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复习课件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工业革命ppt课件

1851年,英国工业实力到达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 行了一次世界博览会,其目的是向全世界显示英国“世界 工厂”的地位。上图取自展览会的小册子,展示了一系列 英国工业界首创的机械。
二、火车的发明与铁路时代的来临
1784
万能 蒸汽机
材料 据统计,1762年,英国加工 的棉花,只有1720吨,到1789年, 就达到了12700吨。1720年,英国 生铁产量不过1.7万多吨,1800年, 就增至25万吨。煤的年产量由1700 年的260万吨,增加至1795年的 1000万吨。
一、珍妮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
(三)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
1733
飞梭
1765
珍妮机
18世纪
1768
水力 动力需求
纺纱机
1785
瓦特 万能蒸汽机
19世纪
1784年,瓦特成功研制出可作动力机的 “万能蒸汽机”, 首先应用于纺织业。后 来应用于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 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 的动力来源。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 进了现代工厂的发展。
(1)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 模的工厂里。 (2)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劳动分 工。 (3)有序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 规模化的机械化生产。
2、现代工厂制度的产生 所带来的影响
(1)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2)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使机器设 备发挥生产效能。 (3)有利于充分激发工人的劳动 潜能。 (4)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 效益。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反殖民斗争
工场 WORKSHOP
工厂 FACTORY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阶段,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
二、火车的发明与铁路时代的来临
1784
万能 蒸汽机
材料 据统计,1762年,英国加工 的棉花,只有1720吨,到1789年, 就达到了12700吨。1720年,英国 生铁产量不过1.7万多吨,1800年, 就增至25万吨。煤的年产量由1700 年的260万吨,增加至1795年的 1000万吨。
一、珍妮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改良
(三)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
1733
飞梭
1765
珍妮机
18世纪
1768
水力 动力需求
纺纱机
1785
瓦特 万能蒸汽机
19世纪
1784年,瓦特成功研制出可作动力机的 “万能蒸汽机”, 首先应用于纺织业。后 来应用于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 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 的动力来源。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 进了现代工厂的发展。
(1)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 模的工厂里。 (2)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劳动分 工。 (3)有序地进行规范化、标准化、 规模化的机械化生产。
2、现代工厂制度的产生 所带来的影响
(1)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2)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使机器设 备发挥生产效能。 (3)有利于充分激发工人的劳动 潜能。 (4)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 效益。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反殖民斗争
工场 WORKSHOP
工厂 FACTORY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阶段,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2019)

C.内燃机
D. 计算机
总结归纳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时间 标志: 发明家:爱迪生、卡尔·本茨、莱特兄弟 主要发明有: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 电话、电报 影响: 启示:
法国 夏尔多内 化学家,工业家。
夏尔多内模仿蚕的吐 丝过程用人工的方法得到 一种类似蚕丝的纺织材料, 这是人类最早生产的化学 纤维,被西方誉为人造丝 工业之父
炸药工业,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
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
究。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
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 驱”,1903年,成功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飞行者 1 号”,。
第三篇:化工新材料
1867年诺贝 尔奖发明了 现代炸药, 后又研制成 功无烟炸药
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 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 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 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 献的人。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成为工业化强国 2、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3.世界局势: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 潮 4、社会面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密切了世界各 地之间的联系, 5、国际关系:造成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发展不平衡
消极影响
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经济基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高一历史工业革命》课件

工业革命的启示
科技进步对经济和 社会的影响
工业革命告诉我们,科 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发展的必然性和可 持续性的重要性
工业革命提醒我们,发 展需要遵循可持续性的 原则,平衡经济增长和 环境保护。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规律
工业革命揭示了人类社 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对 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意义。
3
纺织机械和重型机器的改进
纺织机械和重型机器的不断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工业革命的影响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
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结构发 生巨大变化,推动了城市 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城市化和工人阶级的 兴起
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 城市化和工厂化,使工人 阶级成为社会重要力量。
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范 围,促进了国际贸易 发展
《高一历史工业革命》 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工业革命的意义、背景、起点、发展以及其对社会、 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发展的启示。欢迎参与这场探索工业革命历史的旅 程!
概述
工业革命的意义及特点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了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工业革命的产生背景
农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工业革命加速了商品生产 和流通,推动了世界市场 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的后果
1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2 劳动条件的恶劣
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
和压迫
造成了破坏和大量污
工业革命初期,工人
染,引发了环境保护
们面临着艰苦的劳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意识的崛起。
条件和低廉的工资,
加重了贫富差距。
3 社会不平等和阶
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 新人教

瓦特(1736.1.19. – 1819.8.25)
h
13
詹姆斯·瓦特 (1736-1819)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 对他的改良蒸汽机这样的评 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 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 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 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 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 动。”
知识点三 火车与铁路
6、1825年,由__史__蒂__芬__孙___设计的蒸汽火车获得成功,标志 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7、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 交通,使__生__产___和__市__场___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8、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___蒸__汽__时__代___”。 9、19世纪中期,__英__国___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0、从18世纪后期起,_法__国__、_美__国__、__德__国____等西方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知识点二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建立
3、1774年,__瓦__特_____改造的蒸汽机在一家冶金工厂正常 运转,不久开始应用到更多的行业。 4、__蒸__汽__机___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 跃,它极大地提高了__生__产__力____,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 向纵深发展。
h
5
5、到19世纪30年代,__蒸__汽__机__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传统 的手工工场逐渐被__大__工__厂__所替代,现__代__工__厂__制__度__最终确立。
h
14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动有脑什筋么?作用呢?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 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 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 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历史
绵阳中考
末 页
7.下列关于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兴起 B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飞梭,拉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 幕 C.凯伊发明了“珍妮机” D .“珍妮机”将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棉纱供不应 求,引起了“纱荒”
历史
绵阳中考
末 页
8 .下列关于工厂制度带来的影响的叙 述,正确的有 ( D ) ①最大限度地使机器发挥生产效能 劳动潜能 ②充分激发工人的 ③与传统的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相比较,生产效 ④引发了工人生产生活状况恶
2019年绵阳富乐国际学校中考人教版历史复习课件
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上)
历史
绵阳中考
末 页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兴起
开始时间 兴起国家 18 世纪 60 年代
英国 率先开始了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 ________
棉纺织业 最先兴起的领域 ____________
蒸汽时代 ” (3)人类社会从“手工时代”进入了“____________
(1) 工 业 革 命 是 一 次 重 大 的 技 术 变 革 。 它 极 大 地 提 高 了
社会生产力 ,促进了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 ______________
工业革命的影 响 展,同时欧美列强加强了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 (2) 工业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使社会日益分裂
历史
绵阳中考
末 页
续表
凯伊 发明了飞梭,拉开了英国工 1733 年,英国织工________
飞梭 业革命的序幕,飞梭将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棉纱供不 应求,引起了“纱荒” “珍妮机”
哈格里夫斯 发明了“珍妮机”,大 1764 年,织布工______________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共38张ppt)

投资
为什么是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自由劳动力
圈地运动
国内市场
资
本
农产品
主
义
原始积累
制 度
殖民扩张
资源
的
海外市场
确
立
手工工场
技术
和
发 展
自然科学的发展
科学家热心对 技术的改进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 世纪中后期
地点:在主要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采纺冶 陆 水
车
矿 织 炼 运 运 …… 床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从18世纪末到19世 纪中叶,工业革命 从英国逐渐扩展到 欧洲大陆和北美, 从大西洋两岸逐步 深入内陆,形成持 续不断的辐射效应。
工业革命2.0 满园春色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
同时开始,特别是德国和美国
地点:从英国开始,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
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业革命1.0 一枝独秀
第一次工业革命——纺与织的双重变奏拉开工业革命序幕
纺纱
织布
1771年,阿克莱特 开办了第一家水力 纺纱厂,成为近代 工厂的开端
1733年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手工凯飞伊梭工场和工厂
珍妮纺相纱机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
爱迪生
1877 留声机
标志
1879 电 灯
第二
1889 电影机
次工
电力的广泛开发和使用
业革
从此,内人燃类机进的入创“制电和气应时用代”
命的 开始
2019版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件:7 第一次工业革命

重难聚焦
一、英国工业革命 1.背景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条件: ①劳动力: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这使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 工场做工。 ②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③资本:许多人把在殖民掠夺中获得的财富投资于手工工场。 ④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1.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 展的影响。 2.学习要点 (1)英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和成就。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
-2-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二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4-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二
(2)动力的革新: ①概况: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并很快 得到推广。 ②影响:瓦特蒸汽机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 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3)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扩展 (1)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 (2)在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 业革命。
-10-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 式地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 然结果。”材料的主要意思是( )
2019届二轮 专题6 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课件(44张)(浙江专用)

模块四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专题六
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选修·融合贯通
必修·主干整合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4-
强化记忆理解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关键是抓住工业革命 和世界市场的基本含义,然后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工业革 命使用机器生产必然使产品大大增加,从而使市场需求大增,为了 获得利润必然对外扩张,对外扩张使世界联系加强,另外对外扩张 促使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使列强在世界其他地区获得大量特权,这 有利于世界市场形成;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等国以生产为主,而其他 地区以提供原料为主,这一国际分工的出现,使双方也需要交换,从 而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工业革命引起了交通运输革命,使国 际交流更加便捷;国际贸易需要交易的规则,而工业革命催化的自 由主义原则满足了这一需要。
模块四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专题六
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选修·融合贯通
必修·主干整合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5-
(4)英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采取的措施 ①政治:进行议会改革,建立警察制度;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 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②经济: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利用大工厂制管理和剥削工人。 ③文教: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④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建立了“日不落帝 国”。
模块四
知识普查 深化拓展
专题六
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选修·融合贯通
必修·主干整合 史料普查 真题回放
-8-
类别 国家
发明者 卡尔· 本茨 德国 和戴姆勒 交通 美国 莱特兄弟 美国 莫尔斯 电信 美国 贝尔 意大利 马可尼
成
果
1885 年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1903 年发明飞机 发明有线电报机 1876 年发明电话机 发明无线电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有个网络词语“吓尿指数”,以下“吓 尿指数”最高的是哪一项? A.公元前2500年的小明穿越至公元前2070年 B.公元16世纪的小李穿越至三百年后的英国 C.元朝文天祥穿越至四百年后的清乾隆年间
小李对当时的交通,科技,生活状况感到了震 撼。主要是当时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假设大家要办一个工厂,那么需要什么条件呢?
() A.英国殖民势力的衰弱
B.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完成
1866年,西门子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
制作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首次将机械能转 变为电能。1879年,他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能再 转变为机械能。这表明( )
A.科学与技术之间进一步紧密结合 B.德国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列 C.工厂的动力转变为以机械能为主 D.统一后的德国重视科技与发明
内1、容科学与国别技术发结明合人 :尚未四真个正方结国合家及 开主始要真成正就结合
珍纱水机23、力、妮机纺进两纺纱次程工英 英顺业国国序革不哈斯阿(命钟同格克重(表织里 莱:匠叠工夫特)先交) 英叉国:面电应力用后的他无国人德西重电物国门叠磁人子感应同发电科电动时有学机机发交理生叉论。
水4 力、织时布代英标国志不卡同特莱:特
机
骡5 机、中心英国不同克(工:隆人普) 顿
内蒸燃汽机时德代国人 内电燃气机时、柴代油
和交通 卡尔·本 机 汽车
英法工创具制的 茨
美德内燃机车、远
洋轮船、飞机
改良蒸 英国 瓦特
气机
蒸汽火车 英国 史蒂芬孙
瑞典人 化学工 诺贝尔 业的建 等 立
炸药(甘油火 药) 塑料、纤维 石油化工的产
汽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国 富尔顿
1765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18世纪 蒸汽机 轮船 火车机车
60年代) 珍妮机
蒸汽时代
命
结束
(英国 法美
1840年)
五十年代 结束
第二 次工 业
1831 开始于 1866 卡
法拉第 19世纪 西门子 尔
电磁感 60年代 发动机 本
应
电气时 代 茨
革命
1903
内 燃 机
爱 迪 生
莱特 兄弟 的飞 机
阅读下面的英国农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比重 变化表。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 )
年份
比重(%)
1840 1860
22.7 18.7
1890
10.2
1900
8.4
A.英国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B.世界形成初步的国际分工 C.英国劳动力向海外转移 D.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
1850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航海条例》,1840- 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 甚至被取消。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 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 所谓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网络。上述现象反映了
条件 市场: 国内外市场需求
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劳动力: 圈地运动
自然科学重大突破
主要 发明 成就
技术: 工匠积累
棉纺织方面的发明: 动力方面的发明: 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创制交通工具的革新
化学工业的发展: 钢铁工业的进步
特点
探工究 业革:两对命次比中工两心表等业格方革面,从分命科析技的第含二特量次点、工开(业展革不顺命序同的、特点时点代)?标志、
生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一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一20世纪初
政治条件: 资制在英确立 资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
背景 资本: 圈地运动 殖民扩张 工业革革推动经济发展
条件 市场: 国内外市场需求
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劳动力: 圈地运动 技术: 工匠积累
小组活动:1组 VS 2组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条件? (请用最少的词语概括) 用小黑板写出来展示。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一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一20世纪初
政治条件: 资制在英确立 资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
背景 资本: 圈地运动 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结束于
(19世 纪末20 世纪初)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 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 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 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 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结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 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自然科学重大突破
主要 成就
棉纺织方面的发明: 动力方面的发明:
电力的广泛应用: 内燃机的创制交通工具的革新
化学工业的建立和通讯发明
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 钢铁工业的进步
科学与技术结合:尚未真正结合
特点:国家进程顺序: 先英国后他国
两次重叠交叉:
无重叠
开始真正结合 同时发生
有重叠
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经济结构变化:
片战争,中国开始并逐步沦为 世界的狂潮.发动了甲午
半殖半封社会。
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
2经济上:
社会。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近代 2经济上:自然经济进一步
经济工业化起步(洋务运动, 解体,客观上推动中国民
民族资本主义)
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3思想上:
3思想上:中国由学器物到
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学制度再到学思想转变
练习: 史观再现
唯物史观:以工业革命为例 举例说明 文明史观:以工业革命为例 举例说明
近现代化史观:以工业革命为例 举例说明
唯物史观:以工业革命为例 举例说明 全球史观:以工业革命为例 举例说明 生态史观:以工业革命为例 举例说明
工业
革
开始于 1785 1807 1814
阶级结构(社会 关系)变化:
内外政策的变化:
世界市场的变化:
生产力的变化: 城市化及环境的变化: 国际格局的变化: 对中国的影响变化:
一工革 二工革
两次工业革命队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
1政治上:以英国为首的国家完 1政治上:列强完成了第二
成了工业革命。发动了两次鸦 次工业革命后,掀起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