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的连接器设计
连通器教案

连通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连通器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如何使用连通器来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1. 引入连通器的概念和作用(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使用连通器的例子,如电脑连接器、电插头等,引导学生理解连通器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连通器,我们如何解决设备之间的连接问题。
2. 学习连通器的基本原理(10分钟)介绍连通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如引脚的连接和电流的传输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连通器的内部结构和组成部分。
3. 连通器的使用方法(10分钟)以USB连通器为例,讲解如何正确插入和拔出连通器,如何避免损坏连通器。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选择不合适的连通器,会出现什么问题。
4. 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如手机充电器的设计、电视机和音响的连接等。
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设计并制作解决方案,并使用连通器来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
5. 汇报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引导学生总结使用连通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经验,让学生认识到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和合作的价值。
6.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连通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如何创新使用连通器来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资源:1. 实物连通器和设备:USB连通器、音频连通器等。
2. 实际问题设计模板和展示材料。
3. 分组活动的评价标准和反馈表。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继续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连通器和其它常见的连接技术,如无线连接技术、光纤连接技术等,并进行比较和探讨。
学生还可以尝试设计和制作自己的连通器,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手机堆叠细节详解

电池部分厚度与直板手机相同,参考直板手机的计算方法。 ⑶电池与 PCB 板间的厚度 H2: 电池与 PCB 板间的厚度与直板手机相同,参考直板手机的计算方法。 ⑷PCB 板厚度 H3: PCB 板的厚度与直板手机相同,参考直板手机的计算方法。 ⑸PCB 板与 LCD 部分(即翻盖)间的厚度 H4:
二.局部核算及注意事项: ㈠宽度核算: 宽度方向需局部核算的地方是倒扣的宽度,要保证倒扣处有 2.2 的宽,详细设计见普通倒扣 的结构设计。 ㈡厚度核算: 1. 直板手机的厚度核算: 直板手机需厚度核算的主要有: ①SIM 处的厚度核算; ②键盘处的厚度核算。 ⑴SIM 卡处厚度核算
若 H2<A+1.75,则考虑能否把电池芯与压扣部位错开,保证压扣与电池部分不发生干涉; 若 H2≥A+1.75,则 SIM 卡处厚度是足够的。
㈣电池扣 ①要避免电池扣自锁; ②电池扣的倒向槽总长度不得小于 8; ③要保证电池扣容易装进去,能够取出来; ④电池扣的配合面无拔模斜度。
⑸电池卡扣
要保证卡扣绕着 A、B 点转出,需核算该距离。 ㈥电池 电池设计三原则: ①电池与后壳配合的卡扣都做到电池面 壳上; ②电池保护板不能小于 5; ③超 声波焊接做在电池里壳上。 ㈦Metaldome 的设计 Metaldome 可贴在 PCB 上,也可贴在键盘上。 贴在 PCB 板上所具有的优点:①防静电;②与 PCB 密封,可有效防灰尘等。但它的不足之 处在于:易损坏 PCB 上的元器件;②Metaldome 与按键间的装配误差大。 相反的,贴在键盘上则克服了上种情况的 不足,但在防静电、防灰尘方面又不 如上种情况好;
⑵按键处厚度核算:
H4≥2.15 合格。 2. 翻盖手机(装有 LCD)的厚度核算: 翻盖手机(装有 LCD)需厚度核算的地方:SIM 卡处厚度核算。 其核 算方法与直板手机相同。 3.翻盖手机(没装 LCD)需厚度核算的有: ①SIM 卡处厚度核算; ②按 键处厚度核算。 ⑴SIM 卡处厚度核算: 翻盖手机(没装 LCD)在 SIM 卡处的厚度核算与直板机相同。 ⑵按键处厚度核算
MicroUSB接口和mini-usb接口

最近这两天本人在研究摩托罗拉V3,哈哈,没想到智能手机还可以刷机。
昨天研究到半夜2点,终于刷机成功。
不容易啊~~~刷这机器还要拆开主板,用镊子给电容放电,然后降BOOT才可以刷机。
后来看见了网上有说Mini USB和Micro USB,平时虽然精彩用USB接口,但是我还真没注意到这两个概念,今天特来研究一下。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是为在PC与数码设备间传输数据而开发的技术。
出于体积的考虑,USB设计了各种不同的接口,目前大约有10 种,不同厂商之间还存在不兼容的问题。
经过优胜劣汰的选择,USBA型、Mini-USB、Micro-USB 成为目前最常见的USB接口。
先来看看Micro USB:2007年初,USB执行论坛批准发布了Micro USB型连接器标准。
如今,已有不少带有Micro USB 型端口的便携设备面世。
而OMTP最新公布的手机充电标准就采用了Micro USB型物理接口。
Micro USB型连接器是在Mini USB型连接器基础上进行的外形缩减,最早是由日本广濑电机(HRS)发起制定的标准。
Micro USB型连接器与Mini USB型连接器的平面尺寸相差不大,但高度降低了1/2左右。
比如Mini AB型插座的高度约为4mm,而Micro AB型插座的高度仅为2mm。
Mini USB 插头VS Micro USB 插头虽然Micro USB型连接器尺寸变小,但对连接器的机械电气特性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接触电阻,通流能力等方面。
比如广濑电机(HRS)的新一代Micro USB型连接器,允许供电能力最大为1800mA,达到了Mini USB 3.6倍的特点。
插拔耐久性为普通USB连接器的2倍,达到1万多次,拔出力在插拔1万次后仍高达8N以上。
手机,这种数量最多的便携电子设备,理所当然的成为Micro USB连接器应用的先行者。
连接器接插件

连接器接插件介绍:连接器接插件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连接电路和设备之间的接口。
它们允许电信号、数据信号和电源信号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和交换。
连接器接插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电气设备、通信设备以及汽车、航空航天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连接器接插件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并讨论一些常见的连接器接插件类型。
一、连接器接插件的基本原理连接器接插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插针和插座的接触来实现信号传输。
插针是连接器的一端,通常用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导电性能。
插座是连接器的另一端,通常由插孔组成,与插针相对应。
当插针插入插座时,它们之间的金属接触导致信号的传输。
为了确保可靠的接触,连接器接插件通常采用弹簧接触、压力接触或插座接触等设计。
二、连接器接插件的结构连接器接插件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基本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插座、插针、保持器和外壳。
插座是连接器接插件的主要部分,用于安装插针。
插针通过插入插座与其他设备或电路连接。
保持器是连接器接插件的固定部分,防止插针意外脱落。
外壳是连接器接插件的外部保护部分,通常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具有防尘、防水和机械保护等功能。
三、连接器接插件的功能1. 传输电信号:连接器接插件可用于传输各种电信号,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和数字信号等。
它们可以将电信号从一个设备传输到另一个设备,实现音视频通信和数据传输。
2. 传输数据信号:连接器接插件还可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如以太网、USB、HDMI等接口。
它们可以实现计算机、手机、摄像机和打印机等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3. 传输电源信号:连接器接插件允许电源信号的传输和连接。
它们可用于连接电源适配器、电池和电子设备,为设备提供电源供应。
4. 实现插拔功能:连接器接插件的设计允许插针和插座的方便插拔,使设备的更换和维修更加容易。
插拔功能还可以方便用户将设备连接至其他设备或断开连接。
四、常见的连接器接插件类型1. 直插式连接器:直插式连接器是一种直接插入电路板的连接器,常用于电子设备和计算机主板上。
te连接器命名规则

te连接器命名规则一、引言在现代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信号与电路的重要角色。
其中,te连接器作为一种常见的连接器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规范的命名规则。
本文将介绍te连接器的命名规则,以及其背后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te连接器的命名规则1. 型号命名规则te连接器的型号命名规则通常采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字母部分代表连接器的系列或特殊标识,数字部分代表连接器的尺寸或其他参数。
例如,TE 101系列连接器中的101代表连接器的特定型号,而TE 2000系列连接器中的2000则代表另一种型号。
2. 插头和插座的区分te连接器通常由插头和插座两部分组成,其区分方法也体现在命名规则中。
例如,以字母M开头的型号代表插头,以字母F开头的型号代表插座。
这种命名规则的设计使得使用者能够清晰地识别连接器的不同部分。
3. 密封性能的标识te连接器的密封性能对于一些特殊应用场景非常重要,因此在命名规则中也加入了对密封性能的标识。
例如,以字母R开头的型号代表连接器具有防水性能,以字母P开头的型号代表连接器具有防尘性能。
4. 额定电流和电压的表达连接器的额定电流和电压是使用者在选择连接器时的关键参数,因此在命名规则中也有相应的表达方法。
例如,以字母A结尾的型号代表连接器的额定电流较小,以字母B结尾的型号代表连接器的额定电流较大。
类似地,以字母V结尾的型号代表连接器的额定电压较小,以字母W结尾的型号代表连接器的额定电压较大。
三、te连接器的工作原理te连接器通过插头和插座之间的插拔来实现电路的连接和断开。
插头中通常包含了一组金属引脚,而插座中则包含了对应的插槽。
当插头插入插座时,引脚与插槽之间建立了电气连接,信号能够通过连接器传输。
而当插头拔出插座时,引脚与插槽之间的连接断开,实现了电路的分离。
te连接器的工作原理还包括一些其他重要的方面,例如插头和插座的设计,以及金属引脚与插槽之间的接触方式。
智能手机结构设计流程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为了方便屏的装入,我们会在围骨的顶部加上导角,当然屏的周围如果有元件还是要局部减胶避开,间隙至少放0.2mm,如果是避让屏与主板连接的FPC,则围骨与FPC间隙要做到1.0以上.
6.听筒的固定结构
听筒是手机的发声装置,一般在屏的顶部,除了需要定位以外,还需要有良好密封音腔,结构上利用上壳起一圈围骨围住听筒外側,和屏的围骨类似,但听筒的围骨不必撑到主板,包住听筒厚度的2/3就足够了.然后上壳再起一圈围骨围住听筒的出音孔,围骨压紧听筒正面自带的泡棉,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音腔,最后在上壳上开出出音孔就行了,上壳出音孔的范围应该是在听筒的出音孔的范围以内.
五,外观手板的制作和外观调整
外观手板的制做有专门的手板厂,制做一款直板手机需要3~4天,外观板为实心.不可拆,主要用来给客户确认外观效果,现在外观手板的按键可以在底部垫窝仔片,配出手感,就象真机一样.客户收到后进行评估,给出修改意见,MD负责改善后,就可以开始做内部结构了.
六,结构设计
结构的细化应该先从整体布局入手,我主张先做好结构的整体规划,即先做好上下壳的止口线,螺丝柱和主扣的结构,做完这三步曲,手机的框架就搭建起来了.再遵循由上到下,由顶及地的顺序依此完成细部的结构, 由上到下是指先做完上壳组件,再做下壳组件, 由顶及地是指上壳组件里的顺序又按照从顶部的听筒做到底部的MIC,这是整体的思路, 具体到局部也可以做一些顺序调整,例如屏占的位置比较大,我可以先做屏,其他的按顺序做下来.请注意,每一个细部的结构尽量做完整再做下一个细部,不要给后面的检查和优化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连接器的结合力、分离力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连接器的结合力、分离力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连接器的结合力和分离力标准进行综述与解释。
连接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机械制造领域等的重要组件,其结合力和分离力作为评估连接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结合力和分离力标准的介绍与解释,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背景以及相关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结构清晰,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连接器的结合力标准、连接器的分离力标准、结合力与分离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进行本文的概述,并阐明文章的目的。
随后,在2和3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连接器的结合力和分离力标准,包括其定义、背景以及概述。
接着,在4部分中,我们将探讨结合力与分离力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
最后,在5部分类总主要观点,并探讨研究限制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连接器的结合力和分离力标准。
通过对这两个标准的解释说明,我们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连接器性能评估的基本原则,并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此外,本文还将重点关注结合力与分离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促进连接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可靠、高效的连接解决方案。
2. 连接器的结合力标准2.1 定义和背景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物体的装置,它们在各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
而一个连接器的结合力标准则是衡量连接器连接性能的指标之一。
在工程领域中,连接器的结合力是指连接器所能够产生的强大结合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它们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压或扭矩。
结合力标准通常通过一系列测试和实验来确定,以确保连接器安全可靠地承载设计要求。
2.2 结合力标准概述结合力标准是根据不同类型和用途的连接器而制定的,在不同行业和应用中可能存在差异。
然而,所有连接器都需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如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
type-c连接器产品执行标准

【type-c连接器产品执行标准】1. 标准的重要性在当今的科技发展中,type-c连接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接口,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而连接器产品的执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兼容性至关重要。
执行标准能够规范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测试流程,确保产品符合统一的质量和性能要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降低产品故障率,同时也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2. 相关的标准组织针对type-c连接器产品,国际上主要有USB-IF(USB Implementers Forum)和USB PD(USB Power Delivery)两个标准组织。
USB-IF 的标准主要涵盖了type-c连接器的物理规范、机械性能、电气特性等方面,而USB PD则着重规定了type-c连接器在充电和供电方面的标准。
3. type-c连接器执行标准的内容和要求type-c连接器产品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要求:3.1 物理规范type-c连接器的物理规范主要包括外形尺寸、引脚排列、接插次数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来说,连接器的长度、宽度、高度、插拔寿命等都需要符合标准规定,以确保连接器能够在各种设备中正常插拔使用,并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3.2 机械性能type-c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包括了连接器与插座之间的插拔力、插拔次数、锁定力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连接器插拔时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考虑了用户的插拔体验和操作手感。
3.3 电气特性电气特性是type-c连接器产品执行标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这涵盖了连接器的传输速率、电压、电流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严格的电气测试,能够保证连接器在数据传输和充电供电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电气问题而导致的功能异常和安全隐患。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专业的文章写手,我认为type-c连接器产品执行标准对于整个产业链和消费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中的连接器设计1.连接器是蜂窝电话手机必要组成部份近年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世界范围迅猛发展,作为移动台的无线手机不仅仅限于公司、企业和业务部门使用,已经普遍到个人和家庭。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而且用户数量仍然在迅速增加。
手机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通信,同时,由于技术的发展进步,手机尺寸越来越小,已经从笨重的砖块大小进步到比烟盒还小、重量又轻,非常便于携带,加上厂家努力设计制作,使之越来越精美,成为一种时尚消费精品,受到人们普遍喜爱。
手机虽小,但是五脏俱全。
它体积减小、重量减轻但功能却越来越多了。
手机中包含有发射机电路和天线、接收机和音频电路、锁相频率合成器、电源电路和稳压器、显示部份、键盘和按键电路、用户管理系统及有关用户使用的电话功能(如铃声和振动、背景灯)电路,甚至因特网接入系统、MP3播放器、GPS(全球定位系统)、蓝牙模块等。
但是这些不同的电路部份,要组成一个实用的完整的通信系统,就必须使用作为电子信号传输枢纽的电连接器将它们互相联系在一起。
此外,手机应用时,有时要外接一些设备,如:充电器、耳机或麦克风、调制解调器、车载免提插座等等,都离不开连接器。
可以说,没有连接器就难以制造和使用手机,连接器是手机的必要组成部份。
2.手机对连接器的要求由于手机越来越微小型化,用户群体越来越大众化,生产越来越大量化,所以对手机使用的元器件,包括连接器在内,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当前发展趋势为:■ 微小型化手机尺寸和重量显著减小,功能增多,需要高密度装配和互连。
显然要求其内部的元器件(包括连接器在内)必须尺寸越来越小,或是将它们集成到芯片或电路模块中去。
微小型化是必由之路。
■ 表面贴装随着小型化和大量生产的自动化高速组装技术的发展,以及降低连接部份占用的空间,表面贴装的连接器得以迅速发展,逐渐代替穿孔式插装的连接器。
目前生产的表面贴装连接器(SMC)其引线(出脚)间距已经由原来的 2.00mm、1.27mm发展到0.8mm、0.5mm,甚至推出了0.3mm的柔性印制板连接器。
安装高度也由10mm降低到现在的2mm,甚至推出1.5mm的板到板连接器。
■ 标准化和模块化为适应手机大量生产的需要和方便,节省空间和便于设计,手机内电路和元件,包括连接器在内,已经迅速模块化,并且强烈需要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
当然,这样做会影响各个厂家生产具有不同个性和特色、形态的手机,但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请见后面介绍的"手机汉堡"设计理念)。
■ 多功能接口为用户使用方便,也为设计和制造手机简化,手机对外的接口数目越少越好。
这样不会使用户面对众多的各种接口而无所适从。
所以要求手机上的对外接口连接器多功能化,它可以将低频触点、高频同轴口和其它具有不同特性的接口复合于一体,满足不同用途的连接要求。
目前,手机下端的一个接口已经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麦克风、耳机或免提支座等不同外接设备。
■ 操作简单用户群的普及,要求手机的使用必须简单明了,必须直观,对连接器也有同样的要求。
例如安装SIM卡、安装电池、连接充电器等必须操作简单,一看就会。
同时还要安全,防止误操作,防止插反或插错孔。
然而,这些接口对用户越是简单,对连接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要求越高和越复杂。
■ 高速传输与电磁兼容由于手机的功能发展,从单一的语言通信工具,逐渐发展成为数据设备,有些用户希望手机不仅能进行网络通信,还要能与其它设备如电脑、PDA(个人数字助理)、打印机等一起使用。
这些都要求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良好的抗干扰性。
传统的接口连接器满足不了这些要求。
近年来出现的速度较高的USB(通用串行总线)和IEEE1934接口的连接器,使手机与电脑及其它设备的连接变得比较容易。
■ 提高存储容量随着手机功能提高,要求容量更大的存储器。
目前已有符合工业标准的小封装可装卸存储卡,如MMC(多媒体卡)、SD(安全数据)卡或Sony 公司的记忆棒。
但它们都需要连接到手机电话电路的印制板上,如何设计连接器使之经济、可靠、节省空间等,满足多种式样的存储卡的连接要求,是连接器厂家所面临的挑战。
3.手机中的主要连接器手机中的连接器主要用在如下几部份(如图):①SIM(用户确认模块)卡②液晶显示屏(LCD)③键盘④输入/输出(I/O)接口⑤电池⑥板到板⑦其它蜂窝电话手机中的连接器第二节SIM卡连接器1.SIM卡用户确认模块即SIM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Card)是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手机(移动台)中的重要部份。
SIM卡是一种符合ISO标准的微型智能卡(Smart Card,俗称IC 卡),IC卡内部装有微机集成电路,能够实现计算和安全存储信息,是1974年由Roland Moreno发明的。
而SIM卡是专门供手机使用的IC卡(图2.2.1)。
一般的IC卡标准尺寸为86mm×54mm,而SIM卡尺寸为25mm×15mm。
SIM卡的作用就好像一把钥匙,把它从手机中取出,手机就不能正常使用和通信。
用户只要有一张电话公司(例如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联通公司等)提供的SIM卡,就可以装入和使用任何一部相应GSM系统的手机。
SIM卡中存有公司提供的用户业务和服务信息等重要资料。
当手机开机后,机内系统就与SIM卡进行通信,获取相关的服务信息。
图2.2.1 SIM卡和一般的智能(IC)卡SIM卡的内部硬件与普通的IC卡类似,是由CPU、ROM、RAM和EEPROM 等部件组成的完整单片计算机(图2.2.2),生产厂商已经在每一张卡内存入了厂商代号、生产串号、卡的资源配置数据等基本参数,并为卡的正常工作提供了适当的软硬件环境。
它与手机内其它部份的物理界面有:数据线(DATA)或串行输入/输出(I/O)、复位线(RST)、时钟(CLK)、编程电压(VPP)、电源(VCC)和地(GND)。
这些都需要通过连接器同机内其它部份相互连接。
图2.2.22.SIM卡连接器Molex公司为移动通信工业提供SIM卡用连接器,用于记帐、加密和储存电话号码等。
SIM卡的参数由ISO GSM Sim Card 标准规定。
虽然卡是标准化了,但由于电话设计千差万别,常常不能使用标准化的连接器。
Molex同客户密切合作,开发出一套完整系列的SIM卡连接器,它既满足了一系列标准的选项,又具有定制设计能力,满足特定的用途。
Molex的SIM卡连接器有如下特点:■超小外形■具有或没有卡检测开关■卡的拔插循环寿命达5000至10000次■表面贴装和压紧安装(compression mounting)■具有或没有卡支座(holder)Molex的SIM卡连接器产品可配合0.030英寸厚的GSM 11.11卡使用,一般有6个电路引脚。
它们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①非焊接型(图2.2.3):▲具有6个电路引脚▲压紧安装在PCB板和壳体之间▲小外形产品的座体高度2.0mm,宽度13.0mm▲SIM卡由壳体定位▲5000次拔插寿命■标准化和模块化为适应手机大量生产的需要和方便,节省空间和便于设计,手机内电路和元件,包括连接器在内,已经迅速模块化,并且强烈需要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
当然,这样做会影响各个厂家生产具有不同个性和特色、形态的手机,但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请见后面介绍的"手机汉堡"设计理念)。
图2.2.3 非焊接型SIM卡连接器西门子S3com(S5)和S3com BOM手机就是采用的这种连接器,占用了板空间13mm×23mm 。
②紧凑小型(图2.2.4)▲ 表面贴焊(SMT)到PCB▲ 尺寸紧凑▲ 端子是磷青铜的▲ 拔插寿命10000次以上▲ 镍上镀铅镍再镀金▲ 在PCB板上高度2.60mm,宽度8.7mm图2.2.4 紧凑小型SIM卡连接器摩托罗拉公司的d160手机采用了这种连接器。
③带开关的紧凑型(图2.2.5)▲ 6个电路引脚,带有刀片状常断开关▲ 表面贴焊到PCB▲ 端子是磷青铜材料的▲ 10000次以上的拔插寿命▲ 在PCB板上的高度2.50mm,宽度16mmm图2.2.5 带开关的紧凑型SIM卡连接器摩托罗拉的StarTAC手机采用了这种SIM卡连接器。
④带有弹出器型(图2.2.6)▲ 6个电路引脚,具有位置开关▲ 两件式:卡支座和弹出机构本体▲ 卡支座和按钮根据客户需要制作▲ 表面贴焊到PCB板▲ 端子是磷青铜材料的▲ 拔插寿命高于5000次▲ 镍上镀金▲ 在PCB板上的高度3.10mm,宽度25.0mm图2.2.6 带有弹出器的SIM卡连接器西门子S7、S10手机以及一些Sony手机(DM-DX2000)都采用了这种带有弹出器的SIM卡连接器。
此外,西门子S4和Sony CMX-DX1000等还采用了一种尺寸更小的微型带弹出器的SIM卡连接器。
⑤支座型(无弹出器)(图2.2.7)▲ 6个电路引脚▲ 有焊脚用于固定在板上▲ 表面贴焊到PCB板上▲ 拔插寿命5000次以上▲ 滑入式▲ 在额定偏斜范围内,接触力为0.44牛顿图2.2.7 支座型SIM卡连接器西门子S6型手机采用的就是这种SIM卡连接器。
⑥其它其它还有一些类型如廉价简单型(图2.2.8)、超小外形型(图2.2.9)等。
图2.2.8 廉价简单型SIM卡连接器图2.2.9 超小外形型SIM卡连接器超小外形型也是表面贴焊到PCB板上,在PCB板上的高度只有1.20mm或1.90mm,宽度7.62mm ,拔插寿命可达10000次以上。
第三节输入/输出(I/O)连接器1 手机用I/O连接器手机上I/O连接器是手机与外部设备联系的通道,经常安排在手机的下部。
要求它具有长的拔插寿命,多功能、具有多种形式的端子,甚至可以传输红外数据,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
图2.3.1和2.3.2示出了一种手机I/O连接器从前后两个侧面看到的视图。
图2.3.1 I/O连接器示意图a图2.3.2 I/O连接器示意图b上面画出的是I/O连接器安装在手机上的部份,它还应该有另一部份与它连接,这就是插头连接器,图2.3.3画出了Molex公司的Mobi-Mate型插头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插头座体是插入手机上的I/O连接器用的,射频(RF)接插头也包含在内,上下外壳起保护作用,锁销和螺钉等起对位和固定作用。
图2.3.3 Mobi-Mate I/O 插头连接器同轴接口部份如图2.3.4,可以选择是否装有开关触点的。
已经证明,同轴接口当连接器分离间隙达1.5mm时也能正常工作,这点对在震动环境下工作很关键。
手机同轴元件能够承受"猛烈粗暴"拔插,甚至插头角度达60度时,都不会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