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201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
整理前的书架
整理后的书架
把同类的东西 放在一起就叫源自做分类。二、选定标准,分类计数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按气球的形状,你能用 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 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 吗?(提示:可以画一画、 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
三、动手操作,表示结果
我是这样摆的,先 分一分,再数一数。
我是这样表示的。
四、认识象形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按颜色分类
介绍: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问题: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2.按形状分 类
五、研讨其他标准
还可以怎样分?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把车涂上颜色
5
3
分类
8 1
10 9 8 7 6 5 4 3 2 1
9
2 6
10
7
4
分 类
今天你学到 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作业:第30页练习七,第3、4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1)喜欢什么动物的人数最多? (1)喜欢熊猫的人最多。
(2)喜欢哪两种动物的人数同样多? (2)喜欢猴子和猫的人数同样多。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喜欢什么动物的人数最少?
给这些同学分类。
(1)按不同的活动分一分,填写下表。
4
5
3
6
(2)如果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大人 孩子 人数 8人 4人
男
女
人数 6人 6人
分类标准不同,分得结果也不同。
按树叶的种类分一分,再涂一涂、填一填。
6 4 3 3
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数量
会飞的 不会飞的
3
6
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数量
4条腿 6
2条腿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会飞的比不会飞的少多少只?
345
交流展示:数一数,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呢? 你会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结果吗?展示你的方法。
象形统计图 像这种把同类事物排成一列画出的图,叫象形统计图。
说一说: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345 记录和呈现方式虽然不同,但分类结果都相同。
交流展示:你还能按照什么来分类呢?说一说,用自 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并展示结果。
一(1)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况如下图。 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
人数 3 6 6 7 8 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1)喜欢什么动物的人数最多? (2)喜欢哪两种动物的人数同样多?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1)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况如下图。 根据统计图填写统计表。
人数 3 6 6 7 8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3.分类和整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按照课本提示对气球分别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分类,体会到分类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地运用。
通过思考分类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分类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进而认识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7页《分类和整理》1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按单一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核计活动。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两个书柜。
(一个乱摆放的,一个摆整齐的。
)问:你喜欢哪一个书柜?为什么?学生口答。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学生觉得亲切、自然、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新知识的兴趣。
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思想教育。
二、新授探究一:初步感知什么叫分类(1)、课件出示两组照片,应到学生观察,思考:同学们发现了什么特点呢?(2)、汇报交流。
(3)、小结。
像图片上的这样把用处相同或者特点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分类。
探究二:感知分类要有标准,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按照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讨论汇报。
按照颜色来分一分,结果和前面的一样吗?讨论汇报。
探究三:认识统计图(课件出示象形统计图)告诉学生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提问:(1)、哪种形状气球最多?哪种现状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体会分类,然后再探究具体的分类,提供的材料都是学生特别喜欢玩的,学生可以用分类的的知识解决所出的问题,探究的难度逐步提高,既让学生学会了分类,又认识了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是针对一年级学生开展分类和整理活动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分类和整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分类和整理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引导和培养,逐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类和整理活动。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分类和整理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分类和整理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分类和整理的教具,如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的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和整理?让学生初步感知分类和整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类和整理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进行分类和整理。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如按照形状、颜色等进行分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分类和整理方法,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①按水果种类分。 ②按卡片形状分。
(1)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 再涂一涂,填一填。
( 5 )个 (4 )个( 6 )个 共( 15 )个
(2)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 再涂一涂,填一填。
( 4 )个 (5 )个( 6 )个 共( 15 )个
生活中的分类
垃圾分类
书店分类
衣柜分类
同学们,今天的 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 获呢?
课后作业
分类整理自己的书包
(标准:书和本子分类、书的大小分类、学科分类)
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 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这么多的气球, 可以怎样分类呢?
形状 颜色
按形状分类
同桌两人合作: 从学具袋里拿出气球卡片 1、动手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形状各有几个。 2、把数出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学习单上,并互
相交流记录结果。
按颜色分类
同桌两人合作: 从学具袋里拿出气球卡片录在学习单上。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教学课件-分类与整理

最喜欢 的动物
人数 3 6 6 7 8
最喜欢 的动物
人数 3 6 6 7 8
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1)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最多? 喜欢熊猫的人最多。
(2)喜欢哪两种动物的人同样多? 喜欢猴子和猫的人同样多。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答案不唯一 喜欢什么动物的人最少? 喜欢乌龟的人最少。
按男、女分:
性别 男 女 人数 7 7
按是否带包分: 类别 带包 没带包 人数 6 8
分类标准一致,分类结果就一致;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多样。
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呢?你有什么发现?
按大人和孩子分:
类别 大人 孩子 人数 8 6
按男、女分:
性别 男 女 人数 7 7
按是否带包分: 类别 带包 没带包 人数 6 8
图形 圆 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个数 4 3
3
5
6
3
4
(2)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类别 个数
平面图形 15个
立体图形 13个
图形 圆 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个数 4 3
3
5
6
3
4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个数 15个
13个
(3)根据分组的结果,与同桌互相提一个问题。
按大人和孩子分:
类别 大人 孩子 人数 8 6
按男、女分:
性别 男 女 人数 7 7
按是否带包分: 类别 带包 没带包 人数 6 8
将分类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 简单的统计表。
交流:观察下面三个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同样是这些人,分类结果却不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沟通。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沟通、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一年级数学教案 分类与整理 精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一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
教材分析:《课标》中1-3年级学段目标:“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事物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和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本单元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初步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在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后,选择不同标准分类方式,并将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开阔学生视野。
学情分析:我班学生虽然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所以我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分类与整理的过程,理解分类的必要性。
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体验活动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灵活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分类与整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运用,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教学准备:教师:房间模拟图、玩具、服装图、各种动物图、各种图形的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气球、水果、帽子卡片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这几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相辅相成,互不可分。
学习方法:实践操作法、交流感受法等。
教学策略:策略一:创设情境,感知单一标准的分类策略二:小组合作,体验不同标准的分类策略三:游戏活动,巩固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与整理
一、创设情境,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
整理前的书架
整理后的书架
问题:如果要看《365夜故事》,你更愿意从哪个书架上找?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选定标准,分类计数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 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 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 一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三、动手操作,表示结果
我是这样摆的,先 分一分,再数一数。
我是这样表示的。
四、认识象形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按颜色分类
介绍: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问题: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2.按形状分 类五Βιβλιοθήκη 研讨其他标准还可以怎样分?
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把车涂上颜色
问题: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完成:1. 按水果的种类分一分,在教材上涂一涂、填一填。 2. 按卡片的形状分一分,在教材上涂一涂、填一填。
七、布置作业
作业:第30页练习七,第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