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
篇默写第三讲十年真题—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优质PPT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64篇默写
第三讲 十年真题
十年真题
【2020年】
篇默写第三讲十年真题—高考语文一 轮专项 复习优 质PPT
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 “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016年】
篇默写第三讲十年真题—高考语文一 轮专项 复习优 质PPT
篇默写第三讲十年真题—高考语文一 轮专项 复习优 质PPT
6.【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篇默写第三讲十年真题—高考语文一 轮专项 复习优 质PPT
篇默写第三讲十年真题—高考语文一 轮专项 复习优 质PPT
2.(2018年全国II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 “__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__”, 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名句名篇默写 课(全国通用版)

2.(2019·全国Ⅱ卷,16,6分,难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文化传承与理解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邹忌修八尺有余 , 而形貌昳丽 ”, 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 覆压三百余里 , 隔离天日 ”两句, 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余音袅袅 , 不绝如缕 ”两句,写 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解析(1)根据题目中“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的提示作用,确定要 默写的句子。注意“昳”的正确书写。
7.(2018·全国Ⅲ卷,16,6分,难度★)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文化传承与理解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 虑思考,却“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不如登 高之博见也 ”。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 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 倾颓也 ”。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小楼昨 夜又东风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分析提供的 情境。(1)注意“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2)注意“回顾汉代历 史”,(3)注意“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无尽愁绪”等关键信息。 还要注意“博”“颓”“似”等字的写法。
④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
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
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
“
,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
高考语文必背初中古诗文默写39篇

高考语文初中考纲默写篇目1.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 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0.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名篇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7篇)(含解析)

名篇名句默写名篇名句默写选择性必修中册7篇《屈原列传》(1)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士遭受排挤的社会现实。
(2)司马迁连用两个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屈原诚实不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引出下文写屈原由于心生怨愤而作《离骚》。
(3)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约,用词含蓄隐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做了铺垫。
(5)我们读屈原的《离骚》,会发现屈原在诗中经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做出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人格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对《离骚》高度评价,称它兼有《国风》的“_____________”和《小雅》的“______________”。
(8)《屈原列传》中阐明《离骚》治国理想“靡不毕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出当时朝廷小人当道的黑暗现实。
(10)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做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轮专题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名篇名句默写一.默写(共20小题)1.(2023春•许昌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两句别出新意,写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悲剧美。
(2)巴蜀之地历来充满神秘,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借用神话传说对蜀道的开凿进行了浪漫而又夸张的描写。
(3)《离骚》中“,”两句表现了屈原追求理想、坚守高洁的品质、纵死不悔的情怀。
2.(2023春•江门期末)补充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的诗句是:,!(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
(3)“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与节操,象征着知音与年华,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
3.(2023春•南安市校级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塑造了一个自信的子路形象,他在述志时,设想自己治理的国家内忧外患的两句是:“,。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担心言路不通受到蒙蔽,就应该“”;如果担心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应该“”。
4.(2023春•肥城市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四选三)(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话语,鼓励学生不要顾及老师年长,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认可公西华关于宗庙和会同看法的两句是:“,?”(3)在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作者极写洞庭湖水面宽阔及水的力量之大的两句是:“,。
”(4)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了在美玉一般的空灵画面上,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恰如仙境一般的两句是:“,。
01 语文必修上册-2024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练习之名篇名句默写汇编(教师版)

2024年新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语文必修上册名篇名句默写汇编1.《短歌行》曹操(1)曹操《短歌行》中,比喻人生短促的句子是: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曹操《短歌行》中,以贤者比喻高空明月的句子:“明明如月,何时可掇?”(3)比喻贤才还未找到方向和归宿的句子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4)用谦虚的态度说明人才越多越好、尽可能的接纳贤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5)优待贤才的态度的句子是: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6)出自《诗经·郑风·子矜》,曹操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7)用典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让天下人才都归顺的句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1)写诗人自我表白、表明心志的句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写诗人厌恶官场的句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心系田园的句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写诗人退隐田园生活的句子: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条件的句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6)写诗人房前屋后环境的句子: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7)写乡村常见之景的句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8)写诗人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的句子: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9)写回归田园轻松愉悦之情的句子: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文章的主旨句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纷纷到来的句子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过渡到梦境的句子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板块七名篇名句默写60名篇名句默写——读懂选准正确书写

学案60名篇名句默写——读懂选准,正确书写复习任务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写对字。
知识图要活动一理解到位,读懂选准(一)准确理解每一篇背诵篇目1.翻译为先,背默全篇对于高考要求背诵的每一篇诗文,要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再对文本完整翻译;在理解课文语句和段落意思的基础上,根据文脉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逐层背诵。
之后再默写。
默写的时候要做到“三到”——手到、眼到、心到,这样可以强化记忆的效果。
2.理解为先,透彻全篇对于情境式默写,不能想着走捷径——从现成资料中或者网上找来情境式默写汇编习题做和背,因为情境式默写的前提是考生对所考查篇目的句子含意要真正理解,死记硬背则收效甚微。
而且,还要对文中重要的手法弄通弄透,对段落和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要熟悉,还要能够将文中的名句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
(二)准确理解试题情境,保证选对句子情境式默写在于命题人在题干表述中有一定的限定和提示,需要据此来搜寻、确定所要填写的句子。
命题人在情境中的设题角度主要有:1.语义解释型。
即对要求填写的空缺内容有解释性表述,要求考生依据这些提示信息作答。
例:[2022·新高考Ⅰ卷(山东、江苏版)第17题(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提示语“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便是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解释。
2.关系补充型。
即在题目中设置一定的背景,作为所填内容的原因、结果、转折、递进等条件,考生依次推出答案。
例:[2020·全国Ⅱ卷第16题(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默写】名篇名句默写》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了解考情自2014年起,全国新课标卷设置的都是情境提示型的默写题(2013年及以前都是记忆型默写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而非机械识记能力。
内容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1)范围稳定。
只考《考试说明》规定的64篇,不涉及课外名句。
如2021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分别出自《左传·曹刿论战》《庄子·逍遥游》、郦道元《三峡》、白居易《琵琶行》、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范仲淹《岳阳楼记》。
(2)重点突出。
①突出先秦、唐宋时期的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②突出孔子、白居易、苏轼、范仲淹等名家名篇,如2021年全国乙卷考查了白居易的《琵琶行》;③突出对关键字的考查,如同音字、通假字、生僻字等。
如2017年江苏卷“,而不知其所止”,考生易将填空处“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中的“冯”写成“凭”,就属于对通假字理解错误。
(3)题型稳定而又富于变化。
稳定的是,一般三句六空(或两句五空),或一诗一文,或两文一诗;变化的是,题型由语境式填空题变为情境式填空题。
(4)多考查以下类型的句子:①富有哲理性的句子;②抒发爱国情怀,表明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襟的句子;③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④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等方面的句子;⑤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⑥使用各类手法的句子。
如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Ⅲ“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中填写的两句就属于第②④类。
2.注意四类易错字:生僻字、同音异义字、同义异形字、通假字(1)生僻字。
如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翱翔蓬蒿之间”中“翱翔”“蓬蒿”易写错。
(2)同音异义字。
如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羽扇纶巾”中“纶”,常误写为“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分篇默写(下)
初中50篇
01、论语十二则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
是: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
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
是:
,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6.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在
在
,
彼竭我盈;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的时候;有利于追击的时机是 ,的时候。
7.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
。
人恒过,然后能改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
句子是:
,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
是:
,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一轮专 项复习
0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 中造就 的
?
,
,
,
,
,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孟子重视人才成长的主观因
2.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是表明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曹刿论战 《左传》
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
么?
,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
么?
,
,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
军?
,
,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
在?
,
,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素
?
,
,
,
,
,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然喻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
是:
,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错误是正确的先导”这种观点接近的语
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是:
,
。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
是:
,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2鱼我所欲也 (选自《孟子》) 1. 《鱼我所欲也》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4.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的目的。
虽欲言,无可进者
5. 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妾、客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
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5.《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
是:
,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
是: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
,
,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篇默写初中篇默写—高考语文一轮专 项复习
05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战国策》)
1.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 大小,设三等奖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书谏寡人者,受上赏;能谤讥于市朝,受中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的好局面。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邹忌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看出 齐威王受了蒙蔽。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