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教师听课记录-2

合集下载

教学讲课记录20160305

教学讲课记录20160305
6、学生提问
耳鸣电生理检查结果模棱两可的原因?
7、老师解答
①所用的测试手段不够灵敏;
②耳鸣信号与背景噪声之间的比率不够大而难以被辨别;
③耳鸣可能以自发活动降低的形式表现;
④耳鸣响度与其导致烦恼程度无关;
⑤耳鸣可能代表一分散现象,即是许多脑区相互关系的体现等。
小结:
耳鸣:耳中的噪声(铃声、笛声、隆隆声,等等); 耳鸣一词起源于拉丁语“tinnio”意为“丁当声”;耳鸣:声音的感觉在一侧或双侧耳,通常伴有中耳、内耳或听觉中枢部分的疾病;脑鸣:主观感觉声音在脑部而不是在耳内。
7.听诱发磁脑电图(MEG)在客观诊断耳鸣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阐明(Jacobson,1996);
8.选择注意实验显示有耳鸣烦恼者与健康人之间存在选择性听觉注意的差异;
9.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结果表明耳鸣病人的皮层活动异常(Levine,1997)。
4、学生提问
耳鸣临床检测和评价?
5、老师解答
耳鸣的发生机理不详,依然无法客观检测,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随着国内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耳鸣的诊断与治疗,也会像现在的感音性耳聋一样成为患者求医的热点,耳科医师对此应加重视。
起源于听感觉神经系统:诊治的难点和重点。
耳鸣的流行病学资料:
美国和欧洲统计:人群中约17%的人体验过耳鸣,其中3.5%严重影响睡眠和精力集中,0.8%因耳鸣而犹如残疾(disability),65岁以上老年人中耳鸣的发生率为33%。国内尚无耳鸣的流行病学资料。
年龄:耳鸣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性别:女性耳鸣的发生率略高于男性;社会经济和职业:具有高噪声暴露的手工作业者呈现出较高的耳鸣发生率;左耳和右耳的区别:左侧耳鸣的发生率略微多一些;吸烟、咖啡因和酒精:作用尚不清楚,报道不一致;儿童耳鸣:估计健康儿童中耳鸣的发生率在15-29%,而有耳科问题的儿童中耳鸣的发生率在49%。对儿童的耳鸣问题往往低估。

(完整版)耳鼻喉学习笔记

(完整版)耳鼻喉学习笔记
2/3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后者由纤毛细胞、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基底细
鼻腔的神经:包括嗅神经、感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自主神经(包括来自颈内动
副交感神经来自面神经分出的岩浅大神经,两者在翼管内组
鼻窦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上颌窦:为4个鼻窦中最大者,平均容积为13ml,有5个壁。

梨状窝
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与后壁交界处表面有5—6条纵行沟裂(形似半个剥皮桔子),居中
也可影响咽鼓管功能,易患中耳炎。
6_7岁时最显著,一般在10岁以后逐渐退化萎缩
扁桃体,是最大的淋巴组织
下极均有黏膜皱襞连接,上端称半月襞,位于舌腭弓与咽腭弓相交处;下端称三
5支,均来自颈外动脉。腭降动脉、腭升动脉、面动脉扁桃体支、咽升
伴息肉:首选手术治疗
1、滴鼻药: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 血管收缩剂、皮质类固醇激素
2、鼻腔冲洗
3、上颌窦穿刺冲洗
4、鼻窦负压置换法
1)体位:仰卧、垫肩、头低垂
2)“开”音:鼻腔封闭、负压,鼻窦正压
击出性骨折:也称眶底爆折,是当眼部受钝器伤后,眶内压力骤增,致使眶底薄弱处骨折,
Widal三联症:鼻息肉伴哮喘患者若同时伴有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则成为阿司匹林耐受
Widal三联症
鼻石:异物滞留时间长,炎性渗出物蒸发、浓缩分解出多种无机盐类,病逐步沉积于异

眶尖综合症:蝶窦炎引起可波及视神经孔和眶上裂,此时可出现眶周皮肤麻木、上睑下
向上—侵及颅内
淋巴结转移常在颌下或同侧颈上部

腺样体
, 称咽鼓管扁桃体
: 指上为腭垂(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下由舌背,两侧由腭舌弓和腭咽弓围成的环形狭

《眼耳鼻喉科护理》教案-第二章 眼睑及泪器病患者的护理

《眼耳鼻喉科护理》教案-第二章 眼睑及泪器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二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
【概述】
睑外翻(ectropion)是指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睑结膜不同程度地暴露在外。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分类
(1)瘢痕性睑外翻。
(2)老年性睑外翻。
(3)麻痹性睑外翻。
(4)机械性睑外翻。
(5)先天性睑外翻。
2.发病机制
睑裂闭合不全最常见原因为面神经麻痹后,导致眼轮匝肌收缩功能障碍;其次为并发于瘢痕性睑外翻;也可见于眼眶容积与眼球大小比例失调的患者,如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先天性青光眼等疾病引起的眼球突出;还可见于全身麻醉或昏迷患者。
【临床表现】
轻度睑外翻和眼睑闭合不全患者常见症状为泪溢,因睑缘离开眼球,泪小点不能与泪湖紧密接触;重度患者由于长时间使睑结膜不同程度地暴露在外,引起结膜充血、干燥、肥厚及角化;最后导致角膜上皮脱落、溃疡,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角膜瘢痕形成,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治疗要点】
首先针对病因治疗,一时无法去除病因者,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角膜。
《眼耳鼻喉科护理》课程教案
本课标题
第二章眼睑及泪器病患者的护理
课次
授课方式
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安排
学分
授课对象
院系、专业:护理专业
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眼耳鼻喉科护理》,主编:席淑新,复旦大学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目标
1.识记睑腺炎、睑板腺囊肿、急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的概念。
项目三泪液排出系统障碍
任务一泪道阻塞或狭窄
【概述】
泪道阻塞或狭窄是指泪道的各部位,如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鼻泪管等,因先天或外伤、炎症、肿瘤和异物等因素引起管径狭窄、阻塞,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致泪溢。

耳鼻喉小讲课记录

耳鼻喉小讲课记录

耳鼻喉小讲课记录
时间:XX年XX月X日
课程名称:耳鼻喉小讲课
讲课记录:
一、耳聋的概述:
1、定义:人听觉系统中的传音、感音或分析综合部位的任何结构或功能障碍,都可以表现为听力不同程度减退,轻度者重听,重者称为聋。

临床上统称为聋病。

2、耳聋和言语的关系:听觉在言语形成中起着接受语声刺激,进行模仿以及监测和矫正自身发声的双重作用。

3、耳聋的分类:
4、耳聋分级:我国习惯以言语频率500Hz、1000Hz、2000Hz
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分贝数为准进行分级。

以单耳听力损失为准。

分五级。

轻度耳聋:听低声谈话有困难,语频平均听阈26dB40dB
中度耳聋:听一般谈话有困难,语频平均听阈41dB55dB
中重度耳聋: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语频平均听阈56dB70dB
重度耳聋:耳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语频平均听阈70dB90dB
极重度耳聋:耳旁大声说话听不清,语频平均听阈大于91dB
二、传导性聋
1、定义:由于外耳和(或)中耳的疾病,使进入内耳的声能减弱,所造成的
听力损失称为传导性聋。

2、病因:
(1)畸形②炎症③阻塞④鼓室硬化症
3、临床特点:
(2)听力损失不太严重,Ac小于60dB
(3)耳鸣,低调声。

(4)纯音听阈曲线:Bc正常,Ac平坦or低频损失,曲线呈上升型。

4、治疗:大都可手术治疗,效果好。

不愿或不能手术者可戴助听器。

讲课评价:
1、课堂组织有序,声音宏亮,课堂内容安排有条理;
2、演示及讲授相结合,吸引学生,针对性强。

(鼻炎耳鼻咽喉科课件)02 鼻炎耳鼻咽喉科教案(5年制)2017

(鼻炎耳鼻咽喉科课件)02 鼻炎耳鼻咽喉科教案(5年制)2017

noseli@
➢ 概述:关于耳鼻咽喉科学
鼻科学: 鼻内镜外科(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 鼻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学
➢ 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后端距离 咽鼓管咽口1~1.5cm;
➢ 下鼻道(inferior meatus):前上方有鼻 泪管(nasolacrimal duct)开口,有上颌 窦穿刺进针点;
➢ 鼻疖(furuncle of nose): ➢ 诊断:
鼻尖部或鼻前庭皮肤红肿,肿胀可能侵及面部周围组织,有触 痛。晚期有脓头突出,破溃后流出脓液,有时排出绿色脓栓。 ➢ 鉴别诊断: 鼻前庭炎、鼻部丹毒、鼻前庭皲裂、鼻前庭脓疱疮; ➢ 并发症: ➢ 鼻部软骨膜炎;颊部及上唇蜂窝织炎;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 栓塞;
➢ 鼻腔炎性疾病,即鼻炎(rhinitis): ➢ 病毒、细菌、变应原和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
的鼻腔黏膜的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 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 分为急性和慢性鼻炎2类。
➢ 急性鼻炎: ➢ 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称“感冒”。 ➢ 病因:鼻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 ➢ 诱因:全身及局部因素; ➢ 临床表现:
➢ 慢性鼻炎: ➢ 病理和分型: ➢ 慢性单纯性鼻炎:下鼻甲海绵状血窦呈慢性扩张和通透性增加;
淋巴细胞浸润; ➢ 慢性肥厚性鼻炎: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膜和骨的局限性或弥
漫性纤维组织增生、肥厚。
➢ 慢性单纯性鼻炎: ➢ 症状: ➢ 鼻塞、多涕、头痛、嗅觉减退,偶尔耳鸣和听力减退。
体征:下鼻甲肥大,鼻腔通气空间狭小,鼻腔可见分泌物。 ➢ 检查:下鼻甲肿胀,分泌物粘稠;
➢ 鼻疖(furuncle of nose): ➢ 临床表现:

耳鼻喉教研活动记录(3篇)

耳鼻喉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耳鼻喉科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探讨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四、参与人员耳鼻喉科全体医护人员五、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简要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此次活动的必要性,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提高耳鼻喉科诊疗水平。

2. 专题讲座(1)主讲人:张医生主题: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张医生首先介绍了过敏性鼻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随后,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张医生详细讲解了药物治疗、免疫疗法、手术治疗等,并结合临床案例,分享了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

(2)主讲人:李医生主题:慢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李医生从慢性鼻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入手,详细讲解了慢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同时,李医生还分享了慢性鼻炎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 互动环节在专题讲座结束后,参会人员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针对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张医生和李医生分别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使大家对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案例分析(1)主讲人:王医生主题: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王医生首先介绍了中耳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随后,针对中耳炎的治疗方法,王医生详细讲解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并结合临床案例,分享了治疗中耳炎的经验。

(2)主讲人:刘医生主题:鼻窦炎的诊断与治疗刘医生从鼻窦炎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入手,详细讲解了鼻窦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

同时,刘医生还分享了鼻窦炎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 总结与展望主持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对提高耳鼻喉科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主持人对今后耳鼻喉科诊疗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医护人员对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知识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2)积极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3)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提高整体诊疗水平;(4)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班保护鼻子听课记录及评课怎么写

中班保护鼻子听课记录及评课怎么写

中班保护鼻子听课记录及评课怎么写时间:2024年9月10日地点:中班教室教师:张老师听课主题:保护鼻子的重要性听课记录:1.教师导入: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物体并提问:“我们用鼻子做什么?”孩子们积极回答:“闻味道”、“呼吸”等。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鼻子的功能和重要性。

2.教师示范:教师拿出纸巾,并将其放在鼻孔前扇动,示范鼻子在鼻毛和黏膜的保护下,避免灰尘和细菌进入呼吸道。

3.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分发纸巾给每个孩子,并引导他们将纸巾插入鼻孔前方扇动,让孩子们感受到鼻子的保护作用,并提醒他们保持鼻子干净,不要乱摸。

4.教师讲解:教师讲解一些常见的鼻子问题,如流鼻涕、打喷嚏等,并向孩子们介绍如何用纸巾擤鼻涕和遮住口鼻打喷嚏。

5.学生互动: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表达对于保护鼻子的认识和经验,并互相学习和交流。

6.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评课:本节课在引入问题时采用了启发式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通过示范和实践的环节,孩子们亲自去感受鼻子的作用,增加了他们的互动性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解环节生动有趣,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本节课中,教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增加了孩子们对于保护鼻子的正确认识和经验的积累。

教师在总结环节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再次强调保护鼻子的重要性,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引导。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湿纸巾或酒精棉球,教孩子们正确擦拭鼻子,增加实践的场景感。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针对孩子们的发言提问,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进一步丰富课堂的互动和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引导孩子们了解和保护鼻子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

保护五官教研活动记录

保护五官教研活动记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加剧,五官疾病逐渐增多。

为了提高五官疾病防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五官健康意识,我校特开展保护五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五官疾病的认识,掌握五官疾病的防治方法,为学生的五官健康保驾护航。

二、活动时间2022年3月10日三、活动地点我校会议室四、活动主题保护五官,健康生活五、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五官科专家进行主题讲座,主要内容包括五官疾病的种类、病因、症状、防治方法等。

专家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教师们对五官疾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 互动环节在讲座结束后,教师们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专家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使教师们受益匪浅。

3. 实践操作为了提高教师们对五官疾病的防治能力,活动安排了实践操作环节。

教师们分组进行眼部、口腔、耳鼻喉等五官的检查和护理操作,专家现场指导,确保教师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 教学研讨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将五官健康知识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

大家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五官健康意识,将五官健康知识融入各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提高教师对五官疾病的认识,掌握五官疾病的防治方法。

2. 增强教师对五官健康教育的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五官健康意识,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七、活动反思1. 教师对五官疾病的认识不足,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

2. 学校应加大对五官健康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五官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五官健康。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1. 定期开展五官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教师对五官疾病的认识。

2. 加强与五官科专家的合作,开展实践操作培训。

3. 将五官健康知识融入各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临床表现:
1、症状:
(1)耳痛:可向头部或牙放射。小儿表现为哭闹、抓耳。鼓膜一旦穿孔,疼痛缓解。
(2)全身症状:发热、畏寒、怠倦、食欲下降。小儿全身症状重,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3)耳聋:听力下降及耳鸣,穿孔后听力可提高,耳疼加重时可被忽略,可伴眩晕。
(4)耳漏:穿孔流脓,性质为血→粘脓→脓。
最常见致病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
分离出的病毒主要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三、感染途径:主要为咽鼓管逆行感染,次为鼓膜外伤,少数为血行感染。
四、病理:
病原大多来自咽鼓管,中耳的粘膜病理改变可分为四期。
(1)充血期(2)渗出期(3)化脓期(4)融合期
2、检查:
(1)耳镜检查: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上可见扩张的、呈放射状的血管。以后,整个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鼓膜穿孔大多位于紧张部。
(2)触诊:乳突部轻压痛,鼓窦区较明显。小儿乳突区皮肤可出现轻度红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听力检查:传导性聋。
(4)血象:WBC升高,1万~2.5万,中性粒细胞升高,穿孔后正常。
③鼓膜切开术,指征:鼓膜已有小穿孔但引流不畅;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膨出明显,经上述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小儿鼓膜厚,不易溃破,及时切开可预防乳突炎及慢性中耳炎。
(3)病因治疗和预防:去除鼻、鼻咽、鼻窦的病灶。
(4)炎症完全消退后,鼓膜仍不愈合者,可做鼓膜修补术。
八、预防:锻炼,预防和治疗上感。传染病预防,陈旧性鼓膜穿孔及
(5)细菌培养。
六、鉴别诊断:
1、急性外耳道炎;2、急性鼓膜炎。
听课记录
七、治疗:原则控制感染,引流通畅,病因治疗,预防并发症。
(1)全身治疗: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2)局部治疗:
①鼻腔用药:减充血剂喷鼻,以利恢复咽鼓管功能。
②鼓膜穿孔前,用2%酚甘油点耳,可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用3%双氧水洗耳,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氯霉素甘油或氧氟沙星滴耳液。
山西医科大学听课记录表
时间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授课班级
临床
课程名称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任课教师
贺小玲
课程性质:基础课口专业基础课口专业课√
听课后总体印象:优√良口中口差口
听课记录
一、定义: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
二、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培养阳性率70%,时期不同,病菌不同。
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综合性评价或建议
1.课堂组织有序,声音宏亮,课堂内容安排有条理
2.演示及讲授相结合,吸引学生,针对性强。
学生学风情况(如:学习气氛、出勤、吃零食、看报刊玩手机及打瞌睡交头接耳等)良好
教室保障情况(如:电教设备、门窗桌椅、噪声干扰等)良好
问题处理(教务处填写):
听课人:张芩娜听课时间:10月0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