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方案
沈阳苏家屯国际展览中心北地块规划概念方案

• 周边现状
西南侧会展路
本宗地东 侧为新沈阳高 铁客运站,东 侧沈阳南站。
本宗地块地铁4号、 10号线基地下穿过, 南京南路设有体育学 院站换乘站与地块相 邻。规划2016年通 车。
• 现状分析 东北侧沈阳体院学院
代300多年的满清文化,是辽河流域文化的发源地,最终形成
了中国东北文化
沈阳苏家屯区国际博览中心北侧地块
Jimmy xu qq:1554547650 概念规划方案设计Design concept plan
• 区位优势
苏家屯区是沈阳市十个市辖区之一,位 沈阳苏家屯区六大优势
于浑河南岸,距市中心15公里,总面积 782平方公里,人口43.5万,是国务院批 准的沈阳南部副城,是沈阳这座区域性 中心城市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一个战 略门户,也是沈阳开放的前沿。
区位优势:
在以沈阳为中心的150公 里的半径内,有中国著名的钢都 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 煤电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盘锦、 轻纺之城丹东、化纤之城辽阳和 粮煤基地铁岭,构成以沈阳为核 心的共有2400万人口的辽宁中部 城市群和经济区。
北京
辽宁 沈阳
上海
城市建设:
城市交通主要是加强轨道交通 和“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系统及 “一横两纵两环”的城市快速、 准快速系统建设,优先发展公共 交通事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 的城市客运体系,提高市内交通 现代化水平。
原则二 打造城市地标 • 创造鲜明的标识性; • 通过富有特色的建筑的场所设计,形成独特风格。
原则三 规划人行友好的街区 • 创造安全宜人的人行环境; • 人性尺度的建筑材料与质感。
德国波茨坦广场的建设始末----解析新城市中心的设计

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德国柏林波茨坦区聚集了这些管理中心。
波茨坦区在满足管理中心的需求同时,管理中心的需求决定了波茨坦区的布局、功能、结构。
在今天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能否维持和能维持多大规模的CBD直接反映了城市在所在区域乃至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0.2研究的目的和内容O.2.1目的借鉴波茨坦广场规划设计过程中的诸多经验、教训,如何在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趋势的巨大压力之下,辨证地处理地方性与全球性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正视跨国公司、个人、企业集团力量的日益强大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掌握其运作规律,有效利用资金。
最后总结新都市中心设计的启示,并分析对比陆家嘴和波茨坦的得失,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O.2.2内容波茨坦广场的规划建设很好地反映了现代城市设计的编制和实施过程。
有关城市空间物质形蒙的城市设计贯穿规划的全过程:由城市设计总体规划至区块规划.并指导最后的建筑设计。
并通过了解波茨坦广场的设计建设过程来深入了解新城市中心设计的启示与教训。
O.2.3论文构成波茨坦广场历史一一总体设计一一区块设计一一建筑设计一一波茨坦广场启示录一一陆家嘴和波茨坦的得失【1】【2】【3】。
P.4【4】《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赵民、陶小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P246《全国注册规划师职业考试应试指南》,沈恬、张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P10《当代全球性城市城市中央商务区规划理论初探》,李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城市规划汇刊》2001,421世纪广州市中心商务区探索,袁奇峰P.31—————————二主_业盟墅逝盟红二=堕塑正!邋型第一章昨天留给我们什么一~波茨坦广场的历史上海浦东和柏林波茨坦广场被称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城市建设工地。
谈及波茨坦广场德国人总是对其有着复杂而特殊的情感一一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国家分裂的代表。
在重建它时,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它的历史呢?那让我们先看看历史在我们记忆留下了些什么。
浦东新区川沙镇城镇规划设计国际方案征集

浦东新区川沙镇城镇规划设计国际方案征集international city planning & design scheme collection of chuansha in pudongnew area设计说明发展小城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缓解国内需求不足和农产品阶段过剩,为整个工业和服务业的长远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二是吸纳农业人口,缓解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三是促进农村人口进城定居,逐步改变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上海地区、浦东新区,代表当今中国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最高的发展成就,浦东国际金融、商贸、信息,航运中心格局已基本形成。
浦东农村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已接近国内一般中等城市的居民生活水平。
浦东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要提升现有城镇职能,建设一般城镇和国际性大都市之间的协调过渡的城市建设平台,解决乡镇过于分散,缺乏核心的问题。
通过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的生产方式、流通体制重新整合,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生产方式、居民生活方式,支撑和推动中心城区和国家骨干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
因此浦东小城镇建设应有更高的立意,更高的起点,应当和浦东的品牌地位相适应,体现国际水平。
作为核心镇的川沙镇的建设,理应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相匹配。
为着这一目标,本方案刻意塑造川沙城镇的个性形象,以期繁荣务实。
一、区域定位川沙1557年建镇,至今已有440年历史,是浦东新区第一大镇。
镇域面积59.48平方公里,常住总人口近15万。
镇辖33个行政村,23个居民委员会。
有各类工商、企事业单位近4000家。
近200年川沙镇一直是原川沙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93年撤县建区建立浦东新区,川沙由原来的县城变成镇级行政单位,现在仍然是浦东新区农村的行政、经济、商业、文化中心,是浦东新区行政辅中心。
广州南沙凤凰三桥方案设计

广州南沙凤凰三桥方案设计梁立农;何海;魏朝柱;陈万里【摘要】凤凰三桥位于广州南沙国家新区的中央商务区,建设方将城市新区设计与桥梁方案设计,从功能和景观上的综合研究进行了国际方案竞赛.本文介绍这一新的设计模式及主跨308m的中承式系杆提篮拱桥优胜方案,以及其上下部结构设计,包括混合拱、混合梁、组合梁、组合板、三角刚架、背拉索、主墩基础等构造细节和结构分析计算过程;并介绍了中跨整孔钢箱拱的工厂拼装、横向顶推出河、排水装船、浮运、整体提升、精确合拢、中跨框架钢梁的桥面吊机悬拼等的施工及测控方法,其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等.【期刊名称】《广东土木与建筑》【年(卷),期】2014(021)012【总页数】6页(P41-46)【关键词】城市设计;桥梁景观;系杆拱桥;背拉索;混合拱;组合梁;整孔提升;精细计算;施工控制【作者】梁立农;何海;魏朝柱;陈万里【作者单位】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0507;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0507;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0507;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0507【正文语种】中文1 桥梁概况凤凰三桥位于广州南沙国家新区规划建设的内港城市中央商务区,区内规划建设有文化艺术中心、河畔艺术雕塑、中央公园、教育社区、体育场馆、歌剧院、大型商场、高档酒店、游艇码头、办公园区、高尚住宅小区等建筑,是南沙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名片,桥梁的景观价值和要求较高。
中央商务区内有3条通航水道,凤凰三桥跨越其中的下横沥水道,北连横沥岛,南接万倾沙,是南沙中环路凤凰大道上的一座特大桥梁。
桥址处于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河口地带,河水受潮水影响明显,具半日潮、潮时潮差不等的特点。
桥位处河道基本顺直,与桥轴线基本正交,两岸地势平坦、开阔,桥位处水面宽约420m。
主墩最高通航水位处水深7~14m,水流平缓,最大涨落潮流速0.7~1.0ms,多年平均潮差1.4m,最大2.5m,潮位最高2.24m(珠基),最低-0.64m,平均0.83m。
重庆东站站前片区概念规划暨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

重庆东站站前片区概念规划暨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Concept Plan & Urban Design:Chongqing East Railway Station Plaza25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5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542018年11月29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重庆东站站前片区概念规划暨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设计机构资格预审会。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内外46家知名设计机构及联合体参与报名。
2019年4月12日,由国内知名建筑、规划及文化策划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五家设计机构提交的咨询成果进行了评审,经过专家独立评判和表决,最终确定Architecture Studio(法国AS 建筑工作室)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的设计方案获得本次国际咨询二等奖。
本方案尊重场地现状地形、水文、山峰、森林等自然要素,并基于此展开设计,将这些要素有机地整合到设计中,让城市与自然更好地融合,同时给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
生态绿谷系统是本案的核心概念。
我们从历史、传统及未来等多个角度重新定位各个生态绿谷的主题。
各个生态绿谷均与樵坪山相连,它们兼容着大量的公共景观空间,同时与街区紧密交织。
在窄路密网的城市网络格局里,小规模的街区和建筑有机会最大化地融入公共空间和景观系统中。
利用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密集的路网打造一个可达性强的步行城市。
地铁站项目地点:重庆 南岸区委托方: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设计类别:城市设计占地面积:49.5hm 2总建筑面积:40.4万m 2设计单位: 法国AS 建筑工作室(Architectures Studio)与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中方设计团队:赵春水、吴书驰、李传刚、齐思彤交通配合:李科、陈富昱、张庆瑜设计时间:2018获 奖:重庆东站站前片区概念规划暨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竞赛第二名总平面图点与生态绿谷互联、步行系统与公共空间和景观系统紧密结合、火车站与景观融为一体,以多种策略构建与自然融合的城市交通网络。
亚运村

奥运村是奥运会的核心,运动员是否喜欢奥运村的氛围,在这里是否生活得舒适,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比赛成绩。
因此,在我们申办的准备工作中,我们在奥运村的选址、规划以及运行上做了认真的研究。
奥运村的汇报分为三个部份:选址规划和运行开发方式和赛后利用。
选址我们的奥运村选址主要基于两个考虑:这里是奥运会期间对运动员最方便的位置;在城市发展方面,这是个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为什么所选位置最方便?首先,奥运村坐落在位于北京市中心轴线北端的奥运公园内,这里有14个比赛场馆、15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甚至可以步行到这些场馆。
距离其它比赛场馆,乘车还多不超过30分钟。
同时,奥运村距城市其它重要场馆也非常方便,便于奥运会的进行和运动员的娱乐活动。
距机场只有21公里,走机场调整公路仅20分钟;距城市主要商业中心只有10公里,奥运公园内有地铁和其它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距北京众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也非常近,能很容易感受北京古老的传统文化。
为什么所选位置最理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最佳;位于城市中心和大自然的交接点上;在这里既能享受多彩的城市生活,又有森林公园的宁静。
自从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后,这个区域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已经成为北京最具活力的社区。
为了给奥运会提供最好的用地,在快速的城市发展中,北京市政府一直保留着这块土地。
现在,这里终于在成为我们奥林匹克梦想的诞生地了。
别具特色的规划和赛时运行这部分是我们要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总平面、居住区、国际区以及运行服务区四个部分。
总平面奥运村布局奥运村占地80公顷,分为西部的居住区和东部的国际区。
居住区又分为两出入奥运村奥运村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安全社区,居住区和国际区都有自己的出入口,两区之间也有出入口相连,并有单独的后勤服务出入口。
村内交通奥运村主出入口旁的交通总站,为36条专线大巴提供依靠的空间。
这些专用大巴保证运动员能够安全、准时地往返比赛和训练场地。
村内开辟一条林荫道,作为内部交通的主要道路,能把运动员送到村内各个地方:大巴终点站、公寓、餐厅和其他场所。
面向未来的创新科学园区城市设计——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为例

城乡规划·设计 2021年10月第18卷总第405期面向未来的创新科学园区城市设计——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为例杨春侠1,姚梓莹1,梁 瑜2,詹 鸣1,刘梦萱1,吕承哲1[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摘要:新型创新科学园区正从结构单一的功能载体向产城研融合的复合型园区发展,因此需要协调处理园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更加注重人本体验,融合工作、生活、居住等多种因素,创造良好的环境、便利的设施和高效的空间,同时考量创新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推动“园区”向“城区”转变。
本文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皇岗口岸片区城市设计为例,以面向未来的创新科学园区为设计目标,以生态共融、多元体验、交互连通、灵活可变为设计策略,提出面向未来的新型科创园区的设计途径。
关键词:科创园区;生态共融;以人为本;灵活可变;城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2.21/.27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28.15Future-Oriented Urban Design of Innovative Science Park—— A Case of Huanggang Port Area at Shenzhen Park of Shenzhen-Hong K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operation ZoneYang Chunxia 1, Yao Ziying 1, Liang Yu 2, Zhan Ming 1, Liu Mengxuan 1, Lyu Chengzhe 1[1.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2.Tongji Architecture Design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92, China]Abstrac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is developing from a single structure function carrier to a compound park integrating industry, city and research. It need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k and urban space. I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human-oriented experience, integrates many factors such as work, life and residence, creates a good environment, convenient facilities and efficient space,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novative intellig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ark” to “urban area”. This paper takes the urban design of Huanggang Port Area at Shenzhen Park of Shenzhen-Hong K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operation Zone as an example, takes the future-oriented innovation and science park as the design goal, and takes the design strategy of ecological integration, multiple experience, 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and flexibility as the design strategy,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approach of future-oriented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Key words: science and innovation park; ecological integration; people-oriented; flexible; urban design新型创新科学园区正在逐步从传统结构单一的功能载体向产城研融合的复合型园区发展,即将产业功能、研发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等融为一体,并合理协调处理科创研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

[ UED ] 115 | 10 | 2018珠江新城,二十年成就“一张蓝图”The Achievement in Twenty years of Zhujiang New Town文_袁奇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珠江新城规划始于1993年的国际城市规划设计竞赛,成形于2003年的规划检讨。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建设期,它首先熬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写字楼市场六年冰封,又巧妙应对了来自体制内的杂音,终于坚守到2003年的市场重新繁荣,引导了2008年之后爆炸式的增长。
1993年美国托马斯设计公司方案为广州而设计 DEsign for gUangzhoU1840年起于广州的鸦片战争,打碎了国人闭关自守的天朝大梦,把中国拉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竞赛。
落后就要挨打,救亡图强从此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话语。
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让国人进一步相信,只有向西方学习,加入世界工业化的潮流,才能富国强兵。
虽然历史的进程跌宕起伏、迂回婉转,但是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方向就此定下——要推动国家的现代化!1918年10月,广州诞生了第一个市政建设官方机构——广州市政公所。
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拆城墙、筑马路、辟公园、架路灯、建设骑楼商业街⋯⋯标志着广州城正式开始了现代化之路。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正式成立。
至今,广州城市建设有过两个黄金时代:其一,是1918年到1937年。
广州市政府致力于打造民国“模范城市”,探索通过拆除城墙、改造旧城、开办大学推动城市现代化。
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llam Merphy)帮广州做了旧城中轴线的规划,重构了广州城的城市结构,建设了从越秀山中山纪念塔、中山纪念堂、市政府、中央公园、维新路到海珠桥的近代城市中轴线,取得了“在旧城市中建设新城市”的巨大成功。
始建于1933年,位于五山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区见证了“民国黄金十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ng cheng 中心区规划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方案
西南组团要在全市“2+5”组团建设中率先脱颖而出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西南组团如何在佛山“2+5”组团建设中脱颖而出,如何通过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景观,拉动城市向西发展,带动云东海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为将来跨江发展做好准备,必须要有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昨天举行的佛山市西南组团中心区国际规划设计竞赛评审会引起了三水社会各界的关注。本专题通过对德国AS&P、香港柏麟德、清华安地、上海同济4家设计单位的各具特色的方案进行客观介绍,让广大市民了解自己的城市规划,并参与群众评议和方案投票活动,为三水城市规划出谋划策。今天,三水有关部门将向社会公开市民对四个方案评判的联系方式和发表意见的途径。
□方案一
“三水世纪门” cheng
cheng ▲“规划概念” 打开三水世纪门 建造岭南健康活力之城 设计单位: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美国CA规划设计师事务所 关键词:三水之门 设计理念:整个城市设计概念首先是打造南北两个有特色的生态区域,在这两个区域中创建不同功能类型的吸引点,形成城市的活力空间,最后通过景观大道和生活性干道连接云东海湖和北江两个水体,使两组主要城市功能和公共空间互动发展,并与云东海旅游度假区共享基础服务设施。整个中心区分为6个区域:三水之门城市公园群,未来都市和新新水岸商业、办公、居住混合区,绿色人居和花园城市示范性居住区,碧云天地是云东海风景旅游区相结合的大型体育、休闲服务区。(参考“规划概念”之右图) cheng cheng 特点:改善水体的可达性和城市公共空间的亲水性;利用现状地形地貌,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寻求可持续发展。
建设重点:核心区的中轴线设计是本方案的重点。包括滩、坡、谷、岗等多种地貌特点的三水之门城市公园群设计理念是其中的灵魂设计。三水之门借助的是城市“门户”概念,集行政、文化、休憩活动中心为一体,因天时、就地利,根据地形变化创造丰富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三江汇流、飞瀑奔腾”(参考“三水世纪门”之右下图)、三江源塔、借喻并蒂荷花的文化中心等匠心别具的生态、人文景观设计将向后人讲述什么是三水。
自我点评:美国CA规划设计师事务所规划师侯家泽认为,城市规划设计不仅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更主要是能为这个城市带来什么,他觉得他们的方案就进一步为三水城市发展铺平道路,例如在云东海地区设计规划的生态解译园,从生态还有人文上为三水城市发展预留了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夏南凯教授认为,这项方案的优势在于更加切合实际,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生态、建筑、路网,为三水城市建设解决实际问题。
□方案二 cheng
cheng 市政广场效果图 cheng
cheng 总体规划图 cheng
cheng 一条中央绿化走廊贯穿南北 中心区规划建15个主题公园 设计单位:香港柏麟德规划建筑有限公司 关键词:公园 设计理念:此规划将建立在一条横跨南北的绿化市政走廊上,将西南组团中心区分为三条南北发展带:中间为中央绿化走廊,上承云东海,下接北江,两旁各有建成一条商住带。围绕着中央绿化走廊,中心区内将分成4个各具风格的功能片区,建成15个主题公园(参考总体规划图)。
特点:中央绿化走廊不仅将现在西南组团中心规划区内分隔开的两片绿地连接起来,而且还将贯穿始终,形成上承云东海,下接北江的中央绿化走廊。同时,利用现有的主要建筑,在通过新建施工,围绕中央绿化走廊建成15个主题公园,其中体育公园、科学公园、学术公园等构建起知识、体育片区,将包括体育馆、科学馆、学校、图书馆等设施;农村公园、百草公园等构建成旅游、健康及自然带片区,之中包括保留下的村庄、鱼塘、天然的小山丘和旅游风景区;水之活动、滨江走廊等形成休闲购物片区;市政广场、会展公园、门廊艺术公园等形成市政、文化、商业片区。
建设重点:按规划设计,未来的政府行政区集中市政广场,现在的火车站将改建成交通枢纽中心,集轻铁、公交站、停车场为一体。中央绿化走廊与其他两个商业带之间都有天桥、轻轨和地面道路相连接。枢纽500米内高密集建筑、1500米内为中密集建筑。整个中心区内规划住宅建筑面积为200万平方米。
自我点评:设计中融合了诸多现代风格手法,政府市政大楼为一坐四方形的大厦,而北江岸边的三水桥下还将建成科学馆。据设计室介绍,桥下修建建筑是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建成后的科学馆就像是中心规划区的门廊屏障,而四方形的政府大楼通风、采光都非常方便(参考市政广场效果图)。
规划保留了大量的现有建筑和村庄、旅游景观,大力提升了三水花园城市的形象。未来西南组团中心区不仅能容纳50万人口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需求,更能为三水吸引更多的旅游观光和投资者的眼球,修建15个主题公园完全符合三水的土地和资金现状。 cheng cheng □方案三
中心区全景鸟瞰图 cheng
cheng 西南中心区规划和城市设计图 绿毯覆盖超大街区 cheng cheng 三维立体结构的地下城 关键词:绿毯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安地建筑设计顾问公司、美国RUR建筑设计公司 设计理念:本规划设计方案以南北4.8公里的“绿毯”连接城市中心区南北,绿化覆盖率达98%。重构地表构造,形成三维的立体结构的多功能混合型城市街区。
建设重点:方案中,中心区北部云东海为保护区。广海路以北、三达路以西为中心商业区。广海路以南为行政中心区,建设行政、新闻中心。南跨北江建跨江休闲娱乐中心与江中岛相连,使老沙岛成为中心区的休闲娱乐中心。中心区东部,影剧院、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沿三达路而建。西部则集中为高档住宅区。(参考西南中心区规划和城市设计图)
清华的方案注重突出概念性,负责人一再强调,这将是不同于以往城市发展的思路。方案首先以长达4.8公里的“绿毯”连接云东海、商贸区、行政区和老沙岛,以带状绿化带连接东西及新旧城区,在江边建造湿地型生态区,建筑绿化辅以小灌木、草皮等。整个中心区通过绿带、绿色公园、湿地等生态地段构成完整的绿色花园,绿化覆盖率达到80%左右。而一般城市设计绿化率是35%。
方案中,“绿毯”或绿带成为连接商业区、行政区、住宅区、文化娱乐区的纽带,有别于以往城市设计中以道路划分街区的理念。整个中心区就是一个超大街区。
在建筑上,清华设计方案大胆使用了“地下城”的概念。在方案中,未来城市的建筑可按发展顺序,像显卡插在主板上一样地建造。商业零售、停车等大多数公众活动场地可悉数集中地下,地表则成为绿地和公众活动平台。在公共交通上设计一列单轨电车连通南北,结合珠三角轻轨等成为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自我点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卫国教授认为,这项方案比较“前卫”,“绿毯”、立体结构的特点和以往的城市设计理念差异甚大,一旦实施将使三水成为首个新概念的城市,也突出了三水的城市性格。面对专家关于“重构地表”和造价的质疑,徐说,方案突出的是新的概念,实际操作上也并非不可行,诸如跨江休闲中心这样的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
□方案四 cheng cheng 鸟瞰图 《规划构思及规划意向图》之龙行图 cheng
cheng 龙:生于斯,腾于斯 建设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新三水
设计单位:德国AS&PAlbertSpeerundPartnetGmbh设计公司 关键词:龙脉 设计理念: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有机结合。设计理念是要与三水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与三水山水景观相协调、更亲近自然的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即在规划中,将新的体育中心、现代化生活的理念、休闲度假的旅游中心等设计理念都尊重现有的城市结构。
特点:设计概念为“龙”。在规划图中,有一条大概有7公里长的城市主干林阴道,设计概念“龙”暗含于这条联系南北的高质量的大道中。这一林阴道源于北部的山体,向南蜿蜒到达水体,就像龙尾潜藏于山中;南边是北江边,区政府所在地,就像龙头饮水于河畔。(参考《规划构思及规划意向图》之龙行图)
在设计图保留了水乡村落、旧村等传统建筑,将“龙”这个中国特色引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同时要新建标志塔、体育中心等现代城市设施,表示规划强调城市的“延续”。即城市要保留传统,又要面向未来。
规划设计单位按照三水原有的风貌进行了新的规划,并分成5个绿色轴,即生态旅游胜地休闲度假区,农业观光区;传统村落,“小威尼斯”生态于环境结合休闲区;传统与现代生活依水而居;城市平台,文化中心生态景观公园;城市滨水空间。(参考鸟瞰图)
建设重点:方案中以龙脉即林阴道为中心轴。在尽量保留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沿路两旁设置了运动设施、绿轴、会议中心、现代居住带、小型商业中心、医院、文化中心、城市交通平台、中心商务区和中央公园。
自我点评:德国AS&P设计公司顾德夫总规划师认为,自己这个外国人大胆用了“龙脉”这个中国的传统理念,就是想突出保留传统,展望未来这个理念。他说,欧洲国家人口密度高,城市建筑五花八门,但居住环境令人愉悦。自己的方案易于实施,而且一旦实施,三水既保留自己的特色,即拥有传统文化,自然风光如赛龙舟,渔村生活等,同时符合现代化城市的标准。 cheng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