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研究(一)

合集下载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发展为例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发展为例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发展为例一、背景及研究意义二、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减少进口商品成本,提升国内购买力2. 减轻国际贸易压力,提高出口竞争力3. 促进国际投资,降低本币贬值的风险4. 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5. 对人民币升值监管政策的影响三、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例证1. 汇率升值对日本制造业的影响2. 汇率升值对日本服务业的影响3. 汇率升值对日本旅游业的影响4. 汇率升值对日本对外贸易的影响5. 汇率升值对日本政府政策的影响四、案例分析1.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2.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3. 2015年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 2017年人民币“贬值压力测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5.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五、结论及未来展望背景及研究意义自近年来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人民币升值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协调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将以日本经济发展为例,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减少进口商品成本,提升国内购买力人民币升值可使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中国的购买力也会相应提高。

从长远来看,当人民币升值趋势稳定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将激发民间消费热情,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减轻国际贸易压力,提高出口竞争力人民币升值有助于减轻国际贸易压力,提高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随着人民币逐渐走向国际化,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进而对中国的出口业带来了诸如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的提高等新机遇。

3. 促进国际投资,降低本币贬值的风险人民币升值可以促进中国的国际投资。

由于政策稳定,资本流入将有助于提高人民币对美元的交叉汇率,进而防止本币贬值风险。

4. 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

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人民币汇率不仅对中国的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首先,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出口贸易的减少。

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的出口价格上涨,导致国外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此外,国外竞争对手在出口方面更具有价格优势,因为他们的货币在汇率方面较为便宜。

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会导致投资中国的外国公司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从而导致他们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国家。

其次,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贸易。

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购买国外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提高了我国的进口贸易。

此外,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外国产品在中国更具有竞争力,中国消费者会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这将导致市场上不同进口品牌的销售增长,内部事物市场也将变得更加全球化。

最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也会对贸易合作伙伴的前景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对于出口中心的供应国,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他们的产品在中国更具有竞争力,因此会增加他们的进出口贸易。

对于作为我国主要出口伙伴的国家,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他们的货币相对升值,降低了转移定价成本,因此减少了中国方面的订单。

这将打压这些国家的经济,而减少他们向中国出口,这将带来一系列的经济下行风险。

综上所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来稳定人民币汇率,使出口和进口贸易都能够受益。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加大外汇市场的干预,深化与外国经济体的合作,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等措施。

从日元国际化历程看人民币加入SDR对国内外贸企业的影响

从日元国际化历程看人民币加入SDR对国内外贸企业的影响

从日元国际化历程看人民币加入SDR对国内外贸企业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日元国际化的历程来探讨人民币加入SDR对国内外贸企业的影响。

从1971年日元退出布雷顿森林协议,逐渐将日元打造成为国际化货币开始,到1990年代后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日元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冲击,再到如今人民币成为SDR货币篮子中的一员,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化进程中货币的影响力变化对国内外贸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日元国际化;布雷顿森林协议;SDR;人民币;国内外贸企业正文:一、日元国际化历程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突然宣布取消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布雷顿森林协议结束,这也标志着世界货币体系的逐步转向浮动汇率制度。

同时,日本经济蓬勃发展,日元不断升值,其国际地位开始上升。

1974年,日本推出外汇市场自由化,日元开始由国家货币向国际货币转化。

随着日本企业走出国门,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也加快了,1985年,日元对美元汇率首次达到240日元兑换1美元的历史高点。

1990年代后期,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日元国际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然而,日本政府在此期间推行的负利率政策却促进了国际化进程,以至于日元继续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存在。

二、人民币加入SDR对贸易企业的影响2015年,人民币正式被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这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大幅提升。

对于国内外贸企业而言,这一变化的影响显而易见。

首先,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它将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之一。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币也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其次,人民币加入SDR还将带动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快。

随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国内外贸企业将更加需要掌握多种货币的结算方法和贸易语言。

最后,SDR货币篮子中货币汇率相对稳定,对于减轻交易风险,维护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在国际贸易中有较高风险暴露的企业。

总之,人民币加入SDR将对国内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日贸易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日贸易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日贸易
安辉;黄万阳
【期刊名称】《金融经济学研究》
【年(卷),期】2009(024)002
【摘要】金融危机使人民币汇率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对中日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建立中日贸易模型的爽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日出口收入效应较强,从日进口收入效应较弱;对日出口价格效应极强,从日进口价格效应较弱;对日出口汇率波动效应较强,从日进口汇率波动效应不存在.因此,若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波动日益增强,中国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冲击.故中国政府应暂缓人民币升值,放缓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
【总页数】7页(P66-72)
【作者】安辉;黄万阳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金融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6
【相关文献】
1.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日贸易差额的影响——基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证分析[J], 程文杰;张雨辰
2.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日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J], 黄烈鑫
3.人民币汇率、FDI与中日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 [J], 缪晓霞;孙本芝
4.人民币汇率、FDI与中日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 [J], 缪晓霞;孙本芝;
5.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否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基于中日贸易的经验分析 [J], 周晔;雷云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日贸易逆差

中日贸易逆差

中日贸易逆差浅析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3-048-02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日贸易是关乎亚洲乃至世界经贸格局和未来趋势的关键,文章分析认为真正影响中日双边贸易收支逆差的因素是日本的国内需求和政治因素。

关键词中日贸易贸易逆差汇率一、中日双边贸易状况(一)中国对日本进出口情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发达国家,中日两国早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贸易伙伴。

目前,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进口来源地、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三大贸易逆差来源地;而中国在2004 年也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根据日本海关统计,2008 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2667.8亿美元,增长13%,中国继续保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2002至2009 年中国对日本总体上维持贸易逆差的格局,且逆差幅度较大,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自2006 年以来出现了转变,特别注意的是,2007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中国向日本进口1339.5亿美元,增长15.8 %;中国向日本出口1022.7亿美元,增长11.6%,到了2009年又出现了中日贸易的顺差。

(二)中日贸易结构性变化1.中国传统的对日出口商品在对日出口中的比重有所下降首先,初级产品的出口所占比重下降较快。

以第一类(活动物及动物产品)、第二类(植物产品)和第四类(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制品)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较缓。

1992年这三类产品的出口额为26.36亿美元,其中第一类商品出口9.38亿美元,第二类商品出口10.82亿美元,第四类商品出口6.16亿美元,到2009年,这三类商品的对日出口额只达到2.1亿美元,第一类商品出口1.06亿美元,第二类出口减少到可忽略,第四类商品出口0.95亿美元,三类商品的出口占中国对日出口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10.04%下降到2009年的2%。

其次,以第五类(矿产品)为代表的矿产品的出口出现徘徊增长的局面,2003年该类商品的对日出口为27.53亿美元,占当年全部对日出口的4.63%,到2009年,该类商品对日出口20. 85亿美元,所占当年对日出口的比重也下降到2.7%。

中日贸易分析

中日贸易分析

2、日本汽车、机电、 旅游等行业将失去一 部分中国市场
3、日本部分战略资 源的供应将会受到影 响
3、将会打击日本企业 在中国投资信心
然后。。。。。
进度条君也撑不住了
接下来就是总结了

总结 德川时代,清朝船只即赴日进行交易,交易货物以丝
绸,纺织品和药材为主,中日贸易往来拉开序幕
十九世纪90年代,虽然贸易摩擦时有发生,但中日贸 易年年递增,1994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日本最 大的贸易赤字对象国。
第三阶段
1998-2001年,称之为挫折阶段。1997—1999年日本对华投资的下 降主要源自于: (1) 日本经济的停滞以及日本国内金融机构的惜贷削弱了日本企业海 外扩张的能力。 (日本对华投资的周期进入萧条时期。 (4) 国内对外国的直接投资进行了政策上的干预,如出口退税等。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访问中国
日本天皇第一次访问中国 中日关系不断产生波折
1993
1994 1995 1996
日本自民党成立正确传授历史国会议员联盟
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其侵华历史 日本首相桥本作为现职首相公然参拜靖国神社
积极推动中日民间贸易日本亲中人士
[村山富市]
[池田大作] [矢野浩二]

中日经贸关系 德川时代,清朝船只即赴日进行交易,交易货物以丝
十九世纪90年代,虽然贸易摩擦时有发生,但中日贸 易年年递增,1994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日本最 大的贸易赤字对象国。
早期的中日货物贸易
德川时代,清朝船只即赴日进行交易,交易货物丝绸、
纺织品和药材为主,中日贸易往来自此拉开序幕
德川时代,清朝船只即赴日进行交易,交易货物以丝 十九世纪90年代,虽然贸易摩擦时有发生,但中日贸 绸,纺织品和药材为主,中日贸易往来拉开序幕 易年年递增,自1994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日 本最大的贸易赤字对象国 十九世纪90年代,虽然贸易摩擦时有发生,但中日贸 易年年递增,1994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日本最 大的贸易赤字对象国。

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否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基于中日贸易的经验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否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基于中日贸易的经验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否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基于中日贸易的经验分析周晔;雷云芳【期刊名称】《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26)2【摘要】The existing research did not give a consistency conclusion whether RMB exchange volitilit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r not .Based on the import and export demand equa-tion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import and export demand cointegration models to study Sino-Japanese trade decision factors .Research found that RMB exchange volitility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two countries’ respective domestic income had the biggest positi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ilateral trade .The RMB exchange rate against the yen and the brokeout of financial crisis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s on export to China ,but both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ina’s imports .The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 人民币汇率波动是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现有研究并未给出一致性结论。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研究——兼论升值对贸易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研究——兼论升值对贸易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研究——兼论升值对贸易的影响的开
题报告
题目: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研究——兼论升值对贸易的影响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问题对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人民币升值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特别是对贸易的影响。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
1. 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和过程。

2. 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3. 研究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影响。

4. 比较人民币升值与贬值对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经济学理论、国家政策、企业财务等方面的研究。

其次,选取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案例,重点分析、比较人民币升值对它们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影响。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对贸易的影响。

同时,可以从不同行业和企业的案例中发现共性和差异点,提出政策建议,为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研究(一)
摘要]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自人民币升值以来,人民币
对日元汇率不断变动,浮动幅度不定。本文将通过人民币对日元汇率
变动与中日贸易之间关系来分析中日两国在今后经济贸易过程中应该
注意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中日贸易
2003年之前,日本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虽后来被美国和欧盟
所超越,但交往依然非常频繁。同时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两个经济大
国,他们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中日两国、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有
重要影响。
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
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外,国际上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
有一些国家,如日本,则跟中国展开贸易战,认为人民币被低估,影
响中日两国之间正常交往。中国政府一向坚持独立自主的汇率机制。
在经历很长时间后,人民币开始缓慢相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后是
否能改善中日之间贸易,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分析
从2002年到2007年9月间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数据可以看出,这段时
间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发展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1月到2005
年3月,人民币对日元总体上呈贬值趋势。2005年3月至今,人民币
对日元则总体上是处于升值趋势。在这两种趋势过程中,人民币对日
元汇率则跌宕起伏。
二、近几年中日贸易的发展
从长期来看,中日两国在进出口商品贸易规模不断上升,这可以通过
两国进出口贸易额绝对值和相对值上的变化看出。四年时间发展,2006
年贸易总额为2073.6亿美元,而2002年贸易总额是1019.1亿美元,
2006年比2002年翻了一倍多。2002年到2005年3月的平均增长速度
是20.6%,而2005年3月至今是11.2%。2002年到2005年3月明显要
快于2005年至今的增长速度。
此外,中日贸易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初级
商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中国向日本出口产品主要是纺织品等劳动密
集型产品,日本向中国出口产品多是电子类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现在
中国向日本出口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已越来越小。2000年初级产品
比重还占60%,2004年已下降到16.3%。而出口到日本的工业制成品比
重在2003年达到84.5%,其中技术和附加值含量居于高端的机械和运
输设备所占比重高达35.6%。
三、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变动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只要满足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商品
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就能改善贸易收支。而毕克迪克—
罗宾逊—梅茨勒条件认为,本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以及在多大程
度上改善贸易收支,不仅取决于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而且取决
于进出口商品供给价格弹性。
2002年至2005年3月,人民币对日元总体呈贬值趋势,这段时间内,
中日贸易增长幅度相当快,2005年3月至今,人民币对日元呈总体升
值趋势,这段时间内,中日之间贸易增长幅度明显下降。从这个意义
上说,人民币对日元升值不利于中日贸易发展。但并没有影响到中日
贸易进出口总额进一步增加。
进一步看,2002年~2005年3月,中国对日本进口增长幅度要大于出
口增长幅度。由此可见,相对来说人民币升值是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
出口。因为人民币升值后,以人民币衡量的外国商品价格相对来说便
宜了,当然这些商品大多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