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环保局考试试题(总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版)

2023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版)

2023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最新版)一、单选题1.下列()不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

A、保护和改变环境B、合理利用环境与资源C、防治污染参考答案:B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错的()。

A、广义的电池是一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直接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B、物理电池,如太阳能电池、飞轮电池C、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D、电动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负极通过电池内部移到正极时,电池非静电力(化学力)所做的功参考答案:A3.下列哪个国家是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A、加拿大B、中国C、澳大利亚D、新加坡参考答案:B4.在农药的标签上,杀虫剂标志颜色为()。

A、黑色B、红色C、绿色参考答案:B5.下列哪些不属于一次性电池()。

A、纽扣电池B、锌锰电池C、碱电池D、锂电池参考答案:D6.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电池年产量约为()亿只。

A、1.8B、18C、180D、1800参考答案:C7.铅蓄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是()。

A、稀盐酸B、稀硫酸C、硝酸铅D、稀硝酸参考答案:B8.以下哪种电池更需要规律的完全放电,或者说电池的“记忆效应”比较明显()。

A、锂离子电池B、镍氢电池C、锌锰电池D、铅蓄电池参考答案:B9.我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

A、大环境概念B、生态环境概念C、次生环境概念D、原生环境概念参考答案:A10.最早出现的电池是()。

A、干电池B、本生电池C、伏打电池D、格罗夫电池参考答案:C11.下列哪种剂型的农药不宜喷雾使用?()。

A、粉剂B、可湿性粉剂C、乳油参考答案:A12.生物淋滤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Thiobacillussp那么依据它的属名你判断()。

A、它是一种杆菌B、它是一种球菌C、它是一种螺旋菌D、它是一种芽孢菌参考答案:A13.一粒纽扣电池中的有毒物质能污染()立方米水。

A、200B、400C、600D、800参考答案:C14.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购买()。

环保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保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保局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A. 工业废水排放B. 汽车尾气排放C. 生活垃圾处理D. 化学品和有毒物质的使用答案:C2.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工厂废气B. 农业活动C. 汽车尾气D. 建筑施工答案:A3.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预防为主B. 没有污染等级C. 没有清洁生产D. 不顾经济成本答案:A4. 塑料袋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源,以下哪种措施对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是有效的?A. 建立塑料袋回收站B. 加强对塑料袋生产企业的监管C. 提高塑料袋的价格D. 推广使用环保袋替代塑料袋答案:D二、多选题1. 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请选择正确的说法。

(多选)A. 环境保护法B. 国家标准C. 地方政府文件D. 环境保护计划答案:A、B、C2.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环境破坏?(多选)A. 滥砍滥伐B. 煤炭采掘C. 挖矿活动D. 大规模养殖答案:A、B、C、D三、填空题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不危害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式。

2. 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综合运用什么措施?答案: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四、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环境保护局的职责和任务。

答案:环境保护局负责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管理和监督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

其主要任务包括制定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组织环境监测和评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动环境污染治理等。

2. 请阐述环境保护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环境保护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资源保障。

五、综合题请根据你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环境污染问题,阐述其原因和应对措施。

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

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

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一篇: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生态环保知识试题及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A)日颁布。

A.1989年12月26日B.2000年6月15日C.2000年9月1日2.每年(A)是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

它象征着世界人民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坚定信念。

A.6月5日B.3月12日C.8月1日3.丹阳在(B)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又在(C)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目标。

A.2003年B.2008年C.2010年4.节约,是经济行为,也是一种(B)。

A.商品时尚B.环保时尚C.经济时尚5.你一定听说过女娲补天的故事,这不过是一个神话传说。

但是,今天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天空的确被捅了个洞,这就是臭(C)层空洞。

A.铁B.铜C.氧6.“绿色食品”是我国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这类食品在国外被叫做“自然食品”、“有机食品”、也叫“(B)”。

A.生物食品B.生态食品C.无机食品7.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行为,向环保部门举报应拨打(C)。

A.12315B.12345C.12369D.12318 8.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B)洗衣粉。

A.普通B.无磷C.高磷D.多用9.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C),一节1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粒扣式电池可污染6万立方米水。

A.废纸B.废玻璃C.废电池D.碎木 10.汽车在什么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最多(A)。

A.停车状态开发动机B.高速行驶C.中速行驶D.超高速行驶11.以下哪个是人类为保护臭氧层正在采取的行动(A)。

A.使用无氟制冷剂B.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使用无磷洗衣粉D.少用煤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B)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国家干部B.任何单位和个人C.环境保护部门D .学生和工人13.受到污染之后,受害最重的人群往往是(B)。

环保岗位考试试题

环保岗位考试试题

环保管理岗位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35分)1、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2、环境保护通俗的说法就是环境卫生。

()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4、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一定区域内的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7、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非耗竭性资源。

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物等等。

()10、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11、虫眼越多的菜说明没有施用农药,所以更安全。

()12、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3、食品中的所有色素均对人有害。

()14、煤炭、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15、传统经济统计指标GDP没有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所以必须改变单纯以GDP衡量发展水平的传统认识。

()16、土壤污染比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易于处理。

()17、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动物。

()18、排污收费就是环保部门对企业进行罚款。

()19、1997年12月9日通过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增设了环境犯罪的罪名,把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以“破坏环境资源罪”加以确认。

()20、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环境监察执法考试试题

环境监察执法考试试题

环境监察执法考试试题环境监察执法考试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400题)1、在人类的活动中,()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A)A、能源利用B、自然灾害C、交通尾气D、工业废气2、下列()属于按照人类社会活动划分的污染源类型。

(B)A、固定污染源B、工业污染源C、区域污染D、煤烟型污染源3、今后的30年内,中国将以()作为主要能源。

(D)A、石油B、天然气C、电力D、煤炭4、对正在与生产设施同步运行的污染防治设施采取以下()项措施时,不用事先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C)A、报废或更新改造的B、投入新种类污染物或增加污染物处理量的C、因自然灾害导致排污量变化的D、改变污染物处理工艺和排放方式5、对无法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应()。

(A)A、没收销毁B、禁止上路C、封存D、召回6、市(地、州)级财政、价格、环保主管部门收到排污者减免排污费的书面申请()后,应当在有环保部门先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审核意见会同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C)A、10天B、15天C、30天D、60天7、工业三废是指()。

(B)A、废水、废气、废油B、废水、废气、废渣。

C、废水、废矿石、废渣D、废水、废气、废品。

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应如何处理()。

(D)A、适用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B、适用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C、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说明或判决D、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9、不正常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或者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闲置、破坏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由县级以上地方(D)处理。

A、人民政府B、监察大队C、监测部门D、环境保护部门10、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D)A.限期治理制度B.排污许可制度C.浓度控制制度D.总量控制制度二、多选题。

环保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保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保局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交通运输D. 家庭取暖答案:B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A. 只使用清洁能源B. 采用污染少的生产工艺C. 减少资源消耗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污染的常见指标?A. 总悬浮固体(TSS)B. 化学需氧量(COD)C. 总有机碳(TOC)D. 总离子含量(TIC)答案:D4. 噪声污染的单位通常用以下哪个来表示?A. 分贝(dB)B. 毫克/立方米(mg/m³)C. 微克/升(µg/L)D. 贝塔(Bq)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原则?A. 减量化B. 无害化C. 资源化D. 随意化答案:D6.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以下哪项不是水污染治理的措施?A.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物质B. 禁止向水体排放酸、碱液C. 禁止向水体排放放射性固体废物D. 允许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高污染工业活动答案:D7. 以下哪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CO2)B. 甲烷(CH4)C. 氧化亚氮(N2O)D. 氧气(O2)答案:D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固体废物处理的基本要求?A. 收集B. 储存C. 随意倾倒D. 处置答案:C9. 以下哪种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A. 使用节水器具B. 一水多用C. 长时间放水洗车D. 收集雨水用于浇灌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A. 工业废弃物的堆放B.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C. 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D. 大量植树造林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监测的内容?A. 大气监测B. 水质监测C. 土壤监测D. 噪音监测答案:A, B, C, D12.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 发展可再生能源C. 增加森林覆盖率D.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行为?A. 未经批准擅自排放污染物B. 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不当C. 未按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D. 随意倾倒工业固体废物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A. 过量使用磷肥B. 生活污水直排C. 工业废水排放D. 大量使用含氮洗涤剂答案:A, B, C, D15.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A. 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B.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C. 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D.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所有企业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大集合)环境保护考试题和答案

(大集合)环境保护考试题和答案

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订。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C、国家环保局D、省级人民政府2、为了弥补国家或有关单位为保护、管理自然资源所支出的费用是()A、保护管理费B、惩罚性收费C、补偿费D、开发使用费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创于()A、中国B、美国C、日本D、瑞典4、(),扩大了“三同时”的适用范围。

A、 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B、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 1981年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D、 1984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

A协调发展B、可持续发展 C、预防为主 D、综合利用6、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破坏,主要来自()A、居民生活活动B、商业活动C、交通运输活动D、经济生产活动7、狭义的环境与资源污染破坏,主要来自()A、污染防治B、污染控制C、自然保护D、水土保持8、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时期。

A、综合防治B、早期限制C、保护大自然,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D、治理9、1974年5月,国务院建立了由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下设办公室。

A、环保局B、国家环保局C、环境保护领导小组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0、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B、科学技术问题C、环境与资源问题D、第二环境问题1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B、人类和其他生物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D、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12、在各种环境破坏和污染中,故意的收理状态在()中较为常见。

A、自然资源的破坏B、环境污染行为C、噪声污染行为D、水污染行为。

13、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完整word版)环境管理学各章试题

(完整word版)环境管理学各章试题

1.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愈演愈烈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2.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上分,(农业环境问题)(工业环境问题)(生活环境问题)。

3.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环境问题的介质上分,(大气环境问题)(水体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

4.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一书,该书通过对全球经济增长模型的计算分析出,5.人类的社会行为可分为(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行为本身)6.人类的社会行为主体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7.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具体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8.环境管理根据“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划分,分为(资源)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和(区域)环境管理四大领域。

9.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环境问题的地理空间上分,(局地环境问题)、(区域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

10.纵观人类发展史,在原始文明时期(不存在当前所说的)环境问题,在农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只是(局部的零散的),在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11.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行政机关。

12.(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是以追求利润为中心的独立的经济单位。

13.(参与)是公众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主要“管理”形式。

14.环境管理行动落实在环境管理的主体上,可以分为(政府)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公众)环境管理。

名词解释1.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成为环境问题。

但环境科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不包括由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环境变化。

2.废弃物:3.环境管理学:简答题1.环境问题出现和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根源?2.环境管理的目的3.环境管理的任务论述题1.请论述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五,判断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局业务及政治理论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 2008年2月28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 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2、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3、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5、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6、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7、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水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 ,并提供防治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登记;其水污染物处理设施应当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事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8、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

9、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0、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11、实施环境行政处罚,实行调查取证与决定处罚分开、决定罚款与收缴罚款分离的规定。

12、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环境监察机构实施行政处罚。

受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其处罚的环境保护部门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13、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 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4、对需要立即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先行调查取证,并在 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和补办立案手续。

15、需要委托其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协助调查取证的,应该出具书面委托调查函。

16、调查取证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出示中国环境监察证或者其他行政执法证件。

17、对有关物品或者场所进行检查时,应当制作现场检查(勘察)笔录,可以采取拍照、录像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现场情况。

18、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在线监控或者其他技术监控手段收集违法行为证据。

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有效性数据,可以作为认定违法事实的证据。

19、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对排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现场即时采样、监测结果可以作为判定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的证据。

20、查封、暂扣当事人的财物,应当当场清点,开具清单,由调查人员和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21、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或者调查程序违法的,应当退回补充调查取证或者重新调查取证。

22、对同一当事人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环境违法行为,可以分别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也可以列入同一行政处罚决定书。

23、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的3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

案件办理过程中听证、公告、监测、鉴定、送达等时间不计入期限。

24、违法事实确凿、情节轻微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适用本章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5、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且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60 后起算的180日内。

26、复议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复议决定书送达之日15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27、第一审行政裁定后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28、案卷归档后,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修改、增加、抽取案卷材料。

29、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督办的处罚案件,应当在结案后20日内向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30、本办法第四十八条所称“较大数额”罚款和没收,对公民是指人民币或者物品价值500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指人民币或者物品价值50000元以上。

31、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了“五三五“总体战略,即”五大战略“为项目强县战略、工业兴县战略、农业富县战略、开放活县战略、生态立县战略;“三项工程“为特色城镇开发改造工程、民生民利攻坚工程、软环境优化工程;“五县目标“为能源产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大县、畜牧业产业大县、湿地生态旅游大县。

32、2011年2月16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特色城镇开发改造总体战动员会议,县委书记金双喜同志对“总体战“提出要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突出特色、城乡并进、建管并重五项原则,抓好县城建设、镇村建设、城市管理、三项任务,努力使镇赉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富的魅力之城。

33、2010年度,我局分别获得了全县2010年度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特殊贡献铜牌奖、全县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全县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城乡和公路建设先进集体、2010年全县重点经济和社会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全县环保工作先进单位等七项荣誉称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实施环境行政处罚,( A )当事人依法缴纳排污费的义务。

A、不免除当事人B、免除当事人2、发现不属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和时限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涉嫌违法依法应当由人民政府实施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业、关闭的案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立案调查,并提出处理建议(B )。

A、移送公安机关B、报本级人民政府C、移送纪检、监察部门3、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

造成跨行政区域污染的行政处罚案件,由( C )A、先发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B、上一级环境保护局指定下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C、污染行为发生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管辖4、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管辖权发生争议时,争议双方(B )A、协商管辖B、应报请共同的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管辖5、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为其管辖的案件重大、疑难或者实施处罚有困难的,可以( B)A、报请当地人民政府解决B、报请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指定管辖6、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处罚决定。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A )A、不停止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B、停止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7、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

A、报请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8、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的缴纳期限届满前,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C)提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的书面申请。

A、当地人民政府B、当地人民法院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9、本办法有关期间的规定,除注明工作日(不包含节假日)外,其他期间按自然日计算。

期间开始之日,不计算在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行政处罚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视为在( B )。

A、无效期内B、有效期内10、本办法自(B )起施行。

1999年8月6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同时废止。

A、2009年9月1日B、2010年3月1日C、2010年4月1日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部门的水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直至验收合格,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对√B、错改为:()2、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或者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A、对B、错√改为:(一倍以上三倍以下)3、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年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A、对B、错√改为:(二倍以上五倍以下)4、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止整治。

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A、对B、错√改为:(一年)5、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或者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其他废弃物的,根据《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应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对√B、错改为:()6、个人在饮用水你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A、对√B、错改为:()7、企业事业单位不按照规定制定水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A、对√B、错改为:()8、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

A、对B、错√改为:(环境保护)9、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宽于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A、对B、错√改为:(严于)1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总量削减和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

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

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对√B、错改为:()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什么叫水污染物?答:是指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的,能导致水体污染的物质。

2、规范排污口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一个企业设几个污水排污口?最多设几个?排污口位置设在哪?答:规范排污口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能准确代表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的真实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