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3年三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2012—2013学年度开展读书活动的安排

金峪镇中心小学开展读书活动的安排意见为了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有关会议精神,大兴读书之风,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读书活动。
现就我校开展读书活动做如下安排: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重点,努力形成人人爱读书、时时都读书的学习氛围。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师生读书活动,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促进教师拓展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逐步形成一支专业扎实、业务精湛、乐于奉献、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引导学生从阅读课程标准中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课外阅读建议书目入手,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幸福人生奠基。
三、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雷立锋副组长:吕培生党艳成员:王妮朱培妮刘艳妮王莉王丽王艳丽朱娟娟晏娟赵艳茹四、教师读书活动要求1、精心研读2011版新课程标准,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
鼓励教师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不在多而在精,认真选读有关的优秀书籍,开展“各读各的书”活动。
既要读教育教学专著,也要读经典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要读业务类书籍,也要读理论类书籍(读书时间:每天一小时)。
2、认真撰写读书心得体会,读书笔记不在多而在思,不以追求花俏、工整为目的,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认真组织学生读书活动,精心开展书香班级的个性化建设,不断深化“与学生同读一本书”活动,营造更加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
各年段要及时拟订本年段读书活动计划要点,具体落实“大手牵小手——每天为学生读20分钟书”等读书活动。
4、进一步确立大阅读教育观,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联系通道。
结合语文、数学、科学等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不同学科的优秀课外读物。
5、本学期每位教师必读一本教育专著,同时认真做好教育理论读书笔记,本学期将开展两次读书交流活动。
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促进全面成长。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1. 书籍推介:每学期选取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推介活动。
老师可以先读几段精彩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介绍书名、作者、故事梗概等信息,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参考。
2. 阅读分享:每周组织一次阅读分享活动。
学生可以在班级范围内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在分享会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读过的书,分享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老师也可以邀请一些阅读爱好者或作家来班级进行阅读分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绘本故事会:每月举办一次绘本故事会,邀请专业讲解员为学生们讲述绘本故事。
讲解员可以根据绘本的内容适当配上音乐、动画等元素,增加趣味性,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4. 读书角落建设:在教室或校图书馆中设立专门的读书角落,摆放丰富多样的图书。
学生们可以在闲暇时间自由选择图书,享受安静的阅读氛围。
学校还可以定期更新图书,确保学生们有足够的选择。
5. 阅读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阅读比赛。
可以设置不同的阅读题目和形式,如阅读理解题、写读后感等,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进行分组。
比赛既可以是班级之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学校内的比拼,以激励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
三、活动计划1. 第一周:开展书籍推介活动,老师介绍本学期精选书籍,并向学生们发放书目单。
2. 第二周至第十一周:每周一进行阅读分享活动,学生自愿报名,每周轮流分享,班级鼓励积极参与。
3. 第十二周:举办绘本故事会,邀请讲解员为学生们带来精彩的绘本故事。
4. 第十三周至第二十四周:每周组织班级读书角落时间,学生在指定时间自由选择阅读。
5. 第二十五周:举办阅读比赛,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该读书活动方案,预计将达到以下效果: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普遍被电子设备和游戏所占据,阅读时间逐渐减少。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制定了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内容1. 主题阅读每月设立一个主题,以经典绘本、儿童文学等为主题,让小学生通过阅读不同主题的书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2. 亲子阅读鼓励小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阅读活动,每周组织一次亲子阅读活动。
活动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或指导孩子阅读,以增加家庭阅读氛围。
3. 图书展览每学期举办一次图书展览,展示不同类型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为学生提供借阅服务,让他们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回家阅读。
4. 阅读分享会每月组织一次阅读分享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读后感的分享。
鼓励同学们相互学习,交流阅读心得,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5. 读书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比赛分为口语和书写两个环节,旨在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6. 读书驿站在学校图书馆设立读书驿站,定期组织学生借阅图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建立起每个学生的个人读书档案。
三、活动计划基于以上内容,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计划:1. 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为读书活动时间。
2. 每月安排一次主题阅读活动,学校会提前公布主题,并安排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
3. 每周一安排亲子阅读活动,由班级老师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阅读。
4. 每学期初举办图书展览,学校会邀请专业人员选出精彩书籍,并开展借阅服务。
5. 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举办阅读分享会,学生可以提前准备自己的读后感,并与同学们分享。
6. 每学期末举办读书比赛,初赛和决赛分为口语和书写两个环节。
7. 图书馆每周开放两个小时,设置读书驿站,鼓励学生积极借阅书籍。
四、活动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活动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测评。
2013年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

2013年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
2013年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
为了激发全园教师、幼儿读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努力建造“书香校园”。
特制定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1
2
3
类书刊:
名人传记、教育家的书、专业书、现代科技书、学习方法书、儿童读物
五: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2013年2月份
1、举行授书及荐书活动。
2、召开读书动员大会,宣读AHH教委办关于开展《做卓越的教师》全员读书活动的通知。
3、学习形式:“个人自学”为主。
第二阶段:2013年3月份
1、组织教师进一步全面领会AHH镇教委关于认真组织教师读《做卓越的教师》系列活动的通知精神。
2
3、)
1
2
3
4
5
6
1、建立学园教师读书档案,对每一位教师的读书笔记情况进行跟踪统计。
2、出版园刊——《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汇编》,开展教师读书交流会议。
3、结合期末考核机制表彰读书积极分子。
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能力,我们制定了小学读书活动的实施方案。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我们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综合素养。
以下是我们的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开阔思维,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与欣赏。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内容1. 阅读指导课:每周安排一至两节课程,由老师进行阅读指导。
老师将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导读,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和欣赏文本。
2. 读书会:每月组织一次读书会,由学生轮流主持。
在读书会上,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推荐给其他同学,同时可以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和讨论。
3. 书评比赛:每学期末举办一次书评比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读过的书籍撰写书评。
通过比赛评选出优秀的书评作品,并在校内展示和发表。
4. 课外阅读时间:在每天放学后的一小时,设立专门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提供阅读指导。
同时,建立阅读档案,记录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心得。
5. 绘本角落:在校图书馆或教室内设置绘本角落,提供优秀的绘本资源供学生阅读。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绘本进行阅读,并可以进行绘本分享和创作。
6. 作家讲座:邀请专业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来校进行作家讲座,为学生介绍文学名著和作家的创作经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管理1. 成立活动小组:招募对读书活动感兴趣的老师组成活动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监督。
2. 活动宣传:通过班级讲坛、学校广播和橱窗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读书活动的内容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评选奖励:每学期末评选出读书活动的优秀学生和班级,并给予奖励和表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阅读。
通过这个小学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读书活动小学实施方案

读书活动小学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阅读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开展读书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3.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4.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
1.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每周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分享,分享内容包括书名、作者、故事梗概以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通过读书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借鉴,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举办读书推荐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推荐活动,学生可以自愿参与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
学校将组织评选出优秀的读书推荐作品,并将其推荐给全校师生。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学生所了解。
3.举办读书比赛活动。
每学年举办一次读书比赛活动,分为朗读比赛和读书报告比赛两个部分。
朗读比赛旨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读书报告比赛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比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活动实施方式。
1.班级内部组织。
每个班级设立一个读书小组,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共同负责,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活动。
班级内部可以开展读书分享、读书推荐等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选和比赛。
2.学校统一组织。
学校将定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读书活动,包括读书分享会、读书推荐展示、读书比赛等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关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参与读书活动,提高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活动评估。
学校将定期对读书活动进行评估,包括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小学班级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班级读书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
阅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时期。
为了促进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制定了小学班级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活动内容。
1.阅读目标确定。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确定每个学期的阅读目标,包括阅读的书目、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内容。
2.阅读材料选择。
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优秀读物,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故事、科普读物等,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3.阅读活动安排。
每周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个人阅读,提供阅读指导和建议。
4.阅读活动评价。
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成果,进行定期的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阅读体会和成果,激励学生的阅读动力。
四、活动实施步骤。
1.确定活动组织者和指导老师。
学校领导和语文教师共同组织指导此次活动,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
2.确定阅读目标和阅读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期安排,确定每个学期的阅读目标和阅读计划,包括书目、数量和内容。
3.组织开展阅读活动。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阅读活动,安排个人阅读时间,提供阅读指导和建议。
4.开展阅读成果展示和评价。
每学期末,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成果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阅读体会和成果,激励学生的阅读动力。
五、活动保障措施。
1.学校领导重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保障;2.教师积极参与,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3.家长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成果;4.学生自觉,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六、活动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的评价和总结,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成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措施,不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七、活动总结。
小学班级读书活动是学校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读书活动的实施方案

小学读书活动的实施方案小学读书活动的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通过小学读书活动的实施,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二、活动内容1. 建立学校图书馆的基础建立学校图书馆,采购优秀的中外故事书、绘本、文化类书籍、科普读物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多样化的阅读素材。
2. 组织阅读活动(1)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包括阅读比赛、积极阅读月、读书展览、读书会、朗读比赛等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选择优秀的经典名著作为阅读目标,组织学生阅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优秀经典,加深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鼓励学生自由阅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素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普及阅读能力。
3. 实施写作活动通过阅读活动为写作活动造助力,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写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实施社区服务活动发挥学校图书馆的能动性,开展“读书进社区”活动,与社区合作,引导学生到社区里去为老人、幼儿等服务,向他们推荐有趣的书籍,开展小型绘本分享会,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统认知。
三、活动实施方法1. 建立工作小组成立校内或班级小组,负责计划和实施各项阅读活动。
2. 实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分层设置阅读任务,安排各自的阅读时间和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和素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带头示范设立“读者之星”称号,在阅读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获得表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形成。
四、活动评估通过学生的综合测评、平时的评价及家长的反馈意见,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进一步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
五、总结小学读书活动是重要的教育环节,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通过本次阅读活动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2013年三月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活动意义
阅读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
在全校师生中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三、活动主题
养成读书习惯创建书香校园
四、活动目的
1、通过读书活动,激发师生尤其是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开阔其视野,增长其知识,陶冶其情操,充实其文化底蕴,提高其综合素质。
2、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书香校园”特色,不断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
3.启动学校、班级、家庭小书房建设,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以及召开家长会等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读书是最快乐的,让每一个父母更加关注孩子的读书情况,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4、通过读书活动,从
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教师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012年6月
六、活动实施过程
1、活动发起阶段
三月中下旬,利用校长寄语的时间在我校召开“书香溢校园、知识伴我行”启动仪式,在全校师生中掀起读书的热潮。
同时向各年级推荐读书目录,下发倡议书,制定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
书之星的具体要求标准。
各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辟一快“读书交流园地”。
2、积极开展读书活动阶段:
3月起—6月下旬,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早上到校、每天午饭后休息时间、晚上在家完成作业后的时间进行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
利用好每周一节阅读课时间,每名学生建立“读书阅读本”,收集积累好词好句。
“书香班级”要求:班级图书角的书能在学生中进行流动,使教室里充满书香。
班级学生能够主动借阅图书,并根据年级段特点进行好词佳句的整理、撰写读书笔记。
“书香家庭”要求:读书的孩子真棒,读书的父母真美,读书的家庭真好。
家庭内藏书达到一定数量,平时家长能和孩子一起读书,并且每学期能以文章形式完成一份亲子共读的感想和体会。
“读书之星”要求:成绩优秀,平时能坚持读书,并认真写读书摘记、心得体会,并有文章在校以上刊物或者芦外
外网发表。
教师读书要求。
全体教师要认真阅读经典诵读中各年级推荐的书目
,同时在阅读期间完成规定字数的读书笔记,每学期撰写一片高质量的读书心得体会并及时发送到学校外网上。
建立学生“读书记分卡”制度。
分年级、班级记录学生的读书情况,并对学生的读书情况在期末予以评价。
3、总结表彰阶段
2012年3月为我校读书节活动月,6月进行总结表彰前一阶段涌现出的“书香家庭”、“读书之星”、教师读书先进个人,发放奖品原则是“以书代奖”,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求。
七、活动要求
1、读书阵地建设,开展图书跳蚤市场活动;
学校要加强图书室建设,定期更新书籍,并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开放阅览室;每年定期组织购书、赠书、捐书等活动;班级建好班级图书角,组织好
“捐一本好书”、“读一本好书”活动;家庭建设家庭小书房,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合理进行家庭教育投资,积极参与学校读书活动。
3月20日下午第四节课,各年级各班把班级图书进行一次交流,各年级一班和二班,三班与四班,五班与六班进行一次漂流对换。
2、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
一二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诵读诗词15—30首,推荐书目以短小的儿童诗、注音童话等图文并茂的书籍为主。
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诵读诗词20—30首,推荐书目以节奏感强,富有趣味而较之低年级又有一定深度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并注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六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诵读诗词20—30首,推荐书目以科幻作品、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及长篇儿童小说和优美儿童散文等为主,并增加符合这一时期儿童口味的现代、当代经典
文学作品,努力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会。
5月24日,举行2-3年级经典诵读比赛;5月31日举行4-6年级经典诵读比赛。
3、具体活动
利用校园广播或者晨会开展“每天一诗”诵读活动或“每周一书”好书推荐会,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并要求每个班级每周最低向广播站和《芦外人》报分别投稿一篇,稿件采用后会择优在校园播放或者向其它报纸或刊物投寄。
4、十佳读书家庭评选活动、
5、考试评价
在开展读书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评选校级“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5、长效管理
将读书活动纳入学校常规工作。
以
一年为周期,每年举办一次读书现场会。
将每年的3月、10月份作为学校读书节的活动月,公布重点推荐书目,表彰一批“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读书之星”,并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求。
小学语文组
2012-3-4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