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二单元综合训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上学期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试题(共1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dìèr)单元〔时间是90分钟,满分是120分〕:班级:姓名:得分:【温馨提示】本套试卷设附加分值5分,按全卷书写标准情况断定书写等级。
〔A等5分,B等3分,C等1分〕第一局部根底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30分〕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4分)踌chú〔〕狼jí〔〕 zhì〔〕笨烦zào 〔〕琐屑.〔〕为难〔〕取缔.〔〕颓.〔〕唐2.以下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2分)A.惊骇:惊惶失措。
诘问:追问,责问。
B.祸不单行:指各种灾难同到来。
踌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C.惶恐:惊慌害怕。
颠沛:颠倒。
D.接济:在物质上救助。
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3.以下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哪一项( ) (2分)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她的魂灵!B.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4.依次(yīcì)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孙小龙模拟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______________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②经过长时间是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它问题就________________了。
③这部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不攻自破得天独厚 B.栩栩如生不攻自破匠心独运C.栩栩如生迎刃而解得天独厚 D.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匠心独运5.根据句意依次使用关联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 (2分) 营养确实是大脑工作不可缺少的物质,__________很多人都忽略了另一种物质—氧的作用。
大脑消耗最多的是氧,紧张用脑时,大脑的耗氧量超过人体总耗氧量的四分之一。
_____大脑的抗缺氧才能低,考生就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缓慢等诸多问题。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单元测试题一、语言运用(2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B)A.环绕.(rǎo)悠.闲(yiōu)B.锐.不可当(ruǐ) 舀.水(yǎo)C.横.渡(hènɡ) 溃.退(kuì)D.鞠.躬(jū)奇迹.(jì)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高屋建邻锐不可挡弃城逃串纯朴勤劳B、纷纷溃退张皇失措转弯抹角震惊世界C、月明风清淡然无存响彻云宵缭绕不决D、微不足道连声诺诺长途跋涉文皱皱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C)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C.钱钟书——《围域》——小说D.余秋雨——《信客》——小说6.填空(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他是国作家。
(1分)(2).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和及主体、背景、结语(2分)(3),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1分)(4).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1分)7.简要分析下列对话的言外之意。
(5分)50年代初,中国在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为了保卫朝鲜,冒着极大的风险,不惜与美国一战,并帮助朝鲜把美国侵略者赶到了38线以南。
就在这个时候,周总理接受了美国记者的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周总理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
八年级语文(上)一、二单元测试卷(含答题卷、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班别:姓名:成绩: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诘.问( jié)蹒.跚( pán )尴尬.( jiè)伛.偻( yǔ)B.吊唁.( yàn )烦躁.( zào )愧怍.( zuò)差.使( chāi )C.霹.雳( pì)颓.唐( tuí)磨难.( nán )掳.走( lǔ)D.憎恶.(è)擦拭.( shì)滞.笨( zhì)伎.俩( j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轻篾幽怨穷愁缭倒祸不单行B.摔跤亏空家庭锁屑深不可测C.惊异疮疤触目伤怀微不足道D.唏嘘狼藉大庭广众举著提笔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毫不相干:一点关系也没有。
B.烦琐:烦恼而琐碎。
平易近人:非常平淡,容易接近。
C.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D.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念念不忘:老是思念,不能忘记。
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5、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4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6、默写:(6分)1)《长歌行》中表达珍惜韶光,及早奋发进取的人生哲理的诗句,。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综合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shuài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
A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
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
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
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彝族人的是白汉。
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
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
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彝.族( )自zhì( )狡黠.(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A.友好联盟B.共同敌人C.保持独立D.汉人的压迫(3)上述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曾又名《______》,这是一部______文学作品,选段中A 名字叫______。
(4)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二、选择题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悄.然(qiāo)藏污纳垢叱咤风云摧枯拉朽B.绯.红(fēi)油光可鉴从容不迫山呼海啸C.瞥.见(piě)眼花瞭乱锐不可挡杳无消息D.翘.首而望(qiào)抑扬顿挫殚精碣虑屏声敛气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人生挑战无时无刻在显著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B.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并逐步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C.惊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世,人们自发地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根据提示默写。
(9分)(1)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2)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庭中有奇树》)(3)《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kūl āxiǔ(),毫无斗志,纷纷溃退。
2)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 ()3)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 xīliǎn shēng ( )的一刹那。
4)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wúxiāo xī()了。
3.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B.电影《长征》,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C.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大张旗鼓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
D.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怦然而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1至2单元测考试试卷含答案(语文版)

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1至2单元测考试试卷含答案(语文版)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1至2单元测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矜持(jīn) 披挂上阵(guà) 序幕(xù) 笼罩(lǒng)B.邻近(lín) 水泄不通(xiè) 掩映(yìng) 秧苗(yāng)C.淘汰(tài) 世人瞩目(zhǔ) 障碍(zhàng) 搅拌(jiǎo)D.承诺(nuò) 矢志不渝(shī) 迂回(yú) 遗传(yí)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请在横线上改正。
(3分)拐弯抹角迷离闪烁色彩班斓张灯结彩清辙剔透虚无飘缈分道扬镳摇曳生姿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孩子不爱吃饭,张女士带孩子分别到两家医院做了检查,可同一个检查项目方案,两家医院的检查结果却大相径庭。
B.为了练好这个舞蹈,他硬是风度翩翩地旋转了4个多小时。
C.随着新型智能设备的不断推出,传感器智能化为世人瞩目,相关企业的发展空间也日益拓展。
D.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泰安中考)下列句子中冒号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B.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C.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D.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5.(日照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二单元综合检测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拼音专题(9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guì) 舀水(yǎ0)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î)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憎恶(zâng) 琐屑(xiâ) 涎水(xián)B、诘问(jiã) 惦记(diàn) 胡同(tîng)C、哀悼(dào) 奔丧(sāng) 取缔(dì)D、颓唐(tuí) 糟糕(zāo) 骷髅(kū)3、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阻âjū躬Jiã问diàn 记哀dào tuí唐二、字词专题(16分)1、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蹋败和蔼烦躁噩耗B、仲胀惧惮尴尬呵斥C、潦倒交卸渴幕焦灼D、跋涉赋闲狼藉伎俩2、填写下列成语:(3分)锐不可眼花乱然无存名其实丰伟绩转弯角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4、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5.根据后面提示,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填写词语。
(4分)①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
[失业在家]②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的笑。
[神色、态度不自然]③他死时,前来()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无答案)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有错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 溃kuì退要塞sài桅wéi杆) 殚dān精竭虑B.仲裁zhòng翘qiáo首畸jī形〕眼花缭liáo乱〕C.不辍chuò) 害怕què锃zèng亮油光可鉴jiànD.窒zhì息经纶lún 吹嘘xū藏污纳垢gòu2.没有错别字的是〔〕(3分)A.屏障闪烁庄严不可明状B.编算央告能奈张皇失措C.偷袭歪曲年轻精疲力竭D. 气馁溃退消耗锐不可挡3.以下各句朗诵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依次填人横线上的成语完全恰当的是〔〕(3分)①回音在倾注的雨中____________ 。
②我们把一切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同,也许还抵不上西方这座了不起的____________的博物馆。
③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____________。
④请假定人类梦想的某种令人____________ 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A.旋绕不绝华丽堂皇永垂不朽眼花纷乱B.永垂不朽华丽堂皇旋绕不绝眼花纷乱C.旋绕不绝永垂不朽华丽堂皇眼花纷乱D.旋绕不绝眼花纷乱永垂不朽华丽堂皇5.以下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作者郦道元,北魏天文学家。
B.«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局部。
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单元综合训练试题新人教版一、语言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环绕.(rǎo)悠.闲(yiōu)B.锐.不可当(ruǐ) 舀.水(yǎo)C.横.渡(hènɡ) 溃.退(kuì)D.鞠.躬(jū)奇迹.(jì)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高屋建邻锐不可挡弃城逃串纯朴勤劳 B、纷纷溃退张皇失措转弯抹角震惊世界 C、月明风清淡然无存响彻云宵缭绕不决 D、微不足道连声诺诺长途跋涉文皱皱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连线,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 C.钱钟书——《围域》——小说 D.余秋雨——《信客》——小说6.填空(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他是国作家。
(2)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和及主体、背景、结语。
二.重点课文复习(一)《新闻两则》一、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要塞()当做()kuì()退suí()靖区瓶塞()锐不可当()xiè()气è()豫区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余部拒绝阻遏减租减息 B.微弱督战茂盛孤立据点C.渡江扩展馁靖区毫无斗志 D.业已荻港抵抗阌乡3.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横渡(hénɡ)歼灭(qiān)B.锐不可当(dānɡ)要塞(sài)C.阻遏(jié)鄂(è)D.绥靖(suǐ jīnɡ)4.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A.标题主体结尾 B.标题导语主体C.标题时间正文D.标题时间人物5.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要注意它结构的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消息一般以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
二、语段阅读①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②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③ 我东路三十万大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④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⑤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军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⑥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下午的整个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⑦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6. 第6句“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互换使用吗?为什么?答:因为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已解放,为我军所有,所以用“占领”。
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还在敌军手中,不过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这一范围,所以用“控制”这个词来表明。
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要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这个词较恰当。
7. 上面文字分为两层,正确的一项是()A. ① / ②③④⑤⑥⑦B. ①②③ / ④⑤⑥⑦C. ①② / ③④⑤⑥⑦D. ①②③④⑤ / ⑥⑦(二)《芦花荡》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寒噤()仄歪()转弯抹角()提防()淀里()竹篙()飒飒()蹿了一蹿()2.选择运用正确的词语。
(1)假如是()的夜晚,人们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A.月明风清 B.月明星稀(2)远远有一片()的黄色的光。
A.昏暗 B.阴惨(3)那小船()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A.转弯抹角 B.七弯八拐3.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A.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B.老头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C.小船在淀里,像一片苇叶。
D.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4.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2)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
”()(3)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
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苇塘深处。
()(4)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5)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起来的干部。
”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A.渲染气氛,表现白洋淀很美。
B.渲染气氛,交代背景,为后文作铺垫。
C.衬托中收,表现白洋淀人民的抗日力量。
D.衬托人物,为老头子的出场作铺垫。
(三)《阿长与山海经》一、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保姆忘却佩服讨厌B.规矩耐烦菩萨郑重 C.恭喜臂博磨难大抵 D.淡薄哀悼掳去和蔼2.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憎恶(wù)惶(huáng)急诘(ji é)问惧惮(dàn) B.咒(zhòu)骂寂寞( mò) 书籍(jí) 翅膀(bǎng) C.疏(shū)懒霹(pī)雳震悚(sǒng)怨(yuàn)恨 D.模(mó)样孤孀(shuāng)精致(zhì) 搜集(jù)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____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__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②____过一宵,__可以随意使用。
③__除却革命党,____那时还没有。
④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__不做门房,__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A.只要……便但……因为虽然……但既……又 B.虽然……但只要……便但……因为既……又 C.既……又只要……便虽然……但但……因为D.但……因为虽然……但只要……便.既……又4.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模拟细碎的说话声,形容絮絮叨叨的说话声),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B.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迫切地羡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C.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没有名字的好处。
),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 D.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深度大,难于测量,形容深奥,难于理解。
)5.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和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始终给“我”以深切关怀的农妇——阿长的形象。
B.本文是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
C.本文在写作手法上主要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
D.“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一句属于人物的动作描写。
6、“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
7、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 A. 保姆大抵面如土色 B. 福橘烦琐莫明其妙 C.渴慕投掷毫不相干 D. 哀悼和蔼深不可测8、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开头) B.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拟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C.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大家)D. 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两脚两手,在床中间一个“大”字,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得那么热。
A. 张开摆开压烤B. 伸开摆成挤烤C. 张开摊成挤烘D. 伸开摊成压烘10、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11、对本文题目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阿长这个不识字的劳动妇女与历史名著《山海经》联系起来,看似矛盾,实则令人好奇,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B.作者称"长妈妈"为阿长,显然是因为儿童时期讨厌她的缘故,到了中年这种情绪仍未消除。
C.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表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
D.题目用的是作者46岁写作时的口气,用阿长称呼很合适(四)《背影》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1.交卸()2.狼j í()3.妥帖()4.tuí唐()5.琐xiè()6.晶莹()2、选词填空: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 B凄惨 C暗淡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 B.妥帖 C.可靠3、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
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四、阅读训练: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段选自____ __,作者是________,文体属于_______散文;这段文字中,人物是 ____;这段文字真切感人,原因在于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并写出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2.根据大意,为文中四个括号里空缺的词语,选出正确的一项( )A.纵探移斜B.探攀缩倾C.屈扶探伏D.侧扒提扭4.文中记叙了父亲的三句话,在表达上起的作用是( )A.衬托B.画龙点睛C.渲染气势 D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5.这段文字中,人物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事情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