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XXXX
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乡镇卫生院)

2.自我监护 指导
自我监测胎动
– 孕妇应在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固定一个时间,分别数3次胎动,每次 数1h,3次的胎动数相加再乘4,即为12h胎动
– 若胎动计数>30次/12h为正常,<20次/12h说明胎动异常,<10次 /12h提示胎儿缺氧。
• 或胎动计数≥3次/小时(≥6次/2小时)为正 常 ,<3次/小时(<6次/2小时) 或胎动 数减少50%、胎动幅度明显减弱、或胎动 频繁之后忽然减少均提示为胎儿缺氧可能
• 附带物品:两把镊子、拆线剪、处方、新洁尔灭酊、母乳 喂养指导资料。
• 生活用品:一次性脚套、一次性臀垫。
产妇访视内容
询问
•了解产妇分娩情况,分娩方式,产程是否顺利,有无难 产经历,产后出血情况。 •孕产期有无异常包括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诊断及其治 疗经过。 •询问一般情况,有无头晕、疲乏等异常情况,询问哺乳 情况,乳汁量是否充足,询问饮食、睡眠、二便情况。
32(29.8 ~ 34.5)
40周末 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 33(30 ~ 35.3)
2. 孕妇健康状况评估
辅助检查: • 每次均应检查血、尿常规。了解血红蛋白、尿蛋白情况 •生殖道感染症状或分泌物异常者,行生殖道感染相关检测。 •在妊娠16周~20周,知情选择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 •在妊娠16周~24周,进行超声检查,筛查胎儿是否有异常或 畸形。 •在妊娠24周~28周,对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孕妇需进行妊娠 期糖尿病筛查诊断。
心理
营养
胎儿
自我 监护
运动
16—20周、21—24周各一次
2. 孕妇健康状况评估
询问:胎动开始时间,胎动情况。有无头晕、头痛或 视物不清、水肿、心悸、气短、有无腹痛、阴道流血 、流液等异常症状。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

六、表卡填写
--第一次随访记录填表说明
13.总体评估:根据孕妇总体情况进行评估,
若发现异常,具体描述异常情况。 14.保健指导:填写相应的保健指导内容, 可以多选。 15.转诊:若有需转诊的情况,具体填写。 16.下次随访日期:根据孕妇情况确定下次 随访查日期,并告知孕妇。 17.随访医生签名:随访完毕,核查无误后 随访医生签署其姓名。
六、表卡填写 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
六、表卡填写 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
六、表卡填写 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填报说明
填表说明 1.一般健康状况:对产妇一般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描述并
填写。 2.血压:如有必要,测量产妇血压,填写具体数值。 3.乳房、恶露、子宫、伤口:对产妇进行检查,若有异常, 具体描述。 4.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情况,对产妇进行分类,若为未恢 复,具体写明情况。 5.指导:可以多选,未列出的其他指导请具体填写。 6.处理:若产妇已恢复正常,则结案。若有需转诊的情况, 具体填写。 7.随访医生签名:检查完毕,核查无误后检查医生签名。
七、考核指标
(一)早孕建册率=辖区内孕12周之前建册的
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二)孕妇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 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 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三)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后28天内的接受 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 ×100%。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社区孕产妇健康信息收集
掌握孕情:
途径
日常产检 计生部门 村级机构 乡村医生
目的:1、掌握本辖区孕产妇人数; 2、提高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 3、及时发现高危孕情。 要点: 1、与计生部门协调好关系,每月抄录新发现孕情; 2、充分发挥乡村医生作用; 3、注意孕情核查和产检质控。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标题: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引言概述: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指为孕期和产后妇女提供全面、科学的健康管理服务,以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的疾病风险,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胎儿的健康发育。
下面将详细介绍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内容。
一、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1.1 孕前保健孕前保健包括孕前体检、营养指导、疾病筛查等内容,旨在确保孕妇在怀孕前身体健康,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1.2 孕期保健孕期保健包括定期产检、孕期营养指导、孕期运动指导等内容,旨在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1.3 产后保健产后保健包括产后康复训练、产后护理、产后心理疏导等内容,旨在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健康,缓解产后抑郁情绪。
二、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要求2.1 专业团队提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应具备专业的医护团队,包括产科医生、护士、营养师等,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2.2 个性化服务根据孕产妇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个性化的营养方案、运动指导等,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 定期跟踪对孕产妇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及时性。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作用3.1 降低孕期并发症风险规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孕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安全。
3.2 提高母婴健康水平规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促进母婴的健康发展。
3.3 促进家庭和社会稳定通过规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以促进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幸福指数。
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性4.1 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规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有效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4.2 提高生育率和生育质量规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提高生育率和生育质量,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和新生儿的发育异常率。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流程1.孕期管理:为孕妈妈提供定期的产前检查,包括妇科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等。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孕期保健方案,并提供孕期保健教育,指导合理饮食、体育锻炼、心理调适等。
2.生产过程管理:提供规范的生产过程管理,包括监测孕妈妈的胎儿情况、宫缩活动,提供合理的分娩方式选择指导,并确保及时就医。
3.产后康复管理:提供产后恢复的指导和康复措施,包括恢复饮食、恢复运动、产后护理、心理疏导等,并关注乳房健康和乳汁喂养指导。
二、服务质量1.医疗机构要设立专门的孕产妇健康管理科室,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护理人员等,确保能够提供全面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2.医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3.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应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服务过程的规范化和质量的可控性。
三、服务内容2.孕妇定期产检: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和孕期阶段,制定产检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妇科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彩超等项目。
4.疾病预防和管理:及时发现孕妇可能存在的患病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对已有疾病的孕妇,应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治疗。
5.产后康复指导和护理:提供恢复期护理指导和恢复运动指导,提供心理疏导和乳房健康指导。
四、服务互动2.定期开展会诊和讨论,提高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与孕产妇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孕期健康数据和管理过程,以便对孕产妇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总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服务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提高服务质量,为孕产妇提供更好的健康管理服务。
同时,也需要孕产妇自身重视孕产期的健康管理,积极参与服务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背景介绍孕产妇健康管理是指对孕期和产后妇女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健康管理,旨在保障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安全发育。
本文将详细介绍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
二、服务对象1. 孕期妇女:指已怀孕的妇女,从受孕开始到分娩结束。
2. 产后妇女:指分娩后42天内的妇女。
三、服务内容1. 孕期健康管理服务(1)孕早期:进行孕妇基本信息采集,包括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等,并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2)孕中期:进行孕妇体格检查,包括血压、体重、腹围等,同时进行孕妇营养指导和心理疏导。
(3)孕晚期:进行孕妇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腹围、胎位等,同时进行孕妇产前准备教育和生育计划指导。
2. 产后健康管理服务(1)产后第一天:进行产后妇女基本信息采集,包括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等,并进行产妇体格检查,如乳房、子宫、伤口等。
(2)产后第三天:进行产妇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子宫恶露等,同时进行产后康复指导和婴儿护理指导。
(3)产后第七天:进行产妇体格检查,包括乳房、子宫、伤口等,同时进行产后抑郁症筛查和心理疏导。
(4)产后第四十二天:进行产妇体格检查,包括子宫恶露、乳房、伤口等,同时进行产后康复指导和避孕措施指导。
四、服务流程1. 孕期健康管理服务流程(1)妇女进行建册登记,填写个人信息表和健康问卷。
(2)医务人员进行初步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制定个性化的孕期健康管理方案。
(3)定期进行孕妇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4)记录孕妇每次就诊的情况和指导内容,并提供健康管理档案。
2. 产后健康管理服务流程(1)产妇进行建册登记,填写个人信息表和健康问卷。
(2)医务人员进行产妇体格检查,记录产妇基本信息和产后身体恢复情况。
(3)定期进行产妇体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康复指导和护理指导。
(4)记录产妇每次就诊的情况和指导内容,并提供健康管理档案。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引言概述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指为了保障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安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这些规范涵盖了孕产期的各个方面,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分娩管理以及产后护理。
本文将详细阐述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五个部分内容。
一、孕前保健1.1 健康评估:在怀孕之前,孕妇应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检查、疾病筛查和遗传咨询等。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2 营养指导:孕妇在孕前期间应接受营养师的指导,合理安排饮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这有助于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孕妇的身体健康。
1.3 生活方式调整:孕妇在孕前期间应避免吸烟、饮酒和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充足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孕期保健2.1 定期产检:孕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产前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B超检查等。
这有助于及时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2 孕期营养补充:孕妇在孕期间需要增加一定的营养摄入量,特别是蛋白质、铁、钙和叶酸等。
医生和营养师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营养指导,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发展。
2.3 心理支持:孕期是孕妇身心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医生和护士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孕妇应对各种情绪和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三、产前检查3.1 产前筛查: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接受产前筛查,包括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遗传疾病的筛查。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2 产前教育:医生和护士应向孕妇提供产前教育,包括分娩知识、产后护理、哺乳技巧等。
这有助于孕妇增加对分娩和育儿的了解,提高自信心,做好准备工作。
3.3 产前监测:孕妇在分娩前应进行产前监测,包括胎儿心率监测、宫缩监测等。
这有助于及时了解胎儿的情况,确保分娩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孕产妇及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孕产妇。
二、服务内容(一)孕早期健康管理: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
1.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二)孕中期健康管理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三)孕晚期健康管理1.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
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四)产后访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第三版)_OK

31
1.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孕28—36周、37—40周各一次
• 心理、营养、运动的指导 • 体重管理 • 胎动监护 • 异常症状的早期识别 • 分娩前准备 • 自然分娩好处 • 母乳喂展各类指导
自我监护方法
体重管理 指导孕妇自行测量体重,并 记录下来,掌握每周体重增 长的情况,如果连续两周增 长过多或过少,应去医院检 查。
• 母乳喂养指导,帮助掌握母乳喂养技能,树立信心。 • 营养指导,增加鱼、禽、蛋、瘦肉和海产品的摄入,适
当增饮奶类,多喝汤水,食物要多样化,不过量等。 • 心理指导,多给予关爱,及时了解和解决产妇在哺育新
生儿时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 • 个人卫生指导,要注意皮肤的清洁、会阴部清洁,要注
意口腔卫生。洗澡勿用盆浴。
2021/7/28
44
3.常见问题的处理
• 母乳喂养困难:如因为乳管阻塞并有痛性肿块、乳汁不足、 婴儿吐奶和溢奶而引起母乳喂养困难,可以通过热敷和按 摩使乳管通畅,增加哺乳次数,指导哺乳方法等进行处理。
• 产后便秘:鼓励下床运动,多吃蔬菜水果。 • 痔疮:适当多吃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 保持外阴清洁,鼓励下床活动,促进
2021/7/28
2
一、服 务 对 象 二、服 务 内 容 三、服 务 流 程 四、服 务 要 求 五、工 作 指 标 六、附 件
2021/7/28
3
一、服 务 对 象
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即在辖区居 住半年以上户籍及非户籍的从怀孕开始 至产后42天这段时期的妇女。
2021/7/28
4
二、服 务 内 容
42
1.产妇访视内容
• 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内容Ⅱ:孕中期健康管理
孕16~20周、21 ~24周各进行1次 产前随访,对孕妇 的健康状况和胎儿 的生长发育情况进 行评估和指导。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
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 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 断和需要转诊的重点孕妇。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 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 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儿童保健
一、对 象
六、
附件 五、 指标
二、 内容
三、流 程
四、 要求
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 I:孕早期健康管理
孕12周前由 孕妇居住地的乡 镇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为 其建立《孕产妇 保健手册》,进 行1次孕早期随 访。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
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 科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 血型、尿常规、肝功能、阴道分泌物、梅毒血 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作。 4.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
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5.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提
高早孕建册率。 6.将每次随访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
保健手册》和孕产妇健康档案上。 7.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
2.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 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 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 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3.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一次产前随访服务 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 禁忌症及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 级医疗保健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孕早期保健指导
3.发现有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 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 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 健机构治疗。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 的基本情况。
服务内容Ⅴ:产后42天健康检查
产后42天 健康检查
1.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 ,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保健机 构检查。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 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 查对产妇康复情况进行评估。
五、考核指标
1.早孕建册率=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 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2.产前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 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 内活产数×100%。
3.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后28天内的接受过1次及1 次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段活产 数×100%。
1.询问前次产前检查之后有无特殊情 况出现,特别要关注孕期并发症和合 并症的表现特征。
2.测量体重及血压,检查有无水肿及 其他异常,建议复查血常规和尿常规 。
3.复查胎位,听胎心率,测宫底高度 、腹围,并注意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 相符。
4.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教育,并督促 做好自我监测。
服务内容Ⅳ:产后访视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 得到分娩医院转来产妇分 娩的信息后,应于3~7天 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 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 ,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 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 儿访视。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 般情况、乳房、子宫、出血和恶露、会阴 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2.对康复正常及出现母乳喂养、产后便 秘、痔疮、会阴伤口等问题的产妇要进行 产褥期保健指导和相关问题处理。
LOGO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
健康防治
5
儿童保健
6
孕产妇保健
7
老年人保健
8
慢性病管理
9
重大精神疾病管理
10
卫生监督协管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 继续实施的重大项目:
• 新增的项目:
妇幼卫生专项项目+公共卫生服务
妇幼卫生 专项项目
怀孕的最初12周内,孕 妇会出现恶心、呕吐或 全身不适等现象,子宫 逐渐增大,子宫内的新 生命从单细胞的受精卵 发育成具有人形的胚胎。
12周
12周末:胎儿身长 9cm,体重20g。所 有内脏器官形成,四 肢长出,外生殖器已 发育。B超可见四肢
可活动。
6周
6周时形成脑、 脊柱及中枢神 经系统
9周后至分娩 称为胎儿
3.开展自我监护方法指导、分娩准备教育和母乳喂 养指导,并落实孕24周后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 健机构继续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
4.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保 健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 疗保健机构急诊。
服务内容Ⅲ:孕晚期健康管理
孕28~36周、37 ~40周各进行1次 产前随访,重点孕 妇应在有助产资质 的医疗保健机构进 行,并酌情增加次 数。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附件
1.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2.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3.产后访视记录表 4.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
附件1 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附件1
填表说明
1.本表由医生在第一次接诊孕妇(尽量在孕12足周 前)时填写。若未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需同时 建立。随访时填写各项目对应情况的数字。
3.对已康复者进行性保健、避 孕、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 个月等方面的指导。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1.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机构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2.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含乡村医生)应取得相应
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 3.按照国家有关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孕产妇健康管理工
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
社区孕产妇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制度
孕产妇健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是孕产妇保 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能够反映出当 前的孕产妇的健康水平,而且也为指导、改进孕 产妇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孕产妇保健服务涉及到城市妇幼保健三级网 的各有关机构,因此信息收集、报告必须有严厉 的管理工作制度,才能保证它的准确性、完整性 可科学性。 台账:《孕产妇保健手册》。《孕产妇健康档 案》、《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 报表:《孕产妇系统保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