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小麦高产创建问题及技术对策

合集下载

小麦田间高产管理措施

小麦田间高产管理措施

Z a i p e i j i s h u在小麦生产中,播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两者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

本文主要针对小麦4个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查苗、补苗、间苗、浇水、施肥、除草、化控、防治病虫害以及收获等,以为实现小麦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一、出苗至分蘖期管理1、查苗、补苗、间苗小麦出苗以后应及时深入田间进行查苗,如发现缺苗断垄问题,应及时采取补种措施。

补种应利用经催芽处理的同品种种子,方法是将小麦种子放入水中浸泡8小时左右,捞出后放在温室环境中催芽,要使种子保持湿润状态,待小麦种子露白后可进行补种。

如果田间有大量的疙瘩苗,要及时间除,使麦苗整齐均匀,在田间分布合理。

根据小麦地的肥力及目标产量确定基本苗数量,一般每公顷应保苗270-330万株。

2、追施分蘖肥小麦出苗后15天左右,即进入了分蘖期,到越冬前如果土壤中的养分不足,植株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状态,麦苗的生长比较缓慢,秧苗弱小,分蘖量少,应选择在雨天追施分蘖肥。

每公顷施尿素90-105公斤,可促进小麦早分蘖,增加有效分蘖数量。

3、浇水如未降雨的天气持续20天以上,在高温的条件下会出现干旱,土壤墒情变差,小麦因水分不足而生长缓慢,分蘖量减少,应及时向田间灌水。

浇水应采取喷灌的方式,以使水量均匀,水量以保证能将根部土壤湿透为宜。

浇水后观察,如地表出现板结应及时中耕,以将板结消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4、化学除草在小麦种植中常伴随杂草的侵扰,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不及时除掉杂草,会形成杂草与麦苗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的局面,不利于小麦的生长,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小麦除草多采用化学除草的方式,入冬前是化学除草的良好时期,由于此时的气温比较高,杂草已基本出土,但田间的草量仍较少,初生杂草幼嫩,其抗药性比较差,而且麦苗还处于初期生长中,未形成荫蔽,利用这一时机喷施灭草剂,可以提高灭草剂的利用率,保证药效。

因此,此时采取化学除草措施可达到用药少,效果好的目的。

小麦超高产创建影响因素探讨

小麦超高产创建影响因素探讨
X N Qn I ig—go I a ,WA G J n —cu , U J g h a , H O Qa u ,Y N Y n N i g h n Y i —c un Z A i a n n,
LU Z a I h o—y ,JAN Ho g—mig e I G n n ( a ti cdm giu ua c ne,Y n i 6 50, hn ) Y n A ae yo r l rl i c a fA c t S e s a t 50 C i a2 a
气 候 、 培措 施等 都 是 影 响小 麦 产 量提 高 的 重要 栽 因素 , 明确这 些 因素 的影 响对 小 麦 超 高产 创 建会 起 到重要 作 用 。
断增 加 , 小麦 的需 求 逐年 增 加 。据估 计 到 2 3 对 00 年 中国将 增 加 3×1 。 口, 0人 以人 均 年 供 应 粮 食 40k 0 g的安全线 计算 , 需增 加粮 食 1 0 0×1 g 4 0k,
最 关键 的影 响 因素 , 根据不 同的地 力类 型选 择 要
收 稿 日期 :0 1 0 ・ 3 21 —32 基 金 项 目: 业科 技 成果 转化 资 金 项 目( 09 B C 0 2 3 ; 农 20 G 2 6 0 0 ) 国家 现 代 小 麦 产 业 技 术体 系— — 烟 台 综 合试 验 站 ( yy net x一0 ) 烟 台 市 3;
科 学技 术 发 展 计 划 项 目(0 9 0 ) 20 19 作 者 简 介 : 庆 国 (9 1 ,男 , 士 , 艺 师 , 要 从 事 小 麦 遗传 育 种 工作 。 辛 18 -) 硕 农 主
( 台 市农 业科 学 研 究 院 , 烟 山东 烟 台 250 ) 65 0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小麦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在小麦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必须要对小麦的栽培管理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在本文中,将介绍小麦栽培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土壤肥力不足问题描述:土壤中的养分不足,无法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导致小麦生长缓慢,产量低下。

解决措施:可以通过施肥来改善土壤肥力,包括有机肥和化肥。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化肥可以针对土壤中缺乏的养分进行补充,比如氮、磷、钾等。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养分状况,科学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

二、病虫害防治不当问题描述: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袭,导致小麦生长受阻,产量受损。

解决措施: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可以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积累;选择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合理使用农药,以防治小麦的病虫害。

也要加强对小麦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

三、灌溉管理不当问题描述:灌溉不足或过量都会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灌溉不足会导致小麦缺水而生长缓慢,产量降低;而灌溉过量则容易引起小麦发生根部窒息,导致减产。

解决措施: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含水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

在小麦吐丝期和灌浆期,要增加灌溉量,以满足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而在小麦开花期和抽穗期,要适度减少灌溉量,避免小麦水分过多而引发病害。

问题描述: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施药不规范或过量使用农药,造成小麦中农药残留超标,对小麦产生不利影响。

解决措施:在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小麦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使用农药。

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当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推广,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介绍当前普遍适用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择优质小麦品种选择优质小麦品种是小麦高产的基础。

在选择品种时,应考虑叶面积指数,光温条件,病虫害抗性等因素,以确定适合本地区的品种。

二、科学施肥小麦是一种营养需求量大的作物,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小麦高产的关键。

应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肥料,并合理科学施肥。

三、避免重茬重茬会导致土壤营养失衡,病虫害滋生,根系损伤等问题,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应适当轮作,并加强土壤管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小麦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加强病虫害防治,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控制病虫害。

五、合理控制灌水量小麦生长发育需要适量的灌溉水,但过量的灌溉会使农田产生水渍,导致水泡病、浸润病等病害滋生。

应根据土壤情况和降雨量合理控制灌水量,避免过量灌溉。

六、科学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小麦高产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选垄、揭盖、跟肥、松土等措施。

应根据小麦的实际生长情况,结合本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等多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小麦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可以保证人们食用小麦的安全性。

要严格把控小麦种子的来源,对小麦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生物制剂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严格管理,对采收后的小麦进行质量检测等措施,确保小麦产品的安全性。

总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方案

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方案

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方案一、引言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起着重要作用。

在当前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创建和试验小麦高产的方法和技术,为小麦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二、目标设定1. 创建小麦高产的模式和技术体系,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2. 提高小麦抗病虫害、逆境等的抗性,提高品质和品质稳定性;3. 推广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种植条件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三、方法与步骤1. 优选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种植条件的优良小麦品种,进行品种和株型选择试验。

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且稳定的优质品种供农民种植。

2. 施肥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肥料配方和施肥措施,确保小麦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结合土壤质量和小麦生长需要,确定合理的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同时,加强农民对肥料管理的培训,提高其施肥水平和技术水平。

3. 病虫害防治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通过定期观测和数据分析,早期发现和预警病虫害的发生。

结合农业部门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4. 灌溉技术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农田,开展小麦水分利用和节水灌溉技术的试验与推广。

通过有效的土壤水分管理和灌溉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抗旱能力。

5. 栽培管理加强小麦的栽培管理,包括种植密度、播种深度、间隔时间等因素的调控,以及及时的耕作、除草、松土等措施。

通过科技手段和现代农机设备的应用,提高小麦的栽培效率和质量。

6. 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小麦高效栽培技术的培训班、讲座和技术推广会等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和推广小麦高产技术。

通过技术指导和实地示范,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试验示范与推广1. 试验示范选择适宜的农田进行小麦高产试验示范,并建立监测系统,跟踪记录生长情况和产量变化。

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验证小麦高产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山东省小麦高产创建主要技术措施

山东省小麦高产创建主要技术措施
泰山 2 、 农 2 、临麦 2 、 农 2 、洲 机 肥等途径 ,提高 土壤有机 质含量和 保 3烟 1 号 烟 3 元 9 6 、山农 85 、烟 2 1 等品种 。各 蓄 肥水 能力 。 39 35 45
县 ( 、区 ) 市 高产示范 区可依据 当地 的气
2精量 、半精 量播种 。运用精 量播 种 .
. ~3 0 每6 7 建成功与否 , 关键在于 良种 良法配套 。 在 计划穗数的 2 5 . 倍 , 6 平方米穗 0 3 5 7 选 择确定示 范推广 品种的 同时 ,各地必 数 3 万 ~3 万 ,每穗粒数 4 ~4 粒,于 须 加强栽培 技术的集 成与配 套 ,因地 制 粒重 4 ~5克 , 8 2 穗粒重23 . 克左右1分蘖成 67 宜集 成和组装 与种植 品种相 适应的主推 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 , 6 平方米基本苗
铃薯等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好肥料 , 生产 品种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 4配 方施肥。 . 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 的无公害、绿色环保农产品备受市场欢迎。 产业链 ,环环都增收;富了村 民,火 物需肥 规律 ,在 项 目区内全面实行 测土
了村庄 。村里通过招商 引资新上 了工业项 配方施肥 , 以提 高肥 料利用效率 , 促进节 目, 建成一处商贸综合新 区, 建起了社区服 本增 效。一般高 产创建地 块总施肥 量为 务大楼和农 民健身广场, 能容纳40 0 余户的 每 6 7 6 平方 米施有机 肥 30 ~4 0 千 克, 0 0 00
收在望 。

三是搞好培训与服务 。 过举 通
办培训班 、现场会 、媒体宣传等多 种形 式,对 示范区农技人员和农民 进行 技术培
食高产 创建作为 今年农业 工作的重
点来抓 ,成立 了粮食高产创 建活动

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提高小麦产量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管理、品种改良和土壤改良等方面探讨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一、农业管理农业管理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农业管理方法:1. 合理施肥:小麦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合理的施肥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供足够养分供给小麦生长。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类型和小麦的生育期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2. 控制病虫害:病虫害是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采用轮作和间作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小麦的产量。

3. 合理灌溉:小麦生长期需求适宜的水分供应,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确保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根据小麦的生育期和土壤的含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的时机和水量,避免过度或不足灌溉。

二、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高产、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品种改良方法:1.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小麦品种的杂交,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利用杂交育种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的性状。

2. 基因改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对小麦的基因进行改造,可以获得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基因改良可以提高小麦的抗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进而提高产量。

三、土壤改良土壤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和土壤结构对小麦的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加强土壤改良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1.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为小麦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适量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2. 调节土壤酸碱度:土壤的酸碱度对小麦生长有着直接影响。

小麦要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小麦要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小麦要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确保小麦高产稳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

小麦要高产,关键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优良品种选育、合理的田间管理、科学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下面就分别对这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 优良品种选育: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石。

品种选育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要求选择适当的小麦品种。

优良品种应具有高产、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等特点。

要加大品种的选育研究力度,提高品种的适应性和农艺性状,以推动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水平的持续提高。

2. 合理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环节。

田间管理包括适时的耕作、合理的水分管理、科学的密植和套作等。

适时的耕作包括种子的播种、追肥、培土等。

合理的水分管理要根据小麦的吸水特点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确定灌溉的时机和量。

科学的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密植过度会导致养分竞争和病虫害的发生。

要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选择适当的密度。

合理的套作可以提高土壤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科学的施肥:小麦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科学的施肥是实现小麦高产的重要手段。

施肥应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土壤供肥能力,科学选择肥料和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小麦的追肥应注意追氮、磷、钾等主要养分以及微量元素的供应。

要合理利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品种的特点,采取合理的肥水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的流失。

4.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是指通过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加强苗期管理,优化田间结构等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综合治理是指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选择药剂,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展。

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 20 0 8~ 0 9年 烟 台市 小 麦 高 产 创 建 概 况
20 0 8年 以来 , 台市 连 续 两 年 在 全 市 范 围 内 烟 开展 小 麦 高 产 创 建 活 动 。两 年 共 安 排 小 麦 “ 、 十
2 高产 创 建 活 动 中存 在 的 主 要 技 术 问题
因之 一 。
1 7 0
2 1. 00 1
2 4 播 种质 量参 差不 齐 .
作 物杂志
Co s r p 积 累了较 为 丰 富 的 高 产 经 验 , 成 了较 为 先 进 的 形
良好 的播 种 基 础 是 小 麦 高 产 的 先 决 条 件 , 但 从 调查 中我 们 发 现 由 于受 各 种 复 杂 因素 的 影 响 , 播 种质 量 往 往 难 以得 到 有 效 保 障 , 点 表 现 在 以 重
中 , 亩高 产 攻 关 田最 高 产 量 出 现 在 20 十 0 8年 ( 实
打产 量 达 标 情 况 见 表 1 , ) 品种 为 洲 元 9 6 产 量 3 9,
为 1 0 . 5 g h 达 标 的 1 13 6 2 k/ m ; 4个 万 亩 方 平 均 产
量 为920 2 g h 2 . k/ m 。在 高 产 创 建 活 动 的 带 动下 , 全市 小 麦 在连 续 5年 丰 收 的基 础 上 , 上 新 台 阶 。 再
度 不 够 , 上 整 地 粗 放 , 壤 耕 层 内悬 空 不 实 , 加 土 难
面积 分别 达 到 2 8 h 和 45 O m , 20 68 O m 4 h 比 0 7年 增 加 10 .4倍 和 8 7 .5倍 ;09年 单 产 750 gh 20 0 k/ m
以 上 和 9O 0 g hn 以 上 的 面 积 分 别 达 到 0 k / r
20 0 8年 全 市 小 麦 平 均 单 产 55 5 g h 2 0 6 k/ m , 0 9年
全市 小 麦 平 均 单 产 56 9 g h 分 别 比 20 7 k/ m , 0 7年
增 4 8 和 6 9 。全 市 高 产 面 积 明显 增 加 ,0 8 .% .% 20
以达 到 小 麦 播 种 的 土 壤 质 量 要 求 , 而 使 麦 苗 抗 从
旱、 寒能力下降。 抗
2 3 底 氮 肥 施用 比率不 适 宜 .
3 4 h 和 70O m , 20 64 O m 8 h 比 0 7年增 加 17 . 7倍 和
1 . 5倍 。 19
表 I 十 亩 高 产 攻 关 方 实 打 产 量达 标 情 况
产攻 关 田 单 产 难 以 稳 定 达 到 或 超 过 1 0 k / 05 0 g h 在 两 年 2 十 亩 方 中 , 实 打 验 收 仅 有 4处 m, 5处 经
产量 达 到 创 建 目标 要 求 , 功 率 仅 为 1 % 。 这 里 成 6
面反 映 的问题 很 多 , 了气 候 等 自然 因素 外 , 术 除 技 层 面还 有 于烟 台市 两年 高产 创 建 实践 , 析 了 小 麦 高 分 产 创 建 中存在 的主 要 技 术 问题 , 品 种 选 用 、 高 从 提 播 种质 量 、 水 运 用等 方 面提 出 了对策 建议 。 肥
关键 词 小 麦 ; 高产 创 建 ; 术 问题 ; 策 技 对
解 决 的技 术 问 题 困扰 着 我 们 , 出表 现 在 十 亩 高 突
尽 管 近年 来 在 高 产 地 块 大 力 推 广 了 氮肥 后 移
技 术 , 肥 中氮 肥 施 用 比率 过 高 的 问题 有 所 改 观 。 底
但实际生产 中, 尤其在 肥力水平 较高 的地块仍存
在 底 氮施 用 超过 5 % ~ 0 , 致 冬 前 生长 偏 旺 , 0 6% 导 后 期 遇 不 良天气 出 现 严重 倒 伏 , 重 下 降 的 问题 , 粒
尤其在 20 0 8~2 0 0 9年 度 的 高 产 攻 关 中表 现 的 较
作者 简介 : 王延利 , 高级农艺师, 从事小麦生产技 术研 究与推广工作
收 稿 日期 :0 9— 9—0 ; 回 日期 :0 9—1 一2 20 0 3修 20 I 5
为突 出 , 是 本 年 度 实 打 产 量 未 能 达 标 的 主 要 原 也
年单 产 75 0 g h 以 上 和 9O 0 g h 以上 的 0 k/ m 0 k / m
随着 玉 米 收 获 机 械 化 程 度 的 提 高 得 到 广 泛 推 广 。
但 生 产 实 际 中也 产 生 了 一些 突 出 问题 , 机 械 性 如
能差 、 手 素质 低 、 作 不 规 范 等 导致 秸 秆 切 碎程 机 操
作 物 杂志
Cos rp
2 1. 00 1
烟台小麦高产创建 问题及技术对策
王廷 利 林 建 材 陈 红
( 山东省烟 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0 1 山东烟 台) 24 0 ,
摘 要 为 了提 高 小 麦 高 产 技 术 水 平 , 研 本
以上 结 果 表 明 , 创 建 过 程 中还 有 一 些 亟 需 在
2 1 品种 选 用不 突 出 .
百 、 、 ” 高 产 创 建 示 范 方 1 3个 , 验 收 , 千 万 亩 0 经 有
5 4个 创建 方 达 到 创 建 目标 , 占总 数 的 5 . % 。其 24
两年 来 有多 达 1 5个 品种被 烟 台 市各 地 高产 攻
关所 选 用 , 能 突 出重 点 , 用 品 种 较 为 杂 乱 。 而 没 选 山东 省 中西 部 小 麦 主 产 区 因 集 中 选 用 了 济 麦 2 2 等几 个 品种 , 成 高 产 栽 培 技 术 攻 关 , 取 得 了 良 集 则 好效果 。 2 2 秸秆 还 田质 量 不 高 . 近年 来 , 有机 肥 来 源 减 少 的条 件 下 , 秆 还 在 秸 田成 为增 加 土 壤 有 机 质 最 有 效 的 办 法 之 一 ¨ , j 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