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让幼儿愉快进餐
大班保育员吃饭随笔

大班保育员吃饭随笔保育员们是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临时爸爸妈妈,他们需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其中之一就是为孩子们准备饭菜。
大班保育员的工作繁忙,时间紧张,吃饭成了他们一天中唯一的休息时间。
下面我将为大班保育员吃饭的随笔进行叙述。
早上八点钟,保育员们进入了幼儿园的大厨房,开始为孩子们准备早餐。
首先是备菜,洗净蔬菜,切好水果,准备好牛奶、麦片等食材。
时间宝贵,大家迅速而有序地进行工作,配合默契。
熟练的动作,让整个烹饪过程提高了效率。
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早餐摆在了餐桌上。
香喷喷的蒸饺、煎饼、煮鸡蛋、牛奶和新鲜水果充斥着每个角落。
保育员们有条不紊地将食物端上了餐桌,并准备带着孩子们一起享用早餐。
早餐时间到了,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跑来跑去。
大班保育员们有的照顾孩子们,有的安抚着调皮的孩子,有的为他们盛食物。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笑语盈盈。
再加上孩子们快乐的笑声,整个餐厅都充满了温馨和快乐的氛围。
虽然早餐时间不长,但保育员们熟练而迅速地安排好一切。
接下来,他们要整理残羹剩饭,洗刷餐具,清洁餐桌。
即使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保育员们也能感受到一丝轻松和愉悦。
中午,食堂里依旧热闹。
伙食员将饭菜准备好,保育员们也带着孩子们一起排队盛饭。
近百个孩子不停地向保育员们伸出小手,其中还有犹豫的表情,有有趣的挑剔,保育员们则想方设法将食物分配均匀。
有时候孩子们会出现争抢食物的情况,保育员们会适时地劝导他们,教育他们要文明用餐。
中午的用餐时间稍短,但保育员们并不因此慌乱,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
用餐过后,保育员们将孩子们的餐具整理好,被擦得干干净净。
午休时间,保育员们也无暇休息。
他们需要做好准备,为孩子们的午睡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随后,他们还要准备下午的课程,提前规划好活动内容。
虽然时间紧迫,但保育员们工作得井井有条。
下午,孩子们精神饱满地参与各种活动。
保育员们需要一直在场,关注每个孩子。
时间一长,大班保育员便开始感到饥肠辘辘,他们互相打着眼色,知道大家都在等待晚餐时间的到来。
小班教育随笔吃饭类(精选19篇)

小班教育随笔吃饭类(精选19篇)篇1:幼儿园小班吃饭随笔教过新小班的老师都知道,这些孩子大多都没上过幼儿园,比较任性,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很是让人头痛。
特别是吃饭的时候,这个挑食,那个不肯吃,还有的不喂就不吃。
为了让孩子们多吃饭、吃好饭,我试了很多方法。
最后得出结论,想让孩子们好好吃饭,只有挑起他们的兴趣。
刚开始,我给孩子们讲故事,通过故事告诉孩子要多吃饭、不挑食,这样才能长得高、长得壮。
接着,我利用孩子们的兴趣,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大老虎”。
告诉他们,“大老虎”的嘴巴是很大的,只有大口大口吃饭的孩子才能当“大老虎”。
有了这个榜样,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
等“大老虎”这个榜样没什么作用的时候,我又换了个方式:请吃得快又不挑食的孩子当“爸爸、妈妈”喂小猫小狗吃饭(娃娃家的活动‘小动物喂食’)。
为了能喂到小动物,孩子们吃得可快了,一些挑食的孩子也能学着吃菜了,进步很大。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我也加入了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吃胡萝卜能增加视力,吃丝瓜能除尘等。
一味地要求孩子不能挑食、要多吃饭,反而会让孩子们更反感、更不喜欢吃饭。
如果让孩子们知道吃饭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到时候不用催促他们,他们也能自觉地吃完。
篇2:幼儿园小班吃饭随笔每次午餐时,孙宇昊小朋友饭吃的很慢,当所有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只有他的饭还有满满的一碗,于是眼泪汪汪的跟我们说:“我不想吃了。
”于是我们就开始喂他吃饭。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每次孙宇昊要吃饭了,都会说不想吃饭,原因就是想让我们喂他吃饭。
我想了想,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一定要想办法让他自己学会吃饭。
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我蹲下来对孙宇昊说:“孙宇昊,你看自己多能干啊!瞧,饭快吃完了,如果你能自己吃饭,老师就更喜欢你呢”。
这时的孙宇昊小眼睛眯起来对着我笑笑。
我问孙宇昊:“你是不是觉得每次老师给你盛的饭太多了?”(其实饭并不多)孙宇昊嘴巴撅起来说:“恩”。
我说:“这样啊,那以后老师给你盛少点的饭好不好?”孙宇昊又眯起他可爱的小眼睛回答我说:“好”。
小班进餐常规教育随笔

小班进餐常规教育随笔小班进餐常规教育随笔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
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小班进餐常规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进餐常规教育随笔1平常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关心周围的伙伴朋友,与伙伴朋友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友好习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快乐生活。
今天,在幼儿园里发生了这样一个事情。
今天午饭后,我领着孩子上厕所,孩子们上完厕所出来站队,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小班一个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因为这名孩子是特殊儿童,属于侏儒症,因此手很短,提不上裤,王鹏程在轻轻给他提裤,走在旁边的张倩说:“我也帮助你!”我们都来帮助你,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
我跑过去说:“孩子们,你们做的很对,伙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老师为你们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
”对呀,听了孩子们这样的对话,了解到孩子们能互相关心,我们作为老师感到很高兴,很欣慰,特别是关注特殊儿童,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样的孩子,让特殊儿童感受到伙伴朋友对自己的关心。
“今天小朋友做的很好,能知道关心同伴了,很好。
”并表扬了所有小朋友,从这件事使我想到,平时耐心给孩子讲关心同伴的道理,虽然当时不一定有什么效果,但孩子真正懂得了就会付之于行动,照着去做,同时还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识和道理讲给别人听,这也是我们做为老师要得到的教育效果。
小班进餐常规教育随笔2今日,在小五班的活动课上,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世上仅有妈妈好》,没想到这首歌引起了小朋友的共鸣,许多小朋友跟着唱了起来。
啊,有那么多小朋友也会唱这首歌,并且,许多小朋友还一齐表演起来,他们唱啊跳啊,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突然,歌声中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并且越来越高,一声嚎啕大哭打断了大家的歌声。
我和小朋友们都禁不住地向哭声望去……一个小姑娘正趴在课桌上,大声哭着呢!“是谁?怎样了?”我急忙问方玲玲你怎样了?她说她没有妈妈她爸爸妈妈离婚了!她妈妈不要她了!,许多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着。
幼儿园安全教案:养成宝宝用餐好习惯

幼儿园安全教案:养成宝宝用餐好习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幼儿园作为一种普及的教育方式,可谓是家长们的重要选择。
在幼儿园中,安全教育一直是重中之重,而养成习惯的教育更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我们今天将为大家讲一讲:幼儿园安全教案:养成宝宝用餐好习惯。
第一步:营造舒适的用餐环境孩子们的好习惯往往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被养成,营造一个舒适的用餐环境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一步。
需要注意的是,餐桌、餐椅和餐具的选择。
优质的餐具具有以下特点:无毒无味、耐高温、耐磨损、易清洁、不易滑落等。
餐具的配色和造型也要与幼儿的心理特征相适应,比如应该用色鲜艳、造型可爱的餐具来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
是环境的整洁卫生。
饮食卫生对孩子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园应该加强对食堂、厨房、卫生间等场所的卫生和杀菌,保证孩子们用餐的安全环境。
同时,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要求他们养成勤洗手、勤洗脸的好习惯。
第二步: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孩子们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针对孩子们在用餐过程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幼儿园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比如,通过营造开朗轻松的氛围来引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排队、洗手、夹菜等,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也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幼儿园还要让孩子们了解各种食品的名称和功效,让他们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搭配膳食,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餐具等。
对于那些吃饭慢、挑食或者吃剩饭菜的孩子们,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方法来改变他们的行为,比如让他们参与制作食品、了解菜品的制作过程等。
第三步:建立健康的用餐习惯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是营造幼儿园安全饮食环境的重要一步。
孩子们应当注意餐桌礼仪,包括不大声喧哗、不张开嘴大吼大叫等。
饮食应当科学合理,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一味追求口感和美味,而是根据自己的身体需要来科学搭配餐食。
孩子们要养成勤出汗、勤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幼儿园大班养成教育进餐礼仪随笔

幼儿园大班养成教育进餐礼仪随笔篇一: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行为习惯老师随笔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行为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
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
可是,现在很多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却很少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致使幼儿行为的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
更甚者,幼儿的有些良好行为习惯还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文明行为反而引起周围成人的讪笑或制止,使幼儿对园内外不同行为要求感到无所适从。
从教育实践上可以看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首先,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建立或评价主体已经由老师变成幼儿。
以前,老师对幼儿的统一要求比较多,老师制定的规则比较多,现在,我们逐渐让幼儿或师生共同建立规则,幼儿会积极地遵守。
老师不在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决策者,而是引导者。
另外,老师的建设性评价往往会让幼儿产生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
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时,幼儿却有认同感。
这说明评价主体会影响评价效果。
所以在活动中,应该注意让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老师作为鼓励者、引导者,制造宽松的气氛,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
二、其次,以角色游戏为主,引导幼儿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最为幼儿所喜爱。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在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有意请几名小朋友做发苹果的游戏,让幼儿进入角色实际训练,结果他们都把大的、好的苹果发给小朋友。
三、曾经有一个家长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就像土壤,而孩子就像种子。
幼儿园教案:如何教孩子文明用餐

幼儿园教案:如何教孩子文明用餐作为一个家长,你知道让孩子学习如何文明用餐是多么重要。
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和游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习惯。
如何让孩子在吃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和礼仪,本文将为您介绍。
1.培养卫生意识孩子们的卫生意识往往比较低,在吃饭时也会犯一些不卫生的错误。
比如不洗手,把饭菜倒在桌子上,吃饭时用手捏食物等等。
在教学中,要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让他们知道饭菜应该放在口里,而不是桌子上或地上。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用故事或图片告诉孩子,吃饭前先要洗手。
吃完饭要刷牙,等等。
在餐桌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游戏,例如“找不同” (找到不卫生的地方,如垃圾桶中垃圾未被处理干净等)。
2.教授基本的礼仪孩子们在餐桌上也需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例如,坐直,说话要轻声细语,不宜大声喧哗,不在餐桌上玩耍等。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教孩子如何使用餐具。
从最基本的筷子、勺子、叉子开始,让我们的孩子掌握使用餐具的技能。
还可以适当利用画板、卡片等教具进行教学,展示如何摆放餐具(比如碗是应该放在左边还是右边)等。
3.引导小朋友用中文说话在一些国际化的幼儿园,会有各种语言背景的孩子。
在餐桌上,老师需要教孩子使用中文说话,让孩子们知道要尊重语言文化,避免语言隔阂而影响交往。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会话。
例如,在午餐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点餐,让他们学习如何接受服务员的服务,如何点餐等。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教孩子说简单的“请”谢谢”等常用用语。
4.适当运用游戏与活动游戏和活动是让孩子们学习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餐桌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活动,以更好地教育孩子。
例如,让孩子们尝试良好的用餐礼仪,奖励他们完成任务,或者让孩子们练习使用餐具,颁发称号等等。
文明用餐是我们的小朋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用餐氛围,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真正的优秀人才。
幼儿园教案: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幼儿园是我们孩子成长基础的再生地,一个好的幼儿园教案会帮助孩子培养许多良好的习惯和特质,其中之一就是良好的用餐习惯。
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用餐习惯对于孩子身体健康和品德素质的提升都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1. 饮食状况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幼儿园,孩子往往要在学校吃饭。
健康的饮食状况对于身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孩子的营养摄入和能量消耗量成正比,每日规律饮食对于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逐渐要学会自己单独吃饭。
只有在扩展自理能力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例如,吃饭时不要搭左手肘、揩嘴、满嘴说话等等。
这些习惯可以让孩子立即转变为一个文明、有礼的孩子。
3. 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吃饭不是孩子独自享受的时刻,而是在幼儿园中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和加强生活内务能力的机会。
用餐时间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同时也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之间的关怀,同时也是和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度时间的重要环节。
二、幼儿园用餐教案怎么定制?1. 细致周全的准备工作使用工具前,幼儿园师生应上下一心作好准备工作,将饭菜细致周全地准备好,并重视食品卫生,做到杜绝问题食品的搭配。
?2.靠近沟通,启发孩子们了解“干净卫生”的重要性在每天用餐前藉由互动讨论,加强孩子们对于“干净卫生”方面的认识。
教师可以利用玩具和儿歌帮助孩子们了解卫生常识,例如:用手消毒液勤洗手、不随意用手抓取食物、不能对别人喷嚏,等等。
3. 倡导文明良好的用餐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例如:坐直、吃慢、朝前看等等,对无良好习惯的孩子可以在平时进行口头提醒、指示和纠正,让孩子们在用餐中形成公共地盘的文明礼仪和良好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兼顾孩子们的个人习惯和文化背景。
三、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1. 培育用餐基础的礼仪意识在用餐前,教师应教授孩子们一些简单易懂的基础餐桌礼仪,例如,上饭前洗手、用餐时坐直、不让食物溅到身上。
最新幼儿园中班随笔关于吃饭

幼儿园中班随笔关于吃饭你的孩子是否有挑食或者少食的坏习惯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老师们的教育随笔吧。
幼儿园中班随笔关于吃饭【第一篇】:心情愉快与吃饭每天工作的一项,就是看孩子吃午饭。
希望他们吃多一点,早点长大。
当然,大多数家长也是这么想的,不希望孩子在园吃不饱,挨饿。
当然,谁都有情绪不好、胃口不好或者不想吃某种菜的时候,所以,孩子们不可能每次都吃那么多。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我不太懂得情绪对胃口的影响,在一次孩子吃饭的时候,批评了一个孩子。
那孩子当时一哭,吃进去的饭都吐了出来。
我吓到了,也觉得恶心。
从此,再也不在吃饭的时候,说让人难受的话了。
孩子们不吃的时候,我会问:你饿不饿?吃饱了没有?他们通常会说“吃饱了,不饿”之类的。
问题又来了,如果是挑食,营养不均衡,听之任之,对身体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所以,在分饭的时候,我会介绍今天吃的是什么,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而且,用“味道美极了”的口气和他们说。
大多数家庭在吃饭的时候,家长都会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殊不知,这样的问题不一定都有好的回答。
它会让回答者心理紧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时间增加,家长和孩子的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可能有的父母只有在进餐时才能和孩子在一起。
他们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有时间有机会去了解孩子,而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的学习了,所以,“现在成绩怎样?”“就这样”“什么时候考试?”“考了什么?多少分?”这些问题,让孩子心理紧张,胃口自然就不会好。
记得刚工作时,在食堂吃晚餐,听到一些同事的抱怨,我没有多想,只作为佐料,一笑而过。
而一次,一位年级组长,一语惊人,“下班了就不要谈工作了!”工作时间一长,很多的烦恼随之未来,胃口不一定好,再听那些爱抱怨人的声音,我更吃不好。
所以,常常端饭去宿舍,如果有挚友在,三五人一桌,远离抱怨声,谈论着轻松的话题。
我在吃饭的时候,不希望听到让人情绪紧张的声音,“子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也会避免谈到让他人紧张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随笔——让幼儿轻松进餐
孩子的进餐,是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
我们班的海澜在吃饭上,就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每次只要饭一来,别的小朋友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可是她却对着饭发呆,发愁如何把这碗饭吃完。
看着他一天天消瘦的样子,老师和家长都很着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愉快地进餐呢?我决定建立良好的进餐常规,同时让班上三位教师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制定出教育计划和手段,让常规培养持之以恒,并取得家长的紧密配合。
首先,向孩子介绍用餐的重要性。
我们利用餐前的时间,向孩子们讲吃饭的好处及重要性,让他们初步了解食物吃入肚子中是如何消化的。
同时通过教学活动、保健活动、自我保护等教育活动,利用图片、课件、图书等辅助教学手段,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肚子中食物的变化,在观察发现中提出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引起兴趣。
如:小朋友是怎么长高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脸象红苹果那样,很漂亮?为什么爸爸那么高?他为什么经常生病?等等,使小朋友知道食物的重要性。
进餐时,教师根据不同的菜品和菜色,向幼儿介绍其营养价值,如:多吃青菜脸蛋会变的很漂亮;多吃米饭会比爸爸长得还要高……教师往往用夸张的手法教育孩子,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因为在幼儿园中,教师总是孩子们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
其次,设法激起孩子的食欲。
在进餐前向孩子介绍菜的名称,名称要起得有童趣,尽可能引起孩子想吃的欲望。
如幼儿对某些青菜不太愿意吃,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说:“大力水手的午餐来了”、根椐“小兔子爱吃萝卜爱吃菜”的儿歌,给菜起名叫做“小兔子的午餐”,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愿意做小兔子乖乖的。
同时教师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一下菜单内容,然后告诉保健阿姨,以便保健阿姨安排下周的食谱。
这样,孩子在进餐时会有一种骄傲感,从而会更加喜欢进餐了。
最后,教会孩子正确咀嚼的方法。
有人认为,正确咀嚼的方法是天生的,不用教。
其实不然,有些孩子的咀嚼方法是不正确的,如有的幼儿长期以来惯用左侧牙齿咀嚼,久而久之,左侧咬肌由于长期用力,肌肉比较发达、有力,而右侧肌肉相对松弛、无力,由此出现了面部两侧的不对称,医学上称之为“因偏侧不
良咀嚼习惯导致的相对性面部不对称畸形”。
教师和家长应多加注意,及时给予纠正,这样有利于孩子一生的健康。
教师可通过亲身的示范、生动的故事、课件、实物的图片来告诉幼儿,让他们了解其中过程,并培养他们正确的咀嚼方法。
怎样才能正确的咀嚼方法呢?其实咀嚼正确动作的完成是需要舌头、口腔、面颊肌肉和牙齿彼此协调运动。
咀嚼的正确方法是双侧或两侧交替使用牙齿。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锻炼,我班幼儿在吃饭上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以前消瘦的幼儿现在变得又白又胖,家长们甭提多高兴啦。
但我还是告诉他们,良好的进餐常规不只靠在幼儿园中获得,它还需要家园的配合,家长的配合对于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同样重要。
所以,家长们要以身作则,在爱惜粮食、讲卫生、不挑食等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幼儿轻松愉快地进餐。