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砂岩储层自生高岭石发育特征与成因机制
东营凹陷油藏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机理

东营下沉地带低渗透Es4滩坝砂岩油藏砂岩储层特征及机理摘要:岩心及铸体薄片观察与描述、测井、扫描电镜及岩心实验室分析资料等。
用于东营下沉地带油气藏Es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机理研究。
结果表明,该储层4具有中、低孔隙,低渗透,低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细喉道德特征。
这主要是由于沉积(细颗粒和泥质夹层)和成岩作用(压实、胶结、溶解)。
胶结作用降低了储层物性主要有碳酸盐胶结、石英自生激怒,及自生粘土。
粘土矿物通常通过填充孔,紧密贴合孔的壁,桥接,包裹颗粒,和单独的连接孔等堵塞毛孔。
溶蚀作用不明显,不提高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所以它是低渗透油藏的形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滩坝砂岩;低渗透;储层特征;沉淀;成岩作用1简介随着地层岩性油气藏理论的发展和勘探技术的不断完善,滩坝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取得了成功。
到目前为止,中国渤海湾,东营下沉地带已发现了八个滩坝砂岩油藏,其中三层次的石油储量报告多达一亿吨,表明滩坝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
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进步,滩坝砂岩油气储量将持续增加,但油气勘探和开发受到了滩坝砂岩物理性质的制约。
通过研究探讨中国渤海湾沉东营下滩坝砂岩油藏储层的岩性特征,对剩余油的研究和提高采收率的沉地带低渗透Es4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积储层低渗透的机理、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等几个方面。
中国,渤海湾盆地,东营下沉地带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暨阳凹陷,随着特征与南北和重叠的缺点,是在东西90公里长,宽65公里,南北,面积约5700公里2,又可分为北部陡坡带、中央断裂背斜带,南部缓坡带,和牛庄、利津、拳击、民丰地势低的次级构造单元等[2–3 ]。
从底部到顶部的地层分为孔店组、沙河街(分为成员4,3,2和1再从底部到顶部)和东营组轮流。
2油层特征2.1岩石学特征少量是长石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图1)。
中国东营下沉地带低渗透滩坝砂岩Es4一般来说,石英的含量是40% - 50%,最高可达53%。
长石含量是26%–44%,碎屑含量是12%–30%。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研究

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研究摘要:东营凹陷缓坡带位于东营凹陷的南部盆缘部位,该区沙二段河道广泛发育,埋藏深度浅、储量丰度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储层展布规律及油气成藏规律认识不是很明确,相对勘探程度较低。
通过结合钻井及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对沙二段河道砂岩油藏的有利油气储集层和成藏主控因素进行研究,明确了主要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划分了有利区。
关键词:东营凹陷沙二段河道砂岩成藏特征东营凹陷缓坡带东段包括陈官庄断阶带、王家岗-丁家屋子断裂带两个构造带和一个草桥地区。
整体呈一北倾的缓坡构造,面积大约有400km2。
缓坡带的探明储量以沙二段和沙四段为主,东营凹陷缓坡带沙二段主要探明储量来自具有良好聚油背景的中央隆起带和通王断裂带,结合钻井及地震情况,认为沙二段油藏类型多样,油气充满度高,产能相对其它层系较好,但岩性油藏、地层油藏探明程度极低,仅有少量出油点,没有形成规模储量,所以缓坡带沙二段岩性油藏及盆缘地层油藏有较大勘探潜力。
一、地质特征1.构造特征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形成于燕山运动二幕,发育于中、晚白垩世和第三纪,东营凹陷的演化经历了隆起—断陷—拗陷的发育过程,为典型的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不对称箕状盆地,南部缓坡多次出现剥蚀和超覆,为地层油藏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通王地区发育一系列的盆倾断层,持续活动时间长,可以有效沟通油源,二级三级断层多,形成复杂的断块组合,为形成构造岩性及地层油藏提供条件。
在多种岩性与断裂组合关系中,有六种有利圈闭组合,其中岩性及地层油藏是缓坡带地区沙二段河道砂岩的主要勘探方向。
二、沉积旋回划分1.单井相分析单井相研究的原则总体上可以称为综合性原则,即纵向综合分析一口井的岩性岩相变化特征,结合所处湖盆位置地震解释所揭示的构造及沉积的基本背景,确定其沉积相类型和沉积序列。
单井沉积相划分可分为2步:(1)依据岩性变化旋回和电测曲线、岩性和岩相特征划分单井层序;(2)在体系域范围内依据岩性特征和电测曲线确定沉积相类型。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引言东营凹陷位于济阳坳陷的东南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东营凹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西起滨南凸起,东到青坨子凸起,南起民丰洼陷带,北至陈家庄凸起,呈近东西向展布,勘探面积约2000km2北邻陈南断层,东部为青西断层,西接利津断裂带,南部由一系列同生断层与民丰洼陷相沟通。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既是砂砾岩扇体发育区,也是油气聚集有利区,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和沙四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滑塌浊积扇4 种沉积体系,扇体规模较大,纵横向叠合连片,具有丰富的储集空间,储层类型多样,加之邻近民丰生油洼陷,油源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
1砂砾岩体演化主控因素断陷湖盆中砂砾岩体纵横向演化往往具有明显规律性,表现为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砂砾岩体沿陡坡带演化、组合形式的不同,并以构造演化、断裂活动发育程度、古气候变迁、湖平面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
1.1 断裂活动陆相断陷湖盆的形成和发育是断裂活动的结果,盆地陡坡带断裂活动对沉积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表现为构造控制地层沉积与分布,因此,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发育、演化主要受控于断裂活动发育程度:断裂活动控制了东营凹陷的形态和规模,北部较强的断裂活动形成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箕状湖盆,北部陡坡为砂砾岩扇体近物源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质和有利的搬运条件;断裂控制沉积物源与水系,断裂活动使地形出现高差,断裂上升盘成为剥蚀区,而沿断裂带附近发育的横张断裂决定了上升盘水系的流动方向,并在下降盘沉积一系列扇体;断裂活动强度和边界断裂结构直接影响砂砾岩扇体类型、规模、形态和分布,不同类型陡坡带将发育不同的扇体组合。
1.2 古气候古气候的变迁对沉积物类型具有很大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地表干湿度、植被和地球化学环境等不同,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条件差异明显,最终必然导致沉积物类型不同。
当周期性气候变化与幕式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层序体系域分布及内部构成时,不同时期沉积的砂砾岩扇体成因类型、发育程度等将产生明显区别。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精选文档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引言东营凹陷位于济阳坳陷的东南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东营凹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西起滨南凸起,东到青坨子凸起,南起民丰洼陷带,北至陈家庄凸起,呈近东西向展布,勘探面积约2000km2。
北邻陈南断层,东部为青西断层,西接利津断裂带,南部由一系列同生断层与民丰洼陷相沟通。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既是砂砾岩扇体发育区,也是油气聚集有利区,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和沙四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滑塌浊积扇4种沉积体系,扇体规模较大,纵横向叠合连片,具有丰富的储集空间,储层类型多样,加之邻近民丰生油洼陷,油源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
1砂砾岩体演化主控因素断陷湖盆中砂砾岩体纵横向演化往往具有明显规律性,表现为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砂砾岩体沿陡坡带演化、组合形式的不同,并以构造演化、断裂活动发育程度、古气候变迁、湖平面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
1.1断裂活动陆相断陷湖盆的形成和发育是断裂活动的结果,盆地陡坡带断裂活动对沉积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表现为构造控制地层沉积与分布,因此,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发育、演化主要受控于断裂活动发育程度:断裂活动控制了东营凹陷的形态和规模,北部较强的断裂活动形成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箕状湖盆,北部陡坡为砂砾岩扇体近物源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质和有利的搬运条件;断裂控制沉积物源与水系,断裂活动使地形出现高差,断裂上升盘成为剥蚀区,而沿断裂带附近发育的横张断裂决定了上升盘水系的流动方向,并在下降盘沉积一系列扇体;断裂活动强度和边界断裂结构直接影响砂砾岩扇体类型、规模、形态和分布,不同类型陡坡带将发育不同的扇体组合。
1.2古气候古气候的变迁对沉积物类型具有很大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地表干湿度、植被和地球化学环境等不同,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条件差异明显,最终必然导致沉积物类型不同。
当周期性气候变化与幕式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层序体系域分布及内部构成时,不同时期沉积的砂砾岩扇体成因类型、发育程度等将产生明显区别。
一、东营凹陷地层及层序地层特征

东营凹陷底层及层序地层特征东营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部,属于济阳凹陷中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
凹陷内古今系地层沉积厚度超过五千米,主要由湖泊成因的砂岩和泥岩组成。
东营凹陷古近系由深到浅依次发育孔店组(Ek)、沙河街组(Es)、东营组(Ed);新近系由深到浅依次发育馆陶组(Ng)和明化镇组(Nm);第四系发育有平原组(Qp)。
一、古近系东营凹陷在古近纪构造演化中发育了5个较大的区域性不整合面或局部不整合面,在地震剖面上相当于地震标准层TR(前古近系基底与古近系孔店组之间的不整合面)、T7(沙河街组四段与孔店组之间的不整合面)、T6'(沙河街组四段与三段之间的不整合面)、T2(沙河街组二段上亚段与下亚段之间的不整合面)、T1(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面)(图1),由此将东营凹陷古近系分为4个二级层序,分别对应于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沙河街组二段上亚段-东营组。
(一)孔店组(Ek)孔店组呈角度不整合主要覆盖在中生界之上地层年龄65Ma,其中凹陷西部的临商地区孔店组之下是下白垩统,凹陷北部是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凹陷中部以及与东营凹陷的过渡地区,孔店组主要覆盖在古生界之上,局部地区在太古界之上。
处于盆地初始缓慢沉降时期,扇三角洲、湖底扇等沉积相均有发育,凹陷中央发育烃源岩和大套膏盐岩;形成于早期初始裂陷构造演化阶段,处于湖泊、河流冲积扇沉积环境。
其中,孔店组二段以砾岩、泥岩互层分布为主,发育湖相暗色泥岩沉积,夹杂轴页岩和碳质泥岩,目前认为孔店组地层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的深层,;孔店组一段砂岩和碳质泥岩广泛分布。
孔店组层序在东营凹陷分布范围较广,在地震剖面上较易识别初次湖泛面与最大湖泛面,这两个面将孔店层序划分为地震反射特征明显不同的三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二)沙河街组(Es)沙河街组又进一步细分为沙一段、沙二段、沙三段和沙四段。
其中,沙四段主要分布膏岩、泥岩和少量白云岩,地质年龄50.5Ma。
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规律[1]
![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规律[1]](https://img.taocdn.com/s3/m/4ef725ccda38376baf1fae9d.png)
保存。
4.3胶结作用
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胶结物以碳酸盐矿物为主,
其次是次生加大的石英和自生粘土矿物。从对储层性
质的影响大小来看,碳酸盐的胶结作用最重要,它使储
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大降低。
碳酸盐胶结强弱与成岩演化程度有密切关系:成
岩早期主要为方解石胶结,分布深度为1000~1900m
在该深度范围主要分布原生粒间孔隙经胶结物占据后
剩余的粒间孔隙,即胶结剩余粒间孔隙。当埋深超过
1650m后开始出现溶蚀作用,在不同的深度段溶蚀作
用的程度不同,形成不同的孔隙组合类型。其中在
1650~1900m深度范围,溶蚀作用相对较弱,形成溶
蚀孔隙与原生孔隙并存的混合孔隙段;超过1900m以
后,因岩石受早期的胶结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压实作用显得不重要,溶蚀和胶结作用基本上占了主
导地位,储集空间基本上都属于次生孔隙(图1)。
东营凹陷古近系埋深一般为1600~5300m,碎屑
岩储层的原生孔隙不发育,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作用
产生的各种次生孔隙。
2次生孔隙发育特征
由于构造特征、埋藏史和古地温梯度的差异,造成
根据对东营凹陷不同地区、不同沉积微相、不同岩
石类型储层物性的研究可以看出,随着埋藏深度增加,
其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是不断下降的,只是下降的速度
不同而已。成岩早期,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
大,后期影响较小。
通过对北部陡坡带不同岩性、不同碳酸盐胶结程
度下8000多个样品的孔隙度随埋深的变化研究发现,
图1 东营凹陷不同地区孔隙垂向演化与分布
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东西段构造成因机制差异

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东西段构造成因机制差异【摘要】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成因机制一直存在较大争论。
本文通过中央构造带地震资料的解释及构造分析,认为中央构造带东、西段成因机制不同,东段主要受控于铲式陈南断层相关褶皱,并为次级铲式断层所复杂化;西段主要受控于盐构造,盐拱与上覆地层构造存在很好的时间与空间的对应关系,盐拱始于Es3中时期。
【关键词】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盐构造;铲式断层1 概况东营凹陷位于华北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东南部,凹陷东西长90km,南北宽约65km,面积约5700km2。
凹陷四周凸起环绕,呈典型的北断南超构造样式。
东营凹陷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度最大、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勘探,东营凹陷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在渤海诸含油盆地中占据首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近胜利油田总储量的一半,是胜利油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底。
对于凹陷内的中央构造带,前人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很多研究(谢向阳等,1997;刘泽容等,1997;Chen B.K.,et al.,2000;云金表等,2003;任建业等,2004;于建国等,2005;马丽娟等,2005;马丽娟等,2006),提出了不同的成因观点。
Chen B.K.等(2000)认为中央构造带的形成是脊部塌陷、塑性物质上隆以及右旋张扭三种机制在时间和空间上复合叠加作用的结果。
云金表等(2003)认为中央构造带是区域张扭力与重力联合导致的伸展-底辟作用的产物,盐泥底辟物质的形态、底辟与伸展作用的强度控制了局部构造的形态与断裂构造的发育程度。
任建业等(2004)认为中央构造带东段的辛镇背斜的性质为受控于陈南铲式断层的大型伸展断弯褶皱,西段为东营-梁家楼-现河弧形生长滑脱断裂系统的组成部分。
于建国等(2005)认为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是区域北北西-南南东向伸展作用下局部底辟作用和逆牵引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无走滑成因。
本研究在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认为,东营凹陷中央构造带东西两段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层序发育特征研究

成 了不同的基底特征 , 其上发育 了多期成 因各异 的砂砾岩扇体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研 究思路 , 分析 了砂砾岩体层序发 育的影响 因素 , 明确 了 砂砾岩体不 同阶段的层序发育规律 , 并建立了盐家地 区退积式和利津地 区进积退积叠覆式两种沉积模 式。该 项研 究对指导砂砾岩体 的期 次 划分以及有效储层的预测等工作具有 重要 意义。
【 关键词 】 东营北带 ; 砂砾岩体 ; 层序; 沉积 匹配; 沉积模式
永安地 区沉降程度 比较均匀 , 基底断裂的形态以铲式断裂为 主。孔 店 组一 沙 四下沉积期 . 本 区处 于炎热一 干旱 的气 候环境 . 长期遭受风化 的 东 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具有坡度陡、 物 源近 、 构造 活动强烈等特点 , 母岩 区物质疏松 , 形成大量风化壳残存物质。这些物质在河流 的搬 运 沉 积了多种类型 的砂砾岩扇体 它们沿 陡坡带 的太古界基底有规律 的 作用下从 陡坡到洼陷低洼 区的斜坡上形成冲积扇等红层沉积 . 在盆地 组合 、 叠置 和展布 。 构成 了东营凹陷陡坡带 的主要储集体类 型。 砂砾岩 低 部位 出现下超 的进积式沉积特征 的盆底扇 . 而在远离物源 的盆地 内 体是多期叠置形成 的.不同期次砂砾 岩体纵横 向上的相 互叠置组合 . 溶 于水 的碳酸盐大量 聚集 . 在炎热 的蒸 发环境下 . 从 而形成 了一定规 造成砂 砾岩体储层非均质性极 强 。 储层连通关 系复杂 . 其结 果造成含 模 的盐湖 。 体系域的划分上应 属于低 位体系域。 沙 四上时期沉积发生 油差异及产能变化较大 , 严重影响开发效果。而受地震资料品质的影 明显变化 。 气候上开始 由干旱环境变得潮湿目 。 沉积物的供应和水量供 响, 其包络 面反射特征相对 比较明显 , 内部反射结 构较难识别 , 这也造 应 不断增 加 . 湖平 面升高 。而可容空 间受到沉降 和湖 面上升的综合影 成了储 层对 比困难 , 隔夹层识别难度大。 鉴 于以上原 因 , 明确砂砾岩体 响. 增加的速度 明显超 过 了沉积 物充填的速度 . 沉积开始变得 呈退积 层序发育特征对划分砂砾岩体沉积期次 . 准确预测砂砾岩体储层展 布 式向盆地边缘 上超为主 . 准层序组类型 为退积式 准层 序组和加积式准 范围以及进行储层物性预测 .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层序组。沉积类型上以近岸水 下扇 和深水浊积扇 为主 . 同时构造运动 的差异性逐渐显现 , 西段利津地 区断裂除基底 断裂之外 . 形 成多级断 1 沉积基底构造特征 阶式 的多级断裂 . 而东段则表 现为持续性 的基底 强断裂 . 控 盆断层 的 东营凹陷是一具有北断南超特征 的箕状 凹陷. 北 部陡坡带发育 了 差异性活动 , 使得两个区域的可容空间的变化并 不一致。西段可容空 呈北东及东西 向展布 的利津 、 陈南 、 胜北 、 胜坨 、 盐家 断层以及呈北 西 间的增加速度明显小于东段可容空间的增加速度 . 使得西段除退积式 向展布 的永安镇断层等 多条大断层 。 这些 断裂组合交错 . 在构造运 动 的沉积外 , 还存 在着多期进积 式的沉积 : 东段 持续性铲式 断裂的活动 的持续改造下 , 形 成了不 同的基底构造背景 。 特点使得可容空间增加速度持续大于沉积充填的速度 . 保持退积式 的 整体来看 . 北 带基底呈 现出西缓东陡 的构造特征 。根据控 盆断层 沉积特点 . 为湖侵体系域 。 这一时期北带地 区发育 的深湖一 半 深湖 的泥 的组合形态及其导致 的基底形态 . 可将东 营北部 陡坡带 的构造 背景划 岩和油 页岩 沉积非常发育 。生物繁盛 , 有机 质丰富 , 形 成优质 的烃 源 分为 3 种类型 , 不 同的类 型发育不 同的沉积体系 。受西部 阶梯 式边界 岩 。 断裂控制 . 形成了阶梯式 下掉的基底特征 。宽缓 的高 台阶大面积发育 2 . 2 . 2 沙三一 沙二下段沉积期 冲积扇 、 扇 三角洲 , 二台阶发育水下 扇体 , 低 台阶形 成滑塌浊积 扇体 ; 沙 三段 时期 . 东营北 带地 区控盆 断裂的活动持续增 强 . 而北带 东 中部 台地式边界 断裂倾 角小 、 坡度平 缓 . 二 台阶以上发育水下 扇和扇 西 区域性 的构造运动 的差异性也进一步增强。 整个断裂活动在沙三 中 三角 洲 。 低 台阶发育深水 浊积扇 : 东部 的铲 式边界 断裂倾 角大 、 坡 度 时期达 到最强 . 而后开始减弱 。但整体上受潮湿 的气候环境带来 的降 陡。 自 下而上整体发育近岸水下扇 。 纵 向相互叠置 . 横 向上延伸距离较 水及 湖平 面扩 张的影 响. 基本上均处于深湖相 的沉积 。 短 其 中沙三下沉积 时期 . 发生全 区性的湖侵 . 形成一期新 的湖侵体 系域。大量富含有机 质的泥岩 和油 页岩再次沉积下来 . 进 而形成了一 2 早第三纪砂砾岩体 层序发 育特征 套新的烃源岩。 沉积类 型上以冲积扇 、 近岸水下扇和滑塌浊积扇 为主 。 2 . 1 层序发育的影响因素 但西段沉积 中心逐渐 向凸起顶 部迁移 .在 陈南 断层 的高 台阶快速堆 砂砾岩体 的发育主要受 物源供给 、 气候 变化 、 沉积底 形及断裂 活 积 。 因而以冲积扇为主。同时受 沉积 区迁移 的影 响沉 积可容空间迅速 动等 因素 的影响 . 形成复杂多变的沉积过程。它的沉积变化趋势 主要 减小 , 物源供给则有所增 加 , 因而沉 积上变 为进积 型的沉积类型 。 而东 取决 于物源供给量 的变化和沉积物可容空间的变化Ⅲ 。可 以说沉积 影 段的盐家地 区由于沉积充填速 度明显小 于构 造沉降和湖 盆扩张 的速 响因素的匹配关系是决定沉积层序特点的最终因素 . 这种匹配最终 体 度 , 沉积上仍以退积型沉积的近岸水下 扇为主。在深洼陷区东营 凹陷 现在沉积充填 的速率与可容空间的变化速率的相对关系上。 当沉 积充 的长轴方 向, 有物源开始充注 . 随着物源 的持续性 的注人 , 形成 了规模 填的速度小于可容空 间的增 加速度 。 沉积层 序表现 为退 积 ; 当沉积 充 巨大 的河流一 三 角洲沉积体系 . 也就是东营三角洲 。 填的速度等于可容空 间的增 加速度 , 沉积 上就表现 为加积 ; 而 当沉积 沙三 中上时期 .湖平面的上升已接近高位 体系域的最大湖泛 面 . 充填 的速度 大于可容空间 的增加速度时 . 即在沉积上表现 出进积 的层 北带西段利津地 区的湖平面 已接近滨县凸起和陈家庄 凸起 的顶部 . 顶 序发育特征1  ̄ - 3 ] 。 部母 岩区发育的碎屑物 质在早期 的下切 水道及宽缓 的斜坡上快 速聚 2 . 2 沉积匹配及层序发育特征 集. 形成新 的冲积扇为主 的沉积 。且 由于快速堆积 。 分选较差 , 形 成沉 东营北 带砂砾 岩体发育 与构造活动 的匹配关 系最为 明显 。 边界控 积物 以砾岩 为主, 属于低位体系域 。东段的胜坨及盐家地 区受铲 式断 盆断层具有显著的幕 式活 动的特点 . 断层 的幕式活 动决定 了层序发育 裂活动的控制 , 可容空 间继续增加 . 因此砂砾岩体 的沉积仍 为退 积型 也具有 了幕式沉积 的特点 。前人研究表明 . 东 营凹陷整个 断坳期 的 3 的沉 积类 型。这一 时期东 营三角洲逐渐扩张 . 自东 向西迅速 扩大的东 个2 级幕就是砂砾岩体发育最为集 中的 3 个沉积期[ 4 1 。 分别为孑 L 店一 沙 营三角洲开始逐渐将东段 的湖盆填平 . 深洼陷 区的可 容空间逐渐减小 四、 沙三一 沙二下 、 沙二下一 东 营组时期 , 每个 时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 的 萎缩 . 进 而逐渐影 响整个北带 的沉积 。 沉积旋 回 下面按 沉积期 分别分 析各种 因素对砂砾岩体层序发育 的影 沙二下亚段时期 . 就湖体 的深 度来说发生 了非常大 的变化 . 湖平 响。 面抬升到最大 . 但湖底 随着沉积充 填的作用却也 在迅速升高 . 越来越 2 . 2 . 1 孔店一 沙 四段沉积期 接近敞流湖盆的 出水 口的高度 . 可容空间变得很 小 . 陈家庄 凸起大部 该时期属 于断 陷活动初期 . 构造运动强 . 东营 凹陷北 部的基底 断 分已经沉到湖平面以下 , 物源供 给的规模 和能力也 有所减小。砂砾岩 裂活动导致控盆断层的断距持续 增大。 且自 西段 的利 津地 区到东部 的 体仅在利津凸起边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 v e l o pm e n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d g e n e t i c me c ha ni s m o f a u t h i g e n i c k a o l i ni t e i n s a nd s t o n e r e s e r v o i r s o f t he Do ng y i ng S a g, Bo h a i Ba y Ba s i n
东 营 凹 陷旺 , 曾 溅辉 , 曲 正阳 , 陈 俊兵 。
( 1 .中国石 油大学 油气资源与探测 国家重点实 验室 , 北京 1 0 2 2 4 9; 2 .中国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
北京 1 0 2 2 4 9 ; 3 . 浙 江 省水 文 地 质 工 程 地 质 大 队 , 浙 江 宁波 3 1 5 0 1 0 )
成。在上述研 究的基 础上 , 对 自生高岭石成因机制进行 了讨论 , 认 为东营 凹陷砂岩储 层 中长石类矿 物 的溶 蚀作用是 自生高岭石形 成的主要物质来源 。研 究 区粒度 大、 分选好 的砂 岩储 层 中高岭石含量较高 , 说 明除酸性 的流体环境和 一定 的物 质供应外 , 流体动 力 条件也是 自生高 岭石形成 的重要控制 因素。 关键 词 : 自生高岭石 ; 高 岭石成 因; 砂岩储层 ; 东营 凹陷 中图分类号 : T E l 2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
5 天然乞此
2 0 1 5年 2月
第3 6卷
第1 期
O I L& G A S G E O L O G Y
文章编号 : 0 2 5 3—9 9 8 5 ( 2 0 1 5 ) O 1 — 0 0 7 3— 0 7
d o i : 1 0 . 1 1 7 4 3 / o g g 2 0 1 5 0 1 0 9
摘要 : 通过大量薄片鉴定 、 岩心观察 以及扫描 电镜 、 粘土矿物粉 晶衍 射等分析 测试手 段 , 对东营 凹 陷砂 岩储 层 中发育 的高岭石 的分
布、 产状 以及镜下特征 等进行 了分析。结果表 明, 研 究 区砂岩储 层 中高岭石有 自生和 陆源 两种成 因。 自生高 岭石在储 层 中较 为常
见, 其微观 特征表现为结 晶形 态完整 , 呈典型 的书页或蠕 虫状充 填于粒 间孔和长石颗粒 溶孔 内, 在 铸体 薄片 中可见 自生高岭石集 合
体呈“ 斑状 ” 的聚集充填特征 。陆源 高岭石在研究 区较为少见 , 一般在浅层 出现 , 是在沉积过 程 中与碎 屑颗 粒等 非粘 土矿 物 同时形
Z h a n g Y o n g w a n g , Z e n g J i a n h u i , Q u Z h e n g y a n g , C h e n J u n b i n g 。
( 1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o u r c e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 C h i n a L n i v e r s i t y f o P e t r o l e u m B e i j i n g 1 0 2 2 4 9 ,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fG o e o s c i e n c e s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fP o e t r o l e u m, B e i j i n g 1 0 2 2 4 9 , C h i n a; 3 . H y d r o l o g i c a l a d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y T e a m fZ o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N i n g b o , Z h e i f a n g 3 1 5 0 1 0 , C h i n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