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广场
柏林十大著名景点简介

柏林十大著名景点简介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下面是柏林十大著名景点的简介。
1. 柏林墙纪念馆柏林墙纪念馆位于柏林墙的最后一段遗址上,它展示了德国分裂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墙的建设及其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地方,游客可以了解德国分裂时期人们的苦难和不屈精神。
2. 勃兰登堡门勃兰登堡门是柏林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建于18世纪末,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
这座门是柏林的象征,也是德国的国家象征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柏林市中心的美丽景色。
3. 普鲁士博物馆普鲁士博物馆是欧洲最有价值的科学和艺术博物馆之一。
它收藏着各种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和历史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巨大的宝石展览,展示了一些最昂贵的珠宝。
4. 柏林大教堂柏林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之一,是巴洛克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
这座教堂位于市中心的一个小岛上,是柏林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卓越的建筑艺术和壮丽的宗教艺术。
5. 柏林动物园柏林动物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园之一,拥有超过1万个物种。
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家庭出游的地方,孩子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动物,也可以在这里学习到许多有趣的知识。
6. 德意志国会大厦德意志国会大厦是德国议会的所在地,是柏林最现代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的内部和外部都非常壮观,游客可以从这里欣赏到柏林市中心的美丽景色。
7. 波茨坦广场波茨坦广场是柏林最著名的广场之一,位于勃兰登堡门旁边。
这里是柏林的购物和娱乐中心,同时也是德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8. 柏林卡特尔教堂柏林卡特尔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位于斯泰林湖畔。
这座教堂是一座非常古老的教堂,但它的外观非常亮丽,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柏林最美丽的建筑之一。
9. 摩天大楼柏林的摩天大楼是柏林特有的建筑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Alexanderplatz的电视频率塔。
这里是柏林最高的建筑之一,可以欣赏到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

8日|代建筑Time+Architectu赵力ZHAOLi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的城市设计UrbanplanningofPotsdamPlazainBerlin,Germany摘要波茨坦广场的规划建设很好地反映了现代城市设计实施的全过程。
本文简述了波茨坦广场由总体城市设计到区块城市设计,再到最后的建筑设计的步骤.在不同阶段中规划师、建筑师的分工、合作.以及与普通群众的交流沟通.并把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与波茨坦广场的城市设计做了简要的横向比较,旨在更深八地了解波茨坦广场设计的启示和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责任。
关键词城市设计总体规划区块规划分工与合作激进与保守ABSTRACT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PotsdamPlazareflectsthewholeprocedureofhowmodernurbanplanningiscarriedoutperfectlyThisarticlebrieflyreviewshowplannersandarchitectscooperateduringthevariousphasesfrommasterplantoplanandtoarchitecturaldesign.andthecommunicationbetweenplanners.architectsandthecommonpublicMoreover,thisarticlecomparestheurbanplanningofPotsdamPlazawiththatofLujiazuiditrictinPudong.ShanghaiKEYWORDSUrbanplanning.MasterPlan.ZonePlan.DivisionandCooperation.RadicalandConservatlve中图分类号:TU9848(516).Tu98416(2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684X(2004)0308—06二战之前波茨坦广场曾经是资本主义的牙城和欧洲最大的交通要塞有”欧洲的交叉点“之称.然而.二战战火把它夷为平地柏林墙将波茨坦广场分为两部分+东西柏林统之后+广阔的空地开始开发成为当今欧洲最大的工地现场;当时的柏林政府将波蒗坦广场地带的土地拍卖给奔驰-克莱斯勒(DaimIerChrysler)、日本索尼fSony)阿西亚布朗波威利(ABB)等跨国公司。
世界十大CBD (不准)

世界十大中心商务区(CBD)1.纽约曼哈顿(Manhattan,New York):曼哈顿特区位于美国纽约市,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这个特区建筑经典,人口稠密,景点众多,企业聚集密密麻麻,也是整个纽约最富有的地区,我们熟知的世界金融中心华尔、帝国大厦等就是位于曼哈顿特区,其东侧有联合国总部大楼。
2.芝加哥卢浦区:卢浦区(The Loop),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传统中央商务区所在地,现在为美国第二大中心商务区,仅次于纽约曼哈顿。
著名建筑有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家庭保险大楼、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楼、国家历史地标、美国第一高楼——西尔斯大厦。
3.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伦敦金融城分为两部分:新金融城和老金融城。
老金融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变迁已经无法时代的要求和需求,相比之下新金融城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新老金融城相隔不远,互相呼应,共同为英国的经济做着贡献。
新金融城林立着伦敦难得一见的高楼大厦,汇集了大量的银行、证券交易所和黄金市场等机构。
4.巴黎拉德芳斯(Paris La Defense):是法国主要的中心商务区,位于塞纳河畔,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迄今为止已有1500多家各类法国五百强企业甚至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入驻,区域功能完善,代表作者法国的经济繁荣,巴黎的地标建筑新凯旋门就坐落于此。
5.柏林波茨坦广场:波茨坦广场是柏林的新中心,柏林的高楼几乎都集中于此。
波茨坦广场周围全是由知名建筑师设计的龙威建筑,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Sony中心和奔驰中心都在这里。
6.新加坡CBD:位于新加坡河南岸,占地面积为82公顷,是亚洲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全岛最密集的写字楼群,聚集了大量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行业的企业。
7.香港中环:顾名思义位于中国香港,是香港最早开发的商业中心和政治中心,林立着众多高楼大厦;同时也是著名的购物中心,美丽的维多利亚港就濒临于此,被称为“世界三大也将之最”,享誉世界8.上海陆家嘴:陆家嘴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黄埔江河畔,与外滩隔江相望。
城市更新拆除重建的国外案例

城市更新拆除重建的国外案例国外的城市更新拆除重建案例众多,下面将列举10个不同国家的具体案例。
1. 纽约,美国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项目是城市更新的典范。
该项目将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了一个线性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高线公园的建成不仅改善了该地区的环境质量,还促进了周边房地产的发展。
2. 伦敦,英国伦敦东区奥运村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遗产项目,将原本废弃的工业用地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区。
奥运村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住房,还配备了公园、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环境。
3. 柏林,德国柏林市中心的波茨坦广场重建项目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更新工程。
该项目修复了二战期间被摧毁的建筑,还修建了一座新的文化中心,成为了柏林市的新地标。
波茨坦广场的成功重建为柏林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和商业机会。
4. 巴塞罗那,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奥林匹克村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遗产项目。
该项目将原本废弃的港口区域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区和公园。
奥林匹克村的建成不仅改善了该地区的居住条件,还提升了巴塞罗那的国际形象。
5. 多伦多,加拿大多伦多的金融区重建项目将原本老旧的工业区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商业中心。
重建后的金融区拥有高楼大厦、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设施,成为了多伦多的商业中心和旅游景点。
6. 悉尼,澳大利亚悉尼港区重建项目将原本废弃的港口区域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心。
重建后的港区拥有高楼大厦、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设施,成为了悉尼的商业中心和旅游景点。
7. 上海,中国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城市更新的典范。
该区域在1990年代开始规划和建设,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商业金融区。
浦东新区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上海的国际形象,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8. 东京,日本东京银座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区,经过多次的城市更新,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购物和娱乐中心。
银座地区的更新项目不仅改善了该地区的商业环境,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波茨坦广场)

1989年东西德合并,柏林的重新统一给长期处于分裂 状态的东西两部分城区带来了建设的契机。德国政府决定 迁都柏林,并进行城市的重新规划和大规模的建筑修建工 作。1991年,德国政府将这块城市中心空地重设为市中 心,把土地拍卖给了奔驰· 克莱斯勒、日本索尼、阿西 亚· 布朗· 波威利等跨国公司并采取了国际招标方式规划建 设。作为德国二战最大的项目,波茨坦广场的总建筑面积 为120万平方米。
但是感觉十分内向,与周围的街道缺乏交流。
奔驰区块 by Renzo Piano
Piano的设计遵循了总 体方案,并且与地块的西南 角现存建筑——国家图书馆 形成了良好的对话。这个方 案不仅延续了原有的波茨坦 大街,而且创造了新的步行 街,新老步行街把地块分成 了三部分,并且在老的波茨 坦大街的尽端形成了一个广 场。
其实,关于柏林城市建设传统与现代的争论 由来已久,而明确的纲领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87 年为庆祝柏林建城750周年而举行的国际建筑展 览会。在展会上,负责新建部分的保尔•克莱奥提 出“批判性重建”的口号,“旨在鼓励传统与现 代的对话,而不是过于简单化地强调两者之间的 对立。……它只是在鼓励城市的单独元素(建筑、 街区、街道、广场)自由、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自 主发展的同时,根据城市的历史和场所精神所形 成的秩序结合到一个更大的整体中来.
尺度相对宜人
城市设计作为一个事件
施工的现场成为一个重点的公关工程: 一年一度的“夏季施工现场” ,利用工地举办各种文化 活动,有一次邀请舞蹈大师,为起重机编了一场芭蕾舞。
使工地成为一个观光景点
旅客咨询中心:
在施工过程中,为参观者提供讯息咨询的info box,开放期 间每年吸引了165万参观者。不仅为柏林市民提供柏林未来 景象的描述,也为游客提供了解这个欧洲最大工地的机会。 该中心成为柏林除勃兰登堡门外最受欢迎景点
波茨坦广场详细分析

历史回顾
时间 14世纪 19世纪以前 19世纪 19世纪中叶至下半叶 20世纪中期 1961年 1989年
事件
背景 柏林与它的姐妹城市科恩同时建 立于施普雷河两岸
内城入口
弗里德里希大帝内城规划 柏林成为德意志的首都,欧洲大 都市
欧洲交叉口 毁于二战 东西柏林 雷区 重建
波茨坦广场兴建火车站,第二次 工业革命 盟军轰炸柏林,城市严重破坏 柏林墙的建立 柏林墙推倒,冷战结束
新波茨坦大街
老波茨坦大街
小街道
3.剧院广场 剧院广场作为老波茨坦大街的 收头,可视为街道空间的扩大。 它背靠着音乐剧院和娱乐场两 栋建筑,面向老波茨坦大街敞 开,广场空间本身的围合感和 形体感很弱,并不着意于自身 独立性的塑造,反而与街道空 间融为一体,使得街道具有了带 状广场的意味。
戴比斯群体
SONY区块 区块 约13.65 54.75
ABB&T区块 区块
5 50
5 42 40
5 57
2.分区各建筑项目技术指标:
区位 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 ) 用地面积(ha) 建 筑 面 积 ( 万 m2 ) 地上部分) (地上部分) 办 公 其 中 居 住 混 合 面积(万m2) 比例(%) 面积(万m2) 比例(%) 面积(万m2) 比例(%)
居住 办公 商业 文娱
波茨坦广场功能分区示意图
区域内的空间体系
建筑一空间关系
波茨坦广场建筑一外部空间关系的模式为:以空间形态为主导,建筑为围合空间服务。 城市空间本身是一个具有三维特质的积极要素,而建筑是构建空间的二维立面。 1.波茨坦广场项目技术指标:
区位 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 总用地面积(ha) 总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万m2) 容积率 建筑密度( ) 建筑密度(%) 全区平均建筑密度( ) 全区平均建筑密度(%)
《波茨坦广场》欣赏

《波茨坦广场》欣赏作者:杜义盛来源:《世界文化》2009年第09期波茨坦广场位于德国柏林市中心地带,交通与商业的繁荣地区,1914年凯尔希纳创作《波茨坦广场》(题图)时,有5条大街直接交汇于此。
近旁就是柏林火车站,车辆和旅客来往日夜不绝。
据当时的一本《柏林旅游指南》介绍,说该市的人口已达两百万之多,每天大约有5000辆电车次穿过广场。
此外还有公共汽车、马车、人力车、自行车在此穿流不息。
交通拥挤,常有事故发生。
“指南”还专门为此提出安全警告。
广场周围设有许多旅店、商店、餐馆和咖啡馆,当然也是妓女们经常出没和招揽顾客的地方。
画家1911年来柏林后就经常在此写生作画,描绘街景和广场上的夜生活,为我们留下不少杰作。
画面背景左侧那个高大的、带有柱像支撑的圆屋顶大楼兴建于1912年,内设电影院和剧院,还有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咖啡馆——皮卡底里咖啡屋。
凯尔希纳经常出入其间。
中间那座红色的高楼是一家很大的百货商店,可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们全部成为重磅炸弹的牺牲品。
现已一无所存,只有画面还能使健在的老人们重温旧梦。
百货商店屋顶上那个巨大的圆钟,时针正好停留在12点上,说明已是午夜时分,广场上人流也逐渐稀少,正是妓女们最为活跃的时光。
前景上的这两个女主人公就是这样可怜的下层人物。
但她们打扮得并不花枝招展,也不卖弄风情,则像是深夜匆忙回家的良家少妇。
她们目不斜视,体态端庄,脚下的圆形安全岛很像舞台上随着演员移动的活动灯光,加强了人物轻盈快速的步履,散发出诱人的青春活力。
主人公矜持稳重的举止,即使深更半夜,最老练的嫖客,在她们面前也不敢轻举妄动。
其实妓女们之所以如此矫揉造作,并非装摆门面,提高身价,而是与当时的治安条例有关。
由于波茨坦广场人员复杂、事故繁多,因此1911年警察作出明确的规定:“禁止在广场猥亵调情、长时期停立或来回游荡。
”艺术评论家玛格达莱娜·默勒在评论这幅画时,也提到当时的官方规定说:“如果妓女言行像体面的女人那样得体,建议柏林的警察不要去管她们……她们应着淑女服饰在街上轻盈而过,任何有失检点的细微动作都有可能让警察缉捕队的侦探们从天而降”。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系设计

Water System Potsdamer Plaza / Atelier Dreiseitl景观场所尺度城市公园广场水景亲水德国柏林Atelier DreiseitlWater System Potsdamer Plaza, Berlin, Germany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系设计Location: Berlin项目地址:德国柏林Client: City of Berlin, Daimler Chrysler Immobilien项目委托:柏林市政府,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Area: 1,3 ha项目面积:1.3公顷Completion: 1998建成时间:1998年Award: 2011 DGNB Silver Sustainable urban district所获奖项:2011年DGNB可持续城市区域设计银奖标志性的波茨坦广场承载着东、西柏林分裂而遗留的历史创伤。
如薄沙般浅浅的流动台阶在微风拂动下,形成波光粼粼的韵律表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亲水、戏水乐趣。
此城市水景设计使得波茨坦广场成为柏林著名的游览场所之一。
这一城市水景设计之中蕴含的理念即为,雨水在降落之地即应被就地使用。
在波茨坦广场,绿化屋顶和非绿化屋顶的结合设计可以获取全年降雨量。
雨水从建筑屋顶流下,作为冲厕、灌溉和消防用水。
过量的雨水则可以流入户外水景的水池和水渠之中,为城市生活增色添彩。
植被净化群落融入到整个景观设计之中用以过滤和循环流经街道和步道的水质、水体,而无任何化学净水制剂的使用。
湖水水质很好,为动植物创造了一个自然的栖息场所。
同时,由于净化雨水的再利用,也使得建筑内部净水使用量得以减少。
自1998年建成之后,波茨坦广场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空间重获生机的成功案例。
在这里,城市生活、杰出的建筑创作和魅力的水景实现了和谐统一。
The iconic Potsdamer Plaza bridges the scar left by the wall between East and West Berlin. A veil of shallow flow-steps create a rhythmic surface of shimmering waves,providing multiple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to cross and interact with the water. This urban waterscape has contributed to make Potsdamer Plaza one of the most visited places in Berlin.The idea behind this important urban waterscape is that the rainwater should be used where it falls. At Potsdamer Plaza, a combination of green and non-green roofs harvest the annual rainfall. Rainwater then flows through the site’s buildings and is used for toilet flushing, irrigation, and fire systems. Excess water flows into the pools and canals of the outdoor waterscape creating an oasis for urban life. Vegetated biotop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overland landscape and serve to filter and circulate the water that runs along streets and walkways, all without the use of chemicals. Th e lake’s water quality is excellent forming a natural habitat and fresh water usage in the buildings has been reduced. Since 1998, Potsdamer Plaza stands a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a revitalized open space where city life, prestigious architecture, and the beauty of water are in harmon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比斯群体:一个多功能商贸 区,其功能主要有办公、居住、 购物、餐饮、剧院、旅游住宿 等。 负责这一区域的设计师伦 佐.皮亚诺(Renzo Piano)遵循 了希尔默和萨特勒的总体方案 构想.并且与地块西南角的现 状建筑一国家图书馆形成了良 好的对话。它不仅延续了原有 的波茨坦大街.而且新老步行 街把地块分为几个部分并在老 波茨坦大街的尽头形成了一个 广场。同时,通过控制建筑的 尺度,以缩近建筑与人的距离, 希望借此将城市秩序引入人的 生活,通过街道把开放的空间 串联起来形成了新的混合体。
戴比斯群体平面示意
索尼中心: 索尼中心:赫尔 穆 特 . 杨 (HelmutJahn)负 责规划。包括索 尼欧洲中心、办 公楼、电影中心、 宾馆等等。所有 建筑围绕一个 4000平方米的内 向广场展开,建 筑群紧凑鲜明, 富于现代感和技 术感。 其中的建筑 以其纯净透明的 玻璃立面和“漂 浮”在内部广场 上的“富士山屋 顶”在波茨坦广 场地区成为独特 的标志。
二战后,德国被柏林墙一分为二, 而柏林墙正是从波茨坦广场上划过, 这片热土顷刻变成了死亡地带。老的 波茨坦广场被战火几乎夷为平地,以 后28年间无人可以自由通过这一片荒 芜之地。 波茨坦广场地理位置横跨于西德与东 德之间,这意味着它依然是城市的关 键部分。但柏林墙的建立使得两边的 往来被切断,广场自身也成为了一片 被遗弃的荒地。
A+T综合建筑群 A+T综合建筑群
思路:先总体规划再分块开发 思路 总规方案:坚持“建筑的方块 总规方案 分布加短窄街道穿插”的欧洲 传统城市模式,这能延续传统城 市交融紧凑的结构,同时方案 “不赞成高楼”也令其与柏林 传统建筑相称。 分区规划:在柏林波茨坦广场 商业中心内,建筑主要分为三 大部分:一是由奔驰公司投资 建设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建筑 群(戴比斯群体);二是索尼 公 司 旗 下 的 索 尼 中 心 ( Sony Center);三是ABB公司名下 的A+T综合建筑群。这三部分 在功能和设计上均各具特色。
东西德统一后,波茨坦广场原 址的空地被政府拿出开发,拍卖给 了奔驰-克莱斯勒、日本索尼中心、 阿西亚·布朗·波威利等国际性巨型 民间资本,在他们的参与下,广场 迅速成为了新柏林最受瞩目的地区。 新广场三个区块总面积约12万平方 米,总建筑面积80万平米。
奔驰区块模型
索尼中心 重建: 重建 东西德统一后,波茨 坦广场原址的空地才 被开发。他们主要拍 卖给了奔驰-克莱斯勒 (戴比斯群体)、日 本索尼中心、阿西 亚·布朗·波威利(A+T 综合建筑群)等国际 性巨型民间资本。 戴比斯群体
城市中心街区典例分析——柏林波茨坦广场 柏林波茨坦广场 城市中心街区典例分析
城市区位
波茨坦广场位于东边的柏 林行政中心与西边的商业 中心之间,位于德国柏林 市繁华地段布赖特沙伊德 广场。
波茨坦广场位置示意图
波茨坦广场北侧是莱 内大街,西邻艾希霍 恩大街,东侧是莱普 齐格广场;广场中心 位于波茨塔默大街与 埃伯特大街相交处
A+T 综 合 建 筑 群 : 格 拉 西 (GiorgioGrassi)担任主要设计者, 面向波茨坦广场的建筑有进入广场 地铁站的独立入口,与之毗邻的四 个小街坊均为八层建筑且都有向附 近开放空间敞开的院落。该规划充 分体现了对德国建筑传统的尊重。 建筑师用了五个u形、H形和水滴形 的块体来组织全局,这些建筑体量 除了在街角的水滴形办公楼高一些 外形象统一、色彩一致,连开窗方 式也均衡划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波茨坦广场区位示意
历史背景
波茨坦广场 (Potsdame‘platz)与莱比锡 广场(kipziger_platz)一起 作为一对姊妹广场,历史 上是柏林的文化与生活中 心。
18 世纪初期,波茨坦广场还仅 仅是波茨坦大门城墙下一个交通分 流性质的广场。当波茨坦城铁站竣 工后,它逐渐成为城市中人流和商 品的集散地。二战之前,它是未经 任何规划而发展起来的欧洲最大交 通要塞,也是人口高度集中的“混合 ”型广场。这里曾是1939年原来城市 的中心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