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镇规划说明书2013

合集下载

海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中乡村建设用地优化浅析

海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中乡村建设用地优化浅析

海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中乡村建设用地优化浅析摘要:按照海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在2021年底前要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本轮村庄规划是以2018年批复实施的“多规合一”为上位规划编制的。

省厅关于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地实践摸索中日益完善更新。

本文首先从海南省颁布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解读,结合村庄规划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得出,应从村庄的发展潜力合理预测村庄建设用地量,并以此为前提来优化乡村建设用地边界。

本文最后还给出了乡村建设用地优化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村庄开发边界;引导集中居住;村庄发展潜力;建设用地优化Analysis of Optimizing Land for rural constructionabout the practical village planning of "multiple plansintegrated" in Hainan ProvinceWEN Fang-ying 1,HE Jin 21.Hainan JuFang design Co.Ltd,Haikou 570105, China;2.Hainan Branch Of Beijing Architectural Planning&Design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Haikou 570105, China;Abstrac t:According to the plan of hain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plan will cover all villages by the end of 2021. This round of village planning is based on the "multiple plans in one" approved and implemented in 2018 as the upper planning.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vincial department on village planning are also being perfected and updated in the continuous practice of explora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erprets the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village planning issued by Hainan Province, combines the practical working experience of village planning, and concludes that the amount of land used for villag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reasonably predict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village, and delimits the development boundary of the village based on this premise. At last, the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optimize the village development boundary.Key word s: Village development boundary; Guide centralized living; Villa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Construction land optimization 1.海南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背景自2009年《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批准实施以来,2011年全省村庄规划工作全面展开,村庄规划编制基本实现全覆盖。

合隆镇总体规划(2013-2030)说明书(副本)

合隆镇总体规划(2013-2030)说明书(副本)

第一章城镇性质及规模第一条.城镇性质长春市西北部城市副中心,是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主导、综合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第二条.城镇规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为3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275平方米/人;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47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06.9平方米/人;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7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11.4平方米/人。

第二章城镇建设用地布局规划第三条.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三心、三翼、多组团”的城镇总体布局结构;三心:围绕高速公路、北凯旋路打造的生产服务中心、以新城为依托的生活服务中心已经与老城结合的休闲娱乐中心。

三翼:形成北部工业翼,中部服务翼,南部工业翼的三翼布局。

多组团:规划依托水系、市政廊道、对外交通分割形成的边界,设置多个生产和生活组团。

第四条.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规划中近期沿302国道两侧纵深方向发展;中期跨越市政管线走廊向西发展;末期跨越高速公路向东发展。

第五条.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依托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及滨水空间设置,规划2030年居住用地总面积2186.29公顷,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28.03%,人均居住用地31.23平方米左右,规划结合绿化景观廊道设置流绿居住用地,规划流绿居住用地面积202.79公顷,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2.60%,结合各级公共服务中心配套设置二类居住用地,规划二类居住用地1983.50公顷,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25.43%。

第六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配置按照城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居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三级设置。

规划2030年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516.73公顷,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6.63%,人均用地面积7.38平方米左右。

规划设置3处城市级服务中心,分别为休闲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生产服务中心。

居住区级中心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和生活单元设置,以特定居住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和满足居民生活管理服务为目标,提供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属地型管理和服务机构,包括工商、税务和文体活动中心等。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辽中县于家房镇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绪论 (2)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基本概况及现状建设情况 (3)第三章镇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4)第二部分镇域规划 (6)第一章镇域规模和性质 (6)第二章城镇化水平预测 (6)第三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7)第四章镇域交通设施规划 (9)第五章镇域共用工程设施规划 (10)第六章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12)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2)第八章综合防灾规划 (13)第九章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4)第三部分镇区规划 (15)第一章镇区现状用地评价 (15)第二章镇区规划原则及发展目标 (15)第三章镇区性质和规模及规划范围 (15)第四章镇区建设用地布局 (15)第五章镇区空间管制及控制指标 (18)第六章镇区综合道路交通规划 (20)第七章镇区公用工程规划 (21)第八章镇区风景风貌景观规划 (23)第九章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24)第十章镇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5)第十一章镇区环境卫生规划 (26)第十二章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27)第五部分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29)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总则1. 总体规划编制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沿海化双重趋势的引导下,沈阳经济发展的未来必然面向大海,面向世界市场。

作为沈阳距离营口港最近的地区,于家房镇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产业大道的修建切实改变了于家房的区位条件。

产业大道连接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沈阳和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营口,在这两个城市的带动下,必然会带动下,必然会带动沿途各节点城镇的发展。

另外作为沈阳南向出海的必经之地,沈阳城市大型重化工业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建设的升级必然将部分产业搬迁出来,这些企业为了降低交通运输费用,必然会选择布局在产业大道附近,这就为于家房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了于家房镇新的发展形势,为更好的发展其职能,改善自身建设,必须编制一部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

由此对原有的总体规划进行一定的修改,在满足其发展条件的前提下,吸收其原有的有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制《于家房镇总体规划(2011-2030)》2.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试行)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220-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6、建设部《县域体系规划编制要点》(2002年);7、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8、《辽中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6)9、《于家房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重点研究内容3.1规划的指导思想1.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依托沈阳经济区的发展,建立城镇规划的新观念,分析研究于家房镇发展变化及新趋势。

东乡镇规划说明书

东乡镇规划说明书

姓名:***学号:201175030128专业: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1)班二○一二年七月规划背景中共中央在十六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并在“十一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提出,,给城乡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自“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东乡县紧扣“和谐、发展”两大主题,围绕“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超前谋划,统盘部署,统筹推进,进一步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小城镇建设方面。

按照国务院和建设部关于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有关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能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手段。

而东乡镇从没编制过规划,急需一个发展建设蓝图。

现状概况东乡镇位于甘肃省临夏市东乡自治县,目前有人口约3500人,东西南北道路畅通,有中小学各一所,用地总面积548225.1752m2,居住用地面积121087.6775m2,行政用地面积1071.75m2,农田面积比例大,以农业和牧业为主,有少许的轻工业兴起。

社会经济发展思路本次规划结合东乡镇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同时与“十一五”规划、重点工程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本村的发展思路是:1、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以“名、优、新”产品,培育和创立有特色的蔬菜品牌,向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2、充分利用东乡镇地处城乡结合部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休闲、娱乐等二、三产业。

把本村的新农村建设好、规划好,特别是搬迁户的安居工作,实现本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规划依据以本村土地利用规划,村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甘肃省建设厅村庄规划编制导则,技术规范与标准以及本村1:5000 地形图等。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余政储出【2013】85号地块-初步设计说明(汇总)

余政储出【2013】85号地块-初步设计说明(汇总)

“余政储出【2013】85号地块规划建筑设计”项目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章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规划、消防、交通、环保等规范、条例、规定。

2.余杭规划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选址意见书。

3. 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和地形电子文件。

4. 方案批复5.环评批复6.交评批复二、规划要求1.低、多层建筑应按图示后退道路红线、河道蓝线,高层建筑按规定增加后退距离;地块内与周边建筑之间的距离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做好日照分析;(高层建筑离城市道路边线20米,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日照详见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日照分析报告)2.地块内西侧建筑高度不超过13米,具体控制范围以规划部门方案审批为准。

(设计满足要求)3.按《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配置停车泊位;。

(由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交通分析评估报告已获得通过)4.用地面积132184㎡,容积率1.0-1.8。

(方案批复中批准建设面积77668平方米)5.建筑密度不大于28%,绿地率不小于30%,建筑高度不大于60米。

(设计满足要求)三、设计标准及规范1.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部分设计标准均按国家及地方的规定、规范执行。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消防分类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一级。

4.抗震按6度设防。

设防类别标准类(丙类)。

抗震等级三~四级。

5.屋面防水等级II级,地下室防水等级II级。

四、工程概况1.用地性质. 区位及概况本项目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用于建设住宅。

地块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金鹏夕阳公寓以南,余杭街道城东路延伸段以西,凤联社区桃花源小区以东,与新民半岛隔桃源河相望。

本项目用地面积132184㎡,地上计容建筑面积237931㎡,容积率1.8.致力于打造面向刚需和首次改善型客户群体,包括高层住宅、叠排住宅、小型排屋等物业类型的优质青年社区。

五、设计理念——面向年轻客户群体的园林式家园和邻里交往1、巧妙借景造景,打造充满活力的园林化社区在这里,“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优美的生活画卷向你徐徐打开,“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村庄规划说明书范本

说明书目录上篇东黄村村庄布点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解读三、长丰县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四、规划主要技术路线第二章规划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指导思想三、规划原则四、规划目标与定位五、规划重点六、规划范围与期限第三章东黄村现状概况一、概况二、村庄分布现状三、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产业发展规划一、总体思路二、发展重点三、产业布局四、实施措施第五章村庄布点规划一、村庄分布概况二、现状存在具体问题三、规模预测四、村庄发展的新特点五、村庄布点体系第六章村庄基础设施规划一、村庄服务设施二、村域道路三、渠道水系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生态建设目标四、规划措施下篇村庄建设规划第八章总体构思一、规划设计理念二、规划原则三、规划目标四、规划构思第九章中心村规划布局一、布中心村现状二、规划布局特点第十章市政设施与竖向一、市政设施二、竖向第十一章近期建设及投资估算一、近期项目安排二、项目投资估算第十二章规划实施建议上篇村庄布点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一、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三部分: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濉溪镇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历史沿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人口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自然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自然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近年城镇建设与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赵县北王里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说明书

赵县北王里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概述 (1)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相关规划介绍与本次规划重点 (3)第三章北王里镇概况 (5)第二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7)第一章发展环境条件辩析 (7)第二章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 (8)第三章镇域产业发展布局 (10)第四章镇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12)第五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15)第六章镇域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规划 (22)第七章镇域专项规划 (26)第八章区域开发空间管制与引导 (31)第三部分镇区总体规划 (34)第一章镇区性质与规模 (34)第二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36)第三章镇区专项规划 (43)第四章市政工程规划 (56)第五章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65)第六章镇区远景规划构想 (67)第七章镇区“四线”规划 (68)第四部分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概述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北王里镇位于石家庄市东南,座落于赵县的西部边沿,交通条件优越,城镇功能比较完善。

随着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北王里镇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趋于完善,必将掀起新一轮小城镇建设的高潮。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北王里镇可抓住该机遇,发挥区域优越、政策优惠、市场开阔、交通方便、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很快溶入到该过程中,引入技术和资金,发展外向型经济,改变产业结构,制定适时的发展规划,为此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规划战略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北王里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个主题,以生态化、一体化、市场化为理念。

坚持开放兴镇,可持续发展,融入石家庄都市圈,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区域经济协调。

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部分序论 (3)第一章相关规划回顾 (3)1.1994年版《文昌县东郊镇总体规划(1994-2010年)》回顾 (3)2.1991年版《文昌县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回顾 (3)第二章总则 (4)1.总规修编背景 (4)2.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重点研究内容 (5)3.规划的依据 (6)4.规划期限 (6)第二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7)第一章现状概况及建设发展历史 (7)1.现状概况 (7)2.历史沿革 (8)3.建设项目意向 (8)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0)1.现状经济概况 (10)2.发展条件分析 (10)3.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 (11)4.总体发展目标 (13)第三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13)1.城镇化水平预测 (13)2.村镇体系规划 (15)第四章岸线利用规划 (16)1.利用原则 (16)2.规划措施 (16)第五章空间管制规划 (16)1.总体思想 (16)2.管制原则 (16)3.空间管制目标 (17)4.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7)第六章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7)1.镇域交通规划 (17)2.镇域水资源利用规划 (18)3.镇域污水工程规划 (18)4.域电力工程规划 (18)5.镇域电信电视工程规划 (18)第七章镇域公共设施规划 (19)1.区域旅游服务设施 (19)2.文化体育设施 (19)3.医疗卫生设施 (19)4.教育设施规划 (19)第八章镇域旅游发展布局 (20)1.旅游业现状分析 (20)2.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反思 (21)3.旅游资源概况与评价 (23)4.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 (26)5.市场定位 (26)6.旅游发展规划 (27)第九章镇域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27)1.镇域空间结构 (27)2.功能分区 (27)3.规划布局 (28)4.用地规划控制指引 (30)5.新农村建设导引 (30)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与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30)1.环境保护现状 (30)2.环境保护规划 (31)3.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32)第三部分镇区建设规划 (33)第一章城镇现状布局与用地评价 (33)1.城镇建设现状 (33)2.用地评价 (33)3.城镇建设现状评价 (33)文昌市东郊镇人民政府海南津杭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第二章城镇性质和规模 (34)1.城镇性质的确定 (34)2.发展规模 (34)第三章镇区建设用地布局 (34)1.用地发展方向 (34)2.功能结构 (34)3.用地布局 (34)第四章镇区专项用地规划 (36)1.生活居住综合用地规划 (36)2.产业用地规划 (37)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37)第五章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38)1.现状及存在问题 (38)2.交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38)3.道路交通规划 (38)第六章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39)1.现状及存在问题 (39)2.规划原则 (39)3.绿地系统规划 (39)4.绿化树种的选择 (40)5.整体景观形象 (40)第七章镇区景观系统规划 (40)1.规划原则与目标 (40)2.景观系统规划 (40)第八章镇区市政工程规划 (41)1.镇区给水工程规划 (41)2.镇区排水工程规划 (41)3.镇区供电工程规划 (42)4.镇区电信工程规划 (43)5.燃气工程规划 (43)6.镇区环境卫生规划 (43)第九章环境工程规划 (44)1.环境质量状况 (44)2.环境工程规划 (44)第十章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45)1.消防规划 (45)2.防风灾规划 (47)3.抗震规划 (47)第十一章城市设计导引 (47)1. 总体构思 (47)2. 功能空间设计 (47)3.风貌分区导引 (47)4. 环境设计 (48)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49)1.规划原则和目标 (49)2.人口和用地规模 (49)3.近期主要建设项目和布局 (49)第十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50)文昌市东郊镇总体规划(2010—2030)说明书第一部分序论第一章相关规划回顾1.1994年版《文昌县东郊镇总体规划(1994-2010年)》回顾1994年编制的总体规划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在文昌市东郊镇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小城镇的基本架构已经初步形成。

现将上版规划内容简单介绍如下:1.1规划概要●规划期限近期1994-2000年,远期2010年●东郊镇经济发展与布局:第一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经济,力促农业经济向基础化,商品化迈进,形成“农、林、牧、副、渔”并举的农村经济。

第二产业:充分发挥水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水产品及旅游工艺品加工工业,带动地区经济腾飞。

第三产业:依托东郊椰林、红树林等旅游风景,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客商,大力发展旅游业及其配套服务设施,既方便游人,又增加农民收入。

●规模:远期2010年镇域人口55963人,镇区远期2010年为18000人; 远期用地规模为225.0公顷。

远景控制用地为300公顷。

●城镇性质: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综合加工工业为主,旅游服务业为辅的现代化中心集镇。

●规划结构:东郊镇镇区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轴两片”。

一轴:东郊大道由西向东延伸,两侧布置生活,生产设施,为镇区建设提供明确的轴线。

两片:西部的东郊码头与东部的东郊墟构成镇区的西、东两片,两片以对外交通、生活居住为主;东片主要是生活居住、行政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医疗卫生为主。

1.2规划实施评价由于上版总规编制时间较早,受海南整体经济环境和大的发展条件影响,未能完全按规划意图实施,无法指导未来本镇建设,且已到期。

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镇区道路不成体系,部分市政基础设施的规模等级需要提高,部分市政管网建设没有严格按上版总体规划实施,缺乏城区排污系统;城镇经济总量和就业容量小,需要增加社会经济及产业发展规划引导。

2.1991年版《文昌县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回顾2.1 规划概要●规划期限:1991年-2000年,其中近期到1995年,规划期末到2000年。

●范围、面积:东郊镇至东郊码头,东郊镇至口牙港为北部和东部界限与西侧南侧海岸线所围合范围内,用地面积16.5平方公里。

●性质: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是以椰林、海滩为主要景观特色,具有观光、旅游、娱乐、品鲜等功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划分:整个景区共分为椰林自然风貌景区、红树林名胜景区、文化景区、热带田园景区等四个景区。

●规划游客量上版总规关于规划期末(2000年)游客量给出高、低两个预测方案其中:高方案规划期末游客量为:80.80万人/年,低方案规划期末游客量为:40.15万人/年●环境容量测算2000年总人口1.8万人左右。

其中:居民1.6万人左右,游人1100人次/日,服务管理人员约750人。

2.2规划实施评价《文昌县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于1991年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的。

在从1991年到如今的这十几年的时间中,东郊椰林的旅游业发展几经波折,如今达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局面,但无论是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上来讲都无法达到原总规中所设想的程度。

目前来看,在上版总规确定的规划范围内的四个景区中椰林自然风貌区中靠近椰林湾的滨海地带旅游业有所发展,并已配有少数的旅游服务设施,但其他景区未形成规模。

而景点方面仅椰子公园、水尾圣娘庙、工艺城和海鲜城有较小程度的发展,其他景点如文笔塔、烈士纪念亭、地方文化园、海文化园等均无发展,有些甚至已经破败,尚未修复。

游客人数长年无法有效提高,2008年游客总量仅为19.2万人次,仅达到上版规划中的低方案的测算游客量40.5万人次的二分之一。

这使得东郊椰林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设施数量与质量也无法得到提高和改善,该东郊椰林景区内仅有的百莱玛度假村、海景椰庄、和友度假村、国际大酒店旅游接待设施大多长年处于半运营状态。

以其中运营状况较好的百莱玛度假村为例,该度假村的床位标准间1206个,年接待能力可达7万人次以上,客房年平均入住仅为25.71%,经济效益根本无从谈起。

由此可看出上版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因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无论从用地规模、游客量、景区、景点建设等各个方面,上版规划的实施程度均十分有限。

第二章总则1.总规修编背景1.1总体规划修编的期限根据《城乡规划法》,总体规划的期限为二十年左右,一般在实施五年后就可以进行修编。

《文昌县东郊镇总体规划(1994-2010年)》于1994年编制完成,经过十多年的实施,建设部门现在应该对原总体规划和规划实施情况的成功和得失进行总结,对当初制定的规划目标结合实施的情况和形势变化,重新进行修订、调整,进行技术手段和方法上的尝试和完善,以此适应今后形势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1.2国家和海南省的宏观背景提出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在为今后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的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新世纪之初,国家为了实现第三步的宏伟目标,制定和出台了许多新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结构调整将是今后五到十年国家经济发展的主线,正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不调整就不能发展”,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的调整是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

2009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的要求。

目前,海南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注重城乡统筹、一体化协调发展及小城镇特色风情内容的开发和建设,打造能彰显城镇和区域特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风情小镇(村)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打造50个特色鲜明的风情小镇,100个风情村、10个旅游名镇、20个旅游名村。

具有浓郁民俗风情、地方特色鲜明,人文景观及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视觉审美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建制镇、农场、集镇、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景区、边境口岸,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村落。

东郊镇作为海南省范围内的50个特色鲜明的风情小镇之一,应做好文昌旅游发展榜样,加强经济产业和城镇风情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加快城乡统筹、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步伐,从而引导和促进全县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在这样一个大的经济背景下,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省、市的发展目标,通过修编总体规划,认真总结过去建设的经验教训,调整发展目标,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以使建设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已成为东郊镇的当务之急。

1.3文昌市、东郊镇发展的要求随着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建设、“两桥一路”基础设施工程和航天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