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分散”“理论+实践”合作互助式英语培训模式探索——以
大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探讨

式。 人本主义的重要价值就是强调学 习者的兴趣 , 情 感 等 心理 因素 在学 习过 程 中的 重要性 。 人 本 主义 认为 教师 的责 任 就是 帮助 学 习者充 分 发挥 自主性与创造性 ,为学 习者创设条件和提供帮 助; 帮助学生对环境 的适应和对 自我追求 的理解。 人 本 主义学习观唤起 了教师对学习者个性和需求 的尊 重, 使教师意识到学习过程不只是关注提高学生 的 学 习成效 ,更应该关注学生个性 的完善和人的 自我 价值的体现。
要层 次论 认 为 : 当生 理需 要 、 全需 要 得 到满 足 后 , 安 人们 渴 望得 到归 属 与爱 , 当前 三种 需要 基本 得 到 而 满 足后 , 会产 生尊 重 需要 和 自我实 现 的需 要 。学 就 生在 与他 人合作 学 习过程 中 , 将学 会树 立信 心 , 学会
一
91 —
维普资讯
3心理 学 原 理 : 国心 理 学 家 A H 马 斯 洛 的需 . 美 ..
持 续发 展 。 因此 , 利用 合作学 习 的模 式 去探讨 :1 要 () 具 有不 同智 慧水平 、 识结构 、 知 思维 方式 和认知 风格 的学 生在合 作学 习 中如 何互 补 ;2合作 学习如 何有 ()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2 期
20 0 8年 ) Jun l f h ni a n n esyS c l cec ) o ra o ax D t gU i r t oi ine S o v i( a S
价学 习效 果 的能力 。教 学 的任 务就是 创 设一 种有 利 于学 生潜 能发 挥 的情境 ,使 学 生 的学 习 潜能 得 以充
知识 内容共享 , 且丰 富个体学 习经验 , 从而 获得共 同的知识 与学生个体 间的互补 、 长与认 同 , 就 相 这 是 英语 教学 改革 中核心 和关 键 的部分 。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探索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探索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组织形式:
1. 小组互助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通过互相
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可以让小组成员选定一个主题,
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讨论和研究。
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朋辈教学:学生之间可以采用朋辈教学的方式相互学习,每
个学生都可以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通
过互相教学,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习成果。
3. 活动合作学习:通过举办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例如,学生可以分成小组,一起准备一个英语话剧,或者一起完成一个游
戏等等。
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
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有很多,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英语
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
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许多教育者和教师开始关注并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本文将探讨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
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组内成员的协作与互动,共同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2. 特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交流与合作。
它强调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1. 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够互补互助。
2. 明确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
任务应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根据任务进行讨论,共同制定计划,分配角色,开展合作学习。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4.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和教师可以提问和评价。
5.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为后续学习提供改进方向。
四、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1. 提高学习效果: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技巧和社会适应能力。
3. 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需要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4. 增强学生自信心: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机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做出贡献,从而增强自信心。
五、结论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于高中英语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关于高中英语合作学习模式探索前言对于高中英语教育而言,传统的单向讲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其中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方法。
合作学习模式的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共同探讨、相互学习,达到共同完成目标、收获知识和提高技能等目的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和互信关系,能够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更聚焦地针对问题进行解决。
合作学习模式的适用对象合作学习模式适用于所有年级的英语教学,尤其适用于高中生。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已经进入到比较深入和系统的阶段,需要有更高水平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而合作学习具有多元化的交互和沟通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模式实施的关键是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使学生在不断的交流和探讨中向着目标迈进,完成学习任务。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 建立小组建立小组是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
学生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之间人数可适当增减,但结构应相对稳定。
小组间不存在贵贱之分,学生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协作、互相支援,共同探讨问题。
2. 设计学习任务针对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应该既有清晰的目标,又有意义深远的价值。
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3. 实施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期间,学生按照任务分工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传授知识和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原则,克服困难,发扬合作的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4. 展示与评价学习任务完成后,学生对自己和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相互展示和评价。
主持人以小组为单位要求讲解学习成果,各小组互相评价,交换意见,并通过轮廓式评价器相互评分。
合作学习的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程中的实施探索

理论框架
2、互动:合作学习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 助来提高学习效果。
理论框架
3、分工合作: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特长进行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
理论框架
4、目标:合作学习以实现共同的目标为出发点,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责任与任 务。
4、目标:合作学习以实现共同 的目标为出发点,明确小组各成 员的责任与任务。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 显著。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 性和互动性。为了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教 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方式 来完成共同任务的教学活动。其特点包括:强调互动性、主动性、实践性,注重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来。同时,小组合作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成就感,从而更加自信和 积极地面对学习。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 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 的想法等。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加 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的应用
1、课前准备
1、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英语水平等因素,将学 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 等方式,为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学英语教育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小学英语教育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一、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源于社会交往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互动。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协作,通过共同合作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1. 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合作学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模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讨论、相互配合、相互借鉴,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拓展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果。
三、小学英语教育中合作学习的实践1.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老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任务型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型活动,如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赛课活动开展英语赛课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四、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实践探索

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实践探索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阶段。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合作学习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将浅谈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实践探索。
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共同努力完成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方式。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探索来实现。
1.组织学生小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组织学生形成小组。
每个小组的成员人数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建议3-5人一组,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在组织学生小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灵活安排,以促进小组的和谐合作。
2.设计合作任务。
合作任务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讨论。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小组讨论的话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英语知识、词汇和句型展开交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有机会进行发言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听力练习、课文演绎等方式来设计不同类型的合作任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
教师可以设立团队长、记录员、答疑员等角色,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完成合作任务。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遇到的困难,同时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
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将在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评价合作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英语运用能力。
因此,在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时,教师要注重综合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英语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探索以一堂小学英语方位教学课为例

6、behind:在…后面,表示在 某个物体的后面
6、behind:在…后面,表示在某个物体的后面
1、The book is on the table.(书在桌子上。) 2、The ball is under the bed.(球在床下面。)
6、behind:在…后面,表示在某个物体的后面
3、The cat is near the door.(猫在门附近。) 4、The children are between the two buildings.(孩子们在这两栋楼 之间。)
二、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为小学英语课本中的一节“动物乐园”课程,主要涉及一 些常见动物的英文名称和简单的对话交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 常见动物的英文名称,并能够用简单的英语与同学进行交
1、导入新课:老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例的主 题。同时,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比如“你们喜欢哪些动物?为什么?”等,激 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基本内容
通过参与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提 高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基本内容
然而,合作学习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合作学习中,一些学生可能会成为“局外人”,无法融入小组的讨论和合作。 因此,教师需要这些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合作学习中可能会出现“责任扩散”现象。一些学生会认为小组的成果是 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必为个人的表现负责。
参考内容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方位介词,如in,on,under,near, behind等,并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这些介词。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17No.21引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课标》)指出,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教育部20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的评估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伊教师。
可见,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农村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开展专业发展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次“集中+分散”“理论+实践”合作互助式的大规模农村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过关培训活动的总结,提供一个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探索更加有效的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
一、理论依据(一)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社会互动理论是包含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
在该理论看来,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全人参与。
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等。
在互动中,意见得以分享,感情产生共鸣,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互动是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
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成为智力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结构与过程可追溯到与他人的互动上,学习和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吸取适当的文化“集中+分散”“理论+实践”合作互助式英语培训模式探索———以一次农村英语教师基本功过关培训为例段瑜金【摘要】结合一次农村英语教师基本功过关培训活动,分析培训的理论依据、背景、模式的确定和实践过程等。
从培训的目标、内容、模式和评价管理等方面,对“集中+分散”“理论+实践”合作互助式的大规模农村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过关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反思,总结培训成果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探讨切实有效的引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思路。
介绍近几年组织教师培训活动时对合作互助式的大规模农村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过关培训的推广和借鉴举措。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有效培训模式;专业成长实践经验。
费厄斯坦在其“中介作用”理论中指出,对个人有重要意义的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本人和“中介人”之间的互动,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是推动学习的关键力量。
(二)认识、实践和技能的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并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条件。
书本知识有直接的,但更多的是间接的,只有将间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将其内化为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即在实践运用中深化知识,掌握技能。
二、农村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和创新(一)培训的背景我国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周燕2010)。
笔者所在的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地处鲁西南,经济文化欠发达,教育条件同东部地市有着较大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为该地区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成了当下最为紧要的工作之一。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教育局在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扩充教师队伍的同时,以农村为重点,注重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最为明显,很多教师是转岗教英语的,新教师中也有很多来自非英语专业,这造成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英语学习两极分化明显,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模式的提出根据巨野县中小学农村英语教师结构和专业素养状况的分析,结合教师的发展需求调查,2014年8月巨野县教育局拟定对全县英语教师进行一次基本功过关培训。
为了扩大培训的效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大规模培训之前,培训组对全县英语教师的情况进行了信息调查,调查项目见下表。
英语教师基本功培训教师信息表基本信息镇(区)学校姓名性别年龄第一学历最后学历专业任教年限是否专职手机号通过培训最想解决的困惑调查发现,全县参训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共440名,人数众多,分布在全县167个小学和27个中学;学历参差不齐,有高中、中师、中专、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专业除英语教育外,还有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音乐、美术、体育和地理等;教学年限从一年到二十余年不等。
参训教师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少,培训经费有限,教师工作地点分散。
如何快速、充分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火种”作用,大面积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准?如何避免此次培训流于形式成为纯理论的“一言堂”?如何让这次培训成为广大英语教师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共同进步的机会?创新英语教师培训模式是目前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高的关键(王勤梅、蒋道华,等2013)。
Vol.17No.21教师应该在工作和研究中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工作方法,并通过合作反思、相互支援、相互学习以及共同提高专业技能等来开展经常性的合作与交流(教育部2012)。
这次培训没有像往常那样让学员先听报告或看视频,然后做作业,而是让学员根据培训目标先分散自主学习,然后集中培训,展示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在小组内组织各种形式的评价和研讨,从而有效激发学员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依据社会互动理论,结合实际,本次培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采用了“集中+分散”“理论+实践”的合作互助式培训模式,即采用了“集中理论学习—分散回岗实践—参与集中展示—互助技能提升—通力协作过关”的培训流程。
(三)参与者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和实施本次培训(英语教研员是该项目指导和训练的具体策划者),各乡镇中心校业务副校长17名、先期培训合格的各乡镇指导教师34名、全县中小学英语教师440名(含新招聘的英语教师)共同参与。
(四)培训内容和资料的选用《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有关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建议中增加了加强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等基础语言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语言基本功等基础素养的要求。
根据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英语教师的素质现状和农村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培训重点关注了农村英语教师的学科基本素质和课堂基本功的改善和提高,内容包括语音与词汇的正确朗读、句子的情感朗读、英语歌曲与歌谣的模唱、音形识词的技巧、简笔画和英语的规范书写等六个模块。
每位学员都拥有以下资料:(1)《中国英语教师语音教程》,该教材是一套系统的语音仿读和讲解教程,可跟读模练语音,欣赏到纯正的美国语音和英国语音;(2)《英语音形识词教程》,是学习识词方法的读本;(3)英语简笔画培训教程(PowerPoint)。
(五)具体实施为了将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本次培训用时较长。
2014年8月—11月为第一阶段,12月为第二阶段,采取集中培训展示和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1.县城集中培训县城集中培训于学期开学前(8月27日—28日)在县城举行。
培训首先从思想上进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然后,由专家带领学习《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技法、语音自修的要领和音形识词课堂展示等内容。
最后提出评价和监督方案。
2.分散学习分散学习由学员在各自岗位按照专家的指导自学教材,模仿录音,自学简笔画,重新规范英文书写,边学习边上课,教学相长,在实践中提高,为单位集中培训(两周一次)做好展示和分享的准备。
每位学员都建立自己的简笔画作业本、英文书写练习本和模块培训反思日记本。
同时,对县英语教研员以“巨野县教研室网络平台”和学科微信群为依托,进行网络跟进式指导,全县学员在线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单位集中培训单位集中培训由各镇(区、办)中心校统一组织本单位教师进行。
每两周的分散学习之后进行一次单位集中培训(双周的星期五),每次三个小时。
各中心校的业务校长负责召集本单位教师集中学习,并做好考勤记录。
每镇两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参训教师的展示程序和互评共议,逐一检测每位学员的模块分散学习情况,布置下一模块的学习计划。
参训学员分别展示和分享在分散学习时的成果,共同解决课堂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
培训期间,培训领导小组和教研员到各培训单位督导,检查学员上交的作业。
(六)考核与跟踪培训由县教研室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
考核内容分音形识词、语音语调(歌曲模唱)和英语书写(简笔画)三个模块。
每一个模块分A、B、C、D四个等级,C级以上为合格,三个模块全部合格者将获得“巨野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达标合格证书”。
考核分两次进行,11月30日第一阶段考核,12月29日第二阶段考核。
第一阶段考核不合格的模块,可在第二次考核时补考该模块。
各单位过关的优秀学员和不过关的学员之间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继续进行第二次考核过关准备。
各单位将帮扶名单上报培训领导小组。
第二次考核仍然不合格的教师,不能获得“巨野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达标合格证书”。
考核小组将每一次的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给各单位,并作为全县英语教师基本情况记录存档。
而“巨野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达标合格证书”是今后参加优质课和教学能手等评选活动必须持有的证件。
三、培训成果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本次培训第一次考核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小学参训总人数219人,过关182人,过关率83.1%;初中参训总人数221人,过关193人,过关率87.3%;总过关率为85.2%。
在后续的课堂跟踪和教研室年度评估中发现,参训学员的学习自主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比之前生动、有趣了。
在2015年6月的学生反馈问卷调查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满意率由原来的75.6%上升到90.8%,中学教师的满意率由原来的82.3%上升到92.7%。
2014年,初中和小学各有一名学员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活动,2016年一名学员参加“山东省英语学科德育课例展评”活动(农村组)。
四、总结与反思总结中,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对学员进行采访、收取反思日志、跟进课堂观察、个别学生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料搜集,然后进行反复分析、查证辨认、归纳核实,探索农村英语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
(一)培训符合现实情况才能有效确定具体、明确、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培训目标是实现有效培训的首要因素(冯延平、常一民2010)。
在过去的几年中,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教育局多次为中小学英语教师组织专业培训,但多以强调教学理念为主,对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进行得不够系统扎实。
本次英语教师基本功培训的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符合当地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