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浙江省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

浙江省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研究【摘要】本文选用1986-2011年浙江省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granger因果)检验。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格兰杰因果检验一、浙江省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一)浙江省出口贸易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流不断增强,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出贸易总额达到了6207.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1%,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
在这样强劲的贸易环境下,我省外贸发展十分迅猛,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大省。
从1986年的109128万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21634949万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4.30%。
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省出口贸易迅速发展,2003年出口增长率达到最高值41.43%,而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出现出口负增长。
从总体上看,出口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一直维持在64%以上,是我省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浙江外商直接投资现状浙江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改革初期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港合资西湖藤器企业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外资进入的标志。
30多年间,我省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
1994-1998年曾一度出现低迷,但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又开始迅速发展,2003年增长率达到72.45%,受到200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7-2009年出现负增长。
总体来说,从1986年的1853万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166601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8.69%,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浙江商出口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虽然在总额上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fdi差距很大,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两者的发展趋势基本相似。
由此可以推测,fdi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为验证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将采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
FDI对浙江出口总量影响实证分析

引言
关 系 为主 。蒙 代 尔 认 为 , 种 商 品 可 以通 速 度 远 远 高 于 全 国 。 一 过 贸 易 或 投 资 方 式进 入 一 国市 场 , 选择 了 那 么 , D F I与 出 口总
投 资, 会替代贸 易, 便 尤其 是在两 国生产 量 之 间 是 否 存 在 一
差 修 正 模 型
个 , 资 总 额 25 1 7亿 美 元 , 同 外 资 不断上升 ,0 1 投 ,7 . 4 合 2 0 突破 了 3 %,0 6年达到 0 20 13 2 6亿 美 元 , 实 际 外 资 6 0 3亿 美 了 3 .2 。 由于 全 球 金 融 危 机 的 冲 击 , ,6 . 2 6. 5 76 %
FI D 对浙江 出口总量影响实证分析
口文 / 庞 听 戴瑞姣 。
提要
D 对 浙江 FI D 与出1贸易间的关系一 口大 省 来 说 ,研 究 F I 出 口总 量 的 影 世 纪 九十 年 代 以来 , 出 口总额 的大 幅 2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度 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 于外商投资企 直是 学术界 关注 的热点。本文 以浙江为 响, 改革 开放 初 期 , 浙江 利 用 外 资 的 规 模 业出口的快速增长, 主要 体现 为外商投 资 例 , 用 协 整检 验 和 误 差 修 正模 型 , 证 运 实
2 0 0 1
2 2 00
20 3 0
3 .4 27
2 58 9.
418 .3
l .8 81
2 .o 80
4143 .
4 .4 95
3 64 2.
315 .8
90 .l
9.4 1
l 0 3.8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外贸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
相 关文 献综 述
方 面 的 问题 已经 采 用 各 种 方 法 进行 了 大量 的研 究 , 并 得 出 了
较 为一致 的结论 。而对第二方面的研究 还不 多, 并且存在以
下 问题 : 1 ) 已 有 研 究 结论 差别 很 大 , 还 没 有达 成一 致 结 论 ; 2 )
外商直接 投资和进 出 口贸易都是 国际间经济交往 的重 要方式 , 它们之间 的关系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这些
国内学者 的研究都得出外 商直接投资促进对外贸易 的结论。
第二方面是外商直接投 资与对外贸易结 构的关系 。目前
这方面的研究 比较少 , 得 出的结论不太一致 。 刘恩传 ( 1 9 9 9 ) 、 江小涓( 2 0 0 2 ) 、 许和连和赖 明勇 ( 2 0 0 2 ) 、 刘舜佳 ( 2 0 0 4 ) 、 龚艳 萍和周维( 2 0 0 5 ) 、 张为付和武齐 ( 2 0 0 5 ) 的研究都得出了外商
摘
要: 采 用 中 国 外 商 直接 投 资和 进 出 口数 据 , 实 证 分析 外 商 直接 投 资与 进 出 口 贸 易结 构 的 关 系。 研 究发 现 中 国
外商直接投 资对初级 产品进 口的增 长在 长期 内有促进 作用 , 在 短期 内有抑 制作用 ; 外商直接投 资与初 级产品 出 口、
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 第一方面是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
以往的研究大都侧 重于外商直接投 资与出 口贸易结构 的关 系, 缺少对外 商直接投资与进 口贸易结构关 系的分析 ; 3 ) 在 研 究方法上 大都采用简单 的相关分析方法 , 而两个变量之间 存在相关性不代表它们真正相互影响。 有的研究采用 J 『 简单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资 的现 象 ,因为 改革 开放 以来 ,随着我 国 经济形 势的好转和政 局的稳定 。撤 资现象 很少 。还 有 个 因素就是存在较高 的退出
成本 。从 实际发 生的数据来看 。不考 虑撤
益的递增。F I D 也有着促进贸易的作用。近 些年来 。 贸易理论将产 品的差异, 新 公司战
加拿大经济学家Mud l n e从赫克歇尔赫 l
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出发 , 为如果满足要素 认 均等化以及两个有相 同的生产函数的条件 , 贸易资本 的流动有完全 替代的关系。 资本 流 动越 自由。 对国际贸易的替代 作用越大。并 直接起着使得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的作用。以Mu d l n e 为代表 的关于 F I D 对国 际贸易的替代理论有效解释了二战前各国之 间的直接投资 。Ma D u al 出, D 对国 c oq l 指 FI 际贸易的替代作用就体现在F IB D  ̄资本的跨 国流动 ,从资本富裕 国家到资本稀缺 国家 , 直 至两国问的资本边 际报酬率相等 的过 程 中, 会大大减少东道国和投资母 国的贸易总
■ 王瑞鹏 ( 南大学商 学院 江 苏无锡 江 24 1 1 12)
量 。贸易替代理论 也得到 了一些 实证 上的
内 容 摘 要 : 本 文拟 将 时 滞 因 素 引入 多 元回 归模 型 ,以 中国为研 究对 象井展
开分析 ,探讨 F I 中国对 外 贸 易的 关 D 和
外商直接投 资的数额。F ,l , x M ,分 别表 示 中国上 年的出 口额、进 口额 。1 表示 . 上一年 中国地 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扣 除利用外资形成 的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额。
一
营销体 系与渠道 , 因此我们 用F , DI 来表示 它进行 并购重组后对 出 口作用 的影 响的时
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在 四方面 : 1 贸易 替代 效应 。一 种商 品可 以通 过贸 易 ()
或 投 资 方 式 进 人 一 国市 场 , 择 了直 接 投 资 , 会 替 代 贸 选 便
资本流入国之 一。2 0 0 5年我 国再 次成 为 全球 发展 中 国
家 中最大的外 国直 接投 资 目的地 。2 0 0 5年我 国 吸收外 商直接投资( D ) F I 总额 为 63 0 0 . 0亿美 元 , 出 口总额 为 进 167亿 美元 , 上 年增长 2 . % 。其 中, 口 99 70 较 38 出 6 1亿 美元 , 增长 2 .% ; 口7 1 72 进 9 6亿美元 , 长 2 . %。出口 增 00 大于进 口 17 7 5亿美元 , 比上年增加 7 5亿美 元。外资持 5 续 稳定 的流入对 中国贸易 增长发 挥 了巨大推 动作用 , 这
F I R DE 势 图 D 与T A 趋
国经济 已经具有明显 的外 向型经济特 征 , 国利用外 资 我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国直接 投资 和进 出 口贸易 规模逐 外
年 扩 大 , 济 水 平 一 直 保 持 稳 步 增 长 , 连 续 1 列 发 经 已 3年
展 中国家及亚洲国家 F I D 流入 国首位 , 是全球 最大 的 也
关键词 : 引力模 型 ; 商直接投 资; 出口贸易 外 进
中 图分 类 号 :7 0 F4
引言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0 9 20 )3 0 0 5 17 —640年代 我 国实行改 革开 放政 策 以来 , 我
浙江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实际汇率关系的经验分析

究很 少见 。借 鉴前人 的研 究 , 文 试 图利 用 VAR模 型和 系 统 的 脉 冲 响应 函数 (RF 对 浙 江 的进 出 口贸 本 I ) 易 、 商直 接投 资与 实际 汇率 之 间的关 系进 行分 析 , 外 以揭 示 其 中 的关联 , 价 实 际 汇率 波 动 对浙 江 进 出 口 评 贸易 以及外 商直 接投 资 的影 响 。
一
、
实证 分 析 方 法 和 数 据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型 选 择 一 模
一
般 的模 型 只 是 描 述 因 变 量 对 自变 量 变 化 的 反 应 , 量 自 回归 模 型 ( co t 向 Ve trAuo—rg eso , e rsin
VAR) 考虑 了模 型 中各 变量 间的相互 作 用 , 某 些 给定 的条 件 下 能够 用 来 确定 一 个 基 本 的经 济 冲击 给 则 在 其 他经 济变 量带 来多 大 的影 响 , 因此 , 用 于为相 互联 系 的多个 时 间序列 系统 建立 模 型 。含 有 k个 变量滞 常
浙江进 出 口、 外商直接投资 与 实际汇率关 系的经验分析
曹永 峰 陈 阳。 ,
(. 1 湖州 师 范学 院 法 商 学 院 ,浙 江 湖 州 3 3 0 ;. 京 师 范 大学 经 济 与 工 商 管 理 学 院 , 京 1 0 7 ) 10 0 2 北 北 0 8 5 摘 要 : 用 VAR模 型 和 I F检 验 对 2 0 年 1 至 2 0 利 R 01 月 0 6年 6月期 间 浙 江 出 口 、 口、 DI 实 际 汇 率 之 间 进 F 与 的关 系进 行 检 验 , 实 这 四者 之 间具 有 较 强 的关 联 。 其 中 , 口对 进 口具 有 促 进 作 用 , 进 口对 出 口没 有 明 显 作 证 出 而 用 ; 口的 增 长 促 进 了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进 入 , 进 入 的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又 对 进 口具 有 替 代 作 用 ; 际 汇 率 贬 值 会 促 进 而 实 进 出 口而 抑 止 进 口 , 不 利 于 浙 江 实 际 利 用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 却 关 键 词 : 出 口 ; 商 直接 投 资 ; 际 汇 率 ;向 量 自 回归 ;脉 冲 响 应 函 数 进 外 实 中 图分 类 号 : 7 2 6 F 5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7 4 2 0 ) 5 0 3— 5 1 0 —1 3 (0 70 —0 8 0 。
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摘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增加出口贸易规模,促进进口贸易结构优化,推动贸易平衡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为进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合作的深化,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影响,产业竞争力,全球经济,贸易平衡,出口贸易,进口贸易,结构优化,发展趋势1. 引言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中国企业或个人在境外投资或控股,从而获得对外国企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
这种投资形式通常表现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并购外国企业、或通过合资形式参与外国企业的经营管理。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通常包括获取更多资源、技术和市场机会,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为中国企业带来更高的回报和盈利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领域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积极开展投资活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累计达到2.95万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涵盖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多个行业。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投资领域逐渐拓展到高新技术、绿色环保、金融等新兴产业。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也在不断优化,除了传统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企业还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并取得显著成果。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交通运输、能源资源等领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计量经济学论文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省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大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2014 级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省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学生姓名缪茜馨学号 020314025系别经济管理系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401指导教师罗云峰完成日期 2016年12月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度不断加快,外商直接投资(FDI)日渐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浙江省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相关国家政策和产业结构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FDI,对浙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统计年鉴的数据的分析,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影响这个方面建立计量模型,探讨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基于计量结果,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影响十分显著。
故本文认为,浙江引进外资工作的重点要从过去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变到注重外资的水平和质量上,从“招商引资”转变到“选商引资”上。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关系建议目录1引言 (4)2外商直接投资(FDI)概念 (4)3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浙江省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3.2 建立模型 (6)3.3 序列相关性检验 (7)3.4 消除序列相关性 (7)3.5 单位根检验 (9)3.6 协整分析 (13)3.7 Granger因果检验 (13)4结论与建议 (16)5参考文献 (17)1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直接投资日益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浙江省这20多年来利用外资得到迅速发展,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提高。
因此,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对发展浙江经济、提升浙江省的FDI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外商直接投资(FDI)概念外商直接投资即为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其缩写形式,是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1.1贸易和投资的替代理论
蒙代尔(1957) 提出了著名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即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
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是在国际贸易壁垒存在的情况下,如果直接投资厂商始终沿着特定的轨迹,即所谓的雷布津斯基线(Rybczynski line)进行跨国直接投资,那么这种投资就能够在相对最佳的效率或最低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本基础上,实现对商品贸易的完全替代。
蒙代尔的贸易和投资替代论是建立在两个作家两个产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标准国际贸易模型基础上的,所以替代理论一般只适用于两个经济发展状况相近的国家而进行的直接投资,而对于其他情况的国际投资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1.2贸易和投资互补理论
日本学者小岛清(1977) 结合日本的实践经验,提出了FDI 与国际贸易互补效应的小岛模型。
他提出直接投资的“生产函数改变后的比较优势”概念,强调了直接投资不仅是资本的流动,而且还包括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技能的总体转移,是投资国特定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向接受投资国的同一产业部门的特定企业(子公司、合资公司等)的总体转移。
小岛清认为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相应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为东道国所吸收和普及,进而就可以把东道国潜在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同时投资国可以集中精力创造和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比较优势,从而使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
马库森(Markuson)和斯文森(Svensson)于20世纪80年代基于要素比例理论提出的关于投资和贸易关系的理论认为蒙代尔关于投资和贸易关系的替代理论是基于两国要素比例不同,其他因素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才得出的结论,一旦改变这一条件,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就不是替代,而是互补。
即国际投资和贸
易的关系取决于贸易和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合作”还是“非合作”关系,如果贸易和非贸易要素是合作的,那么贸易和国际投资是相互促进的,表现为互补关系,如果是不合作的,那么国际投资和贸易之间是种替代关系。
1.3产品周期理论
Vernon(1966)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指出使用新的分析工具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必要性。
弗农所谓的“新的分析工具”包括创新、规模经济效应和不确定性。
Vernon 详细分析了上述因素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在新产品开发时期、产品成熟期、产品标准化时期对企业贸易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Vernon 的产品生命周期论从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化生产中的贸易和投资,说明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机的选择。
从该理论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对外直接投资替代了企业出口。
随着国外需求的扩大和进口国政府开始实行进口替代策略,为了维持国外市场份额,企业开始对外投资。
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替代了企业的出口,投资国逐步由产品的出口国转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1.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又被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80年代初邓宁又对他自己的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补充,形成了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系统理论。
该理论认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个基本因素决定着对外直接投资。
所谓所有权优势又称厂商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其他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
主要包括专利、专用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技巧、研究与开发能力、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金融和货币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为了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所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从而保持企业所用的优势。
所谓区位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择优势。
邓宁认为,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越大,将其资产内部化使用的可能性也越大,从而比较而言,在国外利用其资产比在国内利用可能更为有利,也就越有可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如果企业在这三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则最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说明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方式的选择就是将对外贸易、技术转让、对外直接投资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企业优势的微观层面对国际直接投资进行研究,并将企业三种
优势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说明,这比以前的国际投资理论只注重国际投资部分内容的解释更具普遍意义。
但是之后很多学者认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局限性在于,首先该理论主要是在以西方跨国集团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提出来,而不是以国有企业或国有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这使得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适用范围减少,因为这些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由那三种优势决定的。
1.5 国外其他研究
Kindle Berger(1969)和海默(1976)较早对公司在FDI中的作用做出解释。
金德尔伯格(Kindle Berge)认为在完全竞争世界,FDI将不会发生。
若没有外部经济,信息是无成本的,并且没有国际贸易壁垒,FDI将不复存在,贸易是国际经济活动的最有效的形式,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或市场的不完全导致了FDI。
海默认为公司战略是FDI流动的动机。
公司不断寻求市场机会,其海外投资的决定被认为是利用其某些并不为国外竞争者所拥有的能力的战略。
这些学者认识到FDI和贸易的关系比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所分析的更为复杂,但他们并没有直接表明FDI的贸易效应。
科吉马(Kojima,1978)注意到当在母国具有比较劣势的部门进行国际投资时,出口和FDI将是互补的。
这表明,在相对资本密集型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将在对相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投资,则FDI是贸易创造型的。
赫尔普曼(1984)、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985)对差异化商品依据垄断竞争模型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
他们认为,在要素禀赋差异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专有资产(如管理经验、专利和商标等)很难通过外部市场达成交易,因此就会产生大量的公司内贸易和中间产品的需求,由此带动了母国的出口贸易。
Frank S.T. Hsiao,Mei-Chu W. Hsiao(2006)使用1986一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来进行包括中国、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泰国八个国家(地区之间的GDP、出口和FDI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发现每个国家之间都有不同的因果关系,面板数据的因果检测结果揭示出FDI对GDP的影响上是单向的,但间接通过出口,出口与GDP则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并且认为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优于时间序列因果分析。
Jose Pedro Pontes(2007)认为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在最终产品上消除了贸易成本,但是外资公司却不得不承受日益上涨的中间产品带来的成本。
基于此观点,他建立了FDI与贸易的非单调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FDI与贸易成本是非单调关系,对于高价值的贸易成本,FDI与贸易是互补关系,但对于低价值的贸易成本,FDI与对外贸易是相互替代关系。
Jaehwa Lee(2009)利用1975一2004年25个国家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对外贸易、FDI对长期生产率收敛性的影响,并使用单位根检验方法比较分析了25个国家从1975一2004年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率的时间序列数据,结果显示,长期来看,制造业的生产收敛点与贸易和FDI有关系,并且贸易的影响更大。
J. Pete Neary (2009) 对贸易与FDI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他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FDI理论相冲突的背景下写作的。
他指出,按照传统的理论,当贸易成本下降时,FDI应该是减少的,但这与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相反,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自由化、生产技术发展迅速使得贸易成本降低,然后FDI迅速增加。
但现在FDI是增加的。
他认为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FDI直接进入东道国投资建厂是作为一国出口部门存在的。
二是跨国并购的增加导致FDI的绿地投资减少了,于是贸易成本下降时,FDI反而增加了。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对FDI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
黎峰(2005)重点研究了FDI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他指出:FDI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直接效应,即出口导向型的外资企业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规模,从而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二是间接效应,主要有:1.通过利用外资,将所有权优势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跨国公司的世界生产和营销体系,将比较优势产品推到世界各国,使比较优势显现并扩大。
2.通过利用FDI产生的外溢效应,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出口竞争力。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直接效应消耗大量资源和成本,而绝大部分利润归于外资,显然是得不偿失,而间接效应才真正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也是更为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高铁梅、康殊隆(2006)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建立了变参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