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字典 全草类
中草药类型

中草药类型
中草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天然药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类型:
1. 根茎类:如人参、当归、黄芪、白术等。
2. 全草类:如蒲公英、鱼腥草、益母草等。
3. 叶类:如桑叶、薄荷、艾叶等。
4. 花类:如菊花、玫瑰花、金银花等。
5. 果实类:如枸杞子、山楂、五味子等。
6. 种子类:如杏仁、桃仁、菟丝子等。
7. 树皮类:如杜仲、黄柏、厚朴等。
8. 根皮类:如牡丹皮、地骨皮、五加皮等。
9. 动物类:如鹿茸、麝香、地龙等。
10. 矿物类:如朱砂、石膏、龙骨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药的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中草药别名大全之全草类

中草药别名大全之全草类全草类★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
处方别名:地丁、地丁草、苦地丁、苦丁茶甜地丁:为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的带根全草。
处方别名:地丁、甜地丁、萝卜地丁、米布袋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的带根全草。
处方别名:紫花地丁、紫地丁、堇菜地丁石见穿: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
处方别名:石打穿、石见穿、石大川、华鼠尾寻骨风: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全草。
处方别名:清骨风、白毛藤、白面风、寻骨风、巡骨风落得打: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
处方别名:积雪曹、崩大碗、马蹄草、地钱草、落得打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水香、水泽、泽兰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佩兰、香佩兰、兰草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
处方别名:千里急、千里明、千里光农吉利: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
处方别名:野百合、鼠卵草、野芝麻、农吉利瞿麦:为石竹科植物瞿麦、石竹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巨麦、瞿麦、石竹、巨句麦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有柄石韦的叶。
处方别名:石韦、石苇、大石韦、独叶茶、石皮、石剑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荆芥、姜芥、郑芥、荆芥炭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果穗。
处方别名:芥穗、芥禾、荆芥穗、芥穗炭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
处方别名:马苋、马齿苋、马齿草、马齿菜、马铃菜、五行草瓦松: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红瓦松的全草。
处方别名:瓦松、瓦花、瓦莲花、瓦宝塔、瓦松景天茵陈蒿:为菊科植物茵陈蒿、滨蒿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茵陈、白蒿、因尘、茵陈蒿、绵茵陈、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等的全草。
处方别名:公英、卜公英、蒲公英、黄花地丁、通天草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垫状卷柏的全草。
处方别名:卷柏、万岁草、九死还魂草、卷柏炭藿香: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地上部分。
处方别名:火香、藿香、广藿香、南藿香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
处方别名:通草、通丝、通花、大通草、白通草、方通草、丝通草、通脱木混淆品: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茎髓。
中药功效汇总—全草类

凉血,利水,解毒,杀虫。治咳血,吐血,尿血,崩漏,腹水,白 浊,咽喉肿痛,痈肿,痔疮。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 水清肿热, 解热 毒肉 ,, 活泄 血泻 ,, 止鼻 血衄 ,, 利目湿赤,肿通痛乳,。喉治痹菌乳痢蛾,,肠咳炎嗽,,咳皮血肤,溃吐疡 血。 , 便血,崩漏,外伤出血,湿热黄疸,乳汁不通,痈肿疔疮,跌打肿痛 。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 脱肝,疟疾,喉痛,痈肿。(气血虚者慎服) 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 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 寐,小儿夜啼,喉痹,创伤。 用于 活血,止血,解毒。治吐血,衄血,月经不调,跌扑闪挫,痈肿疮毒 。 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虚弱咳嗽,劳伤吐血,风湿关 节清痛热, ,崩 解漏 毒, ,白 活带 血, ,外 消伤 肿出 。血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 管炎,急性肾炎。 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 气清管热炎 利、 湿白 ,带 凉过 血多 止、 血前 ,列 消腺 肿炎解、毒痢。疾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 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 毒清,热湿 解疹 毒。 ,( 利虚 尿寒 消证 肿忌 。服 治) 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 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虚寒症及阴性外疡 忌祛服风) ,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 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 疮清,热疥 ,癣 利, 湿跌 ,打 消。 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 石清,热反 ,胃 利噎 湿膈 ,, 解跌 毒打 。损 治伤 肺, 热疔喘疮咳肿,毒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 疾,尿路感染,黄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痈肿疔疮,毒蛇咬 伤祛,风肿 寒瘤 ,。 辟亦 秽可 浊用 。于 治消 伤化 寒道 、癌感症冒。头(痛孕,妇胸慎腹用胀)满,下利,遗精,鼻 塞,牙痛。 活血,止血,除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 出清血肝, ,痈 散疽 结肿 。毒 治, 瘰喉 疬痹 ,。 瘿瘤,乳痈,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 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 崩,带下。(脾胃虚弱者慎服)
中草药分类表

中草药分类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草药分类表根茎类川牛膝川木香紫萁贯众赤芍常山柴胡拳参山麦冬苍术湖北贝母北沙参板蓝根百合百部白芷滇白药子白薇白头翁白术白芍白前白茅根白蔹白及巴戟天人参八角枫根果实籽仁类大腹皮大枫子川楝子花椒楮实子茺蔚子赤小豆陈皮车前子蕤仁黑草种子决明子草果草豆蔻苍耳子补骨脂辣椒槟榔蓖麻子荜茇柏子仁莲子白芥子蒺藜胡椒白果豆蔻白扁豆预知子全草类藿香菥蓂凤尾草枫荷梨野马追菊苣飞扬草鹅不食草独脚柑冬凌草地锦草苦地丁地胆草灯心草淡竹叶木贼萹蓄大蓟垂盆草翼首草穿心莲穿心草肿节风波叶紫金牛薄荷筋骨草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蓍草花类旋覆花辛夷西红花三七花素馨花松花粉水翁花蒲黄密蒙花蔷薇花玫瑰花梅花凌霄花莲须莲房蜡梅花款冬花月季花菊花荆芥穗金银花木棉花鸡冠花鸡蛋花槐花红花谷精草黄蜀葵花丁香叶类梧桐叶香叶老虎刺芙蓉叶莽草望江南甜叶菊蓼大青叶石韦十大功劳叶山楂叶四季青桑叶三七叶人参叶龙脷叶枇杷叶罗布麻叶赶风柴大叶紫珠荷叶广东紫珠番泻叶大青叶大驳骨山香圆叶侧柏叶布渣叶牡荆叶满山红树皮类木槿皮祖师麻梧桐白皮暴马子皮秦皮关黄柏香加皮紫荆皮鸭脚木皮五加皮土荆皮山黄皮桑白皮牡丹皮救必应黄柏厚朴合欢皮海桐皮肉桂杜仲地骨皮椿皮苦楝皮白鲜皮藤木类通草天仙藤檀香苏木石楠藤油松节桑枝桑寄生忍冬藤木通络石藤龙骨风樟木青风藤了哥王薜荔宽筋藤苦木大血藤降香鸡血藤桃枝通关藤海风藤桂枝小通草钩藤黄藤槲寄生野木瓜树脂类虫白蜡乳香松香血竭天竺黄苏合香枫香脂没药芦荟琥珀安息香阿魏菌藻类竹黄雷丸海金沙猪苓银耳马勃灵芝昆布云芝海藻茯神茯苓皮茯苓冬虫夏草动物类蚂蚁鹿茸鹿鞭鹿角马宝九香虫蜂胶鸡内金蜂蜡狗鞭海螵蛸海马海龙海狗肾哈蟆油龟甲蛤蚧蜂蜜蜂房猪胆粉地龙蝉蜕蛤壳蚕沙鳖甲矿物类石燕石膏金礞石紫硇砂秋石青礞石绿矾硼砂煅石膏密陀僧芒硝炉甘石硫黄人中白人中黄滑石皂矾寒水石海藻石胆矾磁石赤石脂朱砂滑石粉白石英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细目常用全草类中药的鉴定要点全草类中药鉴别特点(一)性状鉴别全草类中药的鉴别,应按其所包括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观察。
观察草本茎时,一般按茎的形状、粗细、颜色、表面特征、叶序、花序、横断面、气、味等顺序进行。
此外,鉴别过程中,如有完整的叶、花,可在水中浸泡后展开进行观察。
(二)显微鉴别全草类中药多数为双子叶植物,少数为单子叶植物。
观察时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类型及排列方式区别是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自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维管柱。
茎一般没有周皮,由表皮行使保护作用。
表皮多由1列扁平长方形、排列整齐、无细胞间隙的细胞组成,常有角质层、气孔、毛茸、蜡被等附属物;皮层主要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靠近表皮部分的细胞常具叶绿体,故嫩茎呈绿色,有时分化成厚角组织,分布在棱角处或呈环排列;维管柱占较大比例,维管束多为无限外韧型,呈环状排列,髓部发达,髓射线较宽。
2.单子叶植物草质茎横切面最外层为表皮,向内是基本薄壁组织,其中散生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无皮层、髓和髓射线之分。
观察时应注意厚壁组织、结晶体及分泌组织等的有无及其特征。
3.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特征全草类中药粉末显微鉴别时,一般应注意观察茎叶的表皮细胞、非腺毛、叶肉组织、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花粉粒等特征;带有根及根茎者还应注意淀粉粒、导管和厚壁组织等特征。
要点来源(24种)要点主产地(6种)要点性状鉴别1.麻黄(1)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2)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3)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织,内部为薄壁组织。 3.中柱鞘 为一列或数列细胞组成,常为厚壁组织。 4.维管束 排列成环,多为外韧型维管束。 5.髓部 位于茎的中央,通常占的比例较大。
(二)粉末特征 一般应注意观察茎叶的表皮细胞、非
腺毛、叶肉组织、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 花粉粒等特征。
带有根及根茎者应注意淀粉粒、导管 和厚壁组织等特征。
草质茎的组织鉴别特征
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构造 表皮
皮层
初生构造 一列细胞
与中柱界限不清
不发达的次生构造
一般为一列细胞,有时其下 分化出薄的木栓细胞。 较清楚,有时具内皮层。
维管束
髓 例
有限外韧型,散列 于基本组织中
不明显
石斛
无限外韧型,环列,髓射线 较宽。
不同:春季最低,8至9月最高,10月以后逐 渐下降。 因此,8至9月份为麻黄最适采收 期。
【性状鉴别】
三种麻黄的共性:
均具有节与节间。表面具纵棱线。叶 退化成膜质鳞叶,基部联合成筒状。折 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髓部红棕色(玫 瑰心)。味苦涩(生物碱、鞣质)。
草麻黄
① 茎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 ②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触之微有粗
髓部 类圆形 类圆形
类三角形
【显微鉴别】
草麻黄茎横切面:
① 表皮细胞一列,类方形, 外壁厚,被较厚的角质层, 棱线较宽,棱线间有内陷气 孔。
② 棱线处有下皮纤维束。
③ 皮层较宽,有纤维束散在。
④ 外韧维管束8~10个,形 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连接 成环,呈三角形,其中两对 较大,其余的大小不等。
⑤ 髓部常含棕红色块状物, 可见少数环髓纤维。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全草类图

广藿香显微
广藿香纵切
►饮片
荆芥
►饮片
益母草
益母草植株
益母草横切
益母草显微
►饮片
薄荷
薄荷植株
薄荷叶
薄荷粉末显微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全草类图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饮片
半枝莲
►饮片
香薷
►饮片
肉苁蓉
►饮片
穿心莲
►饮片
车前草
►饮片
茵陈
►饮片
青蒿
►饮片
大蓟
►饮片
蒲公英
►饮片
淡竹叶
►金钗石斛
石斛
环草石斛
鼓槌石斛
石斛横切
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拉罗什夫科 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汗水是成功的润滑剂。 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智慧。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没有人能替你承受痛苦,也没有人能抢走你的坚强。 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却是一口一口吃来的。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中药鉴定学-全草类中药

⑤ 气微香,味涩、微苦。
草麻黄药材
木贼麻黄
① 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 ② 节间上1.5~3cm,膜质鳞叶长1mm~
2m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 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 黑色。
中麻黄 ① 多分枝,直径1.5mm~3mm,有粗糙感。 ② 节间长2cm~6cm。 ③ 膜质鳞叶长2mm~3mm,裂片3(稀2),先端
带有根及根茎者应注意淀粉粒、导管 和厚壁组织等特征。
草质茎的组织鉴别特征
麻黄
Herba Ephedrae
【历史】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茎端开花,花小而黄,簇生。子如覆盆 子,可食。”,“名得之苦麻色黄。”
为我国特产中药,其质量、产量均为世 界第一位。
【来源】 为麻黄科(Ephedraceae)植物
二、全草中药类性状鉴别 运用药用植物分类学、形态解剖学的知识, 综合鉴定。 鉴别方法:应按照其所包括的器官,如茎、 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进行。
观察草本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形状及大小 2. 颜色 3. 表面特征 4. 叶序 5. 花序 6. 茎横断面
三、全草类中药的显微鉴别 (一)草本植物茎的横切面构造, 1.表皮 通常没有木栓形成层,因此多数无周皮。表
③ 皮层较宽,有纤维束散在。
④ 外韧维管束8~10个,形 成层环类圆形。木质部连接 成环,呈三角形,其中两对 较大,其余的大小不等。
⑤ 髓部常含棕红色块状物, 可见少数环髓纤维。
三种麻黄的组织区别
草麻黄粉末:棕色或绿色。
① 表皮组织碎片甚多, 细胞呈长方形,气孔特 异,内陷,保卫细胞侧 面观呈哑铃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字典/全草类全草类—一枝黄花一枝黄花Herba Solidaginis(英)Common Goldenrod Herb别名黄花草、蛇头王、满山草、百根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decurrens Lour.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70cm。
茎直立,分枝少,基部带紫红色。
叶互生,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尖、渐尖或钝,边缘有锐锯齿,上部叶锯齿渐疏至全近缘,初时两面有毛,后渐无毛或仅脉被毛;基部叶有柄,上部叶柄渐短或无柄。
头状花序直径5~8mm,聚成总状或圆锥状,总苞钟形;苞片披针形;花黄色,舌状花约8朵,雌性,管状花多数,两性;花药先端有帽状附属物。
瘦果圆柱形,近无毛,冠毛白色。
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产于华东、中南、西南。
采制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含芸香甙(rutin)、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ferol-3-3rutinoside)、一枝黄花酚甙(leiocarposide)、2,6-二甲氧基苯甲酸苄酯(benzyl-2,6-dimethoxybenzoate)、当归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肉桂酯(3,5-dimethoxy-4-acetoxycinnamyl angelate)及2-顺、8-顺-母菊酯(matricaria ester)。
性味性平,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抗菌消炎。
用于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疮疖肿毒。
全草类—一点红一点红Herba Emiliae(英)Emilia Herb别名叶下红、羊蹄草、红背叶。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点红Emiliasonchifolia (L.)DC.的全草。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50cm。
茎分枝,枝柔弱,粉绿色。
叶互生,稍带肉质,茎下部叶卵形,攀状分裂,长4~9cm,上部叶较小,抱茎,上面绿色,下面多紫红色。
头状花序直径1~1.3cm,有长梗,花枝常2歧分枝;总苞圆柱形,苞片1层,约与花冠等长;花管状,红色,两性。
瘦果圆柱形,长5~6mm,有棱,冠毛白色,柔软。
花期春至秋季。
生于山野、路旁、村边。
主产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
采制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趁鲜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含微量氢氰酸、生物碱、酚类。
性味性凉,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利尿。
用于肠炎、痢疾、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溃疡、疮痈。
全草类—三叶鬼针草三叶鬼针草Herba Bidentis Pilosae(英)Railway Beggarticks Herb别名鬼针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的全草。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5~100cm。
茎直立,四棱形,疏生柔毛或无毛。
中下部叶对生,叶片3~7深化裂至羽状复叶,很少下部为单叶,小叶片质薄,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有锯齿或分裂,下部叶有长叶柄,向上逐渐变短;上部叶互生,3裂或不裂,线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开花时直径约为8mm,有长梗;总苞片7~8,匙形,边缘有细软毛;外层托片狭长圆形,内层托片狭披针形;舌状花白色或黄色,4~7朵或有时无,部分不育;管状花黄褐色,长约4.5mm,5裂。
瘦果线形,成熟后黑褐色,长7~15mm,有硬毛;冠毛芒刺状,3~4枚,长1.5~2.5mm。
花果期9~11月。
生于路边、荒野。
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
采制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含蒽醌甙。
性味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泻。
用于肠炎腹泻、阑尾炎、感冒咽痛、肝炎、蛇虫咬伤。
附注同属植物鬼针草B.bipinnata L的全草亦药用。
全草类—三白草三白草Herba Saururi Chinensis(英)Chinese Lizarbtail Herb别名五路叶白、塘边藕、白花莲。
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
根茎较粗,白色。
茎直立,下部匍匐状。
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3cm,基部与托叶合生为鞘状,略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3~6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心形或耳形,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5。
总状花序1~2枝顶生,花序具2~3片乳白色叶状总苞;花小,无花被,生于苞片腋内;雄蕊6,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蕊1,由4个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圆形,柱头4。
果实分裂为4个果瓣,分果近球形,表面具多疣状突起,不开裂。
种子球形。
花期4~8月,果期8~9月。
生于沟旁、沼泽等低湿处。
主产江苏、浙江、湖南、广东。
采制四季均可采,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正壬酮(mehtyl-nnonylketo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尚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篇蓄甙(avicularin0金丝桃甙(hyperoside)、芸香甙等。
性味性寒,味甘、辛。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消肿。
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脚气、妇女白带过多;外用疔疮痈肿、皮肤湿疹。
全草类—大花细辛大花细辛Herba Asari Maximi(英)Largeflower Wildginger Herb别名花脸细辛、花叶细辛、翻天印。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大花细辛Asarummaximum Hemsl.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
匍匐根状茎浅黄色,有多数肉质根,顶端通常生2叶。
叶大,质厚,卵状椭圆形,长16~20cm,宽约8~10cm,顶端锐尖,基部心形;叶柄肉质,长14~20cm,疏被短柔毛。
花大,单生茎顶,直径达6 cm,紫褐色;花柄长2~9 cm;花被筒短,裂片3,宽卵形,长约3cm,宽约4cm,基部具白色的横皱斑纹;雄蕊12。
蒴果肉质,近球形。
种子圆锥形,顶端渐尖,背面近平滑。
生于山坡林下和溪边阴湿处。
分布于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浙江。
采制春、夏采收,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等。
性味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散寒止咳,祛痰除风。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喘、风湿痛、四肢麻木、跌伤。
全草类—大蓟大蓟Herba Cirsii Jeponici(英)Japanese Thistle Herb别名将军草、牛口刺、马刺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kicum DC.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5~1m。
根簇生,圆锥形,肉质,表面棕褐色。
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有白色丝状毛。
基生叶丛生,有柄,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cm,羽状深裂,边缘齿状,齿端具针刺,上面疏生白我丝状毛,下面脉上有长毛;茎生叶互生,基部心形抱茎。
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外被蛛丝状毛;总苞片4~6层,披针形,外层较短;花两性,管状,紫色;花药顶端有附片,基部有尾。
瘦果长椭圆形,冠毛多层,羽状,暗灰色。
花期5~8月,果期6~8月。
<生于山野、路旁、荒地。
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制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物生碱;鲜叶含柳穿鱼甙(pectolinarin)。
性味性凉,味甘、苦。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附注根亦入药,功效同地上部分。
全草类—千里光千里光Herba Senecionis Scandentis(英)Climbing Groundsel Herb别名九里明、黄花母、九龙光、九岭光。
来源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scandens Buch, -Ham.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有攀援状木质茎,高1~5m,有微毛,后脱落。
叶互生,卵状三角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齿裂或微波状或近全缘,两面疏被细毛。
状状花序顶生,排成伞房状;总苞筒形,总苞片1层;花黄色,舌状花雌性,管状花两性。
瘦果圆柱形,有纵沟,被短毛,冠毛白色。
花果期秋冬季至次年春。
生于山坡、疏林下、林边、路旁、沟边草丛中。
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四川。
采制夏、秋季枝叶茂盛、花将开放时采割,晒干。
化学成分毛莨黄素(flavoxanthin)、菊黄素(chrysanthema xanthin)、黄酮、鞣质、生物碱等。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明目,止痒。
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全草类—千屈菜千屈菜Herba Lythri salicariae(英)Spiked Loosestrife Herb别名马鞭草、败毒草。
来源为千屈科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m。
根茎粗壮。
茎起立,多分枝,具1~1.5cm,先端圆钝或短尖,基部圆或心形,有的稍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花萼筒状,有12条纵棱,先端具6齿,萼齿间有尾状附属物;花瓣6,紫色;雄蕊12,6长6短,2轮;子房上位,2室。
蒴果椭圆形,全包于宿萼内。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水旁湿地。
分布全国各地。
有栽培。
采制8~9月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化学成分含牡荆素(vitex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氯原酸、鞣花酸、没食子酸、胆碱、鞣质、色素、挥发油、果胶、树脂及生物碱。
性味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毒,收敛,破经通瘀。
用于痢疾、瘀血经闭。
全草类—广金钱草广金钱草Herba Desmodii Styracifolii(英)Snowbellleaf tickclover Herb别名落地金钱草、假花生、山地豆。
来源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Desmodiumstyracifolium (Osb.)Merr.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半灌木状草本,高30~100cm。
茎直立或平卧,密被黄色长柔毛。
叶互生,小叶1~3,近圆形,长2.5~4.5cm,宽2~4cm,先端微缺,基部心形,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羽状;叶柄长1~2cm;托叶1对,披针形,长约0.8cm。
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苞片卵状三角形,每个苞片内有花2朵;花萼钟开,萼齿披针形,长为萼筒的2倍;花冠紫色,有香气。
荚果被短柔毛和钩状毛,荚节3~6。
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
主产广东。
采制夏、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黄酮甙、酚类、鞣质、氨基酸。
性味性凉,味甘、淡。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用于热淋、砂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黄疸、尿赤、尿路结石。
全草类—广藿香广藿香Herba Pogostemosis(英)Cablin Potchouli Herb别名刺蕊草、藿香。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 (Blanco) Benth.的地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