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州开元寺导游词
2024广东导游词考试

2024广东导游词考试尊敬的考官、亲爱的参赛者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将带领大家游览广东省的精彩景点。
广东,作为中国的南方门户,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探索广东的独特之美。
首先,我们来到广州,广东省的省会城市。
广州是一个拥有近25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是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广州塔,广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广州塔位于珠江新城,高600多米,是亚洲第三高的电视塔。
从广州塔的观景台,您可以俯瞰整个广州市区的美景。
接下来,我们参观广州的另一座标志性建筑——珠江新城CBD。
这里是广州的商业中心,有许多高楼大厦和购物中心。
您可以在这里购物、品尝美食,还可以欣赏到壮丽的珠江夜景。
离开繁华的市区,我们来到广州的世界遗产——陈家祠。
陈家祠是一座古老的宅院,建于明代,是广东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领略到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艺术。
离开广州,我们来到广东的另一座历史名城——佛山。
佛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参观佛山的地标性建筑——佛山禅宗祖庭南海神庙。
南海神庙建于16世纪,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
这里保存有许多珍贵的佛像和佛教文物,是佛教信徒朝圣的重要地点。
接下来,我们来到佛山的另一处名胜——佛山千佛山。
千佛山是佛山的又一重要景点,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众多的佛教文化景点而闻名。
山上有许多石刻佛像,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国时期的佛陀石刻,是佛山千佛山的镇山之宝。
离开佛山,我们来到广东的另一座历史名城——潮州。
潮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以其潮剧和海外侨乡而闻名。
首先,我们参观潮州的地标性建筑——府城(潮州)古城。
府城古城是潮州最古老和最具特色的街区之一,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店,让您感受到浓厚的潮州文化氛围。
接下来,我们来到潮州的另一处重要景点——开元寺。
开元寺是潮州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建于唐朝时期,历史悠久。
[开元寺导游词]开元寺东西塔导游词
![[开元寺导游词]开元寺东西塔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a6d625d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0.png)
《[开元寺导游词]开元寺东西塔导游词》摘要:其木结构、柱、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钟楼上挂铜钟口高9米口径56米厚5厘米造型古朴唐代遗物,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钟楼西侧今天介绍关开远寺导游词开元寺位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东魏兴和二年(50)隋开皇十年(59)改名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至清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钟楼砖木结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建筑面积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米其木结构、柱、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早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代较早座988年列全国重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口高9米口径56米厚5厘米造型古朴唐代遗物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钟楼西侧塔身建高约5米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周各面两端浮雕尊雄劲有力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楷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方颇似西安唐代雁塔是叠涩出檐塔型作品塔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今塔呈空筒式壁垂直上下贯通二层以上八层虽然各设方形窗但无台阶攀登刹座、仰莲、覆钵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显得格外挺拔关须弥塔建造代地方志记不详足凭信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推断塔可能始建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虽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开元寺导游词就介绍到这里了欢迎朋友到这里参观。
中国四大开元寺之一的潮州开元寺(收藏)

中国四大开元寺之一的潮州开元寺(收藏)中国四大开元寺之潮州开元寺(收藏)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寺之一的潮州开元寺,是潮州古城的地标建筑之一,因其宏伟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驰名于海内外,被誉为“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是粤东第一古刹,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大开元寺之一。
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这座千年古刹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沉浮?积淀下古城如何丰厚的历史文化?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传说故事?细说开元寺的前世今生、探寻寺内的珍贵文物、揭秘僧人的生活、讲述潮州人与开元寺的不解情缘。
在潮州古城区开元路与牌坊街的交汇处,矗立着一口开元古井,井栏东面的石刻楷书“乾隆乙未年修”依稀可见。
相传这口井为当年开元寺僧人取水所用,任时光缓缓流去,井水清澈如初。
公元738年,崇信佛教的唐玄宗下诏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在全国各州郡敕建寺院。
于是,在远离都城长安的潮州就有了一座占地百亩的开元寺。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里依旧香火不断。
天下名寺多依山傍水,而潮州的开元寺却于闹市之中独得一分宁静清幽。
这正印证了丛林偈语:“胸中若得山林气,何妨门前车马喧。
”开元寺的前身叫做荔峰寺,因为寺院前边有一个小山丘,种了很多荔枝树,在开元年间,一个地主就把整个荔枝峰施给了寺院,创建了占地百亩的开元寺。
开元寺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
向来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
据记载,开元寺所在位置前为开元路,后为西马路,左为太平路,右为义安路。
原四至之内皆为寺地,占地100亩。
其四界有四口井为记,即开元古井、仙街头井、弥勒佛井、广源街井。
唐玄宗开元26年,也就是公元738年,唐玄宗下诏令,全国各个州郡要选一个地方,建龙兴跟开元两寺,所以当年不只是一个开元寺,而是有两个寺,一个叫做龙兴,皇帝是真龙天子,所以碰到历朝皇帝的忌日,叫做国忌,就到龙兴寺举行道场;遇到千秋,也就是皇帝的生日,就在开元寺做道场。
潮州开元寺 导游词(最精简)

潮州开元寺导游词(最精简)概述—金刚殿—天王殿—中庭—大雄宝殿—藏经楼—地藏阁—观音阁[概述]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开元路中段。
据《潮州府志寺观》记载:其前身是隋唐之际的荔峰寺。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唐玄宗为庆祝自己生日,下令全国81州郡各选一大寺,以其年号命名,当时潮州就把荔峰寺改名为开元寺。
开元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是一座宫殿式四合院建筑。
至今保留着唐朝的建筑格局,寺内的各主要建筑体现了宋、明、清各时代的建筑风格。
开元寺是广东四大名寺之一,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古刹,2001年7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主要建筑分布在它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
在中轴线东西两侧是地藏阁和观音阁。
[金刚殿]金刚殿建于明朝,殿内供奉着两大金刚,他们是寺院的守护神,其中一位叫密迹金刚。
传说,释迦牟尼外出传法时,常有五百金刚护卫,密迹金刚就是这五百金刚的卫队长,金刚殿空间有限,不能把五百金刚全摆出来,只能由卫队长来作代表。
在密迹金刚对面的是那罗延天,传说他是印度的大力神。
开元寺两大金刚与其他寺院的金刚在造型上有所不同。
一般寺院的密迹金刚是开口,手持金刚杵,那罗延天则是合口、持棒。
而开元寺的金刚都是闭口端坐,手拿金刚圈。
[天王殿]天王殿是我国仅存的歇山顶建筑,有极高价值。
据文献记载,日本东大寺的大佛殿建筑样式是南宋建筑师陈和卿带到日本的。
日本建筑学界对这座建筑给予高评,说它为日本建筑界带来新技术和结构风格。
大佛殿完工不久,陈和卿就去世了。
他留下遗言,说大佛殿是参照中国某佛殿的样式而建,但没有说出具体是参照哪一寺院。
为了寻找大佛殿的根,中日建筑界学者走遍了中国各地寺院都一无所获。
直到1992年,路秉杰教授来到潮州,经过他验证,最终把大佛殿的根确定在开元寺天王殿。
这一发现轰动了中日建筑界和考古界!天王殿在建筑上有三个特点:第一,整座建筑32根柱子都是木石结合,下端为石柱上端为木柱,前排柱子与后排柱子在样式上有所不同。
【最新推荐】开元寺导游词-范文word版 (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开元寺导游词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
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
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
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
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
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
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
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
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
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
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
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
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
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
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
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
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
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
宝珠多达四枚,显得格外挺拔关于须弥塔建造时代,地方志记载不详,未足凭信。
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
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
【2019年整理】开元寺导游词

开元寺导游词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
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
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
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
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
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
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
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
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
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
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
宝珠多达四枚,显得格外挺拔关于须弥塔建造时代,地方志记载不详,未足凭信。
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
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
冰峪景区位于大连市最北部的庄河市龙华山内,全区总面积130多平方公里。
提出起大连,人们自然会想到海,想到美丽的海滨景色。
其实,大连的山区风光也很迷人,冰峪就是其中的典型,冰峪号称“辽南小桂林”其美丽的程度是可以想见的。
这里山清水秀,峰回溪转达,奇峰林立,沟谷幽深奇特的假岩溶地貌、原始的赤松林风光,国内少有,世界罕见, 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全国aaaa级旅游风景区。
那么,有句俗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冰峪的传说与风景的结合,使冰峪更具神秘感,相传冰峪的由来,是远古时代一条火龙与冰龙一场恶斗留下来的,火龙烧红了山石,冰龙寒集了清泉,山水林泉,奇妙无限。
开元寺导游词解说导游

开元寺导游词解说导游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开元寺,这是一座位于中国西安的古老佛教寺庙,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
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寺庙的历史和文化。
开元寺建于公元685年,是唐朝时期的皇家庙宇,是为纪念唐太宗李世民和开元盛世而建。
寺庙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整个寺庙分为前寺和后寺两部分。
前寺是寺庙的主体,主要由大雄宝殿、文殊殿和普贤殿组成,是供奉佛像和进行佛教仪式的场所。
后寺是寺庙的住宿区域,是供僧侣修行和生活的地方。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寺庙的主殿——大雄宝殿,这是开元寺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中心,供奉着佛教最高神佛——释迦牟尼佛像。
这尊佛像高达13.8米,是中国最大的佛像之一。
大雄宝殿内承载着佛教的宗教仪式,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宁静和庄严的氛围。
接下来我们来到文殊殿,这座殿宇供奉的是智慧之神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智慧和学问。
文殊殿内有一尊庄严威武的文殊菩萨像,左边坐着八大金刚,右边是四大天王,整个殿内散发着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最后我们来到普贤殿,这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
观音菩萨是佛教慈悲之神,是广受信仰和崇拜的菩萨。
普贤殿中供奉有一尊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像,他右手持莲花,左手持念珠,给人一种温柔和安慰的感觉。
除了这些主要的建筑,开元寺还有其他一些景点,比如钟楼、鼓楼、罗汉塔等。
每年佛教传统节日,寺庙内还会举行盛大的庆典和法会,吸引着众多信众和游客前来参观。
感谢大家选择来到开元寺,我希望通过这次导游,您对这座古老的佛教寺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请大家注意保持安静和尊重,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开元寺导游词(精选11篇)

开元寺导游词(精选11篇)开元寺篇1泉州开元寺是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
始建于大唐垂拱二年,最初被命名为“莲花寺”。
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天王殿] 山门前有一道照墙,叫紫云屏,为什么要有这么一道墙呢?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以前的寺院大都建立在山林之处,方便与世无争的僧人们修心养性,而泉州开元寺就坐落在鲤城区西街,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紫云屏,就起了一个隔离带的作用,表示清净佛地,与凡世隔绝。
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至于大门为什么叫“山门”,以前寺院在山上,当然叫山门了,也称为山门殿,即使在平地也称“山门”,它又可以理解为数字的“三门”,因为它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着解脱。
农历的每月26日,这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大门敞开,迎接四方信徒,那时不仅门票免费,还免费提供斋饭呢!天王殿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
天王殿内的这对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
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题写的。
它也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
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也就是寺院的护法天神。
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左尊开口、执杵,右尊合口、提棒,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俗称为“哼哈二将”。
[拜亭、拜庭] 拜亭也称拜圣亭,紧连于山门殿之后。
系古时泉州地方长官每逢岁时节庆在此向皇帝牌位朝贺的祝颂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广东导游词)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9002
广东潮州开元寺导游词Tour guide of Kaiyuan Temple, Chaozhou, Guangdong
广东潮州开元寺导游词
潮州开元寺导游词
开元寺的占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是一座宫殿式四合院建筑。
整座寺院至今保留着唐朝的建筑格局,寺内的各主要建筑体现了宋、明、清各时代的建筑风格。
开元寺是广东四大名寺之一,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古刹,20xx年7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的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
在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地藏阁和观音阁。
金刚殿建于明朝,殿内供奉着两大金刚,他们是寺院的守护神,其中一位叫做密迹金刚。
密迹金刚就是这五百金刚卫队的卫队长,在密迹金刚对面的是那罗延天,传说他是印度的大力神。
潮州开元寺的两大金刚都是闭口端坐,手拿金刚圈。
天王殿是我国仅存的宋代单檐歇山顶建筑,在建筑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据文献记载,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大佛殿的建筑式样是南宋明州建筑师陈和卿带到日本的。
日本建筑史学界对这座建筑给予极高的评价,说它引起了日本建筑的第二次革命,为日本建筑界带来新的技术和结构风格。
大佛殿完工之后不久,陈和卿就去世了。
他临终时留下遗言,说大佛殿是参照中国某佛殿的式样而建,但他没有
说出具体是参照哪一寺院的建筑而建。
为了寻找大佛殿的“根”,中、日两国建筑界的学者用了大量时间走遍了中国各地的各所寺院,但都一无所获。
直到1992年,同济大学教授陆秉杰来到潮州,经过他的实地验证,最终把“大佛殿”的根确定在潮州开元寺的天王殿。
这一发现轰动了中日两国的建筑界和考古界!
天王殿在建筑上有三个特点:第一,整座建筑有32根柱子,这些柱子都是木石结合,下端为石柱,上端为木柱。
第二,天王殿东西两侧的山墙没有用石柱而是用砖砌,整个屋顶的屋顶重量由两侧山墙承载。
第三,在柱子上端为层层叠叠的斗拱连接屋顶,从下往上望,这些复杂的斗拱好像一朵朵盛开的莲花,在民间把这种斗拱叫作“莲花托”。
在天王殿内正上方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开元镇国禅寺”六个字,其中的“镇国”两字不是一般寺庙都可以用的。
潮州开元寺之所以可以用“镇国”两字,据说是因为明朝初年倭寇侵犯我国沿海各府。
但因倭寇信佛,只犯沿海而不敢犯潮州城,指挥俞良辅就以为开元寺能镇境保国而请封开元寺为“镇国禅寺”并得到了朝廷的批准。
这就是开元寺“镇国”两字的由来。
在天王殿正中间供奉的是弥勒佛。
据佛经说,弥勒佛是未来世的佛祖,是现在世佛祖释迦牟尼佛在未来世的接班人。
在天王殿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
开元寺的四大天王与其他寺院的四大天王在造型上有所不同,开元寺的四大天王都是四平八稳的坐着,开元寺的北方多闻天王手中的法器是宝塔,而奇特寺院的多闻天王手中的法器一般是“伞”。
这是因为开元寺是“镇国禅寺”,四平八稳的端坐和宝塔含有“镇国”的意思。
在弥勒佛背后,面向大雄宝殿的是韦驮菩萨。
韦陀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一个神将,因为护法有功被列为三十二神将之首,亲受佛祖的法旨,保护出家人,
护持佛法,所以称为“三洲感应”。
在天王殿北面是开元寺的中庭,即大雄宝殿前的广场。
中庭的南边有两株菩提树,菩提在印度语的意思是“智慧”,因此菩提树也叫“智慧树”。
现在开元的这两株菩提树是50年代从厦门南普陀寺移植过来的。
在中庭的东西两侧有4座方形的石塔,叫做“阿育王式塔”。
四个塔代表“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在中庭北端大雄宝殿前有两座石经幢。
据考证,这两座经幢是唐朝建寺时的原物,也是目前潮州现存最早的石雕作品。
中庭北面是开元寺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
现在的大雄宝殿为清朝光绪年间重修时的建筑。
在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创立的佛教的基础教义是“四谛”,所谓“谛”就是“真理”意思。
四谛就是“苦、集、灭、道”。
在释迦佛东边的是药师佛,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在释迦佛西边的阿弥陀佛,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在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十八罗汉。
在释迦佛的背面是“飘海观音”。
在飘海观音左右两侧分别是侨陈如和优波离两位尊者。
他们都是释迦牟尼的学生。
据传,侨陈如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在鹿野苑开始传法的第一个学生,而优波离则是释迦牟尼的学生中对佛教的戒律理解得最好,并能自觉的遵守,因此释迦牟尼让他负责佛教戒律方面的工作。
大雄宝殿北面是开元寺的藏经楼,这里珍藏着开元寺1000多年来收藏的众
多珍贵的文物。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开元的镇寺之宝---清朝乾隆皇帝钦赐给潮州开元寺的雍正版《大藏经》。
这部《大藏经》刻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53年),当时共刻印了10部,先后颁赐给全国十大寺院收藏,全书共7246卷,用汉、满、藏、蒙四种文字刊行。
开元寺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个收藏寺院,由此可以看出开元寺在中国各佛寺中的地位。
地藏阁中供奉的是地藏菩萨和十大阎王。
门口有一块写着“莫不尊亲”四个字的匾额,意思是“尊重父母双亲才是真正的行孝”。
在地藏阁内正面端坐的就是地藏菩萨。
在地藏阁左右两侧分别是十大阎罗,阎罗是地狱的统治者。
观音阁内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
由于观世音能救苦救难,有众多的信众。
在中国的观世音大多都是这种形象。
其实菩萨是金刚身没有性别之分的。
在南朝后,为更好的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妇女供奉,产生了女身观世音像。
在观音阁内左右两侧供奉的是18尊观世音的化身像。
观世音为了度化众生,示现“三十二应化”形象。
在观音阁内的18尊化身像就是“三十二应化像”中的十八种。
现在,在观音阁内供奉观音18化身像的在全国可能就只有开元寺一家了!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