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舂.谷(chōng)狗窦.(dòu)松柏.(bó)B.瀚.海(hàn) 风掣.(chè) 兜鍪.(mú)C.都.护(dū) 零丁.(dīng) 羌.笛(qiāng)D.踌躇.(chǔ) 宫阙.(què) 惶.恐(huáng)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B.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葵持.作羹(拿着)B.何处望神州..(中国的别称)C.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D.愁云惨淡..万里凝(暗淡)4.下列各项中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构成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按原文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与《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抒发了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命运的诗句是:,。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6~7题。

《诗词五首》(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诗词五首》(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25课《诗词五首》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迟日①江山丽(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乙)迟日江山丽(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③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是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的是泥土滋润、湿润。

③欲:好像。

1.(甲)诗抒发了诗人对浓浓春意的______之情,(乙)诗借春景来反衬,抒发了诗人______之情。

2.赏析(甲)诗中的“融”“睡”,(乙)诗中的“欲”的妙处。

【答案】1.喜爱思乡2.“融”一词写出了土地融化的景象;“睡”一词写出了沙滩的暖和,侧面衬托春天阳光明媚;“欲”一词写出了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态美。

【解析】1.考查对诗歌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甲诗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喜爱情怀的表露。

乙诗杜甫客居四川时写的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沉重的乡思。

2.考查对诗歌词语的赏析。

甲诗泥土之“融”、沙砾之“暖”,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乙诗“山青花欲燃”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

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

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诗词曲五首》课内精读练习1

《诗词曲五首》课内精读练习1

《诗词曲五首》课内精读练习(一)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

诗人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宇乐天;“歌一曲”指自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2.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以及所蕴含的哲理(或新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样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入仕途和起兵抗元。

()(2)颔联极写山河破碎,局势危急,就如同“风飘絮”、“雨打萍”一般。

()(3)颈联概写起兵抗元始末,诗人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直抒胸臆,“谁无死”一句表达了诗人以死殉国的忠贞气节,“照汗青”一句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23.《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现了久经征战的老兵,归家后的凄凉处境,悲苦心情。

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

5、《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二、简答题1、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2.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景物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的?【参考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诗词曲五首(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踌.躇(chó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D.狐裘.(qiú)兜鍪.(móu)羹.饭(gě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D.望西都..(指长安)3.根据要求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极度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

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抒发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及不尽愁绪与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

词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坚持抗战的句子是“_____,_____”。

点明该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

(4)《过零丁洋》中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气势雄伟,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

《诗词曲五首》练习及部分答案

《诗词曲五首》练习及部分答案

诗词曲五首练习一.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柯.(kē) 畔.(pàn) 暂.(zàn) 折.(zhé)戟(jǐ) 戈(gē) 寥(liáo) 絮(xù) 惶(huáng)烂柯()折戟()宫阙()峰峦()3、基础知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诗人。

(2)《赤壁》作者﹏﹏﹏﹏,字﹏﹏﹏﹏,﹏﹏﹏﹏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

(3)《过零丁洋》作者﹏﹏﹏﹏,号﹏﹏﹏﹏,﹏﹏﹏﹏朝)文学家。

4.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暂凭杯酒长精神()②折戟沉沙铁未销()③千里共婵娟()④伤心秦汉经行处()3.默写、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乐天”是___________。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

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⑥兴,百姓苦;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训练]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阅读诗词,答文后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下23课《诗词曲五首》练习题及答案

23.《诗词曲五首》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23.诗词曲五首一、十五从军征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四、过零丁洋/文天祥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一、《十五从军征》【原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5、《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断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全诗以时间为序,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他归家后见到的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结句“泪落沾我衣”将全诗思想感情推向高潮。

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慨控诉之泪。

【解析】B 无心理描写。

2、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主人公从军之久。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B、“遥望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这两句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因无人打扫而凄凉破败的景象,同时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人的离去。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含解析)

诗词曲五首课时作业单选题1.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 “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 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选出对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 这首词起笔一问一答,举目远望,收入眼底的只有北固楼周遭一片美好风光,流露出对被占领的中原地区的怀念。

B. “年少万兜鍪”中用“兜鍪”代指兵士,孙权统帅千军万马,更显英姿飒爽,少年有为。

C. “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人引用曹操的话肯定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表达对满朝文武庸碌无能、怯懦苟安的痛心。

D. 这首词上阕纵怀远古寄豪情,下阕落笔眼前引遐思,怀古伤今,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3.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雉尾(zhì)峰峦(luán)寥落(liáo)瀚海(hán)B. 狗窦(dòu)宫阙(què)荒冢(zhǒng)飘絮(xù)C. 羹饭(gēng)风掣(zhì)踌躇(chóu)阑干(lán)D. 潼关(tóng)舂谷(chōng)兜鍪(máo)羌笛(qiāng)4.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òu)瀚海(hàn)冷难着(zháo)B. 松柏(bǎi)羌笛(qiāng)寥落(liǎo)C. 狗窦(dòu)风掣(chè)飘絮(xù)D. 狐裘(qiú)兜鍪(mòu)羹饭(gěng)5.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①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二、⑴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1.诗歌颔联通过和两个自然景物,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颈联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了诗人的心情。

(3分)2.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怎样的生死观?(2分)答:二、1. 诗中第二联, 运用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1分)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 分)答:三、(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3)反复诵读诗中画线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丰富内涵,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四、1.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五、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度命运与团体命运严密联络在一同。

诗人以“风飘絮”比喻,以“雨打萍”比喻。

(2分)2.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扼要剖析。

(2分)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2.赏读诗词,应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律,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这首词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上闺感情缠绵悱恻,下阕则_______________ (2分)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你略作赏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①(2分)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世”的彷徨、矛盾,下片写,以积极悲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2分)说说你对“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了解。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1.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1分)2.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____________ ______(2分)二、①此曲中“山坡羊”是,“潼关怀古”是。

(1分)②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2分)答:三、⑴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⑵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①咏史诗。

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答出"咏史"给1分,答出特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②"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 (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分)答:1.①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2分,每对一处给1分)7.(3 分)絮萍(“风飘絮”、“雨打萍”亦可)忧虑不安(“惶恐零丁”亦可)(每空1 分)8.(2分)舍生取义( “为国而死”或“以死报国”均可。

答“宁死不屈”给l 分)1.(1 分)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时起时沉。

( 意思相近即可计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3 分)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 分),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 分),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1 分) 。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⑴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分)答案:1.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2.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2分,意近即可。

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答案:1.破碎的国度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

本人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流浪无依,时起时沉。

(2分,意思对即可)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标明了本人以死明志的决计,充沛表现了他的民族时令。

(2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A (缺少一部分)①对月怀人(2分,假如答成“抒发对子由的思念之情”之类的答案,得1分);②惟愿(兄弟)彼此保重,在远别的光阴中共赏中秋美妙的月色。

(粗心相反即可,2分)8.望西都,意踌躇。

(1分)9.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分。

意对即可)8. ①曲牌名曲题②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1分)(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运用比拟地修辞,既形象地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静态的群山以动态的生命和意志。

(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运用比拟地修辞,既形象地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八下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三:名句填空(一)1、折戟沉沙铁未销,。

2、,晚家南山陲。

3、,蜡炬成灰泪始干。

4、,到乡翻似烂柯人。

5、相见时难别亦难,。

6、,风烟望五津。

7、,儿女共沾巾! 8、山河破碎风飘絮,。

11、 ,中间小谢又清发。

12、,谈笑无还期。

15、东风不与周郎便,。

25、兴来每独往,。

26、行到水穷处,。

30、,松柏有本性。

31、《五柳先生传》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与其相呼应的是“赞语”中,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32、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6、《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37、《与朱元思书》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38、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32、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过零丁洋》33、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

《与朱元思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