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知识点、习题整理
《昆虫记》名著导读知识点中考真题练习

《昆虫记》名著导读知识点中考真题练习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
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因贫病交加,于92岁逝世。
作品简介《昆虫记》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又译《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原法文版的《昆虫记》共有十卷,每卷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
《昆虫记》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
内容梗概《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其中共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
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业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关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以下是对《昆虫记》中写到的部分昆虫的概括介绍:1.瓢虫——花园中的“淑女”2.蜣螂——粪球引出的故事3.萤——星光灿烂萤火虫4.蝉——为自己唱歌5.螳螂——美丽的“杀手”6.蚱蜢——“小鬼”恩布沙7.蚂蚁——神奇的记忆力8.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9.黄蜂——充满失落的九月10.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11.松毛虫——工作并幸福着12.天牛——来自身体深处的召唤13.狼蛛——与木匠蜂作战14.绿蝇——新陈代谢的工作者15.蝈蝈——到树上去捕食16.朗格多克蝎子——极具杀伤力的毒液17.石蚕——小鞘与潜水艇18.豌豆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典型情节1.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昆虫记》知识梳理,超全考点汇总

《昆虫记》知识点梳理及习题检测一、作者简介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 年),1823 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47 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
1857 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9 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 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 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 年,92 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二、内容简介《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 100 多种昆虫。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 100 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 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
法布尔在19 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 17~25 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昆虫记》知识点、习题集合

《昆虫记》知识点、习题集合《昆虫记》知识点、习题集合一、导读概要《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二、作者介绍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一位严谨、细致、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昆虫学家。
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三、主要内容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②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四、作品简评《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名著导读《昆虫记》习题及答案

名著导读《昆虫记》习题及答案题目
1. 请简述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昆虫。
2. 小说中的昆虫们在开始时是如何看待他们的新生活的?
3. 在小说中,昆虫们如何跟老鼠、蚂蚁和鸽子之间建立联系?
4. 在小说中,格雷戈尔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5. 在小说中,昆虫们第一次被人类注意到是在什么情况下?
6. 在小说中,人类对昆虫们的态度如何?
7. 格雷戈尔无法离开自己的房间,去哪里寻找食物?为什么?
8. 在小说结尾处,格雷戈尔死去了,他的家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 主人公是一只甲虫,名叫格雷戈尔。
2. 在开始时,昆虫们对新生活的感受各不相同。
有的非常兴奋,有的感到沮丧和恐慌。
3. 昆虫们与老鼠、蚂蚁和鸽子建立联系是因为他们需要依靠这
些生物提供食物和庇护。
4. 格雷戈尔采取了在自己的房间里隐藏自己的身份的措施,让
家人不知道他变成了一只甲虫。
5. 昆虫们第一次被人类注意到是在他们居住的房子被中介带来
的客人瞧房时,中介发现了甲虫并开始惊叫。
6. 人类对昆虫们的态度大多是威胁和轻蔑。
他们认为昆虫们是
一种害虫。
7. 格雷戈尔无法离开自己的房间寻找食物,是因为他的身体已
经变成了甲虫,无法像人类那样自由行动。
8. 在小说结尾处,格雷戈尔死去了,他的家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们把新房子租给了另一家人。
《昆虫记》

名著速读《昆虫记》知识点、读书笔记及练习题阅读导表内容简介《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现在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0万种,占所有已经知晓的动物种类的5/6;并且仍有几百万的未知晓的昆虫仍待人类去发现和认知。
法布尔在19世纪中期,于学校教课之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间观察各类昆虫,为之定名,为之讴歌。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另外,此书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尤其是《阿尔玛实验室》、《返祖现象》、《我的学校》、《水塘》、《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忆》、《难忘的一课》和《工业化学》这几章。
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作品目录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序号章节(译名)序号章节(译名)序号章节(译名)序号章节(译名)1 圣甲虫 1 荒石园 1 土蜂 1 伯罗奔尼撒虫2 大笼子 2 毛刺砂泥蜂 2 进食的技巧2 伯罗奔尼撒虫的食物3 捕食吉丁的节腹泥蜂3 一种未知的官能灰毛虫.3 金匠花金龟幼虫3 本能的变异4 栎棘节腹泥蜂4 本能的理论 4 土蜂的问题4 燕子与麻雀5 高明的杀手5 黑胡蜂 5 寄生虫 5 本能及识辨力6 黄翅飞蝗泥蜂6 蜾蠃 6 寄生理论6 节约体力7 匕首三击7 对石蜂的新实验7 石蜂的苦难7 切叶蜂8 幼虫和蛹8 我的猫的趣事8 卵蜂虻8 黄斑蜂9 高超的理论9 红蚂蚁9 褶翅小蜂9 采树脂的虫类10 朗格多克飞蝗泥蜂10 本能的心理学片段10 另一种钻探者10 采树脂的虫类11 本能的技能11 黑腹狼蛛11 幼虫的二态现象11 吃蜜蜂的泥蜂12 本能的无知12 蛛蜂12 步甲蜂12 泥蜂的技巧13 登上万杜13 树莓桩中的13 三种芜13 土蜂的技巧山居民菁14 迁徙者14 西塔利芫菁14 变换食谱14 黑红蛛蜂15 砂泥蜂15 西塔利芫菁的初态幼虫15 给进化论戳一针15 异议及回答16 泥蜂16 短翅芫菁的初态幼虫16 配额根据性别16 蜂毒17 捕捉双翅目昆虫17 多次变态17 壁蜂17 天牛18 寄生虫与茧.- 18 性别分布18 树蜂问题19 回窝19 卵的性别母亲控制20 石蜂20 产卵的调换顺序21 实验22 换窝23 附录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序号章节(译名)序号章节(译名)序号章节(译名)序号章节(译名)0 前言 1 西绪福斯虫与父性本能1 大头黑步甲1 金匠花金龟1 圣甲虫的粪球2 月光蜣螂 2 装死 2 豌豆象产卵2 圣甲虫的小梨3 论祖传 3 催眠与自杀3 豌豆象幼虫3 圣甲虫的造型术4 我的学校 4 老象虫 4 花生豆象4 圣甲虫的幼虫5 潘帕斯草原食粪虫5 色斑菊花象5 椿象5 圣甲虫蛹及成虫离窝6 昆虫的着色 6 熊背菊花象6 花脸猎蝽6 阔颈金龟及裸胸金龟7 葬尸虫埋肉7 植物性本能7 食客隧蜂7 西班牙蜣螂及其产卵8 葬尸虫及经验问题8 象态象8 看门人隧蜂8 西班牙蜣螂及母虫习俗9 白面螽斯的习俗9 坚果象9 单性生殖的隧蜂9 食尸虫10 白面螽斯产卵和卵的孵化10 杨树象10 笃耨香树蚜虫10 埋粪虫与环境卫生11 白面螽斯的发声器11 葡萄象11 笃耨香树蚜虫迁移11 埋粪虫做窝12 绿螽斯12 其他卷叶虫类12 笃耨香树蚜虫的交配及虫卵12 埋粪虫的幼虫13 蟋蟀的地洞和卵13 黑刺李树象13 以蚜虫为食的虫类13 蝉和蚂蚁的寓言14 蟋蟀的鸣响与交配14 叶甲虫14 绿蝇14 蝉出地洞15 蝗虫的角色和蝗虫的发声器15 叶甲虫(续篇)15 麻蝇15 蝉虫变形16 蝗虫产卵16 白沫叶蝉16 腐阎虫及皮蠹16 蝉的鸣响17 蝗虫的最后一次脱皮17 锯角叶甲17 珠皮金龟17 母蝉产卵和蝉卵的孵化18 松毛虫产卵及卵的孵化18 锯角叶甲的卵18 昆虫的几何学18 螳螂猎食19 松毛虫的巢室与社会19 池塘19 胡蜂19 螳螂恋爱20 结串而行的松毛虫20 石蛾20 胡蜂(续篇)20 螳螂造巢21 松毛虫的气象学21 普赛克蛾产卵21 蜂蚜蝇21 螳螂卵的孵化22 松毛虫蛾22 普赛克蛾的外套22 受惊的圆网蛛22 椎头螳螂23 松毛虫引起的刺痒23 大孔雀蛾23 纳尔包讷狼蛛24 野草莓树上的肉虫24 条斑小费蚊25 一种昆虫病毒25 嗅觉问题卷九卷十序号章节(译名)序号章节(译名)1 纳尔包讷狼蛛的地洞1 大力神埋粪虫的地洞2 纳尔包讷狼蛛的家庭2 大力神埋粪虫的第一个观察器3 纳尔包讷狼蛛的攀缘本能3 大力神埋粪虫的第二个观察器4 幼蛛群出巢 4 大力神埋粪虫的道德5 蜘蛛与螃蟹 5 球象6 圆网蛛织网 6 木蠹蛾7 圆网蛛,我的邻居7 牛蜣螂的隔室8 圆网蛛的黏性陷阱8 牛蜣螂的幼虫和蛹9 圆网蛛的电报线9 松树鳃角金龟10 圆网蛛的蛛网几10 沼泽地鸢尾象何学11 素食昆虫11 圆网蛛交尾与猎食12 圆网蛛的个人财12 小矮子昆虫产13 数学忆事:牛顿13 说反常二项式14 金步甲的食性14 数学忆事:我的小桌15 蜘蛛迷失方向15 金步甲的婚俗16 兜圈的蜘蛛16 肉蓝蝇产卵17 朗格多克蝎的栖17 肉蓝蝇蛆驻地18 以蛆为食的寄生虫18 朗格多克蝎的食性19 童年忆事19 朗格多克蝎的蝎毒20 昆虫与蘑菇20 朗格多克蝎幼虫的免疫力21 朗格多克蝎婚恋21 值得记住的一课序幕22 工业化学22 朗格多克蝎的交配23 朗格多克蝎的家补遗:庭24 蜡衣虫 1 萤火虫25 圣栎胭脂虫 2 菜青虫作品主题《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上《昆虫记》章节习题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上《昆虫记》章节习题解答引言《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一部生物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经典。
全书共十卷,详细记述了昆虫的习性,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昆虫记》章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章节习题解答第一题:昆虫的分类及特征1. 昆虫属于哪一大类动物?2. 昆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3. 昆虫的触角具有什么作用?4. 昆虫的翅膀有几对?5. 举例说明一种昆虫的特征。
解答1.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2.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3. 昆虫的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
4. 昆虫一般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腿。
5. 例如:蝴蝶具有鲜艳的颜色和翅膀上的花纹,用于吸引配偶和保护自己;蚂蚁具有社会性生活,有工蚁、兵蚁、蚁后等不同的角色。
第二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 昆虫的生殖方式是什么?2. 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3. 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分别指什么?4. 以蝴蝶和蝗虫为例,说明它们的发育过程。
解答1. 昆虫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通过交配传递基因。
2. 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幼虫、蛹(部分昆虫)和成虫四个阶段。
3. 完全变态发育指昆虫从受精卵到成虫,形态和生活习性发生明显变化,如蝴蝶、蜜蜂等;不完全变态发育指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形态相似,生活习性差异不大,如蝗虫、蜻蜓等。
4. 蝴蝶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
第三题:昆虫的生活方式和习性1. 昆虫的生活环境有哪些?2. 昆虫如何寻找食物?3. 昆虫如何进行交流?4. 以蜜蜂和蚂蚁为例,说明它们的社会性生活。
解答1. 昆虫的生活环境包括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多种生态系统。
2. 昆虫通过触角、视觉和嗅觉寻找食物。
3. 昆虫通过触角、声音、气味等方式进行交流。
部编八年级上册名著《昆虫记》复习资料及练习题(含答案)3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上册名著《昆虫记》复习资料及练习题(含答案)3知识点一、选择题1.阅读《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
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
(1)《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巨著,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
他为我们揭开了昆虫界的一个个奥秘,选段中螳螂就善于利用“____”来制服敌人。
(2)《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请结合选段分析其语言特点。
2.选择题。
根据下文内容,将对应的选项分别填入①②③处。
A.切叶蜂 B.蜣螂 C.蝉 D.螳螂 E.蟋蟀 F.黄蜂法布尔《昆虫记》中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奥秘:_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_____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3.判断对错。
A.《昆虫记》中,作者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_____)B.蟋蟀在《昆虫记》中被称为不会迷失的精灵。
(_____)4.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写出横线处合适的内容。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用一生经历完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原书长达十卷。
《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也是一部洋溢着浓郁文学色彩的文字记录。
该书生动像细腻地描绘了昆虫的外形和各种习性,在作者笔下,①______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②____“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昆虫记》文学知识点考点附中考真题练习答案

《昆虫记》文学知识点考点附中考真题练习答案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年),法国博物学家、动物行为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
身为现代昆虫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闻名,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因贫病交加,于92岁逝世。
作品简介《昆虫记》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又译《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原法文版的《昆虫记》共有十卷,每卷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
《昆虫记》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
内容梗概《昆虫记》一书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其中共详细介绍了三十二种昆虫的特点。
在书中,法布尔依据其毕业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关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以下是对《昆虫记》中写到的部分昆虫的概括介绍:1.瓢虫——花园中的“淑女”2.蜣螂——粪球引出的故事3.萤——星光灿烂萤火虫4.蝉——为自己唱歌5.螳螂——美丽的“杀手”6.蚱蜢——“小鬼”恩布沙7.蚂蚁——神奇的记忆力8.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9.黄蜂——充满失落的九月10.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11.松毛虫——工作并幸福着12.天牛——来自身体深处的召唤13.狼蛛——与木匠蜂作战14.绿蝇——新陈代谢的工作者15.蝈蝈——到树上去捕食16.朗格多克蝎子——极具杀伤力的毒液17.石蚕——小鞘与潜水艇18.豌豆象——尽忠职守的税务官典型情节1. 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记》知识点、习题整理一、导读概要《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二、作者介绍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一位严谨、细致、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昆虫学家。
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三、主要内容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②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四、作品简评《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作者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
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
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典型事例:1、两只塔蓝图拉毒蛛惊心动魄的厮杀场面;2、螳螂捕食的情景启示或感受:昆虫也是生灵,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我们人类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共创我们和谐的家园。
五、作品价值作者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文精神统领在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具备的巨制鸿篇。
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
没有哪位昆虫学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
若不是有位如此顽强的法布尔,我们的世界也就永远读不到一部《昆虫记》了。
六、名著缩写这些昆虫全都是我的伙伴,我的亲爱的小动物们,我从前和现在所熟识的朋友们,它们全都住在这里,它们每天打猎,建筑窝巢,以及养活它们的家族。
而且,假如我打算移动一下住处,大山离我很近,到处都是野草莓树、岩蔷薇和石楠植物,黄蜂与蜜蜂都是喜欢聚集在那里的。
我有很多理由,使我为了乡村而逃避都市,来到西内南,做些除杂草和灌溉莴苣的事情。
——(《论祖传》)我注视着池水中的气泡,作了一番遐想:在许多许多年以前,陆地刚刚脱离了海洋,那时草是第一棵植物,它吐出第一口氧气,供给生物呼吸。
于是各种各样的动物相继出现了,而且一代一代繁衍、变化下去,一直形成今天的生物世界。
我的玻璃池塘似乎在告诉我一个行星航行在没有氧气的空间里的故事。
——(《神秘的池塘》)我往我的玻璃池塘里放进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它们叫石蚕。
确切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很巧妙地隐藏在一个个枯枝做的小鞘中。
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
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那小鞘就是它的活动房子,也可以说是它旅行时随身带的简易房子。
——(《石蚕》)第一次被人们谈到,是在过去的六七千年以前。
古代埃及的农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常常看见一种肥肥的黑色的昆虫从他们身边经过,忙碌地向后推着一个圆球似的东西。
他们当然很惊讶地注意到了这个奇形怪状的旋转物体,像今日布罗温司的农民那样。
——(《蜣螂》)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
虽然拉封敦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蝉》)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
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
结果他遭到了难堪的待遇。
——(《蜣螂》) 有很多种昆虫都非常喜欢在我们的屋子旁边建筑它们的巢穴,在这些昆虫中最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要首推那种叫舍腰蜂的动物了。
泥水匠蜂的窠巢是利用硬的灰泥制做而成的。
一般它的巢都围绕在树枝的四周。
由于是灰泥组成的,所以它就能够非常坚固地附着在上面。
但是,泥水匠蜂的窠巢,只是用泥土做成的,没有加水泥,或者是其它什么更能让它坚固的基础。
那么,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泥水匠蜂》)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
如果它也有一种钹,它的声誉,应比有名的音乐家要大得多,因为它在形状上与习惯上都分的不平常。
它将是一名出色的乐手。
它身上有那么多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还有那么凶恶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类为食。
尽管如此,螳螂也和人类是一样的,不光有缺点和不足之处,还拥有很多自己的优点。
比如,螳螂能够建造分精美的巢穴,这便是螳螂众多优点中很突出的一个。
——(《螳螂》) 确确实实地回来了。
也许是因为它们怀念着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
凭借这种强烈的本能,它们回来了。
是的,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蜜蜂》)我急忙跑到园子里,拉茜说得没错。
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我取了一张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
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它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
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
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来。
——(《红蚂蚁》)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是一样有名气的。
它们在有数的几种模范式的昆虫中,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只占有这其中的一项,是不足以让它们成就如此大的名气的。
一位动物故事学家拉封丹,对于它只谈了简单的几句,仿佛并没有注意到这种小动物的天才与名气。
——(《蟋蟀》)孔雀蛾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为了这一目标,它们继承了一种很特别的天赋:不管路途多么远,路上怎样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碍,它总能找到它的对象。
在它们的一生中大概有两三个晚上它们可以每晚花费几个小时去找它们的对象。
如果在这期间它们找不到对象。
那么它的一生也将结束了。
——(《孔雀蛾》)当我们观察着园蛛,尤其是丝光蛛和条纹蛛的网时,我们会发现它的网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那些辐排得很均匀,每对相邻的辐所交成的角都是相等的;虽然辐的数目对不同的蜘蛛而言是各不相同的,可这个规律适用于各种蜘蛛。
——(《蜘蛛的几何学》) 这根线之所以要从网的中心引出是因为中心是所有的辐的出发点和连接点,每一根辐的振动,对中心都有直接的影响。
一只虫子在网的任何一部分挣扎,都能把振动直接传导到中央这根线上。
所以蜘蛛躲在远远的隐蔽处,就可以从这根线上得到猎物落网的消息。
这根斜线不但是一座桥梁,并且是一种信号工具,是一根电报线。
——(《蜘蛛的电报线》)不久,小虫就要尝尝绿色植物了。
卷心菜的灾难也就此开始了。
它们的胃口多好啊!我从一颗最大的卷心菜上采来一大把叶子去喂我养在实验室的一群幼虫,可是两个小时后,除了叶子中央粗大的叶脉之外,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照这样的速度吃起来,这一片卷心菜田没多少日子就会被吃完了。
——(《卷心菜毛虫》) 在这些默默地埋头苦干的蜜蜂和黄蜂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别的虫,那些我们称之为寄生虫。
它们匆匆忙忙地从这个家赶到那个家,耐心地躲在门口守候着,你别以为它们是在拜访好友,它们这些鬼鬼祟祟的行为决不是出于好意,它们是要找一个机会去牺牲别人,以便安置自己的家。
——(《寄生虫》)七、《昆虫记》练习一、填空1、《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
2、《昆虫记》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3、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4、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5、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6、(蝉)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蚂蚁)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7、蝉怎样喝水,( 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插进桶孔,就可以了)8、事实与寓言相反,(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9、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 唱歌),它是(螳螂)。
10、螳螂凶猛如(饿虎), (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11、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12、(萤)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 灯 )似的。
13、萤火虫生长着(六只)短短的(腿),当雄萤发育成熟,会生出(翅盖),像(甲虫)一样。
14、萤火虫有两个特点:1(获取食物方法)2(它尾巴上有灯)15、孔雀蛾是一种(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它们靠吃(杏叶)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