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新版)鲁教版-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新第五单元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课件

应用2
下列形象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物分子及 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分别表示A、B、C 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B )
反应前
反应后
A.4∶1∶3 B.3∶1∶2 C.4∶1∶2 D.3∶1∶3
反馈一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
①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分析讨论: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了吗?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变了吗? ③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水分子
H
O
氢分子 H
H
H
O
O
H
H
H
H
O
氧分子
水分子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氧分子
HH
O
HH
O
2H2 + O2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请从微观角度解 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式为CO2 。
共同超越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可以用下图表示,你能写 出这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吗?
H2 H2O
O2
通电
H2O → H2 + O2
通电
2H2O === 2H2 ↑ + O2 ↑
再见!
教学资料
• 资料仅供参考
的质量比为 ( D )
A、4:1 B、5:1 C、5:3 D、5: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
A 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三、课堂练习
1.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 镁的质量;煤燃烧后剩余煤渣的质量 煤的质量。(填“大于”或“小于”)
2.已知反应A+B→C+D,3gA和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生成C的质量是 。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试根据该反应推断淀粉中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能说出你推断的依据吗?
m1=m2
黄光
浅绿色
大量白烟
变红
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探究
实验3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反应结束后称量总质量m2。
二、实验探究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元素种类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不变
改变
二、实验探究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2.“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计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等。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4.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能源问题。有人曾经宣布可以直接把水变成油,一时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你认为水可能变成油吗?
答: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小于
2g
答:油含有碳元素,而水不含碳元素,所以不可能把水变成油。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课件 (新版)鲁教版

发 生
改
变
我小结的收获
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量
守
恒
理解 1.“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
3. 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定
律 “六”不变 本质 “两”变
10
对比思考: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锥 白磷 氧气
氮气
(空气)
稀有气体等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五氧化二磷
氮气
(剩余气体)
稀有气体等
白磷质量+氧气质量 = 五氧化二磷质量
想想 一
1、白磷的燃烧时玻璃管上不套 气球,天平仍会平衡吗?为什 么?
2、什么样反应需要在密闭容器 内进行?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水通电微观过程:
通电
+
+
水 子氧 子氢
分
原原
子
氧子氢 分分 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由相同原子构成 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在质量上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 总质量 呢?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m1)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m2)有何关系?
猜想一:等于 猜想二:大于 猜想三:小于
4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 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
变大后又缩小
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天平平衡
反应前总 质量(g)
m1
M1
反应后总 质量(g)
分析
m2
m1=m2 ,反应前后总 质量相等
M2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课件

例题
例1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是[D] A.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例2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C]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成的各
例3 已知蜡烛的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由蜡烛燃烧后生 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哪些 元素?
答案:蜡烛燃烧后生成了H2O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说明反应物中也应含有这三 种元素。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 石蜡中肯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作业
如何验证酒精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 素(步骤、现象、结论)?
A.A2B5 C.A3B2
B.AB2 D.A4B5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粒子的总数可能变的是( D )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
4.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是( A ) ①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②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③ 化 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 ④ 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A.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B.蜡烛燃烧越来越短 C.铁丝燃烧后质量增加 D.高锰酸钾受热后质量减小
简答题
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 大量的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做了一个实验, 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 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 致玻意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固体质量 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金属燃烧消耗了容器中的O2,如冷却到室温时,不 打开容器盖称量,质量应相等。而玻意耳在燃烧后就打开 了容器盖,使外界空气进入,导致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 所以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第五单元第1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守 恒 定
原因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元素养量没有改变 物质的总质量没有改变
律
应用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进行有关计算
估计一些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都不会变化的是(134)
(1)原子的数目 (2)分子的数目 (3)元素的种类 (4)物质的质量总和 (5)物质的种类 (6)物质的体积 (7)物质的状态
克。 克。
锥形瓶、稀盐酸、大理石 气球 质量总和
大理石+稀盐酸 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锥形瓶、氯化钙、水、 二氧化碳、气球 质量总和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烧杯、小试管、细线、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的质量总和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产生了变化,而 总质量却不变呢?
通电பைடு நூலகம்
点燃
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微观) 原子: 种类、 数目、 质量 不变
元素: 种类、 质量 不变 (宏观)
物质: 总质量 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内容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
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小组内交流展示实验设计
探究实验: 反应原理
① 大理石+稀盐酸 → 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② 硫酸铜+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硫酸钠
③ 白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 }
=? M反应前
M反应后
实验步骤: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4.各物质: 是指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包括固态、液 态、气态的所有的物质。 5.总质量: 指物质的总质量守恒,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质量 守恒。
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
+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氧原子
分子 分解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 微观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数目、质量没 有改变
课堂达标
1.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
光 叶绿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有机物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
B.有机物中只含C、H两种元素
C.有机物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
D.有机物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
有机物+O2,
2.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
结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 必须在密闭容器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否则会导致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质量守恒定律
等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研究的量: 是质量的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3.研究对象: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即实际反应掉的那一部分 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计算在内。
反应前总质量
m1
反应后总质量
反应前后总质 量的关系
m2 m1= m2
实验分析 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实验注意事项: 1.需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目的是 防止锥形瓶底部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课件(23张ppt)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过氧化氢分解了, 分子变了,质量当 然也就变了!
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 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 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 质量应该不变吧?
氧气
小 明
小 丽
小丽同学用下列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
(甲)
+ + +
(乙)
(丙)
【思考】1、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 2、根据你的选择,推测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增大/减少/不变)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16 克氧气参加 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_____ 了反应。
3、成语“点石成金”,即能使石头(主要成分 是CaCO3)变成黄金。 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 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实验现象或结果
方案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 量总和的测定
2、天平仍平衡 硫酸钠+氢氧化铜
现
象: 1、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原理 : 结 论:
硫酸铜+氢氧化钠
1、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方案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 总和的测定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减少
反应原理: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结 论:
设计实验的一般思路:
1.首先要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 反应作为研究对象。 2.要考虑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 3.考虑怎样使反应发生,需要哪些仪器、 药品。 4.确定实验操作步骤并进行实验。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共30张PPT)

跟踪练习:
1、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求
生成的C的质量。
9克
2、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充分反应后,剩余
1克B,求生成的C的质量。
8克
3、在 A + B —— C 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能恰好完全反应, 如 5克A和6克B充分反应后,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
5、古代炼丹时经常使用红丹,又称铅丹。铅丹与硝酸 发生如下反应。
铅丹 + 4HNO3 == PbO2 + 2Pb(NO3)2 + 2H2O ,则 铅丹的化学式为( B )
A、PbO B、Pb3O 4 C、Pb2O 3 D、PbO2
6、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 一定含有
2、 将25 g氯酸钾和1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 热至完全分解,得到残余固体质量为14 g, 则产生氧气__12__g。
3、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 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C_、_H___ 元素,可能含有_O__元素。
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 学式为( B)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分组实验
实验药品和仪器:
氢氧化 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稀盐酸 大理石
A组
B组
C组
实验目的:测定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
实验目的:测定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关系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42021/8/142021/8/148/14/2021 6:27:1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42021/8/142021/8/14Aug-2114-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42021/8/142021/8/14Saturday, August 14, 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量和原子的质量不发生变化,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实质。
2、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理解并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3、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巩固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发展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4、通过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
考点、易错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那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也发生变化呢?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课题: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分析,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量和原子的质量不发生变化,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实质。
2、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理解并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3、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巩固使用托盘天平的技能。
发展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4、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先学
(一)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微观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回答。
1、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2、你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什么关系?
【生】认真观察、分析、思考
【生】回答思考题,获得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师】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分析,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下面我们通过实验在宏观上来证明这个结论。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101实验探究的内容,弄懂实验步骤,4分钟后同学们,每个小组任选一个实验进行探究,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师】请大家说出实验的基本步骤:
【生】1.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2.进行反应; 3.称量反应后:生成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二)指导学生实验
(1)多媒体展示:①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的操作步骤②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操作步骤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操作步骤。
(2)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小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盐酸和大理石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气球鼓起,反应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
②氢氧化
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反应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
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反应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
(3)学生归纳结论:三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
多媒体展示: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训练】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5g酒精与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
B.2L氢气与18L 氧气反应生成20L的水
C.12g碳完全反应时只能消耗32g氧气,则12g碳在64g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76g二氧化碳。
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强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三)自学指导三
认真看教P132-103内容,要求理解下列内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会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思考,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变化前是否改变?
(四)检测自学效果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总质量
A 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 ①②⑥ D ②③⑤
2、有人说,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了,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3、某物质燃烧以后只产生CO2和 H2O,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_______ 元素,可能含______元素。
4、电解36克水得到4克氢气,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18g
B.4g
C. 32g
D. 9g
三、后教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其它学生更正,老师点拨,补充。
【师】评价第1题: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引导学生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与不变的量
【师】评价第2题:重在分析质量减轻的原因。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逸散到空气中)质疑:设计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应该在什么系统内做实验?
生:在密闭系统内。
【师】评价第3题:引导学生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在反应中,氧气仅能提供氧元素,而碳元素和氢元素只能有该物质提供,当然也可以提供氧元素,也可以不提供氧元素。
【师】评价第4题:引导学生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之和。
四、当堂测试
同步学习:P59:1-6题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