐酸(氢氯酸)小液滴。
2.与非金属反应
在点燃(或光照)下氯气均能与氢气反应
• 演示实验
实验视频
H2+Cl2
光照
2HCl
Cl2作氧化剂
H2作还原剂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 Cl2还能与P、S、C 等非金属直接化合。 点燃 2P+3Cl2 2PCl3
氯气+碱 氯化物+次氯酸盐+水
氯气的化学性质
漂白原理:
日常 Ca(ClO)2+CO2+H2O==CaCO3↓+2HClO
(反应原理:强酸制取弱酸)
工业 Ca(ClO)2+2HCl==CaCl2+2HClO
氯水、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漂白作用都是因反 应生成的HClO
漂白粉失效原理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 HClO
点燃是一种反应条件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特点是有发光 发热的现象。
在化学方程式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书写的是反应条件,因此只能写点燃
而不能写燃烧。
描述反应现象要注意的事项:
1. 区分烟和雾:烟-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 雾-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 2. 不要把现象和结果混淆 氯气与铜反应的现象是:有棕黄色的烟产生
二、氯水具有哪些性质?
三、长期放置的氯水成分是什么?
2HClO=2HCl+O2 ↑ HCl
光照
①Cl2的强氧化性;② HCl的强酸性;③HClO的强氧化性、弱酸性。
实验室中使用的氯水只能现配现用,并盛放在棕色试 剂瓶中
氯气的化学性质
4. 与碱反应
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HCl + NaOH = NaCl + H2O
(3)与H2O的反应: (反应渐弱)
2F2+2H2O=4HF+O2
X2+H2O HX+HXO (4)置换反应:以强制弱 Cl2+2KBr==2KCl+Br2 Cl2+2KI==2KCl+I2 Br2+2KI==2KBr+I2
用途
AgI:人工降雨 AgBr:照片的感光剂(照相底片、印相纸的 材料)、变色镜片
课堂练习
4.下列关于对燃烧现象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燃烧一定发光放热 C.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 D .燃烧一定有氧气参与
南 昌 儿 童 游 泳 集 体 氯 气 中 毒
中新网南昌6月6日消息:南昌发生一起儿
童游泳集体氯气中毒事件,11名症状较重的 儿童被立刻送往医院抢救。 原因是馆内一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在泳 池内还有队员的情 况下,将净 化水质用的氯
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1》
第四章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丰都职业教育中心 陶光彪
历史事件:
1915年4月2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比利时 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 约6000只预先埋伏的压缩钢瓶。刹那间在68千米 宽的正面形成2米高的黄绿色气体幕墙滚滚向前推 进,致使5千多人死亡,一万五千多人中毒致伤。 一位战地记者进行了如此描述:“他们已经死亡, 两手伸展着好像要挥去上方的死神。尸体遍野, 他们极度痛苦的肺在喘息,满嘴都是黄色液体。” 这就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 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了人类战争的史册。这 种气体就是我们研究的氯气。
意思。我国早年译文将其译成“绿气”,后改为
“氯气”。
京沪高速公路淮安路段液氯的泄漏
• 新华网报道:2005年3月29日,京 沪高速公路淮安路段一辆满载液 氯的液罐车和对面来车相撞 ,大量 液氯外泄。据目击者描述 : “一股 黄绿色的气体就像探照灯光一样, ‘唰’地射向空中,并有刺鼻的 味道,眼睛也熏得睁不开 。” • 事发后消防队员不断地用水枪喷 射,但还是造成350 人中毒进医 院救治, 28人中毒死亡,附近居民 采取应急措施,疏散到高坡上。
演 稿


1 2 3 后

打码赚钱 嶃夝夻
(二) 化学性质
• 小结 ①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属于氧 化剂,而金属属于还原剂。 ②金属+氯气→金属氯化物(盐) 成盐元素——卤素
2.与非金属反应
实验视频 • 演示实验 4-3 • 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产生白雾。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MnO2 +4HCl (浓)=MnCl2+2H2O+ Cl2↑

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 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
1774年舍勒 发现氯气 1810年英国的化学家戴维将这种元素命名为 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
舍勒 【瑞典】 公元 1742一 1786
光照
2 HClO
2 HCl + O2↑
• 为什么不直接用次氯酸作漂白剂?
思 考 • 怎样保存漂白粉?
次氯酸不稳定,次氯酸盐较稳定。
密封,保存于干燥处。
二、氯离子的检验 实验:P74实验4-6
实验现象
加入 AgNO3后
白色沉淀
加入稀硝酸后
解析
Ag + + Cl - = AgCl↓ Ag + + Cl - = AgCl↓
2Fe+3Cl2
点燃
2FeCl3
• 在通常情况下,干燥氯气不与铁反应,所以 可用钢瓶盛装和运输液氯。 • 注意:不生成 FeCl2。与变价金属反应,均 生成金属的高价态化合物
(二) 化学性质
(3)铜与氯气反应
现象:金属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 棕黄色的烟,加水溶解得蓝绿色溶液。
Cu+Cl2
点燃
CuCl2
2P+5Cl2
点燃
2PCl5
思考与交流
通过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 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①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 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②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定义: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叫燃烧。
点燃和燃烧有何区别?
次氯酸可以消毒、杀菌、具有漂白性、见光易 分解都源于其+1价的氯的强氧化性
光照
实验4-4及4-5
现象: 干燥红纸没有褪色,润湿红纸褪色。
思考与交流
Cl2 + H2O = HCl + HClO
一、新制氯水中含有哪些分子和离子?
氯水中主要含有:Cl2、 H2O、HClO;H+、Cl-、 ClO-和OH-等
无现象
无现象
二、氯离子(Cl-)的检验
可以互换 白色↓不溶 AgNO3溶液 稀硝酸 解, 被检液 待测液 白色↓ 中含有Cl-
Ag+
+
Cl == AgCl ↓(不溶于酸的↓)

三、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2eMnO2 + 4HCl == MnCl2 +2H2O +Cl2 ↑

注意:
(1) MnO2不和稀盐酸反应 (2)浓盐酸的作用:还原性与酸性( 1:1)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时,必须十分小心, 应该用手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仅使极 密度: 密度比 溶解性: 黄绿色 色态: 资料卡片:在 25 ℃ 的时候, 1 体积水可溶解约 少量的氯气飘入鼻孔。当闻其它的气 空气大 气体 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 体气味时,也应该采用这种方法。 能溶于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