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for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与答案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与答案一、选择题1、在真核细胞中,含量稳定,mRNA寿命短而蛋白质寿命又很长的一类蛋白质是A.基因调控蛋白;B.非组蛋白;C.组蛋白;D.核糖体蛋白。
2、核仁的大小随细胞代谢状态而变化,下列4种细胞中,核仁最大的是A.肌细胞;B.肝细胞;C.浆细胞;D.上皮细胞。
3、动物细胞培养中最常用的细胞消化液是A.胃蛋白酶 B. 胰蛋白酶C. 组织蛋白酶D. 枯草杆菌蛋白酶4、过量TdR可以阻止动物细胞分裂停止在A. G0B. G0/G1C. G1/SD. G2/M5、动物体内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具有最高全能性的细胞是A.体细胞;B.生殖细胞;C.受精卵;D.干细胞。
1---5 C C B C C二、不定项选择题1.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质粒2.胞质骨架主要由组成。
A.中间纤维B.胶原纤维C.肌动蛋白D.微管3.细胞内具有质子泵的细胞器包括:A.内体B.溶酶体C.线粒体D.叶绿体4.细胞内能进行蛋白质修饰和分选的细胞器有:A.核糖体B.细胞核C.内质网D.高尔基体5.各种水解酶之所以能够选择性地运入溶酶体是因为它们具有:A.M6P标志B.导肽C.信号肽D.酸性6.介导桥粒形成的细胞粘附分子desmoglein及desmocollin属:A.钙粘素B.选择素C.整合素D.透明质酸粘素7.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A.苹果酸脱氢酶B.细胞色素C氧化酶C.腺苷酸激酶D.单胺氧化酶8.具有极性的细胞结构有:A.微丝B.中间纤维C.高尔基体D.微管9.在电子传递链的NADH至CoQ之间可被阻断。
A.鱼藤酮B.抗霉素AC.氰化物D.阿米妥10.染色质由以下成分构成:A.组蛋白B.非组蛋白C.DNA D.少量RNA1、ABCD2、ACD3、ABCD4、CD5、A6、A7、B8、ACD9、A D10、ABCD三、填空题1、组蛋白由(H2A )、(H2B )、(H3 )、(H4 )和(H1/H5 )5种组分。
细胞生物学必考点

原代细胞: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传代细胞:是指适应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持续传代培养的细胞。
非细胞体系:指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与成分,但包括了进行正常生物学反应所需的物质组成的体系。
8.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答: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囊状结构,由外膜、内膜、膜间隙及基质4部分构成。
①外膜:厚约6nm,通透性高。
②内膜:厚约6-8nm,通透性低,只有不带电荷的小分子才能通过。内膜向内褶叠形成嵴。内膜和嵴的基质面上有许多排列规则的基粒,基粒由头部和基部组成,头部又叫F1,基部又叫F0。
24. 磷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的第二信使:IP3和DAG。
25. 与微丝有关的细胞运动:细胞突起的形成、细胞质分裂、细胞内物质运输、肌肉收缩、吞噬作用、细胞迁移等。
26. 微管在组织中的有关结构:中心体、基体和其他微管组织中心。
27. 作用于微丝的特异性药物:细胞松弛素B、鬼笔环肽。
(5)具有多形态性
。
2.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电子束照明系统:电子枪,聚光镜。
成像系统:物镜,中间镜与投影镜。
真空系统
记录系统。
3.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
()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
()脂肪酸碳链原子数为偶数,多数碳链由16,18,或20组成。
()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
③膜间隙:内外膜之间宽8nm的空隙,它延伸到嵴的轴心部(嵴内隙),内含许多可溶性酶类、底物和辅助因子。
④基质(内室):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内含蛋白质性质的胶状物质。基质中有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氧化、蛋白质合成等有关的酶类和其它成分,如环状DNA、RNA、核糖体及较大的致密颗粒,其作用主要是贮存Ca+ 。
CD分子与黏附分子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CD分子是一类重要的免疫学标记分子,它们在免疫细胞的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D分子与 黏附分子相互作用,参与免疫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过程,从而影响免疫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参考文献2
黏附分子是一类能够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基质之间相互结合的膜表面糖蛋白。它们在细胞黏附、信号转导、 细胞生长和发育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D分子不仅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检测CD分子的表达和功能, 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同时,利用CD分子的特异性,可以开发出新型的治疗策略和药物。
黏附分子研究进展
黏附分子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黏附分子是细胞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糖蛋白,它们可以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相互作用,参与信号转 导过程。近年来,研究者们对黏附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它们在细胞信号 转导中的作用机制。
、迁移等生物学行为。
相互调节
CD分子与黏附分子之间存在 相互调节的关系,它们可以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 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组织
结构的完整性。
相互转化
在某些情况下,CD分子与黏 附分子可以相互转化,即CD 分子可以转变为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也可以转变为CD分 子,这种相互转化关系在细 胞发育和组织再生过程中具 有重要意义。
的黏附和信号转导。
在免疫系统中,黏附分子参与炎症反应 在肿瘤转移过程中,黏附分子也发挥重
和白细胞迁移,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 要作用,它们能够促进肿瘤细胞与血管
功能。
内皮细胞的黏附和浸润,促进肿瘤转移。
04
CD分子与黏附分子的关系
细胞生物学课件章细胞通信和信号-PPT

FUNCTIONS OF CELL MUNICATION
Gene transcription Cell proliferation Cell survival Cell death Cell differentiation Cell function Cell motility Immune responses
Controls on Cytosolic Calcium
(三)其她G蛋白偶联型受体
1、化学感受器中得G蛋白 • 存在于嗅觉和味觉化学感受器中,类型繁多,不同细胞具有
不同得受体,感受不同得气味。 • 气味分子与G蛋白偶联型受体结合,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产生cAMP,开启cAMP门控阳离子通道(cAMP-gated cation channel),引起钠离子内流,膜去极化,产生神经冲动, 最终形成嗅觉或味觉。
Chemical synaps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Three conformation of the acetylcholine receptor
Ion-channel linked receptors in neurotransmission
二、G蛋白耦联型受体
• 通过调节cAMP得浓度,将细胞外 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信号。
主要组分: • ①激活型受体(Rs)或抑制型受体
(Ri); • ②活化型调节蛋白(Gs)或抑制型
调节蛋白(Gi);
G-protein linked receptor
• ③ 腺苷酸环化酶: 跨膜12次。在Mg2+ 或Mn2+得存在下, 催化ATP生成 cAMP。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细胞生物学小题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一、填空:1. 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
2. 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
3. 细胞生物学的突出特点在于:研究内容之深刻(涉及生命机理的一切水平都要探讨)和研究范围之广泛(一切生命现象都要涉及到)。
4.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 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是总的发展趋势。
5. 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有细胞学诞生。
6. 光学显微镜是以可见光(或紫外线)为光源的。
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为光源。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以隧道效应{隧道电流} 为光源的。
7. 在光镜(光学像)中由于被检物各部分结构不同,因而吸收或反射光线强弱程度差异而引起亮度差或色度差。
在电镜中,由于被检物各不同部位对入射电子具有不同散射度而引起浓淡差。
8.荧光显微镜光源为(紫外光或蓝紫光),波长较短,分辨力高于普通显微镜;有两个特殊的(滤光片);照明方式通常为落射式。
9.偏光显微镜用于检测具有双折射性的物质,如纤维丝、纺锤体、胶原、染色体等。
10.当代显微镜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组合方式,集普通光镜加相差、荧光、暗视野、DIC、摄影装置装置于一体;自动化与电子化。
11.超薄切片通常以锇酸和戊二醛固定样品,丙酮逐级脱水,环氧树脂包埋,以热膨胀或螺旋推进的方式切片,重金属(铀、铅)盐染色。
12.冰冻蚀刻的标本置于干冰或液氮中冰冻。
然后用冷刀骤然将标本断开,升温后,冰升华,暴露出了断面结构。
向断裂面上喷涂一层蒸汽碳和铂。
然后将组织溶掉,把碳和铂的膜剥下来,此膜即为复膜13.扫描电镜的图像富有立体感、真实感、易于识别和解释。
14.Feulgen(福尔根)反应可用于显示糖和脱氧核糖核酸。
15.放射自显影术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 前体物 )导入生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制取切片,涂上卤化银乳胶,经放射性曝光,使乳胶感光。
16.放射自显影术常用3H-TDR来显示 DNA ,用3H-UDR显示 RNA 。
细胞生物学问答题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认为当前细胞生物学发展的总的趋势是什么,有哪些热点領域1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鼻几个阶段?研究细胞生物学有何■要的实践意义?对“细胞”的概念,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如何理解?细胞具有极其复杂的化学成分,构成极为精密的细胞结构体系,那么细胞在结构体系上又有哪些共性?简述病毒在细胞内的增值过程并简要叙述哪些策略可以阻碍病毒的复制简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以细菌为例,简述原核生物的基本特点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真核细胞有许多有许多细胞器结构,这些结构有哪些优点? 细胞有哪三大结构体系?三大结构体系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举例说明细胞形态与功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基本特征上的主要区别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遗传结构与基因表达及调控方式的主要差异植物细胞特有结构及其功能有哪些证据表明真核生物可能起源于古细菌?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有哪些区别?既然已经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镜,就可以不用光镜了扫描隧道显微为何能用来观察活的的生物样品?如何从组织中分离出不同细胞?显示细胞内DNA和碱性磷酸酶的原理和方法。
从一细胞群中分离含有表面抗原CD55+的细胞什么事单克隆抗体技术?主要技术路线是什么?有何应用价值?研究细胞形态结构观察的主要技术手段及其应用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什么事DNA重组技术?有哪些主要步骤?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过程及目前人们对生物膜的认识有哪些?解释成斑和成帽现象如何理解生物膜结构的不对称性?举例说明其生物学意义、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细胞表面形成的特化结构有哪些?有哪些特点?细胞连接有哪几种类型,有哪些特点和功能?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试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膜转运蛋白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和生物学功能?简述钾钠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协同运输中,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直接动力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让建立的?为什么细胞膜两侧的离子及电荷是不均等分布的?此分布为什么是必要的?简述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以动物细胞从胞外选择性摄取低密度脂蛋白为例,格蛋说明受体介导的网白有被小泡的内吞过程.组成型胞吐途径与调节型胞吐途径有何区别?简述细胞通讯的方式?细胞信号传递的通路随信号的受体存在部位不同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蛋白质获取磷酸基团在信号系统传递中的作用如何?概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主要功能CAMP言号通路与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有哪些区别和联系?什么是Ras 蛋白,有何功能?Ras 突变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概述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介导的RTK-Ras信号通路的特点和功能G蛋白、Ras蛋白和Rho蛋白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整联蛋白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细胞的信号传递是高度复杂的可调控过程,请简述其基本特征对于胞外的化学信号,靶细胞的适应途径有哪些?请举例说明信号传递过程中信号终止的作用方式。
Cd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机制

Cd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机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其中,Cd (镉)作为一种重金属,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Cd如何损伤神经,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学机制。
一、Cd的生物学行为Cd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受到人类长期暴露。
当人体吸入或摄入Cd后,Cd可以通过肺肝代谢抵达全身各个器官,在体内积累。
Cd的生物学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性抑制Ca2+通道:Cd具有类似Ca2+的电子结构,可以与Ca2+通道竞争结合,从而抑制正常的Ca2+流动,干扰细胞内Ca2+平衡。
2.直接干扰线粒体呼吸链:Cd可直接靶向线粒体呼吸链,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物I,II和III,进而干扰线粒体能量的生产。
3.调节转录和翻译:Cd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与细胞核、核糖体和蛋白翻译启动因子等结合,从而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4.抑制抗氧化酶:Cd可作为氧化氢、超氧化物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生成物,对抗氧化酶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导致细胞氧化应激状态的加重。
二、Cd损伤神经的机制神经系统在生物学上相对于其他系统来说更加脆弱,因为神经细胞不能够再生。
Cd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进入神经组织并且对其造成伤害。
Cd损伤神经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种:1.调节Ca2+通道:Cd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减少了细胞内Ca2+流量,导致神经细胞生物学信号传递紊乱。
2.释放神经递质:Cd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影响到神经突触的正常活动。
这可能是由于对Ca2+通道的影响或Cd对膜的影响所致。
3.促进氧化应激:Cd导致氧化应激反应,增加了自由基的生成和细胞膜的过氧化物,导致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损伤。
4.影响神经细胞存活:Cd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存活,由于Cd对转录和翻译的调节,可能会影响生命信号通路如Nrf2和autophagy的活性,最终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或衰竭。
三、Cd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和神经纤维逐渐减少的疾病。
细胞生物学练习题

试卷、名词解释(10个,每个2分)1、细胞生物学2、细胞3、整联蛋白4、成斑现象,成帽现象5、热休克蛋白6、内膜系统7、分子伴侣&初级溶酶体9、钙调素,钙调蛋白10、踏车行为二、选择题(20个,每个1分)1、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提出的?A Wils on and HertwigB 、Schleide n and Schwa nnC Sin ger and Nicos onD 、Robert Hooke and Leeuwe n Hoek2、下面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
A、支原体B、细菌C、蓝藻D、植物细胞3、以下较小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微粒体4、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核糖体5、()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A、高尔基体B、溶酶体C、脂质体D、质膜体6、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生物膜结构模型是()。
A、单位膜模型B、晶格镶嵌模型C流动镶嵌模型D、板状镶嵌模型7、质子泵存在于()。
A、内质网膜上B、高尔基体膜上C、过氧化物酶体膜上D、溶酶体膜上8、RER膜上有(),它是RER上的整合蛋白,由a亚基(69KD)、B亚基(30KD)组成。
A SRPB Bip C、Docking protein D 、KDEL9、下列哪项活动与微管无关()。
A、物质运输B、支持作用C、受体作用D、鞭毛运动10、在肌肉收缩的过程中,没有以下哪种蛋白的参与()。
A、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原肌球蛋白D、胶原蛋白11、什么蛋白是一种马达蛋白()。
A Tau蛋白B、肌动蛋白C、肌球蛋白D、驱动蛋白12、由微管组成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是()。
A、鞭毛B、微绒毛C、伪足D、锚定连接13、目前发现中间纤维不参与以下哪些生物过程()。
A mRNA运输B、胞质支架作用C、参与细胞连接D、信号传递14、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核纤层蛋白属于()A、微管B、微丝C、中间纤维D、核骨架蛋白15、下列不是DNA二级结构类型的是()A A型B、B型C、C型D、Z型16、灯刷染色体主要存在于()A、鱼类卵母细胞B、昆虫卵母细胞C、哺乳类卵母细胞D、两栖类卵母细胞17、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A DNA B核小体C、螺线管D、超螺线管18、异染色质是()A、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B、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C松散和转录活跃的D、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19、细胞外基质的组织者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vi Ashkenazi, NATURE REVIEWS | CANCER, VOLUME 2 | JUNE 2002 | 421
Death Receptor
TNF-R1
Fas(APO-1, CD95) TRAIL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
Outline
1, Characterization and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s
2,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s
3, Regulation of Apoptosis 4, Apoptosis-related Diseases 5,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Molecular approaches to death-receptor activation
Avi Ashkenazi, NATURE REVIEWS | CANCER, VOLUME 2 | JUNE 2002 | 424
Signal Transduction by death receptors
上游的caspase激活下游的caspases;
诱导邻近效应,低浓度的pro-caspase聚
集后,产生蛋白酶活性;
与调节亚基结合,如caspase-9与Cyt
C,caspase-9与Apaf-1形成复合物,使
caspase-9激活。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 Apoptosis
IEP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aspases
Caspases are produced aszymogens
Prodomain P20(ED)
N
P10 (DD)
C
Activation of Caspases
Mechanism of Caspase Activation
History
Carl Voget于1842年发现; Kerr, Wyllie and Currie于1972年 (130
年后!) 命名为apoptosis;
1990年前后至今,细胞凋亡的研究呈爆炸 性发展,在生命科学史上前所未有;
20 18
Papersx1000
16 14 12 10 8 6 4 2 0
2 Apoptosis Signaling Pathways
Death
Receptors
Caspases
Extrinsic Intrinsic
Signaling pathway or mitochondrial Signaling
Pathway
The TNF and TNFR superfamilies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s (1)
保证个体正常发育:蝌蚪成蛙、昆虫蜕变、
淋巴细胞阳性和阴性选择等;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s (2)
维持正常生理过程:CTL杀伤靶细胞、
表皮和指(趾)甲的形成等;
细胞凋亡的可诱导性与可抑制性:治愈
肿瘤、爱滋病等细胞凋亡失常疾病。
mitochondrial events of apoptosis.
Intrinsic Apoptotic Pathway
Cell-free system for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 3
Activation requires:
dATP Apaf-1 Apaf-2 (Cytochrome C)
--Clarke’s Taxonomy
CICD (caspase-independent cell death) Apoptotic cells use phagocytic cell lysosomes for
dying cell degradation Autophagic cells use the dying cells’ endogenous lysosomal machinery
Caspase 3-/- and 7-/- DKO mice died immediately after birth with defects in cardiac development;
Fibroblasts
lacking both enzymes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both mitochondrial and death receptor–mediated apoptosis, displayed preservation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nd had defective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AIF);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Signaling Pathway
Crosstalk between apoptosis signalling pathways
Extrinsic Apoptotic Pathway
Caspases 3 and 7: Key Mediators of Mitochondrial Events of Apoptosis
Caspase Cleaved Sites
Caspase 1 Caspase 2 Caspase 3 Caspase 4 Caspase 5 Caspase 6 Caspase 7 Caspase 8 Caspase 9 Caspase 10 Caspase 11 Caspase 12 Caspase 13 Caspase 14 Granzyme B WEHD DEVD DETD (W/L)EHD (W/L)EHD VEHD DEVD LETD LEHD
Biochmistry Characterizations (1)
Apoptosis
Necrosis
生理因素诱导
生物合成调节
非生理的意外性死亡
离子稳态调节丧失
不需要能量 不需要大分子合成
需要能量
需要大分子合成
Biochmistry Characterizations (1)
Apoptosis
细胞膜破裂,不完整
细胞膨胀而溶解
引起严重炎症反应
Morphology of Apoptosis (2)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被正常和巨噬细胞吞噬
溶酶体完整
被巨噬细胞吞噬
溶酶体破裂
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
浆膜发泡、不对称
染色质聚集成块,不均一
染色质均一浓缩
Morphology of Apoptotic and Necrotic Lymphocytes
Necrosis
有新的基因转录;
Caspase 依赖性
无新的基因转录
DNA随机性降解成为任意
长度的片段
DNA非随机性降解为
0-300kb和180-200bp
的整数倍的DNA
Ladder
磷脂酰丝氨酸外翻
DNA fragmentation
Nucleosome cleavage
DNA Ladder
Localized at 3q26 Little species specificity
Mechanisms of TRAIL Functioning
Two death receptors
(DR4/DR5), three decoy receptors (DcR1, DcR2 & OPG);
Type I •Require F-actin for internalization •No Bid activation •Has more Fas •Not sensitive to soluble FasL •Form Disc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Year
Hot Field in Life Science
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完善了细胞学说; 为生物医学的许多学科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 和新的机会;
具有诱人的研究前景:治愈肿瘤、战胜爱滋病 等细胞凋亡相关疾病;
DD
312
TRADD
DDH
208 FADD
DDH
656 RIP 65
kinase domain
DDH
DDH Reaper
2485
FAP-1
N
MBS 5 GLGF repeats seq. (PTP Cat. D.)
TRAIL
Member-bound form:281aa,26kDa,
pI 7.36;Soluble form: 186aa
Liu et al, Cell. 1996; 86(1):147-157
Proteins modulating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IAP (inhibitors of apoptosis)–directly binds to active
caspases
Smac (second mitochondrial activator of caspase,
Biochmistry Characterizations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s
Morphology of Apoptosi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