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犁州直宏观经济浅析
加强领导 增强责任感 开创伊犁州直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将进一步 凸显 。 与此 同时 , 我州在 招商引 资和项 目建 设工作 中还拥有诸 多比较优 势。 伊犁 水土光热资源充
足、 矿产资源富集、 旅游资源丰富、 地缘优势明显、 人力资本资源突出, 这些在全疆都是一流的。 越来越多 已 地被投资者看好, 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近期, 自 在 治区党委、 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又成功引 进 了上海 凯赛公 司、 内蒙古庆华 集团两家 国 内著名大企业 。 同时 。 中煤集 团等一批 大企业大集 团又纷纷 前 来伊犁考 察 , 积极 商洽投 资伊犁 的有关项 目。这充分说 明 , 当前 国内外 经济增 长放缓 的情 况下 , 在 伊犁 仍 然是一个 很有吸 引力的投 资热 点 ,也进一步 彰显 了我们实施 优势资源 转换战略 的巨大空 间和 广 阔前 景。
力发 展 自己 , 不断推动州 直经济 社会 发展迈 上新 台阶。我们就 是要 通过发展抓 项 目、 改革抓创 新 、 和谐抓 民生 、 平安抓稳 定、 保证抓党 建 , 力开创伊犁科 学发展 的新局面 。当前 , 努 伊犁正处 于加 快发展 的历史机遇 期, 正是我们招 商引资上项 目的大 好 时机 。从宏观 政策看 , 然金融危机 仍在蔓延 , 去年下半年 以来 , 虽 但 为 刺激 经济增长 , 中央、 党 国务 院采取 了积极 的财政 政策和适度 宽松 的货 币政策 , 出了进 一步扩大 内需、 提 促
Jnoi伊eem校 te oaf共e t o u学 nu ul中 f州 党nP It r lra mia st Y Per A 犁 C s赫 i 委 t嘶
… 2 N 0 0 0 一 . 9 2
加强领导增强责任感开创伊犁州直 招商暑资工作靳局面 I
李湘林
( 中共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委员会 新疆 伊宁市 850 ) 30 0
新疆统计年鉴宏观经济数据处理:4-4 各地区按行业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情况

-51.7
104.7 -48.4 -46.8 -51.8
-38.4 -37.4 -97.8 -73.1 -14.5 96.8 -82.6 -34.8 -96.6
297.7 19.0 -63.4 -92.6 -44.7 -51.8 -25.3 -49.8 -96.5 -44.3
-29.2 15.7 -84.5 51.7 -50.0 -70.0 -81.5 -49.6 -69.0
-4.2 2.2 -31.6 -29.4 -1.2 -42.1 -25.5 -39.4 -56.3 60.9 2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2.7 -34.5 34.5 30.0 133.5 2296.0 190.5 -68.8 -68.3 -83.4
-13.0 1075.6
3.6 13.7 382.6 -3.0 -31.3 -9.2 131.7
209.3 -11.4 -76.5 -50.7 10.7 -83.1 -73.6 28.6 27.7 -40.5
-49.7 -99.6
-51.2 -11.8
-98.5 -85.8 11.7 515.9 -90.1 -85.5
-29.3 -79.2 -28.6 -60.2 -89.9 -95.9 -83.4
巴音郭楞蒙 古自治州
阿克苏地区
克孜勒苏 柯尔克孜 自治州
喀什地区
和田地区
石河子市
阿拉尔市
-30.5 -50.2 20.1
4.6 -44.3 -42.5 -50.2 -62.1 -33.3 -91.5
-33.9 37.4 -61.7 -67.3 -56.0 -6.3 -58.7 -70.3 -44.5
关于伊犁州城镇就业、脱贫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决 策通 讯 20 . 0 0 2 1
美 牵 城 象 域 囊 毒 设 巍 瓣 镇 维重 建 麟
杨 萍
据初步调查 , 目前 伊 犁 州 直 属 县 市 应 该 享 强 化 服 务 , 持 了城 镇 就 业 形 势 的基 本 稳 定 。 保 受 城 市 低 保 的 有 8 4万 人 ,已享 受 低 保 的 2 7 但 随 着 伊 犁 州 经 济 结 构 的进 一 步 调 整 、优 化 , . . 以及 推 进 下 岗 与 失 万人 , 还有 5 7 . 万人 没有享 受低保 , 今年还将 实施 经 济 产 业 化 发 展 战略 , 新 增 下 岗职 工 40 0 0人 ,累 计 下 岗职 工 将 达 到 业 并 轨 , 后 几 年城 镇 失 业 人 员 仍 将 呈 上 升趋 今 10 0多 人 ,大 中专 毕 业 生 尚 有 4 0 20 0 0多 人 未 势 , 构 性 就 业 矛盾 和 就 业 弱 势 群 体 就 业 难 的 结 得 到 安 置 , 镇 待 业 人员 也 逐 年 增 多 , 何 促 问题 将 更 加 突 出 。 城 如 根 据 伊 犁 州 的实 际情 况 ,今 后 一 个 时 期 , 进 伊 犁 州 城 镇 就 业 , 大 城 镇 贫 困人 员脱 贫 问 加 伊 犁 州 城 镇 就 业 工 作 总 的要 求 应 坚 持 :“ 动 劳 题 是伊犁州各级党委 、 政府始终关注 的一个 问 题 。为 促 进 “ 五 ” 间伊 犁 州 城 镇 就 业 工 作 , 者 自主 择 业 、 场 调 节 就 业 、 府 促 进 就 业 ” 十 期 市 政 的 结 合 伊 犁 州 的 实 际 , 文 对 此 提 出一 些 粗 浅 见 方 针 ,以 建 立 完 善 市 场 导 向的 就 业 机 制 为 中 本 解 , 领 导参 考 。 供 心 ,以解 决 弱 势 群 体 就业 为 重 点 , 全 政 府 促 健 统 一 认 识 。明确 促 进 伊 犁 州城 镇 就 业 进 就 业 的 目标 责 任 体 系 ,规 范 劳 动 力 市 场 秩 的 目标 任 务 序, 拓宽就业 渠道 , 搞活就业形式 , 提高第 三产 近 年 来 , 犁 州 各 级 党 委 政 府 、 有 关 部 业 和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 的 比重 , 高非正 伊 各 提 门把 促 进 就 业 作 为 一 件 大 事 ,不 断 拓 宽 渠 道 , 规 就 业 和 非 全 日制 就 业 吸 纳 劳 动力 的 比重 , 提
强化支农职责 加快有效发展 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对农发行支持伊犁州直新农村建设情况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发行作为政府宏观调 拓宽服务领域 , 扶持 了油脂 、 信贷 饲料产 业 , 而对其他产 业由
控工具 , 更应发挥好在农村金融资源 配置中 的引导作用。 但是 于诸多因素限制而未加以支持。
农业的最佳选择 。凡是 商业 性金融不愿意进入或正在退出的 领域 , 国家又必须加 以扶持和保护 的 , 而 农业政策性金融就应 该进入 , 发挥资金聚集效应 , 引导商业性资金或社会其他资金 的进入 , 否则 , 影响该领域的资源优化配置。 就会 目前 , 随着伊 犁州直辖内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上移 ,县域资金 的大量外
发展中农发行支持现状 的调查 ,剖析 影响职能作用发挥 的因 流 ,州 直金融机构存贷比仅为 5 %,农村金 融边缘 化趋势 明 7 素 , 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履行职责的有效途径。 提 显, 迫切需要政策性 金融资金的投入。 但农发行受业务范围的 基本情况 限定 , 成了事实上的 。 收购银行 ”支农 主导作用发挥不足。从 , 伊 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 新疆西部 , 辖伊犁 、 城 、 塔 阿勒泰 州农发行的贷款结构 来分析 :流通环节发放的粮棉油收购贷 3 地区和 1 个 0个直属县 ( , 市)总面积 3 5万平 方公 里 , 人 口 款是全行的主体贷款业务 , 高达 5% 右 ; 总 比重 0左 产业化龙头企 4 4万 。其中 , 1 州直 2 7万人 , 5 有可耕 地 10 8 0万亩 , 拥有天然 业和加工企业贷 款业 务尽管近年来也有所发展 , 但存在。 增量
维普资讯
园
z 作 讽 研 x lJ Nt
c 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爨粥 黄 踟 馥 捃 避 菏 洛
对农发行 支持 伊 犁州直新农村 建设情 况的调 查
伊犁州直财政收入与GDP增长分析

90 . 5
1- 237 1. 470 1. 995 2 .0 39
10 - 2 42 7 9. 6 1 2 8 1. 0 5 3 4 2
24 62 3 8 67 1 . 26 84 2. 53O2
.
财 政 一 般 预 算 收 入 3. 1 2亿 元 , 2 0 2 是 05 年 的 3 9倍 ,年 均 . 2 增 长 2 . %。 财 政 68 8
全疆的比重为 7 3 两者相 差 1 . %, 5 个百分 点。2 1 年 , 00
全 疆 人 均 G P为 2 13 ,州 直 人 均 G D 50 元 DP为 16 6 5 9 元 , 达 到 全疆 的 6%。 只 2 二 、 直 财 政 收 入 与 GD 州 P因 素 分 析 ( ) 政收入与 G 一 财 DP回 归 分析 1财 政 收 入 与 G 、 DP总 量 相 关 分 析 。 为 了准 确 把 握 州 直 财 政 收 入 与 G P的 相 互 关 系 ,我 们 把 州 直 财 D
表 1 “ 一五 ” 期财 政 一 般 预 算 收 入 与 GDP 回归 分析 十 时 单位 : 元 亿 项 目 G P X) 般预 算 XY D (
一
从总体情况看 : “ 十一五 ” 期间 ,00 2 1
年 G DP实现 4 82 0 .6
亿 元
( 价 ) 是 现 ,
一
、
州 直 GDP
常有限 。 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
( 财政实力与经济总量不匹配 四)
21 年 , 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 00 州 1 2亿 元 , 疆 2 全
一
与 财 政 收 入 现 状
“ 一五 ” 十 期
间 ,州 直 经济 总量
伊犁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伊犁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13•【字号】伊州政办发[2008]102号•【施行日期】2008.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伊犁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伊州政办发〔2008〕102号)塔城、阿勒泰地区行署,自治州直属各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霍尔果斯、都拉塔口岸管委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由自治州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后,已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三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自治区编委《关于地(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公署)部分机构调整和职能整合的实施意见》(新机编字〔2006〕34号)精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自治州发改委),为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自治州发改委是综合研究拟定自治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进行总量平衡、结构调整,指导自治州总体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主管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部门。
一、职能调整(一)划入的职能原自治州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承担的自治州经济体制改革规划、组织实施有关改革试点的职能。
撤销自治州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
(二)划出的职能原自治州发展计划委员会承担的除粮食、棉花等以外农产品进出口计划的职能,划归自治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三)转变的职能1.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逐步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融资体制。
伊犁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伊犁市场前景分析报告一、引言伊犁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该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支持,伊犁市的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本篇报告将对伊犁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二、市场规模与发展潜力1. 市场规模伊犁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目前已形成了以农产品、能源资源、旅游、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产业结构。
根据伊犁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伊犁市市场总规模达到了900亿元。
2. 发展潜力伊犁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交通条件等。
此外,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利好环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新疆发展的重点转向西部地区,伊犁市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潜力。
三、市场机遇与挑战1. 市场机遇(1)农产品市场机遇:伊犁市位于北疆农业区,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新疆重要的农产品产区。
随着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升和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伊犁市可以发展更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市场。
(2)旅游市场机遇:伊犁市拥有天山、雪山、草原、湖泊等多种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伊犁市可以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开发更多旅游线路和项目,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2. 市场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伊犁市各个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投资者需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资源短缺与环保压力:伊犁市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资源短缺和环保压力。
投资者在开发伊犁市场时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发展方向与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市场领域(1)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
(2)加强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开发更多旅游线路和项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到伊犁市旅游消费。
新疆统计年鉴宏观经济数据处理:13-6 各地、州、市、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16.0
9.0
112.6
60.2
14.5
8.2
110.0
61.1
-15.7
-2.0
160.7
75.1
3.3
1.4
97.8
48.7
19.4
8.7
112.9
57.7
1.5
1.9
110.2
65.7
11.0
7.2
110.9
65.2
62.8
7.1
103.2
60.1
25.9
20.8
109.9
57.2
28.4
5.8
13-6 各地、州、市、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地区
产值 利税率
总资产 贡献率
(2018年) 资本保值 增值率
资产 负债率
总计 乌鲁木齐市 天山区 沙依巴克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市区) 水磨沟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 达坂城区 米东区 乌鲁木齐县 克拉玛依市 独山子区 克拉玛依区 白碱滩区 乌尔禾区 吐鲁番市 高昌区 鄯善县 托克逊县 哈密市 伊州区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25.5
9.0
116.4
70.9
20.3
7.4
110.2
70.7
38.9
10.6
95.5
73.4
伊吾县 昌吉回族自治州 昌吉市 阜康市 呼图壁县 玛纳斯县 奇台县 吉木萨尔县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伊犁州直属县(市) 伊宁市 奎屯市 霍尔果斯市 伊宁县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霍城县 巩留县 新源县 昭苏县 特克斯县 尼勒克县 塔城地区 塔城市 乌苏市 额敏县 沙湾县 托里县
1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伊犁州直宏观经济统计浅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伊犁州直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与全国、全疆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根据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和2011年伊犁统计年鉴数据相关整理,得出伊犁州直2011年以及历年经济数据有关指标数值,其中对包括经济趋势、产业结构、消费与投资、对外经济、收入分配、金融发展等相关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和分析。
认真深刻的了解到伊犁州直现今经济发展状况,对未来伊犁州直经济发展进行思考,为未来经济趋势的运行提出建设性意见。
今后,应充分发挥新疆伊犁州直在发展农业、工业、对外贸易、旅游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步伐,扩大对外开放度,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同时还应大力推动旅游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字:伊犁州直经济趋势产业结构消费与投资对外经济收入分配金融发展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伊犁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目前已成为我国通往欧洲的重要陆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伊犁州直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在中央新疆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大好形势下,伊犁州直应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把握机遇,快速发展。
2伊犁州直概况2.1伊犁州直简介新疆伊犁州直辖8县2市,行政范围包括伊宁市、奎屯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尼勒克县和特克斯县。
2011年末总人口288.47万人。
2.2伊犁州直区位2.2.1伊犁州直地理区位伊犁河谷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新疆天山北坡西段,三面为天山环绕,边界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重合,空间范围为42°12' ~44°48'N,80°10' ~85°02'E,东西距离约为360 km,南北距离约为275 km。
伊犁州直土地总面积5.64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面积的3.52%。
2.2.2伊犁州直经济区位河谷北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东北与塔城地区乌苏市相连,东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为邻,南与阿克苏地区隔山相依,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达427km,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现有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三个国家一类口岸。
伊犁河谷不但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水、土、气、生等自然条件组合搭配优越,而且农业资源、工矿资源、旅游资源也都很丰富,素有“塞外江南”之称,是新疆主要粮油和畜牧业基地。
因此,伊犁河谷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外向型产业的经济区位。
3伊犁州直经济发展状况3.1伊犁州直经济总体趋势3.1.1伊犁州直经济现状根据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生产总值为6610.05亿元,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生产总值为1091.84亿元,其中伊犁州直属县市生产总值49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00%。
第一产业为115.58亿元,增长17.00%;第二产业为180.17亿元,增长23.00%;第三产业为199.41亿元,增长2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为29900元,伊犁州人均生产总值23790元,州直人均生产总值18528元,增长18.52%。
详见表1。
表1 2011年伊犁州州直生产总值数据来源:2011新疆统计年鉴伊犁州直总值(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元/人)生产总值495.16 115.58 180.17 199.41 18528.00 增长速度(%)21.00 17.00 23.00 22.00 18.523.1.2伊犁州直经济发展地位伊犁州直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前列,人均生产总值排位有待提升。
2011年伊犁州直生产总值在全疆排在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排在第7位,第二产业排在第6位,而第三产业排在第3位,人均生产总值为18528元,排第13位。
同地区生产总值排在第5位的昌吉和第4位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比,伊犁州直人均生产总值排位明显偏后,昌吉回族自治州人均生产总值排在第5位,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均生产总值排在第2位,就连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低于伊犁州直的石河子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其人均生产总值排名也都高于伊犁州直。
从地区生产总值看,伊犁州直为495.16亿元,比昌吉回族自治州的702.94亿元少207.78亿元,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799.87亿元少304.71亿元。
从三次产业排名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一产业排在第1位,远高于排名第7位的伊犁州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排在第6位;第二产业昌吉回族自治州排第5位,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排在第3 位,伊犁州直排在第6位; 伊犁州直第三产业排在第3位,略高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第4位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第7位,详见表 2 所示。
表 2 2011年伊犁州直与全疆地州市生产总值相比排位情况数据来源:2011新疆统计年鉴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产值(亿元)位次产值(亿元)位次产值(亿元)位次伊犁州直属县(市) 495.16 7 115.58 7 180.17 6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078.55 2 295.79 1 414.25 4 乌鲁木齐市1690.03 1 2.21 16 759.06 1 克拉玛依市801.69 3 4.15 15 716.20 2 石河子市170.59 12 11.00 13 94.37 12 吐鲁番地区221.43 10 27.00 12 145.45 9 哈密地区220.92 11 29.09 11 108.84 10 昌吉回族自治州702.94 5 190.34 2 331.11 5 塔城地区419.62 9 147.33 5 155.72 8 阿勒泰地区163.77 13 32.88 10 78.37 13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51.32 14 52.45 8 32.15 14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799.87 4 130.11 6 527.92 3 阿克苏地区506.14 6 161.36 3 168.09 7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48.03 16 9.04 14 12.16 16 喀什地区420.15 8 150.67 4 107.22 11 和田地区126.99 15 40.83 9 24.51 15表 2 续表2011年伊犁州直与全疆地州市生产总值相比排位情况数据来源:2011新疆统计年鉴地区第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产值(亿元)位次产值(元/人)位次伊犁州直属县(市) 199.41 3 18528.00 13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368.50 2 23354.00 11 乌鲁木齐市908.92 1 52649.00 4 克拉玛依市81.33 10 129105.00 1 石河子市65.23 12 54037.00 3 吐鲁番地区48.98 15 35629.00 7 哈密地区82.99 9 38231.00 6 昌吉回族自治州181.49 4 44456.00 5 塔城地区116.57 8 31373.00 8 阿勒泰地区52.52 14 26927.00 10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66.72 11 31204.00 9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41.84 7 57636.00 2 阿克苏地区176.69 5 20145.00 12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6.82 16 8664.00 15 喀什地区162.27 6 10558.00 14 和田地区61.66 13 6172.00 163.1.3伊犁州直经济增长伊犁州直经济快速发展,增长率显著提高。
2011年伊犁州直生产总值49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人均生产总值18528元,较上年增长18.52% 。
2006 年~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总值上升较大,伊犁州直呈稳步缓慢上升状态。
这期间,伊犁州直地区生产总值从194.62 亿元增加到495.16亿元,而同期全疆生产总值由3045.26 亿元增加到6610.05亿元。
对于人均生产总值,虽然伊犁州直人均生产总值相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体人均生产总值由一定的差距,但是伊犁州直人均生产总值一直跟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均生产总值稳步上升。
详见表3、图1、图2 。
表3 2006年~2011年伊犁州直与全疆生产总值对比分析表数据来源:2011新疆统计年鉴年份新疆生产总值伊犁州直生产总值新疆人均生产总值伊犁州直人均生产总值产值(亿元)增长率(%)产值(亿元)增长率(%)均值(元/人)增长率(%)均值(元/人)增长率(%)2006 3045.26 11.00 194.62 13.60 15000.00 8.70 8019.00 12.50 2007 3523.16 15.69 234.00 13.90 16999.00 13.33 9434.00 17.652010 5437.47 27.13 408.26 14.50 25057.00 25.65 15633.00 20.71 2011 6610.05 21.56 495.16 21.00 29900.00 19.33 18528.00 18.52根据2006年~2011年伊犁州直与全疆生产总值增长率和2006年~2011年伊犁州直与全疆生产人均总值增长率的对比。
伊犁州直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全疆平均水平不相上下,在2009年高出了全疆平均水平。
2008 年全疆增长率为18.73% ,而伊犁州直为14.5%,表现出有力的增长势头;2009 年伊犁州直生产总额随着全疆增长率的上升而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超过了全疆平均水平;2010 年表现出了出现了回落,全疆增长率为27.13%,伊犁州直为14.5%。
2011年又表现出有力的增长势头,基本接近于全疆水平,全疆增长率为21.56%,伊犁州直为21%。
对于人均成产总值,伊犁州直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虽然在2006年~2009年都高于全疆平均水平,在2010年出现了回落,但2011年马上跟紧脚步追上全疆水平。
总的来说,虽然人均增长率一直与全疆水平不相上下,但人均生产总值却低于全疆平均水平。
2011年全疆人均生产总值为29900元,伊犁州直人均生产总值为18528元,比全疆少11372 元。
详见表3、图3、图4。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伊犁州直经济增长迅速,特别是近年来,伊犁州直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紧跟全疆发展战略,经济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3.2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同时也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优劣。
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关系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提高,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