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我们关心天气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天气现象,提高对天气的关注度,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观察和描述天气方面,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现象,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天气的关注,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积极探究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天气,分析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现象。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天气工具箱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天气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学生分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规律,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交流: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和描述天气的方法。
4.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天气工具箱,学会运用科学工具观察天气。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天气现象2.观察与描述3.天气变化规律–地理位置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探究能力等。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彼此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参考教案2

教科版科学四上《我们关心天气》参考教案2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天气。
本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天气变化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天气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爱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天气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难点:天气变化的复杂性,天气观察和描述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天气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
2.学生准备: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准备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平时关注过天气吗?天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的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1 我们关心天气》优质教案

我们关心天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天气符号,能够看懂天气图,学会使用天气预报;能简单描述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天气,培养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通过分析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关注天气,关心生活,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L重点: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图,学会使用天气预报。
4.难点:简单描述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L教具:天气预报图、气象符号卡片、天气记录表。
5.学具:学生自带记录天气的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引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
2.学习天气符号:教师展示气象符号卡片,学生认识并学习常见的天气符号。
3.学习看懂天气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图,讲解如何看懂天气图,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学习使用天气预报:教师教授如何使用天气预报,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天气记录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记录实践,教师指导。
6.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生分享自己的天气记录,讨论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7.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注天气的重要性。
8.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记录天气,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图,学会使用天气预报,并对天气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关心生活,树立环保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关心天气》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课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关心天气,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获取天气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天气预报,但可能对天气的科学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认识天气的科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知道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爱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关心天气,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天气的科学知识,并掌握获取天气预报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探究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实物道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天气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讨论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举例说明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3.讲解:讲解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如电视、广播、手机等。
4.实践:让学生分组探究,如何获取当地的天气预报,并分享结果。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关心天气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关心天气•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天气,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获取天气预报的方法。
3.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积极发言,展示自己的观点。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探究。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第一课_我们关心天气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呢?
从图上你可以看到哪些天气现象?
雷雨
晴
晴
多云转晴
多云
阴转多云
阴转多云
小雨转阴
中到大雨 小雨
多云转雷雨
暴雨 小雨
晴阴ຫໍສະໝຸດ 多云雾小雨
中雨
大雨
雷阵雨
暴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扬沙
沙尘暴
常见的天气现象
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云量
晴、多云、阴……
降水量 雨、雪、冰雹…… 风 气温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了自己 的生存,机体内的器官会逐渐适应 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 代代遗传下来,形成了一种对外界 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其中,有些 动植物在天气变化之前能表现出特 有的反应,可以预示冷暖或晴雨。
西北风、东南风……
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
晴
多云
阴
风
雷雨
雪
霜冻
沙尘暴
雾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呢?
东莞11月13号天气
今天是晴天,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 早上比较冷,要穿外套。 有微风,能看见国旗在飘动。
雾
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 变得更加清晰。
晴、阴、多云、雨、雪、冰雹、雾、霜冻、风等
2.下雨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好处是空气凉爽清新,坏处是……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的变化?
可以通过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上网 查询等,还可以根据动植物行为变化判断天气变化。
蚂蚁搬家,必有雨下。 泥鳅在雷雨到来前,常常显示得焦躁不安。 每当午后或傍晚看到燕子三五成群低飞时, 人们会说:“燕子低飞,天要下雨。” 蜻蜒在空中上下飞窜时,预示一二小时后 将有大雨出现。
(完整版)四年级科学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一、填空题。
1、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等方式获得天气信息。
2、我们常说的天气情况有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等。
3、广播或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一般会报告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还会预告紫外线强度和空气质量。
4、不合适在雨天做的事情有晒衣服、出去旅游等。
二、简答题。
1、我们是怎样描述天气的?答:通常用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答:有影响,例如:如果今天下大雨那就意味着要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等。
3、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答:一般从气温、下雨、晴或多云及日照指数、空气质量等方面来说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一、填空题。
1、对云量的观察可以用晴天、多云、阴天、有雾来记录。
2、天气日历指的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特征的表格。
二、简答题。
1、怎样制作我们的天气日历呢?答: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天气的记录方法可以是:方法一,小组轮换。
每周指定一个小组,每1至2人负责一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并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天气日历上;方法二,每天安排一个同学观察和记录天气,制订一份观察记录值日表;方法三,每天安排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把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先向全班同学描述,再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2、观察我们记录的天气日历你发现了什么?答: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一、填空题。
1、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2、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3、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4、早上气温较低,然后逐渐上升到午后达到最高,然后又渐渐下降,午夜气温最低。
二、简答题。
1、我们怎样知道外面的温度比室内高还是低呢?答:用温度计在室内和室外分别进行测量,记下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分辨高低。
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什么地点?答: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1.我们关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一、认识天气现象1、由每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引入。
2、学生观看某天的天气预报的视频,了解学生知道的天气现象。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教师在黑板出示一张全国的天气预报图,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5.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6.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3、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4.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5.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6.带读提示语。
7.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8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遂昌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指导如何记录天气,该记录哪些方面。
发放天气日历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答案

《天气》单元1我们关心天气活动记录:1. 下雨、刮风、有霜、多云等2. 今天是晴天,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
早上比较冷,要穿厚厚的外套。
有微风,能看见国旗在飘动。
课堂练习:1. 判断题。
(1)√(2)×(3)√(4)√。
2. 填图。
大雨——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
2天气日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 选择题。
(1)C(2)B(3)B 2 √×√ 3.(略)3温度与气温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4)√(5)×4风向和风速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 判断题。
(1)√(2)√(3)√2. 选择题。
(1)B(2)A(3)A(4)C5降水量的测量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4)√2.选择题。
(1)C(2)B(3)C(4)C6云的观测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4)√(5)×2.选择题。
(1)C(2)C(3)A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填写,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第三题需按具体观测数据来判断(4)×(5)√单元练习1.判断题。
(1)√(2)√(3)√(4)×(5)√(6)×(7)√(8)×(9)√(10)×2.选择题。
(1)B(2)C(3)B(4)A(5)A3.(略)4. 选择。
雨天、有雾、寒冷、层云、西风、大风。
5.(略)《溶解》单元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活动记录:不搅拌搅拌后放置一会儿过滤后食盐颗粒慢慢变小颗粒慢慢消失颗粒消失没有出现颗粒沙不变不变不变沙留在滤纸上面粉不变分散在水中沉淀在水底面粉留在滤纸上课堂练习:1. 选择题:(1)C(2)A(3)D(4)A2. 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即将下雨时松果的鳞片会紧闭。( )
三、选择 1.我们上体育课适合的天气是( C)
A.下大雨 B.大雾 C.晴朗 D.刮大风
2.我们要穿上雨衣上学是因为( B)
A.大风的影响 B.大雨的影响 C.日晒的影响
四、简答 1.我们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扬沙
沙尘暴
常见的天气现象
城市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
云量
晴、多云、阴……
降水量 雨、雪、冰雹…… 风 气温
西北风、东南风……
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
北川6月6日17时天气预报
今夜晴到多云,明天多云
偏东风3级 气温18到29度
北川6月8日17时天气预报
今夜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到大 雨,局部暴雨。明天中雨转小雨 东南风4到5级 气温19到22度
青蛙在动物界被称为“活晴 雨表”。当空气干燥时,青蛙 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它自然就 会呆在水中(以保持皮肤湿 润);而在阴湿多雨的季节, 包括下雨前夕空气水分较多时, 青蛙就会跳出水面。
含羞草是很奇妙的:你碰它一下,它的 叶子会合拢起来,又垂下去,像害羞似的。 这其中,因为“害羞”的程度不一样,预示 的天气也不一样:如果被触动的含羞草叶子 很快合拢、下垂,之后,需经过相当长的时 间才能恢复原态,则说明天气将艳阳高照, 晴空万里;反之,叶子受触后收缩缓慢、下 垂迟缓,或叶子稍一闭后即张开,则预示着 风雨即将来临。
我们关心天气
蚂蚁搬家,必有雨下。 泥鳅在雷雨到来前,常常显示得焦躁不安。 每当午后或傍晚看到燕子三五成群低飞时, 人们会说:“燕子低飞,天要下雨。” 蜻蜒在空中上下飞窜时,预示一二小时后 将有大雨出现。
生物预报
• 牛和羊常常被人相提并论,牛能预测天 气,羊也不例外。大科学家牛顿有一回 听牧羊人说天要下雨,他便表示怀疑, 因为当时天气异常晴朗。可是没出半个 小时,果然下起大雨。牛顿大为惊叹, 便去请教。牧羊人说,羊是一只“活湿 度计”,如果它喜欢躺在屋檐下,天就 要下雨;如果羊在草地上蹦跳,则为晴 天。
3.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有( 晴、阴、雨、多云、风、雷、电、雾 )等。 4.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
二、判断 1.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使人心 √ 情舒畅。( )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
3.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还可 以保证身体健康。(√ )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了自己 的生存,机体内的器官会逐渐适应 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 代代遗传下来,形成了一种对外界 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其中,有些 动植物在天气变化之前能表现出特 有的反应,可以预示冷暖或晴雨。
从图上你可以看到哪些天气现象?
晴
阴
多云
雾
小雨
中雨
大雨
雷阵雨
暴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晴、阴、多云、雨、雪、冰雹、雾、霜冻、风等
2.下雨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好处是空气凉爽清新,坏处是……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的变化?
可以通过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上网 查询等,还可以根据动植物行为变化判断天气变化。
不宜晾晒
能见度低
不宜锻炼
雾
行车要慢行 打灯 谨防呼吸道 疾病 出门宜佩戴 口罩或围巾
谁最关心天气?
气象工作者、工人、农民、 学生、旅客、运动员 ……
总之我们都很关心天气
一、填空 1.天气总是在( 不断变化着 ),它影响着( 我们的活动 ), 也影响着地球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 2.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 云 )、( 风 )和各种形式的降 水——( 雨、雪、冰雹、雾 )等,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 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 更准确地观测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