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燃烧器
燃烧设备运行

燃烧设备及运行填空题(一)理论题煤粉燃烧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旋流式)和(直流式)两种。
锅炉迅速而又完全燃烧的条件是:要向炉内供给足够的(空气量),炉内维持足够高的(温度),燃料与空气要良好(混和),还要有足够长的(燃烧时间)。
火焰充满度高,呈明亮的(金黄)色火焰,为燃烧正常。
当火焰明亮刺眼且呈微白色时,往往是风量(过大)的现象。
风量(不足)时,火焰发红、发暗。
燃烧是否完全,直接影响排烟热损失的高低。
(×)煤粉从进入炉膛到烧完,大致经历(着火前的准备)、(燃烧)、和(燃尽)三个阶段。
煤粉气流着火的热源主要来自炉内(高温烟气)的直接卷入。
煤粉气流着火点过迟会使火焰中心(上移),可能引起炉膛上部(结焦)。
油滴的燃烧包括(蒸发)、(扩散)、和(燃烧)三个过程。
在同样温度和氧浓度条件下,燃油燃烧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与油滴的直径的(平方根)成正比。
(二)实际题油枪点燃后,应根据其燃烧情况调整其(助燃)风量,要经常监视(油压)、(烟囱排烟情况),保持燃烧良好。
炉膛火焰窥视器常采用(压缩空气)来冷却和吹扫。
选择题(一)理论题炉膛容积热强度的单位是( B )A、KJ/m3B、KJ/(m3·h)C、KJ/(m2·h)D、KJ/m2在动力燃烧过程中,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 B )A、物理条件B、化学条件C、外界条件在扩散燃烧过程中,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 A )A、物理条件B、化学条件C、外界条件完全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C )A、水分少B、挥发分高C、足够的燃烧时间每千克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可以计算出来,实际燃烧中所要供应的空气量应( A )理论空气量A、大于B、小于C、等于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随着煤粉变细而( B )A、升高B、降低C、不变在煤粉的燃烧过程中,( C )所用的时间最长A、着火阶段B、燃烧阶段C、燃烬阶段影响煤粉着火的主要因素是( A )A、挥发分B、含碳量C、灰分D、氧煤粉着火准备阶段内主要特征为( B )A、放出热量B、析出挥发分C、燃烧化学反应速度快D、不受外界条件影响当火焰中心位置上移时,炉内( A )A、辐射吸热量减少,过热蒸汽温度升高B、辐射吸热量增加,过热蒸汽温度降低C、辐射吸热量减少,过热蒸汽温度降低油燃烧火焰紊乱的原因为( A )A、风油配合不佳B、燃烧强烈C、风量不足(二)实际题锅炉燃烧时,产生的火焰( B )色为最好A、红B、金黄C、黄风量不足,油燃烧器火焰成( B )A、白色B、暗红色C、橙色通常固态排渣锅炉燃用烟煤时,炉膛出口氧量宜控制在( B )A、2%~3%B、4%~5%C、5%~6%D、7%~8%在煤粉火焰中,煤中的硫主要生成的气体物质是( A )A、SO2B、SO3C、H2SO4蒸气燃料燃烧时,过量空气系数越大,二氧化硫生成量( A )A、越多B、越少C、不变油温过低,油燃烧器火焰成( A )。
燃烧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燃烧器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1、燃烧器结构
煤粉喷燃器,为四角布置、切向燃烧、宽调节比、上下浓淡分离摆动式燃烧器,共设A、B、C、D、E五层煤粉喷嘴,,八层二次风喷嘴,其中三层设燃油喷嘴,分别布置在AB、BC、DE层之间。
二层OFA 喷嘴,一层SOFA喷嘴。
二次风的风口与五个煤粉喷燃层呈均匀配风方式间隔布置,顶部设有独立的二次风口。
燃烧器的调整是通过煤粉喷嘴的上下摆动来完成的。
摆动的控制是通过设置在四个角的驱动装置来带动每个角风箱中的连杆和曲柄来实现的。
其中煤粉喷嘴上下摆动的角度为±27·,二次风喷嘴上下摆动的角度为±30·。
煤粉喷燃器由包括煤粉摆动喷嘴、煤粉喷管、浓淡分离隔板、二次风导流板和摆动连杆,除导流板和连杆外,其余部件均为耐热不锈钢,喷嘴与喷管用销子连接,隔板与喷管用螺栓连接。
二次风喷嘴直接用销子固定在两侧护板上。
整个燃烧器的保护采用两侧水冷套结构。
一、二次风喷管可作上下摆动,且在每一摆动连杆机构上均设有保险销,一旦整个机构中的某一连杆发生卡涩现象,则会使相应的保险销先断裂,以保护其它连杆,并能使其它连杆继续工作。
由于燃烧器的各个部件均为销子和螺栓连接,因此可根据损坏的情况更换不同的部件,便于检修。
2、燃烧器检修。
三通道煤粉燃烧装置使用说明书

前言煤粉燃烧器是熟料烧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关系到系统产质量、热耗和环境保护问题。
我院通过模型研究和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开发出大速差三通道煤粉燃烧器。
这种燃烧器利用同向协流大速差原理,对煤粉喷出速度和角度进行了调整,在燃烧器中心区域形成负压区,能促进热的二次风与煤粉的充分混合,使煤粉极快升温,达到着火温度并迅速燃烧。
这种燃烧器具有如下优点:1、一次风用量少。
设计用风量约占理论燃烧空气量的7.5%;2、煤粉与一、二次风的混合充分,可达到完全燃烧。
正常操作时可得到较低的热耗;3、火焰形状可灵活调节,以适应窑内熟料煅烧的需要;4、对煤质的适应性强,可燃烧劣质煤。
一、主要技术性能1、NC-15Ⅱ型三通道煤粉燃烧器燃烧器喂煤量为15000kg/h;一次风设计风量约为7.5%的理论燃烧空气量。
2、喷煤管行走小车详见喷煤管行走小车使用说明书(NCR374-SM-2003)二、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1、工作原理NC-15Ⅱ型三通道煤粉燃烧器如图1所示。
一次风进入净风管(2)后分成两股气流,分别进入燃烧器的内、外风通道,内、外风通道中间为煤风通道。
内风喷嘴处设有旋流器(10)能使内风产生旋转气流喷出。
外风及煤风气流则以轴向喷出。
煤粉喷出后与一、二次风充分混合并燃烧。
内、外净风管上分别设有风量调节手动蝶阀(3),蝶阀上设有开度指示器,改变蝶阀开度可调节内、外净风的比例,气流喷出速度同时也发生变化。
外风喷嘴处开有一圈小孔,轴流风从孔中喷出。
煤粉燃烧器(11)放置在喷煤管行走小车(12上,由喷煤管行走小车上的减速电机驱动小车在轨道(13)上前后移动,轨道(13)由土建专业预埋。
2、结构特点NC-15Ⅱ型三通道煤粉燃烧装置主要由煤粉燃烧器、喷煤管行走小车,如图2所示。
①NC-15Ⅱ型三通道煤粉燃烧装器结构特点NC-15Ⅱ型三通道煤粉燃烧装器如图1所示主要由三个环形通道组成。
通道一为内风管(4)用于输送旋流风(内风),喷嘴出口处安装有旋流器(10)。
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在阳煤集团150t-h锅炉的应用

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在阳煤集团150t/h锅炉的应用【摘要】阳煤集团150t/h锅炉是东方锅炉厂生产的dg9.8/150—1型煤粉锅炉,由于燃用无烟煤,存在着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稳燃能力差的问题,节能效果与先进的燃烧器相比差距明显,因此锅炉燃烧器必须进行技术改造,使改造后的锅炉在低负荷情况下的稳燃能力和燃烧效率有较大提升。
应用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这一燃烧技术的开发应用,预计稳燃范围可达到50%~100%,同时节能效果会非常显著。
【关键词】煤粉浓缩;燃烧器;稳燃;节能引言阳煤集团第三热电厂锅炉是东方锅炉厂生产的dg9.8/150—1型煤粉锅炉,设计煤种为无烟煤。
由于无烟煤挥发份低,因此着火温度高,比较难着火,而且燃烧不稳定。
由于机组的调峰要求锅炉燃烧器有调节低负荷的能力。
由于锅炉本身的设计不足,而且使用无烟煤,着火及稳燃成了关键性的问题,只能从燃烧器的改进上来实现。
同时由于电厂现所烧煤种的含硫量高达2%以上,由于含硫量的偏高造成而且该煤种的灰熔点较低,容易造成炉内结焦和高温过热器处结渣,不仅降低了换热效率,还使低温过热器超温爆管,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因此应用了最新一代的燃烧技术--煤粉浓缩预热低nox燃烧器技术。
1 燃烧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我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煤粉锅炉燃烧技术中,为提高煤粉气流着火和稳燃性以及为了达到节油和节煤的目的,已开发出多种新型煤粉燃烧器。
先后的煤粉燃烧器有:直筒型贫煤预燃室燃烧器、多功能预燃室燃烧器、多功能船体燃烧器、上淡下浓的浓稀相燃烧器、多级浓缩燃烧器。
在实际使用中,有一些煤粉燃烧器在推广使用过程中没有表现出它应有的效果而做了拆除处理。
但也有一些新型煤粉燃烧器能够达到正常运行水平,在改善锅炉着火、稳定燃烧、节约点火和稳燃用油、增大锅炉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改善调峰性能、清洁燃烧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为电厂的节能与安全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旋流燃烧器介绍

HT-NR3型旋流燃烧器介绍一、作用及特点:1、向炉内输送燃料和空气;2、组织燃料和空气及时、充分的混合;3、送入炉内的煤粉气流能迅速、稳定的着火,迅速、完全的燃尽;4、供应合理的二次风,使它与—次风能及时良好地混合,确保较高的燃烧效率;5、火焰在炉膛的充满程度较好,且不会冲墙贴壁,避免结渣;6、有较好的燃料适应性和负荷调节范围;7、流动阻力较小;8、能降低NOx的生成。
二、燃烧设备整体布置:采用前后墙布置、对冲燃烧、旋流式燃烧器系统,风、粉气流从投运的煤粉燃烧器、燃尽风喷进炉膛后,各只燃烧器在炉膛内形成一个独立的火焰。
前、后墙各布置3层HT-NR3燃烧器,每层8只;同时在前、后墙各布置一层燃尽风喷口,其中每层2只侧燃尽风(SAP)喷口,8只燃尽风(AAP)喷口。
每只煤粉燃烧器中心均配有点火油枪,油枪采用机械雾化,油枪总容量为锅炉B-MCR 所需热量的30%,单支油枪一般出力为1500kg/h。
燃烧设备的布置简图见图1 燃烧器布置示意图。
油枪布置简图见图2 油枪布置示意图。
图1 燃烧器布置示意图图2 油枪布置示意图每台磨煤机带 1 层中的 8 只燃烧器。
燃烧器层间距为 5.8198m,燃烧器列间距为 3.683m,上层燃烧器中心线距屏底距离约为 22.3m,下层燃烧器中心线距冷灰斗拐点距离约为 3.381m。
最外侧燃烧器中心线与侧墙距离为 4.0962m,燃尽风距最上层燃烧器中心线距离为7.1501m。
燃烧器配风分为一次风、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分别通过一次风管,燃烧器内同心的内二次风、外二次风环形通道在燃烧的不同阶段分别送入炉膛。
其中内二次风为直流,外二次风为旋流。
三、燃烧器的结构1、煤粉燃烧器的结构煤粉燃烧器主要由一次风弯头、煤粉浓缩器、燃烧器喷嘴、稳焰环、内二次风装置、外二次风装置(含调风器、执行器)及燃烧器壳体等零部件组成。
(图3“燃烧器结构示意图”,图4“现场安装好后的燃烧器喉口部位”)。
煤粉炉的工作原理

煤粉炉的工作原理
煤粉炉是一种常见的锅炉类型,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煤粉进行燃烧来产生热能。
煤粉炉通常由燃烧室、燃烧器、炉膛和烟气排放系统组成。
煤粉通过煤粉输送系统输送到燃烧器。
煤粉燃烧器将煤粉与空气混合并喷射到燃烧室中,在高温下完成煤粉的燃烧反应。
在燃烧室内,煤粉燃烧时释放出的热能会转移给炉膛内的水壁。
通过水壁吸收的热能会使水分子加热,产生蒸汽。
蒸汽在炉膛内上升,并通过热交换器传递热量给水,使其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汽。
蒸汽在锅炉中被收集起来,用于加热或驱动汽轮机。
煤粉炉的烟气排放系统负责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出炉外,并通过净化设备处理烟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煤粉炉利用煤粉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从而产生热能。
这种锅炉常被用于工业生产和供热系统中,具有高效、可控性强等特点。
低氮旋流燃烧器

• 每层燃烧器及燃尽风所需风量的分配是通过调节 安装在大风箱各层风室两侧入口处的风门挡板的 开度来实现的。锅炉前、后墙大风箱分别分隔为 几个独立的风室,数量与燃烧器及燃尽风的布置 层数相对应。每个风室入口左右两侧的风门挡板 分别配有1台执行器。燃烧器二次风风门和燃尽风 风门的调节采用单控方式,即燃烧器单层风室或 燃尽风单层风室入口的两个执行器可以单独控制, 所有执行器都可以连续调节,以实现燃烧器二次 风或燃尽风的调节。
喷口出处的稳燃环还可以增加煤粉气流的喘动度,进一步加 速煤粉气流的着火速度。一次风扩锥可以推迟二次风的混入, 提高回流区温度,因此,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煤粉气流在 离开燃烧器喷口后能够快速、及时的着火,稳定燃烧。
• 2、 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 燃烧器大风箱为运行燃 烧器提供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为停过燃烧器内 同心的内二次风、外二次风环形通道在燃烧的不 同阶段喷入炉内,实现分级配风,降低NOx生成 量。进入燃烧器的内二次风量可以通过燃烧器上 的套筒式二次风门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内二次风 门的开度可以得到适当的内二次风量。以获得最 佳的燃烧工况。即良好的着火稳燃性能,高效的 燃烧效率,低的NOx生成量及防止燃烧器结焦等。
一、燃烧器布置 燃烧设备采用前后墙对称燃烧方式的旋流煤粉燃烧器,总 共24只煤粉燃烧器分3层布置在前后墙上,每层4只旋流煤 粉燃烧器,配6台中速磨,每台磨煤机为同层的4只煤粉燃 烧器提供凤粉混合物。在前后墙旋流煤粉燃烧器的上方各 布置了1层燃尽风,其中每层2只侧燃尽风喷口,4只燃尽 风喷口。每层风室入口均设置二次风挡板 用以调节风室 的进风量,二次风挡板由气动执行器调节,每个燃烧器均 配有一个点火油枪及高能点火器。 每只燃烧器设置2套火焰检测装置,一套用于煤火焰检测, 另一套用于油火焰检测。燃烧器配风分为一次风、内二次 风、外二次风,分别通过一次风管、燃烧器内同心的内二 次风、外二次风环形通道在燃烧的不同阶段分别送入炉膛。 其中内、外二次风为旋流。
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燃烧器设计方法

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燃烧器设计方法一、前言燃烧器是锅炉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组织燃烧、提高燃料利用率所必须的装置.燃烧器性能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在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对人体健康有害,严重污染环境,故燃烧设备的设计应同时考虑如何减少NOx的排放,满足业主及国家环保标准的要求。
二、煤的认识在我国,电站锅炉用燃料主要是煤,但煤的种类繁多,从高水分褐煤、高灰份劣质烟煤、烟煤到低挥发份的贫煤和极低挥发份的无烟煤都有使用。
所以在进行燃烧器设计之前,首先要对锅炉燃用煤种进行分析,同时尽可能了解燃用相同或类似煤种锅炉的运行情况,从而对燃用煤种的特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1、煤的化学成份及其性质煤由可燃质、灰份(A)及水份(M)组成。
其可燃质中主要化学元素为碳(C)、氢(H)、氧(O)、氮(N)、硫(S);灰的主要成份为各种矿物质,如SiO2、Al2O3、Fe2O3、CaO、MgO、K2O、Na2O、P2O5、TiO2等。
(1)碳(C)碳是煤中的主要可燃物质,以各种碳氢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的状态存在,含量在煤种所占比例约为50~90%。
埋藏年代越久的煤,其碳化程度越深,含碳量也越高,而氢、氧、氮等的含量则减少。
如无烟煤的埋藏年代最久,含碳量可达90%以上;而褐煤的埋藏年代最短,含碳量为50~70%。
通常,含碳量愈多,发热量愈高。
碳在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CO2),每千克纯碳可放出32860KJ的热量;碳在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CO),每千克纯碳仅放出9270KJ的热量。
由于纯碳的着火与燃烬都较困难,因此,含碳量高的煤难以着火、燃烬. (2)氢(H)氢也是煤中的可燃成份,含量约在2~10%范围内,多以碳氢化合物状态存在,水份中的氢不计入氢的含量。
氢的发热量最高,每千克氢完全燃烧可以放出120370KJ的热量,约为碳发热量的3。
7倍.氢存在于挥发份气体中,碳化程度越深,氢的含量越少,煤也愈难着火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