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第12讲 化学方程式 含答案
初中化学《第12讲 化学方程式》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第12讲化学方程式》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9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C.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D.熟石灰与盐酸反应:Ca(OH)2+2HCl═CaCl2+H2O【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化学反应6CO2+6H2O X+6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 )A.C6H12 B.C6H12OC.C6H12O6D.C3H6O3【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3.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O2 B.NO2 C.NH3 D.N2【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4.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2。
工业上制取ClO2的原理之一是:2NaClO3+4X===2NaCl+2ClO2+Cl2↑+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ClO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C.X的化学式为HClD.上述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5.以下是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评卷人得分C.氯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D.每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6.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7.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中考化学考点跟踪突破 第12讲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练习(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跟踪突破 第12讲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xx ,荆州)在化学反应前后,以下各项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 ①原子种类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种类 ④物质种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2.(xx ,贵阳)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如形成守恒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A .每1个C 原子和1个O 2分子反应,生成2个CO 2分子B .32 g S 与32 g O 2完全反应,生成64 g SO 2C .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D .根据:蜡烛+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C 、H 、O 三种元素 3.(xx ,泉州)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C )A .反应物含3种元素B .生成了2种物质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4.(xx 交大附中五模)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D )A .铝和硝酸铜溶液B .氢氧化镁和硫酸铜溶液C .氧化铜和稀硫酸D .稀硫酸和烧碱溶液5.(多选)下列装置不能用作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CD )6.(xx ,郴州)化学方程式2Na 2O 2+2H 2O===4X +O 2↑中X 的化学式为( A ) A .NaOH B .Na 2O C .NaH D .Na 4(OH)47.(xx ,本溪)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 3=====光照4X↑+O 2↑+2H 2O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B )A .浓硝酸应密封保存在阴冷处B .X 的化学式为NOC .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8.(xx ,佛山)(多选)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化学方程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必备化学《化学方程式》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A.元素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D.物质的总质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发生改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实质;点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特征和本质是解题的关键.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g10m87反应后的质量/g233025A.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C.m的数值为32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答案】D【解析】【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g﹣2g=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
【详解】A、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g:32g=1:4,故选项说法正确。
初中化学常见化学方程式过关(含答案)讲解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16
加热高锰酸钾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
铜在空气中受热
2Cu+O2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
4Al+3O2=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2H2+O2=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点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点燃=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O2=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O2=点燃=2CO
CaO+2HCl====CaCl2+H2O
(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43
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44
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NaOH+SO2====Na2SO3+H2O
45
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2NaOH+SO3====Na2SO4+H2O
46
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方程式》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6题)1、如图所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随着蜡烛的燃烧,天平反映的信息是( )A 、指针逐渐向右倾斜B 、指针逐渐向左倾斜C 、指针不动D 、蜡烛燃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碳酸氢铵(NH 4HCO 3)区别于其他氮肥的重要特点是在常温下就能分解,产生强烈的氨味,同时生成两种氧化物,则生成物不可能是( )A.NH 3B.ClO 2C.CO 2D.H 2O3、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2H 2O 2=====MnO 22H 2O +O 2↑反应②:2KMnO 4=====△K 2MnO 4+MnO 2 +O 2↑A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 .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4、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您走进化学实验室时,会发现有些药品装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这些药品见光,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分解,您预测硝酸银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 .N 2B .NOC .NO 2D .NH 35、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 3H 6O 3),使肌肉酸痛。
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表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3H6O3+3O23CO2+3H2OB.C3H6O3+O2CO2+H2OC.C3H6O3+3O2CO2↑+3H2OD.2C3H6O3+6O26CO2+6H2O6、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A+B-C)克B.(A-B-C)克C.(A+B+C)克D.(A+C)克7、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代表氧原子,“”代表氢原子。
中考化学总复习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基础)知识讲解(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8中考总复习: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基础)【考纲要求】1.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格式和步骤。
2.能利用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一些常见题型。
【知识网络】设未知数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步骤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列出比例式,求解答题【考点梳理】考点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格式和步骤1.化学方程式的一般解题步骤:(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根据题意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题意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
(4)按正确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计算未知数的值。
(5)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后,简明地写出答案。
2.化学方程式计算基本格式:要制取4克氢气,需要多少克锌?解:设需要锌的质量为x。
Zn + H2SO4 ==== ZnSO4 + H2↑65 2x 4gx =130 g答:需要锌130克。
【要点诠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的问题:1.计算过程必须规X,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设未知数X时,不能在X后面带上单位。
3.只写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
4.计算过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带上单位。
5.一定要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才能进行化学计算。
6.计算出的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
7.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考点二、利用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一些常见题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
【要点诠释】考试特点、方向:1.淡化数学计算,突出化学特点。
2.趋向于实际型、开放型、智能型。
3.标签、表格、图像中数据处理的计算是考查的热点,具有灵活性、技巧性的特点。
4.将计算融合到探究或其他题型中一并考查,不独立命题。
【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用不纯的锌与稀硫酸反应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实验室用13g 锌粉和2g 铜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思路点拨】锌能与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与硫酸反应。
【答案】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
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资料化学方程式93-137(含答案)

反应类型
93
三大强酸 与 四大强碱 反应
HCl+NaOH=NaCl+H2O
复分解反应
94
盐酸
HCl+KOH=KCl+H2O
复分解反应
95
硫酸
2HCl+Ba(OH)2=B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96
硝酸
2HCl+Ca(OH)2=C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97
H2SO4+2NaOH=Na2SO4+2H2O
复分解反应
98
H2SO4+2KOH=K2SO4+2H2O
复分解反应
99
氢氧化钠
H2SO4+Ba(OH)2=BaSO4↓+2H2O
复分解反应
100
氢氧化钾
H2SO4+Ca(OH)2=CaSO4+2H2O
复分解反应
101
氢氧化钡
HNO3+NaOH=NaNO3+H2O
复分解反应
102
氢氧化钙
HNO3+KOH=KNO3+H2O
复分解反应
103
2HNO3+Ba(OH)2=Ba(NO3)2+2H2O
复分解反应
104
2HNO3+Ca(OH)2=Ca(NO3)2+2H2O
复分解反应
105
十大沉淀的生成
氢氧化镁
MgCl2+2NaOH=2NaCl+Mg(OH)2↓
复分解反应
106
Fe(OH)2+2HCl=FeCl2+2H2O
复分解反应
119
氢氧化铝
Fe(OH)3+3HCl=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
120
氢氧化锌
Cu(OH)2+2HCl=CuCl2+2H2O
初中化学复习中考化学复习核心基础知识点《化学方程式》最新过关练习(整理含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核心基础知识点最新过关练习《化学方程式》一、化合反应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
(3)硫在氧气中燃烧: 。
(4)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
2.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6)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 。
(7)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9)铜在氧气中加热: 。
3.其他反应(10)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
(11)氧化钙与水反应: 。
(12)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碳: 。
(13)CO在氧气中燃烧: 。
二、分解反应1.生成氧气的反应(1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1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16)氯酸钾制取氧气: 。
(17)电解水: 。
2.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18)碳酸分解: 。
(19)碳酸钙高温分解: 。
三、置换反应1.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20)氢气还原氧化铁: 。
(21)氢气还原氧化铜: 。
2.碳还原金属氧化物(22)碳还原氧化铁: 。
(23)碳还原氧化铜: 。
(24)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
3.活泼金属与酸反应(25)铝与稀盐酸反应: 。
(26)镁与稀盐酸反应: 。
(27)锌与稀盐酸反应: 。
(28)铁与稀盐酸反应: 。
(29)铝与稀硫酸反应: 。
(30)镁与稀硫酸反应: 。
(31)锌与稀硫酸反应: 。
(32)铁与稀硫酸反应: 。
4.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3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
(34)铁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
(35)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
(36)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
(37)铝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
(38)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
四、复分解反应1.酸与碱的反应(39)稀盐酸与氢氧化钾的反应: 。
(40)稀盐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
(4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
(42)稀盐酸与氢氧化镁的反应: 。
(43)稀盐酸与氢氧化铝的反应: 。
(44)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第12讲化学方程式含答案一、选择题1.(xx,衡阳)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A.硫在空气中燃烧:S+O2↑═SO2↑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C.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D.熟石灰与盐酸反应:Ca(OH)2+2HCl═CaCl2+H2O2.(xx,佛山)化学反应6CO2+6H2O=====光照X+6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 C )A.C6H12B.C6H12OC.C6H12O6D.C3H6O33.(xx,广州)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B )A.SO2B.NO2C.NH3D.N24.(xx,陕西)雅安地震发生后,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使用了大量的消毒剂ClO2。
工业上制取ClO2的原理之一是:2NaClO3+4X===2NaCl+2ClO2+Cl2↑+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ClO2中氯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C.X的化学式为HClD.上述反应的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5.(xx,襄阳)以下是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C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C.氯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D.每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6.(xx,株洲)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7.(xx,成都)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
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
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生成物之一为C2H4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8.(xx,黄冈)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的分解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丁和乙的质量之和9.(xx,兰州)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5.2X7.22.8A.a 和c 是反应物 B .d 一定是催化剂 C .X =2.0 g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10.(xx ,苏州)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_4Al +3O 2===2Al 2O 3_ (2)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铁溶液: _Fe 2O 3+6HCl===2FeCl 3+3H 2O_(3)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_C +CO 2=====高温2CO_(4)铁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生成硫酸亚铁溶液:_Fe +CuSO 4===FeSO 4+Cu_(5)碳酸氢铵晶体受热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气体:_NH 4HCO 3=====△NH 3↑+H 2O +CO 2↑_11.(xx ,武汉)下图一是某金属元素形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该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
下图二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该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_12_;图一所示微粒的符号为_Mg 2+_;(2)图二所示的该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Mg +O 2=====点燃2MgO_。
12.(xx ,吉林)如图是某反应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中属于单质分子的有_二_种;(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化合反应_;(3)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反应前后_原子_种类和数目不变。
二、简答题13.(xx ,绥化)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请根据图示回答:(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分解反应_。
(2)反应前的物质_可能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3)反应前后、、三种粒子的个数比是_2∶2∶1_。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或元素的种类不变等_。
14.(xx ,赤峰)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C_微粒(选填序号)。
(2)该反应属于_化合_(填“分解”“化合”或“置换”)反应。
(3)写出符合微观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H 2+O 2=====点燃2H 2O_。
15.(xx ,德州)在物质的宏观性质、微观组成(或结构)和表示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请你依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1)该反应属于_分解反应_(填基本反应类型)。
写出一个与图示相符的化学方程式_2H 2O 2=====催化剂2H 2O +O 2↑_。
(2)由该图示获得的信息还有:_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或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等)_(写一条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16.(xx ,沈阳)同学们为了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
(1)甲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把盛有适量BaCl2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Na2SO4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烧杯,将BaCl2溶液小心倒入盛有Na2SO4溶液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产生白色沉淀_。
然后把烧杯连同试管再放回天平上,天平仍然平衡。
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
(2)乙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带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点燃平衡。
取下石棉网,在石棉网上方点燃镁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Mg+O2=====2MgO_。
燃烧结束后将所得的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意外发现质量减轻了。
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部分生成物以白烟形式逸散到空气中(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
第2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选择题1.(xx,株洲)已知:某密闭容器中,12g A加热完全分解产生B和C,其中B的质量为2 g,同时C又能部分分解产生0.1g D和7.9g E,则最终该密闭容器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 )A.1∶1B.1∶2C.1∶4D.1∶52.(xx,株洲)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所有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个数都不发生变化B.此反应过程中只有物质变化,没有能量变化C.在任何条件下,H2和Cl2均不能大量共存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2g H2和71g Cl2发生反应可生成73g HCl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现将6 gA和8 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C )A.9 g B.11 g C.12 g D.14 g4.(xx,菏泽)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D.甲的化学式为C2H25.(xx,衡阳)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C的质量为( C ) A.6.8 g B.9.6 g C.8.8 g D.4.4 g6.(xx,潍坊)现有10 g 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10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和4 g 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 )A.5∶1 B.4∶1 C.2∶1 D.1∶17.(xx,徐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D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未测32112A.物质Z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反应后物质X 的质量为15 g C .反应中Y 、Q 的质量比为6∶5 D .物质Y 一定是单质8.(xx ,河北)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在化学反应aA +bB =cC +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化学计量数a 与b 之和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B .若取x g A 和x g B 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 x g C .反应物A 和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 D .若A 和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9.(xx ,山西)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D )A .高锰酸钾的质量B .氧气的质量C .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 .固体物质的质量10.(xx ,北京)已知:Ca(HCO 3 )2=====△CaCO 3+CO 2↑+H 2O 。
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Ca(HCO 3)2 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CaCO 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C )ABCD二、计算题11.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含过氧化氢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取该溶液17 g ,加入适量MnO 2,充分反应,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制取氧气的质量,其计算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17 g ×5%×氧的相对原子质量×2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100%=17 g ×5%×3234×100%,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_B_(填字母序号)。
A .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B .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移到氧气中 (2)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氧气的质量。
解:设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
2H 2O 2=====MnO 22H 2O +O 2↑ 2×34 32 17 g ×5% x6817 g ×5%=32x x =0.4 g12.(xx ,凉山)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和Mg(OH)2,其他成分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