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导学案.doc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导学案
3.学生交流介绍。
4.小结: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软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自由阅读教材11页资料)
6.思考、比较、讨论:
(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
3、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书本P5页)
4、学生活动
5、汇报: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6、你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
7、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
8、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9、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
课前准备
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2、还缺少什么?
3、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二、认识肌肉功能
1、找一找,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3.拓展:营养与健康。
当堂检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养蚕
课题
1、我们来养蚕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材简介《科学》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共分为四年级上、下两册。

四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教案为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督促学生能够掌握重点知识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督促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共性。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课内外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知识的传授方式和效果;•督促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及进度第一单元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昆虫的生态特征、群体行为等;•能够对某一种类型的昆虫进行观察和分析。

第二单元环境中的声音•掌握声音的来源、产生、传播和接收;•督促学生认识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声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三单元空气和气候•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空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能够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第四单元感光器官•了解人类的感光器官的构造和功能;•掌握人类眼睛的视觉机理;•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光线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

第五单元消失的古生物•了解古生物的基本知识;•掌握恐龙和其它古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消失的原因;•能够对某一种古生物进行深入研究、探究。

第六单元静电现象•了解静电的概念和产生原因;•掌握静电现象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第七单元物质变化•了解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及其应用。

第八单元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关注的对象和内容;•掌握食品的基本营养元素、检测方法;了解食品的加工和储存;•能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并正确进行食品消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太阳的运动规律,掌握太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位置和方向变化。

2. 掌握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来确守时间和方向。

导学内容:1. 太阳的运动规律2. 太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位置和方向变化3. 利用太阳的位置和方向确守时间和方向的方法导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引导他们思考太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位置和方向。

2. 引导学生回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太阳的运动规律。

二、进修太阳的运动规律(20分钟)1. 讲解太阳的自转和公转原理,说明太阳为什么会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有不同的位置和方向。

2. 指挥学生观察太阳在不同时间的位置和方向变化,让他们感受太阳的运动规律。

三、探究太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位置和方向变化(30分钟)1. 分组讨论太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位置和方向变化规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影子、光线等来进行实验。

2. 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太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位置和方向变化规律,形成结论。

四、应用太阳的位置和方向确守时间和方向(30分钟)1. 讲解如何利用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来确守时间和方向,例如利用太阳的高度和方向来判断时间、利用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方向等。

2. 给学生提供实际案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五、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进修效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兴趣。

导学案评判:1. 本导学案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观察、讨论、实验等,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太阳的运动规律和应用太阳的位置和方向确守时间和方向,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导学案设计合理,内容详细,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修太阳的位置和方向相关知识。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B、旋转关节
C、球状关节
D、鞍状关节




课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3、肌肉
教学目标
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4、会制作手臂及膝关节的简易模型。
重难点
重点: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难点:制作手臂洗劫的模型。
教学准备
关于上肢屈伸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变化的录像资料、绳子、橡皮筋、硬纸板、铆钉、回形针等。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人体骨骼图(或模型),简要复习上一课内容。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 让这副骨骼模型的四肢骨动起来呢?
三、了解人体骨骼的作用:
1、观察图片,小组讨论:人体骨骼有什么作用。
2、学生汇报交流。
3、像肋骨一样保护器官的骨髓还有哪些?
4、小结:人体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5、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6、骨骼的卫生保健教育。
四、巩固: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人体骨骼的知识,想一想:
1、人体的骨骼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包括哪些骨骼?
2、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五、布置作业:
1、对照人体骨骼图,在自己的身上指出骨的部位。
2、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使骨长得粗壮,身体长得高?




组成:全身(成人)共206块
分三部分――头、躯干、四肢
骨骼
作用:支撑、保护、运动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1.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能力。

2. 教学内容2.1 单元一:天气变化- 学习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天气现象- 探索天气与季节的关系- 进行简单的天气观察实验2.2 单元二:物质变化- 学习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过程- 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进行简单的物质变化实验2.3 单元三:生物的生长变化- 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和繁殖方式- 进行简单的植物观察实验2.4 单元四:人体的生长变化- 学习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进行简单的人体观察实验3.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通过直观的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 实践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评估- 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力。

- 笔试评估:组织小测验或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评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教学资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 实验器材和材料-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投影6. 教学安排- 每个单元约需花费2-3周的时间进行教学和实践探究。

- 每周安排2-3节科学课,每节课时长为40分钟。

7. 教学活动设计7.1 天气变化- 活动一:观察天气- 活动二:季节和天气的关系- 活动三:制作天气预报仪7.2 物质变化- 活动一: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区分- 活动二:物质的溶解和凝固实验- 活动三:气体的扩散实验7.3 生物的生长变化-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活动二:植物的繁殖实验- 活动三:制作植物生长记录表7.4 人体的生长变化- 活动一:人体各器官的功能- 活动二:观察人体的生长变化- 活动三:制作人体器官模型以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精选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设计学科科学班级四年级教师姓名1.骨骼教学目标: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2.关节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教学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3.肌肉教学目标: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4、会制作手臂以及膝关节的简易模型。

教学重点: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教学难点: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4.骨骼、肌肉的保健教学目标: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关节不同。

3、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5、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教学重点: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教学难点: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我们来养蚕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的外形。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骨骼》1.骨骼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2.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3.课前去菜场购买一些无肉的猪骨头供学生观察用;4.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5.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6.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4.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2.学生交流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课题一、1、骨骼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过程和方法:·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科学知识:·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知道手骨由27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的习惯。

重点难点懂得骨骼的作用及物理和生理特点。

课前准备动物的骨头、骨架模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导入1、我们平时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卡到,你知道卡在我们喉咙中的时鱼的什么吗?二、建立骨骼概念1、在于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骨头吗?2、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样的?3、你能形容一下你摸到的身体里面的骨头是哪个部分的?有多少呢?4、你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它们在身体里面组成了身体的支架——骨骼)5、你能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各个部分骨骼拼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吗?6、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X光片来看见骨骼,通过书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人的手由多少块骨头组成?三、认识骨骼作用1、在人的身体当中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都是一模一样的吗?2、这些骨头的外形不同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你知道这些骨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吗?学生上台来制模型举例说。

四、认识骨的构造1、很多动物和人是一样的,身体里面也具有骨骼,你们在平时吃一些肉类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吗?说说看。

2、出示一块鸡腿骨,你们见过这样的这样的动物骨头吗?你能猜到这是动物那个部分的吗?这种骨头在动物的身体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3、你们知道骨头的里面是什么吗?猜猜看。

4、学生解剖观察5、通过实验你看到了什么?6、你能给同学们来讲解一下吗?7、通过阅读课本第4页的知识,你发现有些骨头还有什么作用?当堂检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2、关节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过程和方法:·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科学知识:·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知道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关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借助物体研究现象的意识;·愿意将各种关节活动进行比较;·愿意用建议模型来反映事物。

重点难点能够在固定关节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课前准备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导入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头组成,那么你知道这206块骨头是怎样组成一个整体的?2、骨头与骨头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叫做什么呢?二、认识关节功能1、动动你的身体,找一找你的身体中哪些地方有关节?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关节的?2、是不是在身体里面的所用的关节都可以活动呢?3你能在书上第5页的图中把可以活动的关节用圆圈圈出来吗?3、如果没有了这些关节会怎么样呢?请同学来做一个小游戏(书本P5页)4、学生活动5、汇报:通过作这样的游戏你有什么体会?6、你能告诉大家关节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吗?7、运动一下你的各个关节,找一找这些关节它们的运动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学生示范讲解)8、阅读课本第6页的资料。

9、此之外关节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来做一个小试验。

当你从高出跳下的时候,在落地的一瞬间哪些关节在活动?落地后身体是什么样的姿态?为什么会这样?说明了什么?(腿部弯曲/关节在起缓冲的作用)当堂检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3、肌肉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过程和方法:·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科学知识:·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机体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重点难点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课前准备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导入1、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2、还缺少什么?3、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二、认识肌肉功能1、找一找,在你们身上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2、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多,哪些地方的肌肉比较少呢?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意识到经常运动的部位肌肉是比较多的)3、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4、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作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5、学生汇报。

6、学生汇报完之后再阅读课本第8页。

(可结合录像)7、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再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8、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三、制作手臂活动模型1、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

2、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评价。

当堂检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4、骨骼、肌肉的保健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体育运动和合理膳食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够根据教材指导开展合适的运动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

知识与技能·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样;·知道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等可以预防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受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正确的运动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学生自我保健和自我防护的意识。

重点难点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课前准备1.体操、游泳、健美操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过程的录像;2.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资料介绍;3.“食物金字塔”等电教资料;4.部分体育运动防护用品;5.各种防护知识资料介绍。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1.律动:播放《健康歌》,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3.谈话: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

(揭示课题:骨骼、肌肉的保健)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二、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视频资料:人们参加晨练、同学们在学校参加锻炼的活动镜头)3.学生交流介绍。

4.小结: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软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自由阅读教材11页资料)6.思考、比较、讨论:(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进行训练?(2)要增强身体的柔软性,可以参加哪些运动?(3)要提高体力,可以推荐参加哪些运动?(4)哪一项体育运动对增强身体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较好?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1.谈话: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

身边的案例:某位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受了伤。

提问: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2.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3.活动指导:溜冰时必须穿戴哪些防护性装备?(请一生当模特,出示相关护膝、护腕、手套、头盔等,体会这些装备在活动中的防护作用)四、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另外,食物营养对人体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四大营养素: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及各种微量元素)、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以及维生素(如维生素A、D、C)。

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

2.讨论、交流: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吗?3.拓展:营养与健康。

当堂检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1、我们来养蚕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观察蚕卵和蚁蚕;·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

课前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一、导入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2)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