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树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伯乐树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伯乐树的繁殖与栽培技术

因伯乐树种子具深休眠特性 , 因而萌发困难 , 如何解除种子的休眠 呢?试验表 明钟萼木种子新 采集时萌发率极低 , 只有 2~4 种子具有 %,
生理休眠特性 , 林业生产中应 采取湿沙层积贮 藏 , 放置接近冰点的阴冷 地方 , 和湿沙一层一层 的相间堆积起来 , 其上加盖 草帘或稻草 , 常保 经 持湿润 , 2 经 个月左右 , 即能通过后熟 , 结束种子休眠 。 种胚 、内种皮十胚乳虽存在抑制物质 ,但不是 引起休眠 的主要原 因, 而缺乏促进物质和酶活性低是引起种子休 眠的主要原因。生产 j 可 } T =AB 3号生根粉 溶液处理 钟萼 木种子可显著提 高其发芽率 ,浓度 为 H 3 0~5 mgl0 0 /O mL溶液浸种 2 h均可解除种子休眠 , 4 萌发率可 由对照 的 2 %提 高 到 8% ~9 %之 间 。 8 2 0 将种 子 置于聚 乙烯薄膜 袋 内低温干 藏 8 d 5 ,能保 持种 子含 水量 (8 3 %左右) 稳定不变 , 同时还可 解除休眠 , 低温 干藏 8 d后再 层积 2 d 5 0 解 除休眠 的效果最佳 , 5 第 d即开始发芽 ,5 1d就完成 萌发 过程 , 萌发率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学院 欧 阳献
[ 摘 要] 伯乐树是我 国特有的单种科树种 , 于濒临绝灭的境地 , 处 本文介绍 了伯 乐树的种子休眠与解除、 播种 育苗 、 造林及幼林管理 繁殖与栽培 技术 用 自来 水冲洗半小时以上 。剪去展开 的叶片 , 剪取成 1 c . m左右带 1 5 个 腋芽的茎段 。 在超净工作 台上 , 7 %酒精溶液浸润 3 s并用无菌水 冲 用 5 0, 洗 5 6次 , - 然后转入 01 . %的升汞溶 液中灭菌 5 8 i , - m n 并用无菌水 冲洗 5 6次。基本培养基为 MS - +琼脂粉 8 +蔗糖 3gL P 58 60 L 0/ , H .— .。 伯 乐 树 腋 芽 诱 导 效 果 最 好 的 激 素 组 合 为 MS B 25 gL I + A .m /+— B 01 / 出芽率可高达 6 .6 芽体高 度也达到 48 c A . L, mg 88 %, .5m。MS B 3 +A. 0 /+ AA . gL mgL N 01 /+琼脂 1 %+蔗糖 25 a r . O .%为腋芽增 殖培养 的最优培 养基 ; +B 30 gL MS IA .m /+蔗糖 3 gL 0/+琼脂 08 .%为最适生根培养基。 伯 乐树试 管苗 的最适炼 苗 基质为蛭 石 2 %+珍珠 岩 2 %+河沙 5 5 5 %混合 , O 其炼苗成活率可达 6 %以上 。 5 4 造林 及 幼 林 管 理 技 术 、 造林 : 选择湿润肥沃 的林地进行造林 。造林前应劈草 、 清杂, 此项作 业与一般树种造林相 同。有些地 区为了保持表层 土壤 的肥力和 防止水 土流 失 , 沿 等 高线 扒 成 带 , 宽 或 间隔 应 以株 行 距 的株 距 或 行 距 来 确 需 带 定, 一般 以 2 m左右为宜。定点挖穴 , 明穴规格 为 4 c 0 m×3 e 0 mX4 e 5m,

珍稀植物伯乐树和半枫荷的生物学特性及园林应用

珍稀植物伯乐树和半枫荷的生物学特性及园林应用

(. a d n G e n n e v c e t r S u h C n o m U v r t . G a g h u 1 6 1 1 G r e r e i g S r i e C n e . o t hia N r al ni e Siy u n z o 5 0 3
维普资讯
园林植物栽 培与应用
珍 稀植 物伯 乐树 和 半 枫 荷 的 生 物 学 特 性及 园林应 用
Bilgc l aa tr t sa d La d c p oo ia Ch rcei i n n sa eAppiai n f rtcnieas es n e l u a a ahyni o e sc l to so esh edr n ni a d S miq i mbrctaes ft c B i s i d s h
2 S h o f L f c e c ,S u h C ia N r a n r i y u n z o 1 6 1 ) . c o Io ie S i n e o t h o m IU ie S t ,G a g h u 5 0 3 n v
摘要 :伯乐树和半枫荷分别为伯乐树科落叶乔木和金缕梅科常绿乔木 ,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有零星分布,两
st c nsrain i o ev t u o
保护稀 有和濒 危植物 及其 迁地保 利 用和 作迁地 保存 ,我 们就 其生 物学 萼钟 状 ,故又 名钟 萼木 ;花 冠直 径约
te p ce e H a a ei c a , e p c v l. The, srbu e s rey n t e a e s s ut o t n z v r re s e isof t m m l h da e e r s e t ey i ) diti t pa s l h r a o h t heYa gtiRi e .The r a e a ,i y ae r r nd e da ge e s e isa d aelse st t na otce pe is Th y a enoto y sg i c nti e sintf e e r h n n rd p ce n itd a hena o l r i pr e td s ce . e r nl in f a n t ce ii r s ac ,bu lo ha e i h c tas v hg r m e a aue n la e ,fo r nd fu t. ih o na ntlv l si e v s l we sa is Them or olg c lc a a t rst s iti ut s c ogc lrqur m e s he olgy r ph o ia h rc eiic,d s b i r on ,e ol i a e ie nt,p n o , p o gai nd c li ton t c i r pa ton a utvai e hnque r s rb d brefy tam s t o d e e e e o e iu c sa e de c i e i l.I i o pr vie r f r nc st x st ons r to nd ln c pe e va n a a ds a i a lc to . pp a ns i i

北方大棚芭乐种植技术

北方大棚芭乐种植技术

北方大棚芭乐种植技术1、品种选择。

北方大棚目前种植面积较大、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的品种是“珍珠”,该品种生长快速,种植当年可开花挂果,产量高,栽培管理容易,抗病性强,果实风味好,深受市民喜爱。

2、种植条件。

适宜在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种植,大部分北方日光大棚的高度能满足芭乐种植要求。

3、栽培技术。

(1)移栽前准备种植密度为株距2米,行距3米。

挖种植穴,深60厘米,直径80-100厘米,将挖出的土壤与腐熟的有机肥按照9:1的比例混合后回填入穴内,回填土高出地面20厘米。

(2)种苗移栽适宜时间为4月中下旬到6月中旬。

移栽前外调苗木需用800-1000倍甲基托布津沾根10分钟,失水过多的苗木,栽种前须在水中浸根6-8小时。

移栽时把苗放入种植穴内,随填土随提苗随压实,埋土的深度以保持原来的土印为好。

栽好后依树冠大小在四周做一树盘,并淋透定根水。

(3)水肥管理1-2年树龄每年重剪后施有机肥3公斤,氮磷钾肥料在每次修剪后进行,每年氮磷钾纯量分别为100-150克/株;3-4年树龄施有机肥5公斤,每年氮磷钾纯量分别为200-300克/株;5年以上树龄有机肥7。

5公斤,每年氮磷钾纯量分别为400-500克/株。

同时要注意铁、锌等微量元素的施用。

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准,秋冬季节一般10-15天进行一次灌溉。

(4)整形修剪定植后苗高50-60厘米时截干,促发新梢,选留分布均匀、分枝角度适宜的3~4条斜生枝为主枝。

当主枝长到30~40厘米时短截,促发分枝,各选留2-3条作副主枝,再在主枝、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

低龄树修剪一般以轻剪、摘心、拉梢为主,进入盛果期后,加重修剪,促发新梢,并及时短截大枝、主枝。

随着结果部位的升高、外移,树势衰退,要对结果多年的植株及时强截更新。

(5)花果期管理疏花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盛花期进行,保留新梢的单生花序,二花簇生的花穗去掉一小花,三花簇生的去掉左右花,保留中央无柄花;疏果于幼果35天左右进行,健壮枝每枝留2个果,小枝留1个果,并除去畸形果和病虫果。

白蜡树育苗繁殖栽培管理技术

白蜡树育苗繁殖栽培管理技术

(本文共1页)
阅读>>
权威出处: 《现代园艺》2013年04期
现代农业科技
白蜡树育苗繁殖栽培管理技术
白蜡树,别名蜡条、青榔木、白荆树,属木犀科白蜡属。该树种树形优美,枝叶茂密,秋天叶色金黄,别有一番风情,适宜作庭荫树和行道树,也可作水土保持生态林树种,是我国北方地区优良的城市绿化树种。1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冠卵圆形,树皮黄褐色,小枝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 ̄9枚,椭圆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柄短,叶柄基部膨大。花单性,雌雄异株,侧生或顶生圆锥花序。翅果倒披针形,挂于枝顶经冬不掉。花期5月,果熟期9~10月。2生态习性白蜡树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北自我国东北的中南部,经黄河、长江流域,南达广东、广西,东南至福建,西至甘肃均有分布。该树种适应性强,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根系发达,生长较快,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在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中均能生长;耐SO2和烟尘,抗有害气体及抗病虫能力均强。3繁殖技术3.1种子繁殖3.1.1种子的准备。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及时摊开晾晒3~5d,然后除去杂物、皮壳,装入纸袋内,...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3年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年
·《吉林蔬菜》2005年05期
1形态特征白蜡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树皮为黄褐色,树冠呈卵圆形,小枝光滑无毛。复叶为奇数、羽状、对生,通常有7枚左右的小叶,长度约3~10cm,呈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有波状齿,表面光滑无毛,背面沿叶脉有短柔毛。圆锥形花序,大而疏松,侧生或顶生于当年生枝上。花期为3~5月,花萼呈钟状、无花瓣、翅果扁平为披针形,成熟期为9~10月。2生物特性白蜡树在我国有广泛的栽培,东南至福建,西到甘肃,甚至在新疆地区均有种植。白蜡树有发达的根系,适应性强、生长快,有较强的耐盐碱、耐干旱、抗水湿能力,在酸性或弱碱性石灰性土壤中均能生长,有较强的耐烟尘和吸收SO2及抗病虫害能力。3栽植技术3.1整地施肥虽然白蜡树的适应性较强,但是最为适宜的还是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好栽植地之后,要进行整地,清除地块上的垃圾石块,做到平整、疏松、均匀。如果土壤肥力较弱或是粘土地,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施入有机肥,混入客土。翻耕整地还有助于消灭土...

箥菜高产种植技术

箥菜高产种植技术

箥菜的高产种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播种期选择: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是箥菜高产的关键。

2. 整地施肥:选择有机质丰富、土质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进行种植。

施肥原则以施有机底肥为主,每亩施用经充分腐熟无害化处理过的优质圈肥1000千克、尿素30千克、三元复合肥30千克,结合耕地,翻耕入土。

机械翻耕深度应为25~30厘米,耙平耙细,然后做成1.5~2.0米宽的厢。

3. 播种:每亩用种量2-4千克,按规格6*10cm点播,每窝3-4粒种。

为使箥菜出苗整齐,最好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在冷水中浸泡12-24小时,捞出后稍晾一下,置于15-20℃环境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

种子出芽后掺潮土(或潮沙)撒播,或开沟条播,行距20厘米,播后盖土1-2厘米,进行一次芽前除草。

4. 田间管理:箥菜出苗后,及时间苗,点播每窝留2苗。

4-5片叶后,进入生长盛期,应分期随水施肥,采收前3-5天要浇足水,以提高产品质量。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种植技术可能会因地域、品种、气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同时,建议咨询当地的农业专家或种植能手,获取更具体的种植建议和技术支持。

伯乐树播种育苗技术探讨

伯乐树播种育苗技术探讨

t P ( I l l f , 。 ; Y f s f q me i + / e r a s i ne n s i s HP i l l s 1 wI 1 i ( - h I I ) C I I I N i t t l I ' Hl r ( ) wt h
. -
e i d e r a s i ne ns i s He ms l
摘 要 : 通过采集广东梅州当地 } j 然生长的伯乐讨刊 , 予实施播种育苗, 总结了伯乐埘种
于采集时间 、 方法 、 育 苗程 序 、 苗瑚管理 , 苗期 一 年 生 长量 情 兄, 为珍 稀 濒 危 植 物 伯 乐 埘 的 繁 育 与 保 护捉 供 了科 学 参 考
D ● 伽 一 ) , l S e 树 L 伯 . ■ 乐 _ 1 I _ - 一 — ● . 、 一 -
张冬 生 , 谢金 兰, 范剑 明 , 丁文恩 , 罗万 业
( 广东 卑一 、 ! 』 一 卞 1 叶. 广 专 毒" 】5 1 4 0 1 1 )
科( I { r I I s ( ・ l Ⅲt 川 r ) 单种科十 r I 物, 叶 乔小, 小 枝 分 在广 东 梅 州地 I x : 【 l 发脱 丁 大埔 l 1 , j ‘ 一 C , l l l i ! 肜I I , I j 良 奇数 垌状 复口 f I f J i , f 4 0 ~ 8 ( ) ( - I 1 l ; / 卜
ZHANG Do ng -s he n g e t a 1 .( h) H I r v ‘ ・ 1 ( ・ P l n s t i l u l e t ’ r Me i z h  ̄ ) I l l Ci l v i l 1 ( …, n g d . n g I ) 1 …、 , i , u ・ ( 、 .Me i z h  ̄ ) L 1

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伯乐树综合概论

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伯乐树综合概论

国家一级保护树种伯乐树综合概论伯乐树,又名山桃树、钟萼木,分布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常生于海拔500-2000米的沟谷、溪旁坡地。

乔木,高20—25米,小枝粗壮,无毛,有大而椭圆形叶痕,疏生圆形皮孔。

奇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长20~30厘米,蒴果鲜红色,椭圆球形,种子近球形。

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学价值,并被国家列为—级保护植物。

基本资料中文名:伯乐树拉丁文名:Bretschneidara sinensis Hemsi.异名:山桃树、钟萼木分类: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本科仅1属,1种、中国特产。

保护等级: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编辑本段]形态特征乔木,高20—25米,胸径30—60厘米;小枝粗壮,无毛,有大而椭圆伯乐树形叶痕,疏生圆形皮孔。

奇数羽状复叶,长达70厘米;有小叶3—6对,对生,长圆状卵形,不对称,长9~20厘米,宽4.5—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有时偏斜,表面深绿色,无毛,中脉凹下,侧脉不明显,背面粉白色,沿脉被锈色柔毛,中脉隆起,侧脉每边8~10条;叶柄长10—18厘米;叶柄长3—5毫米,无毛。

总状花序长20~30厘米,总花轴密被锈色柔毛;花梗长2~3厘米,花粉红色;花萼钟状,长1—1.6厘米,不明显5裂,外面密被微柔毛;花瓣5,长约2厘米,长椭圆状卵形,着生于花萼筒上部;雄蕊5~9,花丝下部有微柔毛;子房3室,每室2胚珠。

蒴果鲜红色,椭圆球形,长3.5厘米,3~5瓣裂,果瓣木质,外面有微柔毛;种子近球形。

花期6~7月,果期10月。

该树结实大小年明显。

鲜果出种率约为20%;种子千粒重515—75 5克,场圃发芽率约85%。

生态学特性伯乐树分布区位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常生于海拔5伯乐树00-2000米的沟谷、溪旁坡地。

分布区的年平均温为15℃以上,1月平均温4.8℃,极端最低温可降至-8.4℃以下,而南缘低平地区或西部干热河谷虽可高达22℃。

珍稀植物伯乐树一年生更新幼苗的死亡原因和保育策略

珍稀植物伯乐树一年生更新幼苗的死亡原因和保育策略

珍稀植物伯乐树一年生更新幼苗的死亡原因和保育策略乔琦;秦新生;邢福武;陈红锋;刘东明【摘要】伯乐树(Bretscheneidera sinensis Hernsl.)是我国特有珍稀的孑遗植物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古地理和古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研究发现伯乐树1年生更新幼苗的高死亡率是其天然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分区试验监测了不同生境下1年生更新幼苗的生长动态;分析了幼苗死亡的共同原因,探讨了土壤酸碱度和不同光照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保育策略以促进其种群更新.结果表明,伯乐树作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其根尖并无根毛分化,因此对环境的营养要求较高,并极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死亡.1年生更新幼苗死亡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别表现在土壤透气性较低时,幼苗易腐烂致死;在夏季炎热天气易受干旱胁迫致死;茎叶内含有黑芥子酶细胞,作为菜青虫发育的必要场所而易被啃噬致死等.幼苗较适于弱酸性土壤(5.0-6.5),并据中国土壤规律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不同光环境下对夏季时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量存在显著区别,表现在全光环境下易造成幼苗的死亡,而极度弱光环境会导致生长迟缓,只有适度遮荫有利于幼苗的形态生长,其中自然遮荫下的生长量各项指标(苗高、地茎、叶片数和侧枝数等)和幼苗成活率达到最优.据此,在保育策略上建议采取适当的水肥管理和适度遮荫等措施,如在大田中遮网1层或在中等郁闭度的林下自然遮荫.【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1(031)016【总页数】8页(P4709-4716)【关键词】伯乐树;1年生更新幼苗;死亡原因;酸碱度;遮荫【作者】乔琦;秦新生;邢福武;陈红锋;刘东明【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洛阳,471003;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5106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a tertiary relict tree endemic in China,was listed in National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Class I)as a rare species.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studies on phylogeny,paleogeography and paleoclimate of angiosperm.It was discovered that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the population was quite difficult and one of the key causes is the high death rate of its annual regenerated seedlings.Site experimentation was conducted to monitor the growth status of annual regenerated seedlings in different habitats,in order to discuss the common death causes of the seedlings an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il pH and different shade treatments on the growth of seedlings,also the effective conservation measures were advised to promote its natural regeneration.Results indicated that,as a perennial tree,the root tip of B.sinensis has no root hair differentiated,so it needed special habitats with enough nutrition and would be caused death easily by many lethalfactors.The main death causes of the seedlings consisted of 3 aspects:the decay of root system because of poor permeability of soil,water shortage by drought stress in summer,predation risk by cabbage caterpillar because of the myrosin cellin its stem and leaf which is the necessary development site for the pest,respectively.The seedlings were adapt to weak acidic soil(pH=5.0 6.5),so the species o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 area of Changjiang river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rule of the soil properties in China.Also the diverse light intensity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urvival rates in hot summer and biomass accumulation of annual regeneratedseedlings.Results of light control treatment showed that the natural sunlight would cause the death of seedlings seriously,while severely weak shade conditions would inhibit the biomass accumulation.Only moderate shade treatment was suitable to the growth of seedlings,and the biomass indexes(plant height,basal diameter,number of leaves and number of branches)and the survival rate were all highest under natural shade treatment.Accordingly,suitable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and moderate shade treatment were recommended to be utilized on the annual regenerated seedlings of B.sinensis as conservation strategies,including using shading net by one layer in the field or natural shade under the forest with middle canopy density.Key Words: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annual regenerated seedlings;death causes;pH;shading treatments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是我国特有的单种科植物,作为笫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乐树栽培技术
伯乐树,又名山桃树、钟萼木,分布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常生于海拔500-2000米的沟谷、溪旁坡地。

乔木,高20—25米,小枝粗壮,无毛,有大而椭圆形叶痕,疏生圆形皮孔。

伯乐树,又名山桃树、钟萼木,分布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常生于海拔500-2000米的沟谷、溪旁坡地。

乔木,高20—25米,小枝粗壮,无毛,有大而椭圆形叶痕,疏生圆形皮孔。

奇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长20~30厘米,蒴果鲜红色,椭圆球形,种子近球形。

它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学价值,并被国家列为—级保护植物。

采种
种子外种皮黄色多汁,内种皮白色薄而脆;外种皮是必须去掉的,否则易发生霉变。

在去掉外种皮时,可放适量洗衣粉轻轻搓洗,切勿用力过度弄破内种皮,否则也易霉变。

同时,种子应随采随播,切勿暴晒;也不能干藏,干藏的种子极易丧失发芽力。

暂时不能播种的,应用湿润河沙贮藏。

10月中下旬果实成熟,结实有大小年之分,结实树龄一般在15年生以上。

采种要选择20~30年生的健壮母树。

当果实由青绿色变红褐色时,即可采种。

采回后摊在通风处阴干,待果开裂后剥出种子,再
将种子浸在水中洗去外种皮,阴干1~2天后沙藏。

育苗
选取排灌方便,沙质壤土的圃地,每亩施腐熟栏肥500公斤,钙镁磷肥200公斤,耕耙后筑畦。

早春条播,条距25厘米,播种沟深3厘米,每亩播种量12.5~15公斤。

播种后覆焦泥灰厚约3厘米,再盖狼衣草。

春播后约2个月发芽出土,20天后苗木基本出齐。

出土后及时揭取苗床覆盖的草,并适时除草,施追肥。

在苗木生长期间,要拔草施肥6~7次。

一年生苗平均高18厘米,根茎0.6厘米,林地条件好的地方,当年可出圃造林,一般需移植或留床一年再出圃造林。

每亩产苗2.5~3.0万株。

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伯乐树对土壤和水分条件要求较高,造林地应选择在海拔200~800米、土壤肥沃、湿润、避风的阴坡山谷或山坡下部为好。

1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易受冻害,不宜造林。

2.整地方式:造林前,清除林地上的杂灌草,块状整地。

挖定植穴,穴径60厘米、深50厘米。

3.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为株行距2.5×3.0米(即每亩88株)或株行距2.0×2.0米。

4.造林季节:宜在早春雨后阴天进行,成活率可达85%以上。

5.造林方式:栽植前最好放基肥和回填表土,栽植时,做到苗正、根舒、泥紧。

抚育管理
1.幼林抚育:造林后应加强幼林培育管理。

每年除草松土1~2次,扩穴埋青。

2.间伐和主伐期:伯乐树生长前期表现缓慢,20年后至50胸径和材积生长都处于速生阶段,间伐期30年,主伐期在55~6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