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6.5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
2019-2020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6、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word版

放映幻灯片
①电炉取暖:电能→内能
②煤燃烧:化学能→内能
③炽热灯灯丝发光:内能→光能
归纳以上实例,发现能量不会凭空产生。
想想议议:停止用力,秋千会越摆越低。掉到地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但越跳越低。
引导学生分析秋千在运动中能量的转化。
从高处向低处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到达最低点时,动能达到最大,重力势能为零(相对而言),由于惯性秋千继续摆动,速度逐渐减小,高度逐渐增加,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秋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换。
摆动高度逐渐降低,机械能总量在减少,哪去了?此时,你若摸一摸秋千的转轴处,会发现它的温度很高,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
小球在运动中能量的转化完全由学生分析。
归纳以上实例,发现能量不会凭空消失。
2.能量守恒定律
大量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难点:
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刀具发热内能增加。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变热,这瓶水内能增加。这些内能的增加,来源在哪里?
(二)新课教学
1、能的转化
经过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前者是由机械能转化而来,后者是由暖气片转移而来。
完成两个小实验:
(1)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定律之一,不管是物理学,还是化学、生物学等,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16.5《能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16.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的得出。
三、自主学习:1、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可以从能量的角度反映这种联系。
做想想做做,观察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实验1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想想做做,我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_____能转化为____能;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___能转化为____能;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____能转化为___能;燃料燃烧时发热,_____能转化为____能。
2、想想议议:为什么它们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丢失了能量?你认为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大量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四、合作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图11.6-1给出了两个实例,能做些补充吗?五、当堂训练(大约用10分钟左右)1、火力发电厂“吃”的是煤,“发”的是电,请你写出能量转化形式:2、在庆祝小强生日的晚会上,同学们为他点燃了生日蜡烛,并拍手唱歌祝贺,同学们拍手时伴随有___能产生,蜡烛燃烧时___ 能转化为___能和光能。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进行计算;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四、新课引入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你能说出下面物体都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学生讨论并回答,图片上的物体具有机械能、太阳能、内能、生物能。
还有化学能、光能、电能、原子能等。
五、新课讲解(一)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教师播放视频《小实验中发生了哪些能量变化?》,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变热,这是为什么?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温度会越来越高,这是什么原理?冬天,天很冷,跑会儿步,身体会变热,这又是为什么?将太阳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它对着阳光,可以看到过段时间电扇会自己转起来,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呢?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纸片会“飞到”钢笔杆上,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由于发生了能量转化。
请你思考一下,它们分别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学生观看视频并讨论回答,摩擦双手,手会变热,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袋口,放在阳光下,温度会越来越高,是因为太阳的太阳能转化成内能;人跑会儿步,身体会变热,是因为身体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内能;将太阳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它对着阳光,可以看到过段时间电扇会自己转起来,是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又转化成机械能,使电扇转动;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纸片会“飞到”钢笔杆上,是因为摩擦时,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纸片飞起,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物理九年级上16.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学习重点:能量守恒定律学习难点:区别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学习过程:一、走进课堂实验: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
你知道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移和转化的吗?二、探究发现(一)能的转化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_________下转化,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是_____能转化_______能,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 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燃料燃烧时发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在摩擦生热的现象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如克服摩擦做了100J的功,就有______J的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3.人类对各种能源的利用,都是通过___ ____来实现的。
(二)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它只会从 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_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和转移___。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最的基本定律之一。
(三)拓展性阅读:“永动机”的故事历史上曾经无数人痴迷于永动机的设计和制造,在热力学体系建立之前,这些人中即有科学家,也有希望借此成名发财的投机者。
历史上著名的永动机骗局有:自动轮骗局:1714年,德国人奥尔菲留斯声称发明了一部名为自动轮的永动机,这部机器每分钟旋转六十转,并能够将16公斤的物体提高相当的高度,当他宣布了这一消息并进行了公开实验后,名噪整个德国。
1717年一位来自波兰的州长在验看了安放自动轮的房间后,派军队把守这座房屋,40天他发现自动轮仍在转动,便给奥尔菲留斯颁发了鉴定证书。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人教版16、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列举出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实例;2.理解“永动机”不能实现的原理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教学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师:对于能,你们知道一些什么知识。
或你们有什么问题?有关能量已学习了很多,谁能说说其中的一二?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并抽其中几位学生发言。
(学生互助与合作)在研究机械运动中,我们认识了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在研究分子运动中,又认识了内能,此外,还有电能、太阳能等。
各种形式的能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介绍生物质能、化学能、核能。
目标是让学生对机械功、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热能、电能、核能、化学能等能量的有关知识作一定的阐述,从学生的描述中疏理有关能量的零零碎碎知识。
二、新课学习1.能的转化想想做做:按照书中的操作,观察发生的现象,说一说发生了那些能量的转化。
(1)摩擦手,手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黑塑料袋盛水,阳光下,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
(3)连在太阳电池的小电扇对着阳光,转动起来: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4)钢笔杆摩擦后会吸引小纸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看来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仔细观察下面的能量相互转化的图示,你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实例?阅读书本,将上图串联成一个能量转化的故事:太阳→树木→燃煤电厂→剃须刀(正在充电)能量转化的顺序:太阳能→树木的化学能→电厂的电能→剃须刀的化学能太阳→小麦→人(进食)→自行车能量转化的顺序:太阳能→小麦的化学能→人的化学能→自行车和人的机械能练习:指出下列各种现象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电风扇工作 ____能转化为____能.点燃的蜡烛 ____能转化为____能.双手摩擦 ____能转化为____能.白炽灯发光 ____能转化为____能流星穿过大气层时会变得炽热 ____能转化为____能将一块冰放在地面上拖,冰会熔化 ____能转化为____能反复弯折一根铁丝,弯折部分温度会升高 ____能转化为_ _能擦燃火柴 ____能转化为____能;水电站发电 ____能转化为____能;水蒸气对活塞做功 ____能转化为____能;2.能量守恒定律大量事实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九年级物理下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增强学生对能量转化过程的认识。
2.教学过程设想:
-引入阶段:通过有趣的生活实例或物理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阶段:设计一系列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量守恒的原理。
-应用阶段: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理论知识。
3.能量守恒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灵活运用。
-重难点突破设想:通过案例教学,提供真实的物理情境,如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风力发电等,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问题分析。
(二)教学设想
1.生在实验和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能量转化效率:介绍能量转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损耗,引导学生了解能量转化效率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请列举生活中体现能量守恒定律的实例。
2.分析这些实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及转化效率。
3.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意义?
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3. **创新思考题**:
-探讨能量守恒定律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节能减排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
-假设一个完全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社区,设计其能源利用方案,并分析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4. **小组合作研究**: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能量守恒相关的主题,如“能量守恒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PPT汇报。
(二)讲授新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二、教材分析本节以能量为线索,通过图表的形式介绍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和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通过“想想议议”的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后突出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的重要性。
本节介绍了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深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节内容由“能量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两部分组成。
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多种形式。
2、知道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能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中的能量转化过程;知道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3、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学生通过讨论,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3、通过让学生进行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难点:1、能量的转化。
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演示等。
五、板书设计同种形式的能转移能量能的总量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六、教学过程。
最新九年级物理教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学目标: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已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教学方法: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本节课采用以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乒乓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二)新课教学1.整体感知自然界有各种形式的能,如化学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内能、原子能等。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2.教学互动互动1:讨论四个小实验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
明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①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手会感觉到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升高,光能转化为内能。
③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④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总结:说明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各种现象间常常存在着能量的转化。
能量可以反映这种联系。
互动2:学生填教科书中图.明确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后填写,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只要学生认真思考,合理就行。
互动3:学生思考乒乓球弹起后为什么最终静止。
明确教师实验:乒乓球在地上弹起来,最终会静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6.5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
课时: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一.教材自阅(课外):
二.教学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量守恒定律是重点。
难点: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是难点。
四.教学内容(牢记):
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五.基础练习(巩固):
1.写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能量的转移关系。
①木炭燃烧发出光和热。
②冬天双手互相摩擦感觉暖和。
③用钢锉锉工件,工件发热。
④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
⑤点燃爆竹后,爆竹腾空而起。
⑥给蓄电池充电。
⑦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冲起。
⑧风吹动帆船前进.
⑨人跑动时,身体发热出汗。
⑩一杯热水慢慢变凉。
2.一辆汽车时匀速驶上斜坡,则它的( )
A.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D.势能增大,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3.打桩机的重锤从空中下落的过程,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若不计空气阻
力,则在下落中的任一位置,重锤的将保持不变。
4.人骑自行车下坡的过程中,若不踩脚踏板,也不计摩擦阻力,则它们的( )
A.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机械能的总量逐渐增大
C.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D.机械能的总量逐渐减小
5.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C.一个物体可能只有内能,没有机械能
D.机械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6.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卫星中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
A.势能减小,动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小
B.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越来越大
C.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小
D.势能增大,动能增大,速度越来越大
六.中考练习(提高):
1.一只皮球从高处落下,碰地后发生形变,又反跳起来,则下列各阶段中皮球的弹性势能转
化为动能的( )
A.从高处下落到刚碰地面
B.从碰到地面到皮球形变最大
C.皮球形变最大到离开地面
D.从皮球离开地面到最高点
2.在空中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在投放救灾物资的过程中( )
A.飞机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B.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
C.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D.飞机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3.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没有机械能,就没有内能
B.一个物体可以没有内能,但一定有机械能
C.因为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D.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且在这一过程中,一定遵守。
5.下列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
A.子弹从枪膛射出
B.用火焰烧开水时,水温升高
C.电灯发光 D.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冷
6.下列对能量转化分析错误的是( )
A.水电站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核电站主要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D.热机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下列关于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使用杠杆的过程中,不可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B.天平是等臂杠杆,既省力又省距离
C.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永动机总是可以制造成功的
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超过100%
8.同学们在理发店洗头时,常会看到理发师用电吹风给顾客吹头发的情景,如图9所示。
请你从此情景中找出一个与力、热或电有关的物理现象,并指出与该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现象:电吹风吹出的风使头发飘动起来;
物理知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