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初中历史江南的开发教案

初中历史江南的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历史发展,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和影响。
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发展状况,引起学生对江南地区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对农业、商业、文化的影响;
2. 讲解江南地区在古代的开发历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三、讨论(15分钟)
分成小组,讨论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分享各组的讨论结果。
四、展示(10分钟)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并邀请其他同学提问、评论。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及影响,强调江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六、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和影响的小论文,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特点、历史发展和开发历程,了解江南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之一篇

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之一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之一精选2篇〔一〕教案之一: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的:1. 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资禀赋。
2. 理解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展状况和特色产业。
3. 讨论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于整个国家的意义和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才能。
教学重点:1. 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条件对经济开展的影响。
2. 分析江南地区的特色产业及其开展情况。
3. 讨论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国家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江南地区的资禀赋对经济开展的影响。
2. 分析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国家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PPT、案例等方式讲解江南地区的地理条件、特色产业和经济开展情况。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江南地区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考虑其成功的原因和对整个国家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国家的意义和影响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括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特色产业和经济开展情况的介绍。
2. 案例分析材料:搜集江南地区的成功案例,并准备相关的案例分析问题。
3. 小组讨论指导材料:为学生准备一些关于江南地区开发的讨论问题,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一个问题引入课程:“你们知道江南地区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点?”Step 2 讲授使用PPT课件,结合地图和图片,向学生介绍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资禀赋。
然后,讲解江南地区的特色产业和经济开展情况。
Step 3 案例分析给学生分发案例分析材料,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答复相关问题。
然后,邀请几个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并引导学生归纳出江南地区开发成功的原因。
Step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已经理解的信息,让他们讨论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国家的意义和影响。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供指导材料帮助他们进展讨论。
Step 5 总结对课程内容进展总结,并引导学生考虑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国家的意义和影响。
历史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历史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历史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掌握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本课地位在教材中从其内容和篇幅上讲都不重要,其中“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三节中,只有“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节是必讲内容。
重点分析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因此重点讲解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可以使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
难点分析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详细讲解。
重、难点突破方案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应重点讲解。
建议教师分为三部分学习,即“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其中表现和影响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学习。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建议学生讨论“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以开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此时期封建经济仍然得到了发展,就其原因是:①整体的分裂之中尚有局部的统一;②整体的动荡中尚有局部的安定,从地理范围看此时动荡多在北方,南方自三国至南朝始终较为安定,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统治者自身的重视也促进经济的发展。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说课稿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掌握江南地区在历史上的开发过程;(3)认识江南地区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运用历史资料,探讨江南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开发特点;(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江南地区对我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江南地区的地理、历史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2)江南地区在历史上的开发过程;(3)江南地区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2)江南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开发特点。
三、教学方法1. 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2. 历史资料分析法:让学生运用历史资料,探讨江南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开发过程;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江南地区对我国历史发展的贡献;4. 讲解法:教师对江南地区的开发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地图:准备一幅详细的中国地图,标注出江南地区的位置;2. 历史资料:搜集江南地区在各历史时期的相关资料;3.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图片;4. 小组合作工具:准备足够的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江南地区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江南地区?(2)讲解:江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份。
我们来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观察地图,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2)让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江南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开发过程。
七年级历史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说明与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特点;(2)掌握江南地区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全国的影响;(3)了解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认识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了解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2)运用史料分析,掌握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3)采用案例研究,探讨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江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2)引导学生认识江南地区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培养学生关注区域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地等;(2)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温和;(3)水系分布:长江、钱塘江、太湖等。
2. 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1)农业:水稻种植、茶叶、丝绸等;(2)手工业:纺织、瓷器、铁器等;(3)商业:市场繁荣、货币经济、海外贸易等。
3. 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1)东汉末年:江南地区开始逐渐开发;(2)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南迁,推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3)隋唐时期: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4)宋元明清:江南地区继续保持经济繁荣。
4.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意义(1)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2)人口迁移:带来劳动力、技术和文化;(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支持、地方官员推动;(4)经济重心南移: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2)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3)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及其原因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意义;(2)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过程等;2. 史料分析法: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掌握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特点;3. 案例研究法:探讨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意义;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之二

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之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归纳历史规律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到江南地区开发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和表现。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什么特点?”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教师展示江南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请大家观察地图,看看江南地区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教师展示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请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和资料,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4.江南地区开发对后世的影响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后世有哪些影响?”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知道了其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对后世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四、板书设计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之二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3.江南地区开发对后世的影响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教师展示历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大家看看,这里的红色区域代表了什么时期的人口南迁?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迁到江南地区?”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进一步解释:“正确,因为北方战乱频繁,人们为了躲避战祸,携带了大量的人口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到江南。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个原因——北方人口南迁。
”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教师展示江南地区的古诗词和画作,提问:“这些诗句和画作描绘了江南怎样的景象?你们能感受到江南的繁荣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很好,诗画中的江南美丽富饶,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
第22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案之二

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之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在六朝时期的经济开发情况及其原因。
2.掌握江南地区开发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图片等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及其原因。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材:《江南地区的开发》2.图片:江南地区地形图、江南地区经济作物图、江南地区水利工程图等。
3.教学视频:江南地区开发纪录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江南地区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江南地区吗?江南地区的特点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江南地区在六朝时期的经济开发情况。
三、课堂讲解1.讲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a.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土地肥沃。
b.政治稳定,战乱较少。
c.经济文化交流,南迁人口增加。
2.讲解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a.农业生产发展:水稻、茶叶、丝绸等。
b.手工业发展:瓷器、纺织等。
c.商业繁荣:市场规模扩大,海外贸易兴起。
3.讲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a.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
b.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c.文化发展,学术繁荣。
四、案例分析1.分析江南地区开发过程中的水利工程。
a.展示江南地区水利工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b.讲解水利工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分析江南地区开发过程中的经济作物。
a.展示江南地区经济作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b.讲解经济作物的种植、加工和贸易情况。
五、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江南地区开发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启示?七、课后作业2.收集江南地区开发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了江南地区在六朝时期的经济开发情况,掌握了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江南地区的地理、政治、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 助。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目标导航: 1、 识记:西晋、东晋建立的情况,淝水之战,江南开发的概况; 2、 理 解:两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3、 分析:江南经济逐步发展的原因。 朝代建立年代都城创建者 西晋 东晋 淝水之战 交战双方领导人结果胜利、失败的原因影响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梯级释疑
(2) D.王猛 5.江南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三国、两晋 C.三国、两晋到南朝 D.春秋战国、魏晋 二、论从史出 材料 1 (江南地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 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 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 2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则数郡忘 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覆衣天下:这里指江南地区出产的丝绵布帛 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 2 中描写的江南地区与材料 1 相比发生了什幺变化?
1、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幺能得到开发? 2、活动与探究:西晋末年为什幺会出现人口大迁徙的现象? 今天党和政府 掀起的西部大开发热潮,有什幺现实意义? 课堂反馈 一、选择题 1.西晋灭吴,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263 年 B.265 年 C.280 年 D.316 年 2.西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 A.羯族 B.鲜卑族 C.匈奴族 D.氐族 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最主要的因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C.北方农民大量南迁 D.南方相对安定 4.东晋主张坚决抵抗前秦军队进攻的宰相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历史第22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掌握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地位在教材中从其内容和篇幅上讲都不重要,其中“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三节中,只有“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节是必讲内容。
重点分析
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因此重点讲解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可以使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
难点分析
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详细讲解。
重、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应重点讲解。
建议教师分为三部分学习,即“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其
中表现和影响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学习。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建议学生讨论“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以开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此时期封建经济仍然得到了发展,就其原因是:
①整体的分裂之中尚有局部的统一;
②整体的动荡中尚有局部的安定,从地理范围看此时动荡多在北方,南方自三国至南朝始终较为安定,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统治者自身的重视也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民族的交往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北方富有生产经验的农民带来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为躲避战乱而南迁,均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
教法建议
关于“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两节,虽然是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但是如果学生不了结这段历史,就不可能掌握以后所学习的历史知识。
因此,建议教师通过串讲使学生弄清这段历史。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提问:西晋时期统治者对内迁各族实行的奴役和剥削政策都包括哪些内容?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谁?在得到学生的正确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西晋统治的灭亡。
那么在这个短期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到什么阶段了?此阶段为什么政局虽然动荡,南方经济却能迅速发展?我们不妨读读这段历史,探个究竟。
一、东晋的偏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东晋的偏安”一节,并出示下列图表,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时间
西晋
东晋
进行表格的填写,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学习。
同时通过知识的补充,使学生了结当时东晋政治的特点,了解:“王与马共天下”。
二、南朝的政治(420~589)
教师出示以上《南朝更替表》,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此表,让学生回答:①南朝包括几个朝代?②他们的都城在哪里?③从三国到南朝共有几个国家定都南京(建业、建康)?
答案: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定都建康即今南京。
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其六朝是指:吴国、东晋、宋、齐、梁、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提出问题: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特点是局势动荡,王朝更迭频繁,但也正是这一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却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发展。
这是为什么?学生看书、讨论,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出书中所列表面原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
使学生从经济发展的条件如社会条安定、劳动力、劳动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
最后教师作总结:①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在南方相对安定时发生的。
说明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可见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③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结果是加深了交往,促进了融合。
④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此为本课重点,教师仍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出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估计学生可以完成下列内容。
农业: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推广普及,南方稻米产量超过北方,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水碓、水磨广泛使用,
围湖造田;手工业:东晋南朝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荆州、扬州是江南丝织品生产最多的地方。
江南织锦技术得到普及与提到。
扬州、荆州的冶铁水平也很高。
制瓷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瓷器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技术都很有特色。
纸的生产不仅质量精美,而且数量很大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教师直接指出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江南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城市繁荣。
板书设计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偏安
二、南朝的政治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