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囚绿记》同步练习精选语文九上

合集下载

第2课《囚绿记》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1doc初中语文

第2课《囚绿记》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1doc初中语文

第2课《囚绿记》同步练习(语文版初三上)1doc初中语文第一部分: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2分〕急不暇.择〔〕移徙.〔〕淅沥..〔〕..〔〕葱郁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2分〕⑴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

它仍旧,仍旧,仍旧同时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⑵它慢慢失去了的颜色,变成,变成;枝条变成,变成,看起来病了的小孩。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用得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A、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郁的年华。

B、我慢慢为这病损的枝叶悲伤。

C、我不得不变更的打算……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D、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4.对本文主题的明白得,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哪一种较不适宜?假如你都不同意,请在D的后面写出你的明白得。

〔3分〕A、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B、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操纵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

关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讲,让它生活在最合适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这也许确实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C、像颂扬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5.指出以下句子的修辞方法:〔3分〕⑴它是生命,它是期望,它是慰安,它是欢乐。

〔〕⑵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着雨水。

〔〕⑶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6.填在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004年包头试题〕〔2分〕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射得。

打开书,走进的思想丛林,我们便会顿觉异香充满,,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

当我们与书中那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生命曾经隐忍的种种深义。

A.炯然有神五彩缤纷陶然自得形色各异B.炯然有神五彩缤纷沁人肺腑形色各异C.目光炯炯五光十色陶然自得形色各异D.目光炯炯五光十色陶然自得形形色色7.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4年包头试题〕〔2分〕A.我校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条件,强化治理体系,形成了正确的教学思想和办学特色。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 同步练习2[n]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囚绿记 同步练习2[n]

囚绿记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1、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得赶紧走(d )娇弱(ji o)茎叶(j ng)B、瞥见(pi )移徙(x )蕈菌(x n)C、干涸(k )揠苗助长(y n)嵌入(qi n)D、孔隙(x )囚系(j )婆娑(s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葱笼淅沥攀缘怜悯B、莫生脉络纤细繁茂C、公寓喜悦常春藤诚心诚意D、猗郁琼浆玉液直接了当简漏3、文章以为线索,借“绿”抒发了。

4、“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一句交待了什么内容?5、联系上下文,指出句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⑴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生的欢喜:⑵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珍重:⑶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

可怜:⑷我起来观看这被幽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绿友:6、《囚绿记》的作者,文体是。

二、同步解读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

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5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11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

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的。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出。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至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当公寓里的伙伴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囚绿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囚绿记

二十四囚绿记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春天,一根孱弱的藤蔓穿过窗棂的孔隙探进头来,我一眼瞥.见了它。

它是那么纤.细,仿佛一碰就会断掉,如涸辙..里一尾奄奄一息的鱼,让人心生怜爱。

我对它视同至宝,急不暇择地要给它施肥,为它遮阳,替它挡风,就像“揠.苗助长...”里的那个农夫。

②夏天,它终于变得强壮。

藤蔓粗壮,叶子葱茏,脉络清晰。

因为它,使我的房屋得以蓬荜生辉。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瞥.见(piē)纤.细(xiān)涸辙..(hé)(zhé)揠.苗助长(yà)(3)第①段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找出并改正。

“揠苗助长”,引号改成书名号。

(4)第②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因为它,我的房屋得以蓬荜生辉。

2.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婆娑葱茏孔隙急不瑕择(2)移徙提防困倦视同致宝(3)峰烟公寓纤细揠苗助长(1)“瑕”改为“暇”(2)“致”改为“至”(3)“峰”改为“烽”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冈,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涌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④①⑤C.③①④⑤② D.②③④①⑤4.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排比)(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比拟)(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囚绿记同步练习语文版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囚绿记同步练习语文版1

《囚绿记》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镶嵌(xidng qidn)孔矗Gd)一丘之谿(lub)箱栩如生(xii)B.會见(piO)凹陷(wa)賂笑大方(yl)兢兢业业(jlng)C.血嚼(ztO箱(ho)辙麻竹难书(qlng)旅苗助长(只)D.卅叠(zhQ)盘叶(jlng)急不喩择(xid)心怀直测(pO)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B.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C.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D.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据报载,某市专门制泄幼小衔接课程方案,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减少半个小时,以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冇的“无缝衔接”。

专家认为,这种施活血幺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

B.当下宜身危机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已如鎗瘙希帀I,是否能够东山再起,值得打上一个问号。

C.据经营者透需,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檢概廡窕。

D.“80年代”作家毕竟在很多方而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亲空我恳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陆蠡以他淸澈如水的散文作品,在战前就与丽尼、何英芳、李广田等几位散文家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文坛上并驾齐驱。

B.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陆蠡写成了《囚绿记》,满怀深情地思念北平的一棵常春藤,祝愿和歌唱它永不屈服于黑暗,期待着与它重新见而。

C.陆蠡的散文“得到了读书界的重视”(巴金语),《囚绿记》更为人们所称道,原因是它不仅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也闪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的缘故。

第23课《囚绿记》同步练习(九上)

第23课《囚绿记》同步练习(九上)

囚绿记一.语言积累1.选出下列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组,.[ ]a涸辙gù淅沥xi 揠苗助长yàb攀缘fān 流连lián 急不暇择xiác珍重zhèn 猗郁qī毫不犹豫yùd蕈xùn菌囚系jì永不屈服yǒng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b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c如果美是专指“婆婆”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d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3.语意连贯恰当的一组是()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2,它是生命,它是希望,这是慰安,它是快乐。

3,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4,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a1243b1234c3412d43124.仿写句子:要求内容,句式和修辞手法与划线部分保持一致。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欢乐奔腾的小河;二.课堂点击:1,我为什么要“囚绿”?最后“我”又什么让“绿”恢复了自由?2,文章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历史背景说3,怎样理解“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4,作者心中的“魔念”是什么?怎样理解?5,试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

三.选段连线: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徒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

门虽是常开的,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

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3 《囚绿记》同步练习(1)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3 《囚绿记》同步练习(1)

《囚绿记》同步练习(1)一、填空10分1、《囚绿记》选自散文集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浙江天台人,原名___________。

现代_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4岁时被侵略者杀害。

二、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4分涸.辙()瞥.见()急不暇.择()揠.苗助长()蕈.菌()猗.郁()婆娑.()简陋.()移徙.()纤.细()茎.叶()陆蠡.()三、理解句子10分1、“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这个句子有语病吗?要怎样改才符合语法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这里“渡越沙漠者”与“航海者”的欢喜是否一致?说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欢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40分这房间靠南的墙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

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

当太阳照过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

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我疲惫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第23课《囚绿记》同步练习(苏教版九上)

第23课《囚绿记》同步练习(苏教版九上)

.语言积累1.选出下列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组a 涸辙g ub攀缘f 01c珍重zh 6d蕈x tn菌囚绿记,.[ ] 淅沥xi流连li cn猗郁q i囚系j i揠苗助长y a 急不暇择xi c 毫不犹豫y u 永不屈服ycng2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b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c如果美是专指“婆婆”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 女子。

d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3 •语意连贯恰当的一组是()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2,它是生命,它是希望,这是慰安,它是快乐。

3,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4,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a12 4 3 c3412 b1234 d43124.仿写句子:要求内容,句式和修辞手法与划线部分保持一致。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崎岖,我就是一条欢乐奔腾的小河;二.课堂点击:1,我为什么要“囚绿”?最后“我”又什么让“绿”恢复了自由?2,文章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历史背景说3,怎样理解“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4,作者心中的“魔念”是什么?怎样理解?5,试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

三.选段连线: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徒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

门虽是常开的,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

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的坐在我的窗前。

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精品】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囚绿记》同步练习答案word版

【精品】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囚绿记》同步练习答案word版

中学精品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第2课《囚绿记》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B(A揠yà苗助长 C茎jīng叶 D囚系xì)
2.C(留连、须得 )
3.D
4.D(A“不共戴天”应作“你死我活”。

B“寥若星辰”应作“寥若晨星”C“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5.D(A项无因果关系,B项搭配不当,C项“金秋八月”与“夏令营”矛盾)
6.例:故乡后山流下的清澈的/溪水中彩色的/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在水面追逐欢笑的。

二、中考链接
1.有点心急心情淡然欢喜欲狂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3.第⑧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链接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4.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5.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绿记同步练习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并释义。

(1)揠苗助长:()_________________
(2)淅沥:()_________________
(3)涸辙:()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
(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
作用:
(一)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

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

在我离开的时候,更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

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
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

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

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3.画线句与第一段的哪一句相照应?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最后“我”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5.联系上下文,说说粗体词语“珍重”的深刻含义。

6.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二)白鹭
郭沫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大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的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7.第五段所写的内容照应了第一段的____________一同和第二段的____________一词。

8.第四段中提到的白鹭的“美”,指的是_____________的美。

9.作者写的是白鹭,为什么又要提到白鹭、朱鹭和苍鹭?
10.第四段的意思是一些人常常忽略了生活中那些_____________的事物。

11.作者通过描写白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指出下面的句子各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并说说句中的粗体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

(3)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预,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三、表达实践
13.根据观察的结果,以“秋叶”为题作文。

参考答案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3)涸(hé),水干,枯1.(1)揠(yà),拔。

(2)淅沥(xī lì
竭。

2.(1)排比(2)比喻(3)反复(4)反复作用: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语言更加
优美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3.和“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相照应。

由于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原打算七月尾回南去,而才到七月中旬,就“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部”了。

4.如果说原想在离开的时候恢复“绿囚”的自由,是由于对它的挚爱,那么,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却是发向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5.“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6.拟人。

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7.精巧适宜8.内在
9.对比以显示白鹭的大小适宜。

10.平凡而高洁、朴素而美好
11.赞美白鹭的外在美和它所蕴含的内在美,表达作者对平凡、高洁、朴素、美好的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12.(1)排比。

“一分”、“一忽”都是很微小的计量单位,这四个加点的词突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的特点。

(2)拟人和比喻。

“时有”是常常有的意思,突出了在水田中活动,捕食小鱼,是白鹭的生活习性。

“嵌”字准确、生动,强调了白鹭
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以美感。

(3)拟人。

“每每”表明,看到白鹭晴天的清晨站在小树绝顶是常有的事;“悠然”是悠闲的样子,“绝顶”指树的最高处。

在小树绝顶,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高洁之感,超凡脱俗之美。

13.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