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年社区建设回顾与展望

合集下载

中国社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China's Community Development: Retrospect
and Future Prospect
作者: 李东泉[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中国行政管理
页码: 77-8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社区发展;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居民参与
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区发展实践的历程、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未来社区发展的多元合作路径。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运动式、大规模的社区发展运动,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作用,但由于不尊重居民意愿,存在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地方,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后,社区发展政策发生转变,但依然是自上而下式,转以基层政权建设为主要目的,缺乏对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的鼓励。

近年来,民间开展了多种类型的社区发展实践,呈现与政府力量相呼应的多元发展格局。

新形势下,政府应重新认识社区发展的本质内涵,确立自己的合适定位,放手培育社会力量,与居民和社会力量一起,形成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发展战略。

足迹·中国社区建设历程

足迹·中国社区建设历程

足迹·中国社区建设历程作者:来源:《中华儿女》2020年第12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构建起区、街道、居委会三级城市基层政权组织体系,城市居民委员会开展公共福利、治安保卫、调解纠纷等工作,为社区建设的产生奠定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建设”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

根据不同阶段社区的建设内容及特点,可将社区建设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社区服务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90年)这一阶段,社区建设以服务为核心。

1986年,民政部首次把“社区”概念引入城市管理,提出要在城市中开展社区服务工作。

1987年,民政部召开“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提出城市社区服务应从老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困难户服务、儿童服务、家庭服务以及其他便民服务做起。

1989年9月,民政部在杭州召开“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会议”,要求在全国普遍开展社区服务工作。

這一时期,中国的社区建设以社区服务为主,以民政服务为重点。

中国在开展社区服务过程中,不断扩大服务对象、扩展服务内容,社区服务对象由民政对象扩大到全体居民,社区服务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民政服务内容。

社区建设试验探索阶段(1991年~1999年)这一阶段,我国政府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并开始进行社区建设。

1991年,时任民政部部长崔乃夫指出:“社区建设是健全、完善和发挥城市基层政权组织职能的具体举措,是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基础工程。

”1998年,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变更为“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社区建设被纳入国家行政职能范围。

1999年,民政部制定《全国社区建设试验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建设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步骤以及工作内容。

这一时期中国社区建设突破社区服务范畴,具有更丰富内涵与内容。

上海、青岛、南京、杭州等城市积极探索社区建设路径,初步积累社区建设经验。

社区建设全面深化阶段(2000年~2009年)这一阶段,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正式推广,社区建设核心工作为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社区建设发展历程

社区建设发展历程

社区建设发展历程社区建设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定居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密切相关。

下面将按时间顺序描述社区建设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1. 早期定居阶段: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开始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

人们开始建造简单的住所,形成最初的社区。

这些社区经常是以家庭或部落为基础,人们通过合作共同面对生存压力、提供保护和分享资源。

2. 农业时代: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人类发明了农业,并开始种植和养殖。

这一发明对社区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

人们建立了定居点,形成了农村社区。

社区的生活逐渐规范化,人们开始组织农业劳动、分工协作。

农业进一步推动了社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

3. 都市化阶段: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大城市的出现成为社区建设的新特点。

这些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聚集在一起。

城市社区逐渐出现各种职业和社会组织,有效地满足了不同需求和利益集团的要求。

4. 工业革命和城市化: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在欧洲和北美爆发。

工厂的建立和大规模生产引发了城市化浪潮,迅速推动着社区建设的进程。

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住房、交通、公共设施等建设得到重视。

同时,工会和社会组织的兴起也为职工和社区居民争取权益提供了空间。

5. 现代社区的发展:20世纪后期至今,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对社区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地理界限和社交界限被打破,虚拟社区的概念出现。

同时,社区参与和居民自治的重要性得到认可,各地纷纷推出社区参与计划和政策,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社区建设发展历程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从简单的居住集体到现代的城市社区,人们对于各个社区层面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

在未来,随着科技和全球化的推进,社区建设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社区建设工作总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社区建设工作总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社区建设工作总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社区建设工作总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23年已经到来,回首过去,我们的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回顾过去的工作,找出问题所在,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社区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回顾过去1. 社区环境的卫生整治在过去几年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社区的环境进行了卫生整治。

我们组织了环卫志愿者开展定期巡视,并对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回收等方面进行了宣传,提高了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了生活垃圾的产生量。

2. 社区文化建设我们发扬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加强社区文化与教育融合,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书法、音乐、舞蹈等。

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感情,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3. 社区公共设施改善我们加大了对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了社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新建了公园、广场、康复中心等公共场所,让居民有更好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社区公共交通设施的管理,提高了公交车的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便利。

二、面临的问题虽然我们在社区建设工作中做了很多的工作,但同时也面临了一些问题:1. 社区治安问题依然存在社区治安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我们加大了社区巡逻人员的力度,但仍有很多社区居民不遵守社区管理规定,其行为不文明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社区治安工作,营造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

2. 公共设施管理不力尽管我们加大了对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和维护力度,但是仍存在管理不力的问题,许多公共设施出现了损坏和提前损耗。

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公共设施运营和维护,并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设施管理机制。

三、未来展望社区建设工作的未来展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1. 加强社区教育与文化融合通过加强社区教育与文化融合,我们可以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减少居民之间的文化隔阂,加强居民之间的团结和互助,进一步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2024年社区工作总结材料

2024年社区工作总结材料

2024年社区工作总结材料一、工作回顾2024年是我们社区发展的关键之年,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我们团结一致、积极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

全年共开展了以下几项主要工作:1. 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方面,我们积极推进了住房改造项目,对老旧房屋进行了维修和改造,提升了居民居住条件。

同时,我们加大了对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建设了新的儿童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等,丰富了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2. 社区治安为了保障社区的安全与稳定,我们加强了社区巡逻,完善了社区安防设施,提高了社区内治安水平。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持续开展了禁毒宣传和打击整治工作,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活动。

3. 社区服务我们深入调研,了解居民需求,加强了社区服务工作。

组织开展了多项惠民活动,如义诊、法律咨询等,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同时,我们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4. 环境保护为了改善社区环境质量,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工作。

清理整顿了社区内的垃圾和污水,修复了绿化带和景观工程,提高了社区的整体绿化覆盖率。

同时,我们加强了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

5. 文化建设我们注重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组织了多项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我们开展了文化讲座和培训,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意识。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们让社区更加充满活力和温馨。

二、取得成绩在全面开展社区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1. 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通过住房改造和公共设施建设,我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居民对社区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2. 社区治安状况改善加大社区巡逻和安防设施投入,有效遏制了违法犯罪活动。

社区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居民安全感得到了提高。

3. 优化了社区服务通过调研了解居民需求,我们优化了社区服务,并开展了多项惠民活动。

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社区工作年终总结回顾成就与展望未来

社区工作年终总结回顾成就与展望未来

社区工作年终总结回顾成就与展望未来社区工作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和居民福祉的重要领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团队全力以赴,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本文将回顾我们在过去一年的成就,并展望未来社区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回顾成就1.改善基础设施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投入大量资源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

我们对破损的道路进行了修复,确保居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我们还修缮了社区的公共广场和花园,营造了一个美丽而宜人的居住环境。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让社区变得更加宜居。

2.促进社区活动为了增加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庆祝节日的庆祝活动、户外运动比赛和艺术展览等。

通过这些活动,居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增进友谊,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团结和融洽的社区。

3.提供社区服务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社区服务。

包括医疗服务、老年人关怀、儿童教育等。

我们与当地的医疗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这些努力有助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二、展望未来1.加强居民参与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我们将开展一系列培训和宣传活动,鼓励居民们参与社区决策和行动。

通过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我们相信社区与居民的关系会更加紧密,社区发展也会更为稳固。

2.推动绿色环保环境保护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我们将加大力度推动社区的绿色环保计划,鼓励居民采取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我们将推动垃圾分类、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等措施,并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3.加强社区安全社区安全是社区发展的基石。

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将组织针对社区居民的安全知识培训,并推动安防设施的升级和改进。

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提升对于社区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4.促进文化交流作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社区,我们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十年社区个人工作总结

十年社区个人工作总结

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社区工作已十年有余。

在这十年里,我始终秉持着“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现将我的十年社区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十年间,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尊重。

2. 积极开展社区活动,丰富居民生活为了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如文艺演出、健康讲座、亲子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还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3. 关心弱势群体,提供关爱服务在社区工作中,我始终关注弱势群体,如孤寡老人、残疾人等。

我积极为他们提供关爱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例如,为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等。

4. 加强社区治理,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为了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协助社区开展治安巡逻、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

同时,我还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提升社区整体形象。

5. 落实政策法规,服务社区居民我认真落实国家政策法规,为社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协助居民办理各类证件、申报补贴等。

三、工作体会1. 坚定信念,树立为民服务宗旨十年社区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为民服务”的重要性。

只有坚定信念,始终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才能做好社区工作。

2. 勤于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社区工作中,我认识到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居民。

3.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社区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与同事们团结协作,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展望未来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区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为建设和谐美好的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
会 的 分 化 日益 明 显 , 区作 为 社 会 发 展 的基 本 单 元 , 逐 步 发 社 正 挥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作 用 。 我 国城 市 社 区建 设 的研 究 发 轫 于 二 十 世 纪 九 十 年 代初 ,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的 大 规 模 推 广 以 2 0 其 0 0年
c t d r ia in p o e s p o . Ha e n s e il n e s s c h ae一1 8 n t e 9 ,t e ct o i mo e n z t r c s mp  ̄d y o s b e p c al e tr i e t e lt y n 9 0s i h 0s h i c mmu i e v c s a d t e c mmu i y n t s r ie n h o y nt y c n t c e rpil x a d p we f la v n e n i o o sr t h a d y e p n o r d a c me tct c mmunt a t d e .T eur a o u t u ) i h s su i d h b n c mmu i l a yb c met e ma yd s i l et a su — y n t a r d e a h n ic p i m t d y e n e
三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未来走向社区自治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中期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逐步开展起来到现在已经成为一股潮流一开始城卫生社区环境和社区治安等全方位的社区事业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社区党建和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
第 l 第 3期 0卷 21 00年 6月
isteoj t T iat l truhteo gnw ihCtt c eub ncm nt, ic nya ee p n rcs adteit n/ x t c e h b c hs rce hog  ̄ i hc OSr t tt ra o mui s et er vl met oes n e a eie e e i h ] u s oh y n e d o p h nr s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国社区建设的成效
四个建立、四个格局 (一)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基层
社会有序管理格局 (二)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小社 区大服务格局 (三)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形成了广泛 参与格局 (四)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了 齐抓共建的格局
(一)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基层
社区居委 党组织 社区居委 会49222 49043个、 会29624 个 个 覆盖率 99.6%
基层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哪里有人活动的区域,那里就需要建立组织。
哪里有治传统和政治
优势的延续。
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情况:
宁波市江东区 4万元/年薪,办理社会保险 北京市 居委会主任每月2160元、居委会副主任每 月1915元、委员和受聘人员每月1710元 朝阳区 武汉市 居委会主任每月1200元,委员110元,社区 江汉区 工作站成员每月1000元,办理社会保险 南京市 每月950元,办理社会保险 玄武区 济南市 800-1586元/月
社会有序管理格局
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
社区社会组织为基础的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2008年中组部统计:全国现有街道、乡镇共
40825个,社区居委会78846个,社区党组织 有78667,“一社区一支部”覆盖率99.8%。
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街道 6501个 1个 乡镇 未建党组织 34324个 3个 未建立党组 织 党组织 29255个、 覆盖率 98.8%
陕西省
省级财政2008-2012年5年计划投入1.9亿 元,用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社区工作者待遇:财政保障
就全国来看,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成员
的补贴每月300元以下的占31%,每月301至 800元的占50%,每月801元以上的占19%; 44%的社区干部办理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21%的社区干部办理了失业保险,9%的社 区干部办理了工伤保险。
齐抓共建的格局

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 “十一五”社 总投资约21.8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 区服务体系重 资6亿元 ,民政部福利彩票公益金 点工程建设 1.3亿元 ,地方配套资金14.5亿元 吉林省 2004年底全省共筹集资金4.6亿元,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 深圳市 截至2008年底,社区项目884个,总投资 累计20.04亿元 武汉市 883社区建设行动计划总投资12亿

(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2003年以来)
主要问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缺 全国社区建设四平会议、国发[2006]14号文件、300 平方米社区用房、民政部的星光计划、武汉市883社 区建设行动计划、政府公共服务覆盖社区、“十一 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三)农村社区建设实验( 2006年以来)
二是要从重视政府职能下沉社区,转变到更
加重视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要进一步理顺政 府部门间的权责关系,根本解决长期困扰社 区建设的条块分割问题,构建和政府部门间 的协作机制。要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进一 步扩大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推进 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

三是要从重视社区组织建设,转变到更加重
2005年全国社区建设基本基本情况普查:平
均每个社区有健身、文艺、体育等组织6个, 估计全国共有47万多个。 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数已达到43万个,“中 国社区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注册人数超过 1000万人,2008年有数百万社区志愿者参加 了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和灾后 重建工作,参加奥运会、残奥会的100万 志愿者中,社区志愿者占一半以上。
四、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
(一)紧紧抓住理顺关系、转变职能这个关
键,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要着力解决好三个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1.更加重视理顺政府部门间的权责关系。 2.更加重视理顺基层政府与社区组织的权责 关系。 3.更加重视理顺社区内各类组织之间的权责 关系。
(二)紧紧抓住扩大居民自治范围和完善民

民主管理和参与较大发展: 范围 楼道 社区 形式 门栋自治、楼宇自治等 居民论坛、居民说事、 居民半月谈等 社区对话、社区听证等
街道、城市

从2003年开始,武汉市的社区对话已进行了100次对话,是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有效尝试,推进了地方治理民 主化进程。
(四)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了
主要问题:城乡差别、农村公共服务短缺
(村民自治无法解决的问题)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 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健全新型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 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 会生活共同体。同年,《民政部关于做好农 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的通知》
3.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社区服务
设施建设、人员配置、服务流程的标准化, 逐步实现各类服务组织特别是街道社区服务 中心、社区服务站功能、职责、管理的规范 化。 4.专业化。要深化社会分工,加快推进政社 分离、管办分离,对可由社会组织承接的公 共服务项目,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逐 步实现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
主制度这个关键,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 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着力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1.制度完善。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2.组织化。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提高居 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居民参与程度,增强居 民自治能力。 3.扩大范围。要逐步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
(三)要紧紧抓住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关键,
(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三)农村社区建设实验
(一)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重建(1999以来)
主要问题:单位制解体、基层社会管理无序 1999年开始的26个国家级实验区、中办发[2000]23 号文件的实施,划分社区、调整社区规模、健全和 完善社区组织结构、调整政府与社区关系、上海模 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南京模式等。
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资源整合。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社区服务的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和政策监管,要通过街 道、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行基层 政体制改革,实现政府部门职能在基层有效 整合、公共资源在基层有效配置。 2. 方式创新。社区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在 线查询、在线受理、在线审批、在线反馈。
深圳市
参照深圳市机关事业单位普通雇员的工资 福利待遇标准,年薪4-5万元
三、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
五个转变:
一是要从城乡社区建设的二元化,转变到构
建城乡社区建设的一体化。要按照城乡统筹 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尽 快打破城乡社区建设的二元体制,构建城乡 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体化体制和机制,实现社 区发展规划、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公共 服务体系、社区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城乡 统筹。
中国10年社区建设回顾与展望
要 点
一、
10年社区建设的过程 二、我国社区建设的成效 三、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 四、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
一、10年社区建设的过程
从1999年我国社区建设工作阶段性重点来看,
10年来,我国社区建设经历了三个过程: (一)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重建
(二)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小社
区大服务格局
社区服务中心(站) 33536个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9118个 社区劳动保障机构6.7万个 、低保人数2334.8万人 慈善超市 7053个 社区警务室6.1万个、社区民警10.6万人 ,人民调解委 员会7万个,法律援助工作站5.5万个 社区文化中心34064个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 11.8万个图书3900余万册 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7万个, 工商系统在社区设立4.9万个“一会两站”(消费者协 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
(三)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形成了居民
自治格局 2001年广西南宁、桂林等地率先开始直接选 举试点 2003年宁波市海曙区成为首个全面直接选举 的城区 2007年宁波市成为第一个全市直接选举的城 市 2008年广西自治区直选率72.2%、济南市直 选率72.9%;广东省全省直选率33%,深圳 市社区直选率92.8%
四是要从重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更
加重视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和规 范化,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要在进一 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 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人员配置、服务流程的 标准化,大力推进社区服务组织功能、职责、 管理的规范化。 五是要从重视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转变到 更加重视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职 业化,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四)紧紧抓住执政能力建设这个关键,增
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有的部门对深化街道、社区党建提出建议: 1.积极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区域化,构 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的领导机制、区域化 党建的组织体系、区域化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区域化党建资源统筹机制。 2.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基础建设的规范 化 3.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现代化。
视扩大居民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居民需求发展到 哪里、居民自治就扩展到哪里;要进一步培 育社区社会组织,提高居民组织化程度,扩 大居民参与程度,提高居民参与质量;要进 一步理顺社区内各类组织之间的权责关系, 建构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社区居委会为主 体、社区社会组织为基础、驻社区单位参与 的等良性互动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
2007年以来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共304个 省份(个数) 北京(3) 安徽(4) 重庆(11) 河北(14) 福建(6) 四川(10) 山西(10) 江西(16) 贵州(4) 辽宁(8) 山东(38) 云南(8) 吉林(14) 河南(12) 西藏(1) 黑龙江(15) 湖北(13) 陕西(9) 上海(4) 湖南(9) 甘肃(8) 江苏(33) 广西(6) 青海(1) 浙江(18) 海南(3) 宁夏(4) 天津(4) 内蒙(5) 新疆(3) 广东(6)、 新疆建设兵团(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